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深夜碎碎念】平权与盟友——让两个中学生告诉你男性该如何参与女权主义 (2016-3-9) 奇思 · 足迹的平均工资到底是什么水平?顺道自扒 (2016-1-22) Emwimlla
· 一周飞跃四城,曲线回归凸凹 (2023-8-24) harbridge · Ballarat金矿之旅一日游记 (2006-10-23) 澳洲的心灵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3506|回复: 38

全幅的景深才是那么回事,对么? [复制链接]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9-12-2 23: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eu0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eu0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题。
因为APS-C感应元件比FF面积小,所以(同一镜头同一光圈同一距离下)景深比FF深。(光学原理?)
APS-C视角小,获得同样视图需要离目标比FF更远,所以(同一镜头同一光圈同一取景下)景深深。
所以我们看了那么多的人像样片,什么135mm的,70200的,85mm的,50、35,甚至16的24的广角人像。
看了那么多,即使用所谓的“折算”,出片也难以达到那个效果。
是否,同一个人,同样的其他条件,APS-C中档机换成全幅机,效果是否有本质提高?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9-12-2 23:20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刚看无忌一无聊人计算的。结论暂且不说,数据可做参考。

此文章由 yeu0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eu0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转贴)首先声明,本组计算基于同一前提:
全幅机身(比如5DII)在拍全身像(横幅构图,并假设目标高度2.4m,因为拟定还要为画面中的人物周边留出一些背景)且要求得到相同的放大倍率。根据透镜成像公式,1/u+1/v=1/f,放大倍率M=v/u=CMOS的高24mm(因为是横幅构图)/目标高度2.4m=1:100,再带回透镜成像公式,便近似得到u=100f,它的含义即当对焦距离为镜头焦距的100倍时,拍到的都是在画面中占相同大小的全身人像。
如此可以首先得出:使用全幅机身横幅构图拍摄全身人像时,
14mm镜头的对焦距离需为:1.4m
24mm镜头的对焦距离需为:2.4m
35mm镜头的对焦距离需为:3.5m
50mm镜头的对焦距离需为:5m
85mm镜头的对焦距离需为:8.5m
100mm镜头的对焦距离需为:10m
135mm镜头的对焦距离需为:13.5m
200mm镜头的对焦距离需为:20m
300mm镜头的对焦距离需为:30m
于是利用网上的景深计算器(这里我用的是http://www.dofmaster.com/dofjs.html),便得到以上条件下各种镜头的景深。附:下面的这组景深数据是以5D(II)作为机身计算得出的,对焦距离即上述根据不同焦距为得到相同放大倍率所要求的对焦距离,光圈均以开到最大计算,列出的景深计算结果为总景深。
比如:我说14/2.8的景深为2.63m,意思就是14/2.8这支头装在5D(II)上,横幅构图正好把高度为2.4m的物平面范围拍摄进画面,全开光圈总景深是2.63m
开始详细计算:
24/1.4的景深:0.87m
35/1.4的景深:0.85m
50/1.0的景深:0.6m
50/1.4的景深:0.85m
85/1.2的景深:0.71m
85/1.8的景深:1.06m
100/2.8的景深:1.68m
135/2的景深:1.19m
200/1.8的景深:1.06m
300/2.8的景深:1.68m

很不可思议吧!在拍摄相同倍率的全身人像的要求下,景深最浅的是50/1.0,而35/1.4的景深和50/1.4是一样的,更不可思议的是85/1.8的景深竟然和200/1.8是一样的!最不可思议的是100/2.8的景深和300/2.8竟然也是一样的。。。
所以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如果有人问我全幅拍全身人像想要得到最浅的景深应该选择什么镜头,我会推荐他50/1.0
如果有人中了218拍全身人像的毒,则想想85/1.8的景深其实和它一样也能解毒了 (转者注:218和8518景深相近但虚化效果和画质等差距仍然很大,读者请勿根据此句而选择8518.)
如果考虑透视比例关系,又要求拍全身人像时景深尽量浅,则85/1.2是最好不过的了

[ 本帖最后由 yeu008 于 2009-12-4 10:4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linalina945 + 6 看晕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2-2 23: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stern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stern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50/1.0,那要多少米啊?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9-12-2 23: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eu0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eu0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用那个计算器,看了看A700配8514全开,套用上边的先决条件 (2#),景深是1.27米,比5D2配8518的景深还深(全幅!),换成A900或者A850,景深马上缩小到0.84米。2470的24那头,全身像玩景深,F2.8根本不够用啊。70那头是这样的
A700下,换算成85mm的焦段是56--算55好了,5.5米,景深2.59米!!!还是全幅下用70mm端,景深1.7米还凑合。
这么说,想要潜景深,85定焦配全幅最合适咯?
各位前辈看看逻辑有没有错。当然这里只说景深。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9-12-2 23: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eu0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eu0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asterniu 于 2009-12-2 23:26 发表
50/1.0,那要多少米啊?


