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圣诞节袋鼠岛游记 (2007-12-28) sail · 似水流年 - 忆大学舍友 (2008-7-16) hilltop-bear
· 倾授锦囊解读Super Choice (2005-8-17) horseanddragon · 熊猫厨房(感谢帖)--蘑菇肉末海参捞饭,八珍豆腐,三杯鸡,青椒炒肉片,赛螃蟹,蘑菇鱼胶汤 (2015-1-14) 小白的熊猫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4378|回复: 61

[原创作品] 9月半月谈, 湘军屠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1 16: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if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if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最近实在是杂事多,仓促成文.抛砖头引玉,敬请指教.

曾国藩享有甚高的影响力.翻看各种书籍,你都可以发现很多历史名人对于老曾都有极其高的评价.就是本朝太祖对于曾公的军政谋略也是很推崇的.我就不一一引用和列举了.关于老曾怎么先败后胜,最后击溃太平军挽救清朝于危机,到处都是介绍和小说,我也不打算详细的讲了.单抛砖头引玉地谈战时的湘军.
我看过不少的书籍都是这样说老曾选兵的,说他选兵专招敦朴农民,并且在军中采用儒家思想教化他们,讲仁爱,忠君,爱民. 又多派儒生如罗泽南、李续宾、李续宜、刘蓉带兵.保证了军队有先进的儒家思想作为指导理论.
在曾国藩的书信里头,他自己也提到.
"盖言爱民则人,扰民则鬼,。"
"军士所过,有取民间一草一木不给钱者,即行正法。"
"爱民为治兵第一要义,须回日三令五申,视为性命根本之事,毋视为要结粉饰之文"
等等类似的句子很多.为了教导士兵爱民,他还创作了<爱民歌>.唱到"军士与民如一  家,千记不可欺负他" 听说后来共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都是受到老曾启发的.同时在他的家书里面,他甚至提到,现在谷物很贵.老百姓怎么生活啊.之类的.又多次教导弟弟要清心寡欲,做人要清廉.

由这些看来,老曾还颇有一个传统完人的形象:为人清廉啦,文治武功都很好,立大功而不居功,知道进退,忠君又爱民.
但是偏偏就是这样一支标榜儒家思想,爱民的军队,在镇压太平军过程里面却连续犯下各种暴行.

谭嗣同就记录到" 湘军以戮民为主。城邑一经湘军之所谓克复,借搜缉捕匪为名,无分良莠皆膏之于锋刃,乘势淫掳焚掠,无所不至。卷东南数省之精髓,悉数入于湘军,或至逾三四十年,无能恢复其元气,若金陵其尤凋惨者也。"

在人民出版社的"中国近代史"是这样介绍的:“湘军攻破一城,就是屠一城,也就是洗劫一城,所谓城破时,百物同归于尽,就是全城生命财物,顿时化为乌有。”

一般认为其中比较著名的屠城事件共有3次,
1 九江之屠.1858年,李续宾几经辛苦才攻破九江.当时城破的时候,太平军将士"剖腹皆菜色。三日无米",是坚持到弹尽量绝了.这种英勇的抵抗让李的部队复出了沉重代价.大概是为了泄愤,湘军破城以后无分军民20000多人一概杀死.对此,清的解释是,这被杀的20000人里面没有良民.都是"敌方战斗人员"."等查九江贼窟已阅六年,万余之贼顽梗负固,其中决无善类,设有胁从之民,必早投诚,设计逸出".对于李续宾的行为老曾是颇为欣赏的,还叫其他人向九江事件学习"如似九江之斩刈殆尽,则虽迟亦无后患。”. 这其实到底算不算血腥屠城的关键在于到底这2万多人里面,有多少军多少民?我没有找到很确切的答案.

2 安庆之屠.1861年9月5日,安庆被曾国荃领军用地雷炸开城墙后攻下.湘军这城内无分军民,大杀百姓.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写了"男子髻龀以上皆死" .髫齔指的是小孩子大概5-8岁的样子.就是说除了小孩子,看到男子都要杀.全城财物都被抢掠一空 "城中凡可取之物,扫地而尽,不可取者皆毁之".连死人倌材里面的财物也要"剖棺以求".钱要抢,女人自然也不放过."妇女万余俱为掠出".当时喜欢记录历史的英国人富礼赐也说到"前在安庆,清军大杀三日,全城男女老幼无一留存,长江为无首之尸体填塞". 当然啦,到了上报战功的时候,所有杀的人头都是以杀贼计算的.

