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那些曾经的家长们 ---- 一封粗暴的email。[11页307楼大结局] (2010-10-6) 第一名 · 关于软性货币-航空公司里程,来开个帖讨论兼答疑 (2016-7-11) 无聊的小漂
· 老陶的第一次面食尝试 - 蟹壳黄 (2008-11-22) 老陶 · 亲爱的,你怎么不在我身边? (2005-2-14) 浅浅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648|回复: 32

[调查评论] 上万名澳洲儿童没有成年人支持无家可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26 11: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dith92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dith92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周二发布的新数据显示在澳洲寻求专业无家可归者服务(SHS)支持的人中几乎五分之一是没有成年人陪伴的儿童。

来自澳洲健康与福利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在2023-24财年此类服务的客户中有超过13300人(17%)是12至17岁的儿童。

一个在塔州运营两个12-15岁儿童庇护所的组织负责人告诉SBS新闻她的员工看到年仅10岁的儿童前来寻求帮助。

Home Base首席执行官Di Underwood告诉SBS新闻儿童无家可归的问题需要在根源上解决,而这并非是住房短缺的问题。

塔斯马尼亚大学社区和社会正义副教授Catherine Robinson告诉SBS新闻她希望这一数据的发布能够促进行动,因为直到现在,澳洲儿童的无家可归问题一直“隐而不显”。

此前发布的数据并未以这种方式进行分解。

Robinson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发布一份独立的报告,并使用了‘无人陪伴的无家可归儿童’的措辞,并且他们已经分离出与该群体相关的记录。”

她说,这影响了人们对澳洲无家可归问题的看法。

影响儿童无家可归的因素和创伤

Underwood表示:“对于Home Base的员工来说,我们看到的最大问题是家庭破裂,家庭内部以及性暴力是年轻人出现的原因”。

这也是AIHW数据显示的结果,42%的无人陪伴儿童认为人际关系是寻求帮助的主要原因。

她说:“这些年轻人之所以无家可归,是因为他们的家,他们父母所在的地方,不是安全的地方。”

Underwood描述了儿童时期经历无家可归可能会造成的进一步创伤。

她说,一旦一个孩子经历了无人陪伴的无家可归,他们就会接触到其他年轻人和他们“可能不应该”接触到的情况。

Robinson说,儿童可以获得的危机护理服务短缺,“如果我们的政府不想为我们的孩子提供安全的住所,那么社区中还有其他人提供这种住所,他们不是我们希望孩子们待在一起的那种人。”

“这可能包括有暴力的同伴和剥削性的伴侣,对于女孩来说非常常见,你可能会有一个14岁的女孩和她19岁甚至24岁的男朋友住在一起,她们完全依赖那个年轻人提供住宿,所以很多女孩报告了绝对可怕的亲密伴侣暴力,因为她们完全被困住了。”

她说:“然后你会有犯罪网络,他们可能会提供孩子们一个临时住所,以换取帮助他们运送毒品,这绝对是我在研究中看到的。”

统计数据只显示了问题的一部分

她说,经历无家可归的无人陪伴儿童的数量可能远远高于AIHW统计数据中的13301人,因为它只显示了向服务机构求助的儿童人数。

Robinson说:“如果在许多州和地区不存在这些相关服务,那么显然你没有得到澳洲经历这种情况的儿童人数。”

Robinson说,只有塔州和新州“为无家可归儿童在专门的无家可归服务系统中提供重要的庇护所住宿”。

因此,虽然她说这些数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标,但它并不能代表这个问题的现实”。

解决儿童无家可归问题

Robinson说,“我们需要就什么是无人陪伴的儿童无家可归,以及是什么驱动了它,进行非常明确的对话,这与成年人无家可归不同。”

她说,虽然住房存量将在整体无家可归问题中发挥作用,但“当我们谈论无人陪伴的儿童无家可归时,我们谈论的是导致这种无家可归的非常不同的主要驱动因素,这实际上是围绕家庭冲突、关系破裂、虐待、忽视和暴力”。

“在思考一个好的回应是什么样的时?这不是关于住房负担能力,而是关于家庭支持,解决家庭贫困。”