昨天谁谁都说了,那个只有冤大头买。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12-2 23: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mms_smm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mms_smm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yeu008 于 2009-12-2 23:45 发表


昨天谁谁都说了,那个只有冤大头买。

这话咋这么耳熟(paopaobing(77))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2-3 00: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svein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svein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数据看得头晕了。。。

发表于 2009-12-3 09: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vin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vin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钱就上全副吧。
还有牛头,,,考虑晚点买房子

发表于 2009-12-3 19:57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吧?

此文章由 大米星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米星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kevinj 于 2009-12-3 09:42 发表
有钱就上全副吧。
还有牛头,,,考虑晚点买房子


有钱还是先买房子,这是升值的投资。
买什么幅什么头都是贬值。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yeu008 + 2 我很赞同,但烧摄影比烧车省。:)

查看全部评分

大米

发表于 2009-12-3 21: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vin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vin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大米星星 于 2009-12-3 19:57 发表


有钱还是先买房子,这是升值的投资。
买什么幅什么头都是贬值。


是啊是啊。。。而且这方面的投资是无底洞
绝对高危投资

发表于 2009-12-3 22: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背包客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背包客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大米星星 于 2009-12-3 19:57 发表


有钱还是先买房子,这是升值的投资。
买什么幅什么头都是贬值。


烧器材的快感,是买房子增值也得不到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2-3 22: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svein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svein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最爽的快感就是像CROWN一样每晚烧钱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yeu008 + 1 去博一把百家乐,整个全幅钱出来?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2-4 00: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萱草无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萱草无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了半天lz的数据,好像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在拍摄相同倍率的全身人像的要求下”, 光圈大小直接影响景深,而焦距影响的是拍摄距离。
看了一遍自己的结论,好像是废话  所有的真理其实都是废话。
不过这些数据并没有显示画幅大小所产生的区别,应该可以算出来一个系数什么的吧,懒得算了。
不过既然有景深计算器,lz可以计算一下自己的85mm F1.4 在非全副上的景深阿,看看实际拍人像的时候够不够用就好了。 因为我自己觉得50mm F1.4的光圈在非全副的时候已经是足够虚化背景了, 甚至有点太大了,特别侧脸的时候为了两个眼睛都在景深范围内,还不得不缩小到F1.8-F2。真不知道50mm F1.0或F0.95的镜头那么小的景深怎么拍阿,可能只能拍全身人像。
是尘埃落定的安稳,是峰回路转的笃信,是不离不弃的淡淡然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9-12-4 09: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eu0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eu0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萱草无忧 于 2009-12-4 00:39 发表
看了半天lz的数据,好像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在拍摄相同倍率的全身人像的要求下”, 光圈大小直接影响景深,而焦距影响的是拍摄距离。
看了一遍自己的结论,好像是废话  所有的真理其实都是废话。
不过这 ...


光圈大小直接影响景深,而焦距影响的是拍摄距离-----而拍摄距离越远,景深越深,越近景深越浅。
所以APSC不是有个1.4-1.6的系数吗?就是比全幅多的距离,则景深比全幅浅。
这些定焦靠到最近对焦距离附近,景深当然都够用了 。用那个链接的计算机,可以选机身,选焦距和光圈,选距离,一下就算好了。
可以有助于粗略了解一下镜头的某些性能。
我的8514在A700上一般要开到F4,大头(3/4脸)才能两眼都在焦内。
------------------
算一下8514最近对焦85CM,我看景深只有0。51厘米了,什么概念?这个距离,比睫毛都要短(比假睫毛就更短了