3 南京之屠.1864年,太平军大本营,天京(南京)落到了湘军手中.根据老曾给清庭的奏报,落城后湘军"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 ".守城的太平军不但不投降,还集体自焚放火,大火数日不灭,繁华的六朝故都几乎被烧成废墟.他老曾的军队就是救火善后的人.所谓"派营救火,掩埋贼尸,安置难民妇女,料理善后事宜,百绪繁兴". 可是如果去对照李秀成的供词就发现,其实城破的时候,不过也就剩下守军1万人左右,经过长年封锁断粮其中还有多少人有战斗力还是个问号.到底这10余万贼是从哪里来的呢? 根据曾国荃师爷赵烈文的记录, 破城以后“精壮长毛……死者寥寥".就是说根本没有杀几个太平军.剩下的都是平民和老弱.对于这些无辜百姓,以赵烈文的记录来看,湘军先是让他们"为兵勇扛抬什物出城”, 干挑担,之类的苦工 剩下的"其老弱本地人民,不能挑担,又无窖可挖者,尽遭杀死,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 连儿童,未满2,3岁的也用刀砍.用枪乱戳以为游戏,让他们在路上爬.掳奸女人少女,大致40岁以下、10岁以上者,悉遭奸淫,死难妇女难以计数. 老人家没有不受伤的,而且不少身上带有10多刀,或者数十刀刀伤.满城哀号的声音,传到4面很远的地方.30年后谭嗣同,来到古都看到的依然是"顷杀金陵,见满地荒寒气象。" 本地人愤愤不平地对谭嗣同说,太平军占城市的时候没有烧也没有杀,不过我们当他们是叛逆.所以希望官军快到.谁知湘军破城"见人即杀,见屋即烧,子女玉帛,扫数悉入于湘军,而金陵遂永穷也。" .

    南京城市破还有一个公案.从洋人对南京的记录来看.南京集中了太平军从各地收集(掠夺)来的财富.天王还有各位王爷的财富都很惊人.天京被包围财富也不可能转移出去.可是当城破以后,老曾给清庭的奏报来说"伪宫贼馆,一炬成灰,并无所谓赋库者,然克复老巢而全无货物实出微臣意计之外,亦为从来罕见之事" 就是说宫殿都烧了,他有什么财富都没有找到.这实在是太奇怪了.首先里面提到的那把烧了3天3夜,烧尽宫殿的火,老曾说是太平军放的.可是根据清先头入城的部队描述,太平军撤退时根本就没有放火.所以可见这火其实还是湘军自己放的.又有传闻曾国荃的头马 萧孚泗以马车数十部搬运财物. 所以后人认为是曾氏兄弟从南京掠得大量财物.放火烧毁作案现场.事后清庭严旨追问太平军财宝下落.何等聪明的老曾,他知道清庭醉翁之意不在酒.马上撤裁了湘勇以示绝无拥军造反的意思.清庭果然就不再追究太平军财宝了.

  至于这次南京大屠杀死伤多少现在很难估算.最高的数字是通过围城前后居民数字统计的.50万.比日本人狠多了.当然这数字其实不准确的.围城战争的死伤不能算湘军头上.要按照老曾上报杀"敌"数字和实际城市守军数字比较,也有过10万了.可见什么样理学名臣,到了厉害关头都是拿出了中国传统读书人的特色"外儒内法".满口定要仁义道德,但是到了需要解决军饷不足的问题,鼓励士兵拼死作战的时候.就拿出了实利主义的本色,哪招有利用哪招:纵兵抢掠以补军饷同时可以激励士兵拼死攻城.大开杀戒斩草除根之余还可以震吓对手.至于什么仁义道德,那是只存在于给皇帝的报告里面的.

  这老曾很坏么?我以前以为是.可是后来读了清军南下,还有杀人狂特多的南北朝历史我就觉得老曾的湘军居然算相当文明了.可见,兵者,国之凶器真是无错.但凡战乱最苦的还是百姓了.最后加一句,我没有仔细读过本朝开国军事史,如果本朝天兵,当年真是如其说说的做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里面说的于民秋毫无犯.那真可以称为古往今来第一仁义之师了.

