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 澳洲金融时报:澳洲Z世代科技创始人不上大学,也不忙着写代码 
 三位年轻的初创公司创始人选择离开大学,因为大学跟不上人工智能的步伐。
 
 他们说:“在岗位上学习,效率更高。”
 
 在工程学士课程的第二周,考克斯(Bradley Cox)就觉得上大学是在浪费时间。考克斯14岁开始写代码,高中十年级就完成了哈佛大学的免费课程CS50,学习了C、Python、Flask和JavaScript等编程语言。
 
 如今20岁的考克斯说:“既然我已经自学了很多编程内容,我觉得把时间用来尝试做一家初创公司,更值得一试”。
 
 他从昆士兰大学退学,专注于“Exam Insights”,这是一款他与朋友兼邻居杰森·钟(Jason Zhong)在高三开始构建的软件平台。
 
 该免费网站帮助学生查找往年试卷;付费模式允许用户按关键词和难度等级筛选题目。
 
 两人获得了Advanced Queensland提供的10万澳元商业化资助,助力他们扩张:
 
 目前昆士兰州60%的ATAR学生和全州80%的学校都在使用Exam Insights。
 
 年轻人没拿到大学学位也能成功,这并不新鲜。硅谷就是由退学的年轻人在父母车库里“敲出来”的:苹果的乔布斯、微软的盖茨、脸书的扎克伯格,以及OpenAI的Sam Altman。
 
 这一代科技创始人的不同在于:人工智能改变了一切。
 
 以99.25分ATAR完成学业的考克斯说,他退学的部分原因,是“AI的变化方式”以及对软件开发岗位需求的下降。
 
 AI正在加速他们在Exam Insights上的推进。“AI就像第四名员工,但始终有人监管,”
 
 他说。“其中确有风险,但从生产力看,我们的组织极其精简而且行动很快。”
 
 他的父母分别是教师和科技企业家,也支持他的决定。他说:“妈妈一开始有些犹豫,毕竟创业有风险,但他们非常支持”。
 
 考克斯说:“有意思的是,我们公司做的事,恰恰是帮学生在压力时期拿到高ATAR,然后去上大学”。他认为,如果你想当教师或医生,大学仍然重要。
 
 “像计算机科学在我看来是个例外。现在自学成才的软件开发者进入谷歌之类公司的案例很常见。”
 
 就在几年前,大学仍被视为创始人的沃土;而批评者认为,三年制学位已不是通往成功的最佳路径,也不是让澳洲跟上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高增长行业的最好方式。
 
 前工党政治人物、堪培拉大学校长Bill Shorten说:“当前体系的设计,假定所有入学的人一无所知。这是在深度浪费人类潜力与时间”。
 
 他近日呼吁重塑大学结构,以支持创新并提升在职人群技能,主张大学应更加重视“先前学习认定”(recognition of prior learning)。
 
 本月,考克斯与钟将庆祝他们的第一年营收,他们称之为“疯狂的按月增长”。
 
 澳洲还有其它成功故事。自动化营销公司Instant的创始人米尔沃德(Liam Millward)甚至无需考虑高等教育:他17岁就从Blackbird创投(Blackbird Ventures)筹集资金,22岁时再次融资,使Instant估值达到一亿元。
 
 《Australia Venture and Startup Report》在7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尽管种子期仍然资金不足且依赖海外投资者,过去25年里已有300亿澳元投入本土科技,产生了3600亿澳元的价值。如今每11笔投资中就有1笔投向人工智能。
 
 “想象一下,能够触摸任何虚拟世界”
 
 高尔(Freesia Gaul,20岁)对教育并不陌生,在父母经营滑雪公司追着冬季跑的这些年里,她在澳洲和加拿大上过13所学校。
 
 十几岁时,她搭建了自家房子的虚拟现实版本,好让自己能和地球另一端的朋友一起玩《龙与地下城》。
 
 高中毕业后,高尔(Freesia Gaul)作为致告生(valedictorian)几乎拿到波士顿麻省理工学院(MIT)的量子工程录取。“我18岁时父亲去世,这让我的成绩单有些‘凌乱’,”她说。
 