[ 本帖最后由 yeu008 于 2009-12-4 10:55 编辑 ]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12-4 10: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mms_smm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mms_smm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今天才仔细看了这个帖子。。。
有个问题,虽然是85和218的景深一样,但是因为焦距不同,背景虚化也差太多了
都是1.06米后开始虚化,但不代表虚化的样子是一样的,这就是218贵的原因了
这个不能误导了。。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9-12-4 10: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eu0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eu0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mms_smmj 于 2009-12-4 10:18 发表
今天才仔细看了这个帖子。。。
有个问题,虽然是85和218的景深一样,但是因为焦距不同,背景虚化也差太多了
都是1.06米后开始虚化,但不代表虚化的样子是一样的,这就是218贵的原因了
这个不能误导了。。


那是那是,下边的回帖我就不全转了。
虚化只是一个方面,人像也不能只追求虚化。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12-4 10: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mms_smm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mms_smm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yeu008 于 2009-12-4 10:28 发表


那是那是,下边的回帖我就不全转了。
虚化只是一个方面,人像也不能只追求虚化。

所以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如果有人问我全幅拍全身人像想要得到最浅的景深应该选择什么镜头,我会推荐他50/1.0
如果有人中了218拍全身人像的毒,则想想85/1.8的景深其实和它一样也能解毒了
如果考虑透视比例关系,又要求拍全身人像时景深尽量浅,则85/1.2是最好不过的了
---我怕这个误导人了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9-12-4 11: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eu0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eu0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mms_smmj 于 2009-12-4 10:35 发表

所以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如果有人问我全幅拍全身人像想要得到最浅的景深应该选择什么镜头,我会推荐他50/1.0
如果有人中了218拍全身人像的毒,则想想85/1.8的景深其实和它一样也能解毒了
如果考虑透视比例关系, ...


是的,最浅的景深不等于最好的焦外。
8518就像药丸,只能暂时解毒;想要治本,还是要推一针。

发表于 2009-12-4 11: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ngrov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ngrov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景深只跟镜头有关系的,跟sensor大小没有关系。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9-12-4 11: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eu0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eu0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angrove 于 2009-12-4 11:27 发表
景深只跟镜头有关系的,跟sensor大小没有关系。


哦?是么?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12-4 11: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mms_smm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mms_smm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yeu008 于 2009-12-4 11:35 发表


哦?是么?

传感器大小只是说裁剪了镜头成像圈内的一部分画面,景深还是那样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12-4 11: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cks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cks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三、景深与透视关系
由于出现了等效倍率的概念,那么这个等效倍率是否对画面的景深和透视关系也有影响呢?
前面说了:感光器件面积的减小,实际上相当于在全画幅中切割下中央部分。那么对于画面而言:只要拍摄机位不发生变化,景深和透视关系没有发生变化。比如 EF 85/1.8 USM,安装在EOS 10D上,等效于136/1.8镜头。但是在同样机位使用 [EF 85/1.8 USM + EOS 10D] 和 [EF 135/2L USM + EOS 1Ds] 拍摄,这个136/1.8的景深和焦外成像依然是85/1.8的景深和焦外成像效果,并不能等同于135/2的景深和焦外成像效果。
归纳如下:
等效倍率的出现,除了改变有效视角外,不改变三个主要参数:最大光圈、景深、透视关系。
引文完。

这说法好像有点儿似是而非,说是85/1.8不能等效于135/2好理解,但85/1.8装在APS-C机器上,输出成照片时放大倍数要更大一些,景深效果真的相同吗?看来还得从基本的景深公式出发来思考:
景深公式(有许多种表达方式,但都是等效的):
S=u*f*f/(f*f-F*C*u)
R=u*f*f/(f*f+F*C*u)
其中:
F:光圈;
C:可接受的弥散圆直径;
u:准确对焦的物距;
f:镜头焦距
S:可清晰成像的最远距离。大于u。从u到S之间的距离又称为后景深
R:可清晰成像的最近距离,小于u。从R到u之间的距离又称为前景深
R到S之间的距离范围是总的景深。
*:代表乘号。
从几何光学的原理看,只有距离为u的物体才能在胶片平面上准确对焦,在此距离之外的任何一个“点”在胶片平面上的成像都会扩展为一个小小的圆盘,称为弥散圆。如果这个弥散圆太大了,就会模糊成一片而不能清晰成像。这可以用下面的示意图表示。为了更简单明了,我们就不讲镜头的什么前主面、后主面,简单的当做只有一个主面了。