[ 本帖最后由 gifox 于 2010-9-21 15:2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8积分 +89 收起 理由
widelink + 5 感谢分享
applenet + 8 感谢分享
patrickzhu + 10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9-21 16: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at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at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无湘不成军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特殊贡献奖章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10-9-21 16: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黑山老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黑山老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史要隔朝。
其实每朝每代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当然了,说的和做的不一样而已。
实用主义是千古不变的。

[ 本帖最后由 黑山老妖 于 2010-9-21 15:43 编辑 ]
Happy Wife = Happy Life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0-9-21 16: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CIFI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CIFI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南京怎么这么倒霉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0-9-21 16: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aqu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aqu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说到残暴,太平天国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总之是一笔乱帐。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0-9-21 16: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蓝马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蓝马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你再看看其他史书, 基本上都是一个样. 基本每一页都有屠城和京观.  

至于本朝, 那真是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仁义之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9-21 16: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ech2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ech2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gifox 于 2010-9-21 15:20 发表
这老曾很坏么?我以前以为是.可是后来读了清军南下,还有杀人狂特多的南北朝历史我就觉得老曾的湘军居然算相当文明了.可见,兵者,国之凶器真是无错.但凡战乱最苦的还是百姓了.最后加一句,我没有仔细读过本朝开国军事史,如果本朝天兵,当年真是如其说说的做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里面说的于民秋毫无犯.那真可以称为古往今来第一仁义之师了..


打仗没彩头那是不可能的,一两场还行,长久了不行。本朝的是靠打土豪,分田地,历史上也是老套路了,自然与‘民’无犯。湘军作为维持者,不可能这么干的,于是只好走到人民群众的对立面上去鸟。。。
子非路人

发表于 2010-9-21 16: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if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if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oaquin 于 2010-9-21 15:42 发表
说到残暴,太平天国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总之是一笔乱帐。

这的确是,中国的农民暴动中.代表合法政府的官军,和代表反叛势力的"义"军2方都不是好东西的例子很多.
所以才觉得老曾还不算太差.

发表于 2010-9-21 16: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金牌打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金牌打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人家投名状早就把话挑明白了嘛~~~大家抢钱抢粮抢XX啊~~~

发表于 2010-9-21 16: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if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if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蓝马 于 2010-9-21 15:52 发表
如果你再看看其他史书, 基本上都是一个样. 基本每一页都有屠城和京观.  

至于本朝, 那真是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仁义之师.

是啊,所以才有了最后一段.

我是先时越看史书越心惊.惊啊惊啊,就习惯了.

[ 本帖最后由 gifox 于 2010-9-21 15:58 编辑 ]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特殊贡献奖章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10-9-21 16: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黑山老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黑山老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就算是建朝以后的手段也都基本一样。上台先洗牌,卸磨杀驴、兔死狗烹,巩固中央集权。当然每朝每代的手段不同。

看多了,看惯了就没啥了。
历史就是这样的。

[ 本帖最后由 黑山老妖 于 2010-9-21 16:00 编辑 ]
Happy Wife = Happy Lif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9-21 18: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屠城的事,每个朝代都有,元清就不说了,明朝镇压闯贼(我们现在叫农民起义),著名的左良玉,军纪败坏,以屠城来提高士兵的士气。

据《三垣笔记·下·弘光》中说:左良玉的兵一半要算强盗,甚是淫污狠毒。每入百姓家勒索,用木板将人夹住,小火烧之;胖人能流油一地。他们抢掠来妇女,公然在大街上奸淫。将她们拉到船上抢走时,有人望着岸上的丈夫或父亲哭泣,立刻被这些兵砍下脑袋。

这其实不是统领个人问题,而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不管是谁来统领湘军,曾国藩也好,王国藩也好,都只能这么干。

[ 本帖最后由 老陶 于 2010-9-21 17:19 编辑 ]
一盏茶品尽百味人生,一缕烟洞察世态炎凉。平淡如斯!
North Shore 华人补习学校山区分校

发表于 2010-9-21 18: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if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if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老陶 于 2010-9-21 17:14 发表
屠城的事,每个朝代都有,元清就不说了,明朝镇压闯贼(我们现在叫农民起义),著名的左良玉,军纪败坏,以屠城来提高士兵的士气。

据《三垣笔记·下·弘光》中说:左良玉的兵一半要算强盗,甚是淫污狠毒。每入百姓家勒索,用木板将人夹住 ...

李闯的士兵也干一样的事情如果不是更差.
尤其是前期还是做流寇的时候,今日不知道明天死活.
后来他想当皇帝了军纪要收敛一些以聚人心.当然入京城后,又乱来,他自己都控制不住部下了.