 作为《守望先锋》(Overwatch)玩家和自学程序员(通过YouTube教程学习),高尔15岁自学量子计算机编程,18岁在一项MIT博士级别的竞赛中获得第三名,该竞赛要求用量子逻辑找到一种新的三角函数近似方法。
 
 “长话短说,我对理论物理特别感兴趣,但在澳洲唯一近似‘量子’的学位就是量子工程。”
 
 她入读了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该专业,但在被告知无法加速学习后选择了延期。
 
 相反,她把时间投入到与朋友肖恩·库隆-克拉克(Sean Coulon-Clark)共同创办的虚拟现实初创公司On Zero。On Zero已获得Blackbird创投的Protostars项目和加速器Startmate的资助,另外还有一些她暂时不便透露的支持方。
 
 他们的设想,是做出一款让任何人都能“完全触摸”虚拟现实的设备,触觉手套,而目前类似手套的价格在6000到7000澳元之间。
 
 她说:“因为我一直在搬家,我看过太多美丽的地方,也想继续旅行。我听说了‘数字游民’的生活方式,就想:我应该能做到”。
 
 她打开电脑开始尝试,使用自己在学校学过的三维建模软件。“我连续三晚狂热地给云朵做动画,那一刻我就知道,我真的、真的想在这个领域。”
 
 过去两年新芯片的发展提升了机器学习能力,使这些手套的实现更可行。高尔希望最终能把售价降到约200元,让更多人买得起。
 
 这类手套主要用于游戏,也可能用于外科手术和养老院。
 
 她说:“想象你能触摸任何虚拟世界:你是火星上的机器人,摸到地面就能‘感觉’到火星;或者你在游戏里握着一把剑、拥抱某个人”,并补充自己很喜欢这样的想法,“让人能够拥抱过去的人,或拥抱远在世界另一端的人”。
 
 “为什么花4美元上一个对我毫无帮助的学位?”
 
 帕彭(Sascha von Papen)2020年在黄金海岸高中毕业,此前一直在布里斯班的昆士兰科技大学学习软件工程,直到今年。
 
 当ChatGPT在2022年发布并能生成代码时,帕彭觉得大学变得没必要了。他说:“为什么我要花4万美元读一个什么都没教到、而且所教技能已过时的学位?”
 
 他的父亲是一名外科医生,很看重学位。于是他没有退学,而是在去年底决定把剩下12个月的学业延期。他说:“我从没回头看”。
 
 同时,他创办了名为VPTech的公司,用AI为执业医师和临床医生加速行政事务处理。冯·帕彭的父亲是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财务官(CFO),母亲是麻醉科医生,担任首席产品官(CPO)。
 
 VPTech的旗舰产品叫EliteMx(“如果你在医疗圈,你就懂这个梗”),是一款“由医生设计、服务医生”的AI诊所管理平台,由冯·帕彭(Sascha von Papen)负责技术。
 
 他说:“我一直知道自己会做点东西。我喜欢鼓捣、搭小项目。AI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冯·帕彭在马尼拉(Manila)的一家软件公司工作了几个月,学到了行业级编程。如今团队已有四名开发者,VPTech“以极快的速度在前进”,他说。10月底,他将在墨尔本向来自澳洲、新西兰和美国的600名外科医生展示产品。
 
 他说:“我手下的程序员,AI出来后生产力字面意义上提升了十倍,而且他们用的还是同样的工具。甚至成本更低,因为市场更细分,一些程序员开始失业。”
 
 至于大学,他确实权衡过风险。“我在脑子里算过账,感觉对了。科技发展速度远快于其他领域。你需要一种结构不同的大学,让课程大纲能更快迭代。这就是为什么会有‘科技类大学’。”
 
 “但我觉得AI现在快到连科技类大学都跟不上了,而你在岗位上学习,效果要好得多。”
 
 
 
  
 
  
 来源:
 
 
 https://www.afr.com/work-and-car ... ity-20250909-p5mtlq
 
 Hannah TattersallWork and careers reporter
 Oct 3, 2025 – 5.00a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