图中镜头与胶片的距离近似为镜头焦距f;Pu表示可以准确对焦的物平面,与镜头的距离是u;Pr是可以清晰成像的最近物平面,与镜头的距离是R;Ps是可以清晰成像的最远物平面,与镜头距离是S。从图上看到,Pu上的一个点发出的光通过镜头孔径后正好聚焦在胶片上形成一个点;Pr上的一个点发出的光通过镜头孔径后的焦点在胶片后面,在胶片上的成像是一个直径为C的小圆;Ps上的一个点发出的光通过镜头孔径后的焦点在胶片前面,然后又散开为一个直径为C的小圆在胶片上成像。
在这里所谓“可清晰成像”的含义就是指处于景深范围内的任一个点在胶片上成像的弥散圆直径小于可接受的C。
从这个公式看到影响景深的诸因素有镜头焦距、光圈、物体距离和弥散圆直径,好像跟胶片幅度不相关。这里边焦距、光圈、物体距离这三个影响景深的参数我们都很熟悉了,但对于可接受的弥散圆直径C就比较陌生:这个参数该取多大?对最后的成像有何影响?也就是说,一个点弥散到多大可以认为是清晰的?
我们无论用什么片幅的机器拍摄,最后总是要放大到相纸上观看(注)。这里我们以8R照片为例。8R照片画幅高度是203毫米(相当于A4纸那么大),在正常的25厘米左右距离上观看时,人眼大约可以分辨0.1毫米的细节,就是说达到全幅高度1000对线的解像度就可以算是“清晰”了。这要求在底片上同样应该达到1000对线。对于135底片,由于底片幅度是36*24毫米,弥散圆直径就应该小于24/1000 = 0.024毫米;对于APS-C底片,幅度是22.5*15毫米,所以弥散圆直径应该小于15/1000 = 0.015毫米。这两个弥散圆直径之比正好等于两种片幅高度之比。也就是对于小片幅的底片,其弥散圆直径应缩小到“等效倍率”倍。在这里,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为了最终的照片“同样清晰”,可接受的弥散圆直径与“等效倍率”成反比。
我们再回到计算清晰成像距离S和R的两个公式上来:
S=u*f*f/(f*f-F*C*u)
R=u*f*f/(f*f+F*C*u)
以APS-C机器对135全幅机相比较为例,为了在同一机位拍摄下同样的视角,APS-C机器镜头焦距f要缩小与片幅高度相同的比例:24/15 = 1.6倍,两个公式中分子部分缩小了1.6*1.6 = 2.56倍。为了结果不变,就要求分母也缩小同样的倍数。再来看看分母中相加减的两项:f*f和F*C*u,其中f*f项也缩小了2.56倍,只要 F*C*u也缩小2.56倍就可以保证景深不变。其中u是所要拍摄的物距,是不会变的,C是可接受的弥散圆直径,缩小了1.6倍。于是,可以设想,如果光圈F数值也缩小1.6倍,也就是光圈大1.6倍,则视角和景深都保持不变。具体地说,如果一个APS-C片幅的机器想要得到与135机器装一个 f=136,F=2.0镜头相同的视角和景深效果,需要采用焦距为136/1.6=85;光圈为2/1.6=1.25的镜头!另外也可以设想,一个焦距 f=85毫米,光圈1.8的镜头装在APS-C机器上,其视角与景深相当于焦距为85*1.6=136毫米,光圈为1.8*1.6=2.88的镜头安装在 135机器上拍摄的效果。在这里,我们又得到一个结论:

小片幅机器要想得到与全幅机器相同的视角和景深,其镜头焦距要缩小“等效倍率”倍,其光圈数值也要减小“等效倍率”倍(光圈需要增加“等效倍率”倍)。

或者换一个说法:
在评价小片幅机器镜头的成像效果时,其等效焦距与等效光圈值都要用原值乘上等效倍率!