所以估计官军军纪太好恐怕会被以为有不臣之心.

不过我不是太同意说这是人力不能为.同一个时代,有2个将领不干这种事情一个就是李秀成,另外一个就是洋枪队的戈登. 还有一个石达开,当他还有一些革命理想的时候军纪也好.后来当他知道太平天国事业无望的时候,就开始放松军纪了.

[ 本帖最后由 gifox 于 2010-9-21 17:26 编辑 ]

退役斑竹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9-21 18: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种事情实在太多了,刘备败走荆州,众多的老百姓跟随刘备渡江,这可是成为美谈的吧。《三国志·先主传》说:“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辆,日行十余里……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瞧这位先生多仁慈。可是,有人曾经问过,那些老百姓哪去了,为啥只有最后刘备逃出来了?其实,老百姓只是刘备的盾牌,炮灰。他和蒙古人没啥两样,只是一个是挟老百姓攻城放在前面,一个是挟老百姓逃亡,留在后面档追兵。
一盏茶品尽百味人生,一缕烟洞察世态炎凉。平淡如斯!
North Shore 华人补习学校山区分校

退役斑竹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10-9-21 19: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g_beas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g_beas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曾的心里,屠城估计和至圣先师杀少正卯一样……不得不为……

另,俺总觉得老残游记里的玉大人,狠有点曾的影子……-_-b

退役斑竹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9-21 19: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盏茶品尽百味人生,一缕烟洞察世态炎凉。平淡如斯!
North Shore 华人补习学校山区分校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10-9-21 19: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g_beas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g_beas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历史仔细看都是血淋淋的……-_-b

退役斑竹 特殊贡献奖章

发表于 2010-9-21 19: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pplene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pplene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军人嘛,不管你用多少儒家思想启蒙或者教育,嗜血的本性没的改变,我就不相信本朝就全都是仁义之师,就即使是仁义之师了,碰见小日本鬼子这种东西,你能不杀降将吗?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9-21 19: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big_beast 于 2010-9-21 18:09 发表
历史仔细看都是血淋淋的……-_-b

不全是。

我二十年前非常喜欢下围棋,看了很多围棋方面的书,知道曾国藩这个人是从他的很多围棋轶事开始的。

围棋是曾年轻时的大爱好,但是因为下围棋很费时,影响读书,曾氏曾想要戒掉。但是在和太平天国的征战中,曾非但没有戒掉,反而是每天一局。
据说他心爱的小妾死掉,当天也下两盘棋悼念下。
传说他那个屡败屡战的折子就是从围棋里悟到的,不过后人就此说他的围棋水平不咋的,但是围棋的确是曾一生唯一的娱乐活动。

退役斑竹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9-21 19: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big_beast 于 2010-9-21 18:09 发表
历史仔细看都是血淋淋的……-_-b

五胡乱华时,有两脚羊,明末,有菜人之说,都是军队的补给。那都是人哇。。。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提到过:“古今乱兵食人肉,谓之想肉,或谓之两脚羊。此乃盗贼之无人性者,不足诛矣。”可见,吃人不是非常罕见的事情

“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这是说的黄巢起义。贼是义军,舂磨砦”是起义军的军粮供给站

[ 本帖最后由 老陶 于 2010-9-21 18:25 编辑 ]
一盏茶品尽百味人生,一缕烟洞察世态炎凉。平淡如斯!
North Shore 华人补习学校山区分校

发表于 2010-9-21 19: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if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if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big_beast 于 2010-9-21 18:00 发表
在曾的心里,屠城估计和至圣先师杀少正卯一样……不得不为……

另,俺总觉得老残游记里的玉大人,狠有点曾的影子……-_-b

杀民办学校校长少正卯的事件恐怕是孔老师一个政治污点.
后来孔老师自己解释个半天,也没有能给出一个很合理的答案啊.
后人猜测很多.最直接的就是孔老师就这样干掉一个政治对手了.
最善意的解释是,孔老师无杀人,这是说口誅筆伐,打嘴仗

[ 本帖最后由 gifox 于 2010-9-21 18:31 编辑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0-9-21 19: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ino16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ino16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CIFIC 于 2010-9-21 15:41 发表
南京怎么这么倒霉


六朝故都,每一次政变,都会发生悲剧的

退役斑竹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9-21 19: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gifox 于 2010-9-21 18:21 发表

杀民办学校校长少正卯的事件恐怕是孔老师一个政治污点.
后来孔老师自己解释个半天,也没有能给出一个很合理的答案啊.
后人猜测很多.最直接的就是孔老师就这样干掉一个政治对手了. ...

