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说说小生意的那些事——贷款 (2010-1-29) yuxuanlin · 我的blog搜集<澳洲的免费午餐>系列!欢迎捧场! (2005-4-16) tiger
· 应该有人和我一样喜欢童安格的吧? (2008-9-14) jl162401 · 女儿上学第一年小结(多图)。以及我对学校排名、精英中学的粗浅看法。。。 (2013-12-12) 海边小妹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3234|回复: 30

关于澳洲人的距离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9 23: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林草1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林草1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人与人之间,总有点距离,或是心理距离,或是安全距离,或是感情距离。
在中国人,人与人的安全距离也就是物理距离很近,因为人多啊。不得不挤,有时候坐共车,连距离都没有了。在澳洲,人与人之间都会自觉地尽量保持一定距离,视为对对方的一种尊重。
中国人,彼此的心理距离也不太遥远,很多话大家说了也就说了,听过的人也就一笑而过,而在澳洲,心理距离其实挺远,有些话,是谁都不能说的。人与人之间比较冷漠地保持和平。。。
而感情距离,却是我最想讨论的。比如父母与孩子的感情距离,他们亲吗?亲,每天爱来爱去。感情近吗?其实分得很清(成年后的子女)。他们不喜欢把烦恼和苦闷让别人看到,只希望给别人看好的一面。而对别人的困苦也通常表示无能为力。

中国人的近,温暖却容易产生摩擦,澳洲人的远,虽然和平但是冷漠。两者选其一,你选那种?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12 收起 理由
spiderpig + 2 我很赞同
inlove + 2 我很赞同
Orchid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8-30 11: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苏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苏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写得好,这也是我所感受到的。

可能是澳洲人害怕摩擦,所以选择冷漠,因为一旦有了摩擦,身边又很少有人去为他们承担,只能选择默默承受。也因为独自承担不起太多摩擦,于是选择了冷漠。

好像一个循环。
你在世的日子,要比正午更明,雖有黑暗,仍像早晨。(伯11:17)

发表于 2010-8-30 11: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t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t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温暖而和平

发表于 2010-8-30 14: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rchi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rchi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澳洲人父母与孩子的感情距离,也不是一概而论的远,接触到不少的家庭还是和中国人一样的近。

发表于 2010-8-30 17: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kz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kz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澳洲人对陌生人是保持距离的, 但是对自己所爱的人却是很亲近的. 但是亲近不等于整天要粘在一起, 彼此互相关心照顾就是亲近.

发表于 2010-9-1 01: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zan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zan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人与人之间本会有距离,当然两个种族间的距离更是截然不同。资本主义社会里,除了对自己孩子,交流起来怎么感觉会带有一种“交易
”的成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9-1 01: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妈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妈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想要温暖并平和的

发表于 2010-9-1 01: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2bnot2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bnot2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是否只是中西文化中对待人性中"独立"的一种差别呢?比如我们从小被教育的集体价值观,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家庭和社会的观念,现在回头看来,如果套用什么民主自由的说法,好像很多方面都有差别。是否这对LZ所说距离感也有会有点影响呢?

发表于 2010-9-1 11: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sy825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sy825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哈哈,凡事哪有完美!有得就有失。還是按自己的需要選擇吧!

发表于 2010-9-2 21: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林草1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林草1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H妈妈 于 2010-9-1 00:35 发表
我想要温暖并平和的


那要中西结合了,哈哈。

发表于 2010-9-2 23: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ococ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ococ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接触 道不少的local,一般的关系,他们都很友好,若是比较亲近的,会互相讨论一些有深度的话题,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0-9-4 20: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ara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ara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和地域文化有关系,意大利法国这样的拉丁民族,肯定人之间更近,更热情;英国、德国、北欧这些就会冷漠一些,不是冷酷,而是保持一个大家都舒服的距离。中国人算是很近的那种了吧。至于澳洲人,这得看哪个民族了。