回到上面的引文,如果改写成:“[EF 85/1.8 USM + EOS 10D]的景深与焦外成像效果等同于[EF 136/2.88 + EOS 1Ds]的景深和焦外成像效果。”就更清楚了。
上面讨论的是要想在小片幅的机器上获得与全幅机器相同的视角与景深效果,需要用更短焦距、更大光圈的镜头。另一个问题就是同一个镜头,用在小片幅机器上景深如何变化(当然视角会变窄)?还是从那两个公式出发,这时由于焦距f,物距u,光圈F都不变,只有弥散圆直径C变小了“等效倍率”倍。对于R,分母变小了,因此R会变大,更接近于u了;对于S,分母变大了,因此S会变小,同样是更接近u了。总之是景深范围变小了。要想景深不变,唯有把光圈值加大等效倍率倍。于是再有一个结论:
同一镜头安装在小片幅机器上想要获得与全幅机器相同的景深,光圈调整值需要加大“等效倍率”倍(光圈需要减小“等效倍率”倍)。
现在再来看看前面提到的Canon G3相机的情况。按照说明书,其焦距为7.2-28.8毫米,相当于135机器的35-140毫米,也就是等效倍率约为5。那么该镜头的光圈 F2.0-3.0相当于135机器F10-15。其最小光圈F8相当于135机器上F40!难怪G3机器最小光圈只有8!难怪上面那张用F2.2拍的照片景深那么好,因为这时的景深与焦外成像相当于135机器的35毫米/F11。当然,这个等效光圈只影响景深、焦外成像,不影响曝光。为了防止混淆,厂家的说明书只会提小型数码相机的“等效焦距”,却从来不会谈到“等效光圈”。
总之就是一句话:小片幅机器需要更大的光圈!这些小型数码相机的“等效光圈”往往实在是太小了,只能用来拍风景,很难拍出背景虚化漂亮的人像!这也是许多DX经常提到,全幅机的焦外成像如何如何漂亮的原因。这是确有其事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提到的等效光圈只是为了保证相同的景深与焦外成像效果,并不影响曝光参数的确定。曝光参数还是只需要考虑场景亮度、胶片感光度、光圈、快门速度。与镜头焦距、相机的片幅无关。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来比较一下全幅机和小片幅机器在成像方面的特点。首先是,对于需要深度背景虚化的人像照片,小片幅机器很难得到与全幅机相同的结果。例如,如果想用APSC机得到85/1.2L头在全幅机上相同的透视与焦外效果,需要的等效焦距为85/1.6=53,这倒不难。但看看光圈,需要 1.2/1.6=0.75!我们找遍历来所有厂家出的各种等级的牛头、狗头、马头之类,总之是找不到F0.75的商业产品!(不知道特殊专用产品是否有这样恐怖的东西!),就算是要一万多米的50f1.2牛头,到了APSC上也就相当于80f1.9,还不如全幅机配个普通的85f1.8呢!进50L牛头多出来的投资不如进个全幅机身更合算!
另一方面,在需要大景深的风景片、长焦距的体育、打鸟等应用,APSC在许多方面能够发挥优势。可以廉价获得更长等效焦距(我这样的最多也就玩儿得起 400f5.6了,上在50D上等于有了640f9,还能自动对焦!要是再有IS就好了!)!可以用更大的光圈、等效倍率平方分之一的快门速度得到相同的景深,有利于避免手震,避免高速运动物体模糊等问题。当然,对于要求高清晰度的优质照片,小片幅机器需要颗粒更细腻的胶片(或是面积更小的CCD感光单元),这意味着胶片速度更慢或CCD需要设置在更低的ISO速度下以避免噪点太明显。这样,快门速度就又要降下来了。不过,在光线条件好时,这不是大问题,就算是光线差点儿,现在那么多超强的后期降噪软件也能补偿一些画质损失。相信用过全幅机和C幅机的朋友应当有这样的体验:在用全幅机拍风景时,光圈总要放到很小,至少11以上,有时甚至要22。但是,用C幅机的时候往往光圈放在8,有时甚至5.6都够用了,很少需要11以上。因为,对于C幅机,11光圈的景深相当于全幅的17了!

上面的分析说明:
全幅机在拍摄深度背景虚化的人像方面有明显优势。
APSC机器在拍摄需要大景深的风景片方面基本能做到与全幅机一样好。在拍摄需要长焦距、高速运动的体育、打鸟等题材时至少在器材成本方面有明显优势。

上面的一堆都是理论分析,实际结果如何还真没机会试过。按我的计算,85/1.2头上在APSC机器上效果应当与135/2.0上在全幅机器上效果基本相同。可惜的是本人除了APSC机器,另外几样都没有。真希望那位有齐了以上4样器材的DX帮忙验证一下,看看真的是否是这样?先在这里感谢了!

