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带着丫狗去旅行 - Byron Bay (1#晕车狗狗,2#行程准备,3#电梯,111#新床收到) (2013-1-26) peanut · 郁闷!刚买车不到一周就撞了!! (2006-4-19) 射日
· 该给小D多少自由? (2009-4-28) 缓缓 · 非 类 (小说) (2009-5-27) xiaopangzi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800|回复: 21

[北美] 三位美国科学家共获2025诺贝尔物理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7 22: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科学家 John Clarke, Michel Devoret 和 John Martinis 因“发现电路中的宏观量子力学隧穿和能量量子化”而荣获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颁奖机构在声明中说:“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奖为开发包括包括量子密码学、量子计算机和量子传感器在内的下一代量子技术提供了机遇。”

三位获奖者都住在美国。

诺贝尔物理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奖金总额为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170万澳元)。通常在多人获奖的情况下奖金将由获奖者分享。



https://www.abc.net.au/news/2025-10-07/scientists-physics-nobel-prize-quantum-mechanics-discovery/105863766
于无声处听惊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皮靴族

发表于 2025-10-7 23:0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10-8 00: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凯瑟琳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凯瑟琳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未来美国非但不会衰弱,反倒在各条线上都是第一位置的竞争者,很可能接下来会迎来巨大的爆发。如同互联网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对经济的发展推动一样。

发表于 2025-10-8 00: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DE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DE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量子

发表于 2025-10-8 01: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az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az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人不屑拿洋人的奖。

发表于 2025-10-8 03: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inokoal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inokoal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恭喜三位英法美物理学家,不过一个基本事实也要明白,三位获奖的伟大发现是在1985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10-8 06:2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ureb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ureb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凯瑟琳琳 发表于 2025-10-8 00:28
未来美国非但不会衰弱,反倒在各条线上都是第一位置的竞争者,很可能接下来会迎来巨大的爆发。如同互联网时 ...

人工智能?请教育家点亮一颗科技树,也为我们中华民族跟上时代脚步。
头像被屏蔽

皮靴族

发表于 2025-10-8 08: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发表于 2025-10-8 08: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ellef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ellef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新闻达人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10-8 08: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叔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叔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懂

发表于 2025-10-8 08: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bc0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bc0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美国仍然具有世界顶尖的头脑,虽然流浪汉遍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10-8 10: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ky20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ky20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牛!

发表于 2025-10-8 10: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siya99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siya99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凯瑟琳琳 发表于 2025-10-8 00:28
未来美国非但不会衰弱,反倒在各条线上都是第一位置的竞争者,很可能接下来会迎来巨大的爆发。如同互联网时 ...

“1984 年至 1985 年,克拉克、德沃雷和马蒂尼斯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共同完成了这一研究。”

-那时候美国是不错。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10-8 10:3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凯瑟琳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凯瑟琳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usiya999 发表于 2025-10-8 10:29
“1984 年至 1985 年,克拉克、德沃雷和马蒂尼斯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共同完成了这一研究。”

-那时候美 ...

很多国家,现在还远没有赶上美国1985年

发表于 2025-10-8 10: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siya99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siya99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凯瑟琳琳 发表于 2025-10-8 10:31
很多国家,现在还远没有赶上美国1985年

是,国运不行了。

发表于 2025-10-8 10: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FH770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FH770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凯瑟琳琳 发表于 2025-10-8 10:31
很多国家,现在还远没有赶上美国1985年

看来和美国,在科技方面,大部分国家还有至少20/30年的差距。

估计这个推断,华为会站出来表示不服。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10-8 10: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ymeteo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ymeteo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inokoala 发表于 2025-10-8 02:08
恭喜三位英法美物理学家,不过一个基本事实也要明白,三位获奖的伟大发现是在1985年。 ...

一个基本事实也要明白,自然科学方向,从“关键研究发现”到“获得诺贝尔奖”的时间,平均要间隔30
关于论坛新闻版发帖标准的问题

https://www.oursteps.com.au/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27326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10-8 11:4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凯瑟琳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凯瑟琳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日本曾经在2000年宣布一项计划,在未来50年获得30个诺贝尔奖。当时国内一片嘲讽,说日本夜郎自大。现在日本已经拿下21个诺奖了,在我看来日本还是保守了。

整天Deepseek 5G都是“国运”的人,能拿诺贝尔奖?人家又不搞封建迷信那一套。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10-8 11: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凯瑟琳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凯瑟琳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ymeteor 发表于 2025-10-8 10:53
一个基本事实也要明白,自然科学方向,从“关键研究发现”到“获得诺贝尔奖”的时间,平均要间隔30 ...

十多年前,当时有人问为什么中国的菲尔兹奖人数一个都没有,当时的回答是这样的中国搞数学的这批年轻人还小,做不出成绩来是正常的,以后会出现井喷状态。这一晃,十多年过去了,这批年轻人已经过了40岁了,无缘菲尔茨奖了。到现在也没有等到,当时所谓的井喷

发表于 2025-10-8 12:0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inokoal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inokoal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ymeteor 发表于 2025-10-8 10:53
一个基本事实也要明白,自然科学方向,从“关键研究发现”到“获得诺贝尔奖”的时间,平均要间隔30 ...

是啊,本来中国在自然科学和基础理论的研究上一直在持续跟随,三十年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研工作基本是模仿和本土化为主,不过最近十几年应该是提速了,特别仰赖懂王的“助攻”,对诺奖,2040~2050年代可能才是中国收获季节。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10-8 12:0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凯瑟琳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凯瑟琳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inokoala 发表于 2025-10-8 12:02
是啊,本来中国在自然科学和基础理论的研究上一直在持续跟随,三十年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研工作基本是模 ...


诺奖颁奖有滞后性,但是获奖者早就是国际知名了,包括屠呦呦也一样。

中国屠呦呦后,到现在都没有因为开创性成果而国际知名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10-8 12:1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一定要mar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一定要mar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凯瑟琳琳 发表于 2025-10-8 12:07
诺奖颁奖有滞后性,但是获奖者早就是国际知名了,包括屠呦呦也一样。

中国屠呦呦后,到现在都没有因为开 ...

屠不是科学奖项。我是听足有解析的
小事招魂。大事掘墳。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