一个是儒家,一个是法家。是阶级斗争的对象,对孔子来说,那是异端学说,得杀。
一盏茶品尽百味人生,一缕烟洞察世态炎凉。平淡如斯!
North Shore 华人补习学校山区分校

退役斑竹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10-9-21 19: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g_beas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g_beas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老陶 于 2010-9-21 18:21 发表

五胡乱华时,有两脚羊,明末,有菜人之说,都是军队的补给。那都是人哇。。。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提到过:“古今乱兵食人肉,谓之想肉,或谓之两脚羊。此乃盗贼之无人性者,不足诛矣。”可见,吃人不是非常罕见的事情

“贼有舂 ...



俺记得也有人送曹操两车人肉干……不知道老曹吃了没-_-?
P民一个,屌丝一枚,傻妈一只

记得给俺加分……

退役斑竹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10-9-21 19: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g_beas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g_beas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gifox 于 2010-9-21 18:21 发表

杀民办学校校长少正卯的事件恐怕是孔老师一个政治污点.
后来孔老师自己解释个半天,也没有能给出一个很合理的答案啊.
后人猜测很多.最直接的就是孔老师就这样干掉一个政治对手了.
最善意的解释是,孔老师无杀人,这是 ...


俺想在老孔看来……散布不轨思想是比杀人更重的罪-_-b
P民一个,屌丝一枚,傻妈一只

记得给俺加分……

退役斑竹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10-9-21 19: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g_beas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g_beas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0-9-21 18:21 发表

不全是。

我二十年前非常喜欢下围棋,看了很多围棋方面的书,知道曾国藩这个人是从他的很多围棋轶事开始的。

围棋是曾年轻时的大爱好,但是因为下围棋很费时,影响读书,曾氏曾想要戒掉。但是在和太平天国的征战中,曾非但没 ...



俺看了一遍……没明白……
于是俺又看了一遍……还是没明白……
这个……下不下围棋和历史血不血淋淋有啥子关系嘛-_-b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老陶 + 1 哈哈,俺也看了两遍,如坠五里云雾 ...

查看全部评分

P民一个,屌丝一枚,傻妈一只

记得给俺加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9-21 20: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nk_maom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nk_maom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仁义之师,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其实也就是赤裸裸的。

发表于 2010-9-21 20: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om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om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曾国藩不算嗜血的,好歹他还读过圣贤之书,真正的狠角色是其弟曾国荃,胆子也大。曾国荃外号“剃头匠”,他的俘虏政策就是杀光,激励手下的湘勇没别的花招,就是你们都跟老子去拼命,有本事抢钱财抢女人都归你们自己。曾国荃贡献英王府后将所有财富据为己有,全部装上船只,运回湖南荷叶塘家中。清廷的谕令对两兄弟的评价是:“曾国藩以儒臣从戎,历年最久,战功最多,自能慎终如始,永保勋名。惟所部诸将,自曾国荃以下,均应由该大臣随时申儆,勿使骤胜而骄,庶可长承恩眷。”

发表于 2010-9-21 20: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nk_maom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nk_maom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湘兵是乡勇,不属于全额拔款的公务员,差额部分必须靠自己抢,抢到了,一部分归自己 ,一部分归部队,一部分上交,所以,湘兵的战斗力在后期特别强,特别是攻城时,眼中不是敌军,全是白花花的银两与女人,所以,湘军不怕死是出名的。
此人已消号

发表于 2010-9-21 20: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if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if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omer 于 2010-9-21 19:10 发表
其实曾国藩不算嗜血的,好歹他还读过圣贤之书,真正的狠角色是其弟曾国荃,胆子也大。曾国荃外号“剃头匠”,他的俘虏政策就是杀光,激励手下的湘勇没别的花招,就是你们都跟老子去拼命,有本事抢钱财抢女人都归你们自己。曾国荃贡 ...

作为部队的总指挥.老曾对弟弟还有其他将领所作所为没有理由不知道.
而且看他的奏折,处处替弟弟掩饰.大有纵容,包庇的味道.大概是知道了打仗的时候圣人的书不好使.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