分析中发现一个现象也是挺有趣的,顺便说说。对于APSC机器,等效焦距应当乘等效倍率倍(例如1.6),同时光圈也要加大到等效倍率倍(也乘1.6)才能保证获得相同的景深效果。结果是镜头的通光孔径不变(通光孔径=焦距/光圈值)!也就是进入机器的总光通量要求是相同的!而镜头的价钱基本上就要看最前面那片儿玻璃有多大,结果,APSC镜头一点儿也不会因为焦距短了而省钱!当然,如果并不总是要用最大光圈又另当别论了。

又及:
文中多次提到“弥散圆”这个名词,好像很陌生,其实大多数人都见过了。我们想想那些背景虚化得很漂亮的照片,远处的一些光点会成为一些虚的圆点或圆环,这就是“弥散圆”啦。只是虚得有点儿大,变成一些很漂亮的圆点点了。至于不同镜头虚化的是否漂亮,在相同景深条件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光圈是否圆。其实,这些虚化的圆点儿就是光圈孔在成像面的投影,如果光圈譬如说是6角形的,投出来的影就是6角形的,而折返射头由于中央有个反光镜的遮挡,投出的影就像个面包圈。

(注):文章中是以8R相片为例来对于可接受的弥散圆直径进行分析。现在多数数码照片是在监视器上看的,譬如说是分辨率为1280X960的UGA监视器。这时照片的分辨率大于480对线就够了。对于135底片,弥散圆直径应小于24/480 = 0.05毫米;对于APS-C底片应该小于15/480 = 0.03125毫米。当然,如果作品还需要放大、剪裁则需要的弥散圆直径还要减小。如果输出照片尺寸变了,需要的解像度(线数)也应相应变化。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9-12-4 12: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eu0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eu0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mms_smmj 于 2009-12-4 11:40 发表

传感器大小只是说裁剪了镜头成像圈内的一部分画面,景深还是那样的


这个我知道,但要得到相同构图,不是应该离被摄物体更远么?(乘以系数),
那离传感器更远的,景深不是应该越大么?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12-4 14: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mms_smm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mms_smm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yeu008 于 2009-12-4 12:34 发表


这个我知道,但要得到相同构图,不是应该离被摄物体更远么?(乘以系数),
那离传感器更远的,景深不是应该越大么?

那也是你离物体越远造成的景深改变,不是因为传感器的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4 收起 理由
yeu008 + 3 谢谢奉献
mangrove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2-4 14: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ngrov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ngrov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ickson 于 2009-12-4 11:40 发表
三、景深与透视关系
由于出现了等效倍率的概念,那么这个等效倍率是否对画面的景深和透视关系也有影响呢?
前面说了:感光器件面积的减小,实际上相当于在全画幅中切割下中央部分。那么对于画面而言:只要拍摄机位 ...


这文章好复杂

如果用全幅的机器和非全幅的机器,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用同样的镜头拍的照片景深是一样的。但是全幅的机器成像的面积大,换句话说,全幅机器的照片的主体占照片的比率比较小。

如果照片的主体占照片的比率一样大的话,用全幅的机器照的话物距可以比较短。这就是全幅的机器就有利于虚化背景的根本原因。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yeu008 + 3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2-4 14: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ngrov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ngrov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yeu008 于 2009-12-4 12:34 发表


这个我知道,但要得到相同构图,不是应该离被摄物体更远么?(乘以系数),
那离传感器更远的,景深不是应该越大么?

对,就是这原因。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2-4 14: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aborm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aborm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大米星星 于 2009-12-3 19:57 发表


有钱还是先买房子,这是升值的投资。
买什么幅什么头都是贬值。


最佳解毒语录

发表于 2009-12-4 14: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aborm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aborm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angrove 于 2009-12-4 14:04 发表


这文章好复杂

如果用全幅的机器和非全幅的机器,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用同样的镜头拍的照片景深是一样的。但是全幅的机器成像的面积大,换句话说,全幅机器的照片的主体占照片的比率比较小。

如果照 ...


还是这个清楚

发表于 2012-11-17 18: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印度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印度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考古

发表于 2012-11-17 19: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ih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ih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全幅的一个重要优点是感光的动态范围比非全幅更大,这样照片的效果更好,景深差别不那么重要吧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