发表于 2010-9-4 22: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样的近和远,我想,如果我有了孩子,我会选择比东方家庭远些,比西方家庭近点的方式相处。
我一定不会让孩子干家务来换零用钱,因为为家庭做贡献是理所应当的,而不是商业关系。我也一定不会为孩子做所有的决策,当他/她开始有足够的情商智商的时候,他/她就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我只会一旁协助而已。
行云流水一样的生活

发表于 2010-9-4 22: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林草1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林草1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小名 于 2010-9-4 21:05 发表
这样的近和远,我想,如果我有了孩子,我会选择比东方家庭远些,比西方家庭近点的方式相处。
我一定不会让孩子干家务来换零用钱,因为为家庭做贡献是理所应当的,而不是商业关系。我也一定不会为孩子做所有的决策,当他/她开始有足 ...


我很赞同。

发表于 2010-9-4 22: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mmer220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mmer220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人的父母多数都近到要为成家的子女当家的地步了。

澳州的父母很少有为子女带孩子的。但中国人有干脆把孩子全扔给老人的(放父母家里),而且如果父母不帮带孩子,就会被指责,好像欠了子女一样。

发表于 2010-9-4 22: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林草1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林草1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ummer2205 于 2010-9-4 21:14 发表
中国人的父母多数都近到要为成家的子女当家的地步了。

澳州的父母很少有为子女带孩子的。但中国人有干脆把孩子全扔给老人的(放父母家里),而且如果父母不帮带孩子,就会被指责,好像欠了子女一样。 ...


是真的。。。不过澳洲的父母也不会帮孩子做什么事情的。。。孩子成年就各过各的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9-4 22: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piderpi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piderpi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非常有同感!
出了国以后,我深深感受到东方式家庭的温暖..我刚开始觉得很奇怪在这么一个资源丰富,社会制度完善人们性格普遍热情乐观的国家会有那么多"忧郁症"患者.后来我发现:很可能就是因为楼主提到的这种"距离感"造成的.因为人是群体动物需要交流和互相支持的.
国内就是周围很多人要来管你的事情,热心人也是不少的,有时候是挺麻烦因为很多人也不管是否你的"隐私". 但总的来说感觉更温暖一点.

发表于 2010-9-4 22: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林草1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林草1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piderpig 于 2010-9-4 21:18 发表
非常有同感!
出了国以后,我深深感受到东方式家庭的温暖..我刚开始觉得很奇怪在这么一个资源丰富,社会制度完善人们性格普遍热情乐观的国家会有那么多"忧郁症"患者.后来我发现:很可能就是因为楼主提到的这种"距离感"造 ...


我很赞同,这里超级多忧郁症的人,其实就是这种冷漠的距离而造成的。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一般人是不会和别人分享的,久积成疾。

可是中国人的热情也容易产生矛盾。。。

这和物理学上的吸力和斥力原理是一样。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0-9-5 23: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eru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eru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喜欢距离感,跟人太接近会拘谨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9-5 23: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 感觉澳洲人在陌生人之间的信任要容易建立得多, 你可以跟人家萍水相逢, 就因为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 就成了很好的朋友, 中国以前这样比较难, 大家对萍水相逢的路人好象警惕性都比较高, 只有是谁谁谁的同学, 亲戚, 同事这样的才肯信任.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8 收起 理由
林草123 + 5 我很赞同
starau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0-9-6 11: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ara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ara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uJu 于 5/9/2010 22:32 发表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 感觉澳洲人在陌生人之间的信任要容易建立得多, 你可以跟人家萍水相逢, 就因为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 就成了很好的朋友, 中国以前这样比较难, 大家对萍水相逢的路人好象警惕性都比较高, 只有是谁谁谁 ...

can't agree mor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9-6 11: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piderpi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piderpi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uJu 于 2010-9-5 22:32 发表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 感觉澳洲人在陌生人之间的信任要容易建立得多, 你可以跟人家萍水相逢, 就因为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 就成了很好的朋友, 中国以前这样比较难, 大家对萍水相逢的路人好象警惕性都比较高, 只有是谁谁谁 ...