Robinson说,需要创建早期干预机制,特别是在学校和卫生服务机构中,以便及早发现可能在挣扎并“走上因为那些家庭关系破裂而不得不提前离家的道路”的家庭和儿童。

Homelessness Australia希望看到一个关于儿童无家可归问题的国家行动计划。

该组织首席执行官Kate Colvin表示需要创建识别高危儿童的系统。

她说:“采取保护措施,使他们不会变得无家可归,而且如果他们确实变得无家可归,也要迅速做出反应,以便他们立即拥有安全的环境以及他们需要的支持,以找到通往安全家园的途径,并获得他们需要的照顾。”

政府目前正在制定一项住房和无家可归计划,该计划预计现在已经发布。

Colvin说,就成年人而言,无家可归是关于拥有有形的住房存量并为个人提供管理租赁的能力的支持,“当我们谈论无家可归的儿童,特别是幼儿时,这是关于为他们提供一个进入他们正在接受所需照顾的环境的途径,你不能让一个13岁的孩子独立租房。”

儿童经历无家可归的后果很糟糕

在寻求支持的无人陪伴儿童中,只有19%的人能够在他们获得此类服务期间摆脱无家可归的困境。

AIHW发布的数据还显示在2012-13至2022-23年期间,接受SHS支持的儿童占澳洲儿童死亡人数的十三分之一。

Colvin说,这凸显了儿童在无家可归时面临的“令人震惊的风险”。

“在他们来到无家可归服务机构之前,通常他们都有非常痛苦的经历,然后他们陷入无家可归的境地,并且经常有进一步的痛苦经历,却没有得到他们需要的关于暴力和剥削的帮助。”

“毁灭性的心理健康结果是其后果,我们可以在死亡报告中看到这一点,我们在10年内失去了520名儿童,大约每周一个,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自杀,”她说。

SBS新闻已联系无家可归和住房部长奥尼尔寻求意见。

https://www.sbs.com.au/news/arti ... ting-them/m70gux0eg
人生只似风前絮,悲也零星,欢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8-26 11: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利马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利马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些家长实在没有资格当家长。

发表于 2025-8-26 11: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hn42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hn42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所以澳洲全国各地现在治安一塌糊涂

有人生没人教,缺爱,缺关怀,

长大报复社会

发表于 2025-8-26 12: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riccheung1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riccheung1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利马克 发表于 2025-8-26 10:44
有些家长实在没有资格当家长。

说不定这些teens已经成为家长了。。

发表于 2025-8-26 12: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连银在墨尔本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连银在墨尔本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无家可归和住房部长奥尼尔是干什么的?

发表于 2025-8-26 12: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CF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CF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 12至17岁的儿童 "
正是三观开始成型的年纪,没有正确的引导,可不就成了惹事的teen们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8-26 12: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bcd1234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bcd1234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是澳洲这个发达国家的耻辱  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发表于 2025-8-26 12:5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calv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calv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些人的父母在干什么

发表于 2025-8-26 13: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ch8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ch8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calven 发表于 2025-8-26 11:54
这些人的父母在干什么

很多都是父亲或者母亲遁去无踪。

发表于 2025-8-26 13: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elloch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elloch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calven 发表于 2025-8-26 11:54
这些人的父母在干什么

在吸毒酗酒乱性

发表于 2025-8-26 13:0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ellef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ellef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唉,父母吸毒喝酒赌博.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8-26 17: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rdenOfDream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denOfDream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全是有悲惨童年的

发表于 2025-8-26 18: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myo(∩_∩)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myo(∩_∩)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calven 发表于 2025-8-26 11:54
这些人的父母在干什么

忙着为社会继续生孩子

发表于 2025-8-26 18: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olot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olot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可怕
没有责任心的父母害了孩子

发表于 2025-8-26 19: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yangy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yangy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毒赌黄, 太多诱惑了,