这倒确实是真的,中国人的关系(尤其是一定年纪以上的中国人)似乎更需要时间来建立,可能因为整个社会更以家庭与其他社会关系为导向而不是以兴趣爱好,个人追求为导向。

发表于 2010-9-6 22: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林草1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林草1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人的交往中功利的因素比较多,西人的交往中功利的因素比较少,你们同不同意?

发表于 2010-9-6 22: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oric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oric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林草123 于 2010-9-6 21:08 发表
中国人的交往中功利的因素比较多,西人的交往中功利的因素比较少,你们同不同意?


完全不同意, 人和人都是一样的

发表于 2010-9-7 23: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arjoan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arjoan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老板,一个非常nice的女的,上周她去日本度假的时候,老爸突发急病去世了,连最后一面都没见成。上周五葬礼,今天就来上班了。

据同事称她是和父母非常close的,住的也很近。本来打算见面表示一下安慰,谁知道人家一天嘻嘻哈哈,有说有笑,弄得我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还记得去年有次去家中餐馆吃饭,十几个aussie,像是一大家的人围坐一圈大说大笑,老板娘八卦,让我们猜他们是干嘛的。我说家庭聚会吧,谁过生日?她说他们一家子刚参加完老人的葬礼!

是他们太坚强,还是我们太脆弱?我记得当年我爷爷奶奶过世,我都有几个月缓不过来,别人一提就要哭。

发表于 2010-9-7 23: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林草1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林草1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bearjoanne 于 2010-9-7 22:43 发表
我老板,一个非常nice的女的,上周她去日本度假的时候,老爸突发急病去世了,连最后一面都没见成。上周五葬礼,今天就来上班了。

据同事称她是和父母非常close的,住的也很近。本来打算见面表示一下安慰,谁知道人家一天嘻嘻哈哈, ...


对于死亡,我觉得西人真的有点冷漠。也许是因为信仰不同。我LG的弟弟年纪轻轻就去世了。我问他,你感觉悲伤吗?他说 我又能做什么呢? 但是他们的父母就不一样了。白发人送黑发人,永远是最痛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9-8 00: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itc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itc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bearjoanne 于 2010-9-7 22:43 发表
我老板,一个非常nice的女的,上周她去日本度假的时候,老爸突发急病去世了,连最后一面都没见成。上周五葬礼,今天就来上班了。

据同事称她是和父母非常close的,住的也很近。本来打算见面表示一下安慰,谁知道人家一天嘻嘻哈哈, ...

这个也分人的吧?我同学的奶奶就是个charactor,她爷爷火化时哭得死去活来,办完了一抹脸来了句“走,咱上哪吃去?”(paopaobing(45))
Click here

发表于 2010-9-8 00: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白雲山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白雲山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沒有必要演給人家看。

发表于 2010-9-10 15: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kz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kz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bearjoanne 于 2010-9-7 22:43 发表
我老板,一个非常nice的女的,上周她去日本度假的时候,老爸突发急病去世了,连最后一面都没见成。上周五葬礼,今天就来上班了。

据同事称她是和父母非常close的,住的也很近。本来打算见面表示一下安慰,谁知道人家一天嘻嘻哈哈, ...

我觉得这可能是文化的不同. 对于正常死亡, 澳洲人一般都看得比较开,葬礼上一般也都尽量说点笑话以缓和气氛, 因为整天愁眉苦脸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但是对于意外死亡的, 好象大多数人也都会表现出很悲伤的情绪. 在电话采访里, 经常能听到被采访人泣不成声的情况.

发表于 2010-9-10 21: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林草1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林草1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的婆婆和我的公公结婚50周年了。他们一共制造了9个子女,20个孙子孙女,3个曾孙曾孙女。

我LG 去打电话恭喜他们,他妈妈说,应该不会有60周年了。

突然觉得很心酸。这么看得开,是真的没有无奈吗?还是只是藏起来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