发表于 2025-8-26 23: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ngping7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ngping7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澳洲的法律是奇葩,我有朋友的女儿9年级天天玩IPad,手机聊天到很晚,不好好读书,我朋友就没收了IPad和手机,孩子不愿意想把手机抢回来中间有推搡,没想到小孩子回学校就告诉了校长,说妈妈打她,校长就报告了council, council 来了2个人,记录询问。。。。。把事情原委告诉社工,社工还是严厉教育了一通家长,叫我朋友要每天去上关于管教孩子的课,上了好几个月,还有很多后续。。。。。,反正孩子现在IPAD, 手机照样玩,我朋友一点都不能说孩子,这种法律条文也逼着父母不敢管教孩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SoftSome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8-26 23: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凯瑟琳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凯瑟琳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可能包括有暴力的同伴和剥削性的伴侣,对于女孩来说非常常见,你可能会有一个14岁的女孩和她19岁甚至24岁的男朋友住在一起,她们完全依赖那个年轻人提供住宿,所以很多女孩报告了绝对可怕的亲密伴侣暴力,因为她们完全被困住了。”

这段采访看得我目瞪口呆。14 岁女孩和 19/24 岁所谓“男朋友”住在一起,在澳洲法律里几乎等同于直接强奸幼女。16 岁以下根本没有合法同意能力,这不是“灰色地带”,而是铁板钉钉的刑事重罪,刑期十年起步,最高可到二十多年。

结果 Robinson 副教授居然轻描淡写,说得跟什么“常见社会现象”一样,好像只是“可怜的小女孩依赖伴侣”。不好意思,这不是“可怜”,这是犯罪现场。把强奸幼女讲得像家庭纠纷,完全没有一点法律意识。

一个在公共话语里有影响力的学者,如果连这种最基本的法律边界都模糊,轻飘飘几句话就把严重刑事案件降格成“社会问题”,那真是误导公众、祸害学生。

发表于 2025-8-27 02: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TTER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TTER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凯瑟琳琳 发表于 2025-8-26 22:35
“这可能包括有暴力的同伴和剥削性的伴侣,对于女孩来说非常常见,你可能会有一个14岁的女孩和她19岁甚至2 ...

文章中只是陈述事实吧

发表于 2025-8-27 04: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天涯浪客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涯浪客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凯瑟琳琳 发表于 2025-8-26 22:35
“这可能包括有暴力的同伴和剥削性的伴侣,对于女孩来说非常常见,你可能会有一个14岁的女孩和她19岁甚至2 ...


澳洲并不完美,很多人14,15岁就出来工作混社会了,我的意思是脱离自己的家庭独立生活了。20岁不到就生二胎了,自己还是个孩子,一代传一代。
足迹最穷地产投资人

发表于 2025-8-27 08: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关键

发表于 2025-8-27 10: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uture252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uture252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這些無家可歸的孩子都是社會隱形的炸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8-27 10: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ky20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ky20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没成年哦,政府在干啥?

发表于 2025-8-27 12: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fish23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fish23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些人的父母在干什么?

发表于 2025-8-27 13: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hn42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hn42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lyfish234 发表于 2025-8-27 11:59
这些人的父母在干什么?

盗窃车,盗窃商店,盗窃居民区,吸毒……

绝大部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8-27 13: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lph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lph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应该现在就给他们选票,让其选出能改善他们生活的政府。

发表于 2025-8-27 13: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oftSom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oftSom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真是澳洲的耻辱,政府高官们,议会议员们,你们要感到羞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8-27 18:1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yun82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yun82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可怜的孩子。
如果澳洲能放宽收养的条件,至少很小年纪的孩子会有很多家庭愿意收养的

发表于 2025-8-27 18: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hs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hs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澳洲有儿童村么。
我知道欧洲也有类似。只是形式不同。
政府雇一个妈妈,带几个半大不小的孩子。
孩子在普通学校上学,放学回家有妈妈做饭。

发表于 2025-8-27 19: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hn42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hn42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john420 于 2025-8-27 18:14 编辑
zyun8288 发表于 2025-8-27 17:17
可怜的孩子。
如果澳洲能放宽收养的条件,至少很小年纪的孩子会有很多家庭愿意收养的 ...


https://www.auliving.com.au/201911/130893.html/amp

这个凶手也是很小被领养的

领养的家庭也是很正派的

但有些东西是在血液里面和基因里面的

发表于 2025-8-27 20:2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dapip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dapip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西方无家可归的儿童,中国太多的留守儿童,另一个极端是啥都干预的家长,压抑的教育……可以身心健康地长大的孩子估计也不多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