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彭博社:特朗普称美国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对越南进口征收20%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在两国数周紧张外交之后,而且在下周将对越南进口商品提高关税的最后期限之前,他已与越南达成一项贸易协议。
特朗普周三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美国将对越南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20%的关税,并对任何被认定为“转口”通过越南的商品征收40%的税率。
特朗普还表示,越南已同意取消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
特朗普写道:“换句话说,他们将‘向美国开放他们的市场’,这意味着我们将能够以零关税向越南销售我们的产品。”
他称,这项协议是在与越南共产党总书记苏林讨论后达成的。
越南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周三两位领导人的通话中,特朗普承诺将继续合作,“解决影响双边贸易关系的问题”,苏林提议美国承认越南为“市场经济体”,并取消对某些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限制。
尽管特朗普披露了协议的大致框架,但白宫尚未公布正式条款或发布任何成文公告对该安排进行法定化,其中一些细节仍可能在制定中。
美国与英国的贸易协议在5月初首次宣布,但直到6月中旬特朗普才签署行政命令落实该协定,而且即便如此,关键细节也被留待后续处理。
继英国和中国之后,与越南的协议将是宣布的第三份协议;各贸易伙伴正争相在7月9日最后期限前与美国达成协议。
特朗普在4月初推出所谓“互惠关税”措施时,曾对越南征收46%的关税,覆盖数十个国家,但随后将税率下调至10%,以留出谈判时间。
越南对特朗普政府构成了特殊挑战,因为总统的一些高级顾问将该国视为在亚洲牵制中国的战略伙伴,与此同时,其出口产品已成为美国消费者的日常消费品。
近年来,这个东南亚国家对美国市场的销售激增,部分原因在于制造商将生产从中国转移至该国。
越南是纺织品和运动服装的主要供应国,拥有耐克公司,Gap公司和露露柠檬公司(Lululemon Athletica Inc.)等企业的工厂。
美国人口普查局数据显示,去年越南是美国第六大进口来源国,出口额近1,370亿美元。
就单一国家而言,其对美贸易顺差位列全球第三,仅次于中国和墨西哥。由于企业争相在最后期限前尽快装船,越南5月对美出货量激增35%。
特朗普发文后,标普500指数上涨,家具股和服装制造商股价走高。
ON Holding、耐克和露露柠檬股价均跃升至当日高点。
一些美国官员希望为越南及其他东南亚国家设定比对中国低得多的关税,以鼓励生产线从中国迁出。
周三宣布的更高40%税率将适用于被认定为“转口”的商品,即来自中国及可能来自其他国家的零部件经越南转运,或仅在越南进行简单最终组装后出口至美国的商品。
这一直是特朗普首席贸易顾问们的主要担忧,包括纳瓦罗(Peter Navarro)在内;纳瓦罗4月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曾将越南描述为“本质上是共产主义中国的殖民地”。
目前尚未公布哪些商品将被纳入该高税率的完整清单。
去年美国对越南出口额仅150亿美元。
特朗普宣称,此次协议将有望提升美国汽车在越南的销量。
他在Truth Social上写道:“我认为,SUV,或者说大排量汽车,在美国表现优异,将成为越南市场多样化产品线的绝佳补充。”
想要大幅提升美国汽车对越出口是一项雄心勃勃的目标,因为即使是更便宜、更紧凑的美产SUV,与其他国家竞争对手相比,仍可能价格偏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越南人均收入约4500美元,仅为美国的二十分之一,这限制了当地汽车市场规模;在该地区,摩托车仍远比汽车普及。
特朗普及其团队最初设想与数十个贸易伙伴同时谈判,但近几周总统及其顾问表示,他们将集中与主要经济体谈判,并单方面对较小国家或未能达成协议的国家征税。
与越南的协议是在数周磋商后达成的,其间美国敦促越南在打击贸易欺诈方面采取更强硬立场,确保更严格地阻止中国产品转口,并推动取消非关税壁垒。
越南提出取消所有关税,并多次承诺购买更多美国产品。越南高级官员飞赴美国争取支持并签署协议,包括30亿美元的农产品采购。
越南贸易部长还游说耐克、盖璞等企业高管,鼓励他们支持谈判进程。
越南官员还宣传特朗普集团开发一座15亿美元豪华度假综合体的计划,该项目占地逾990公顷,包含五星级酒店、高尔夫球场和住宅区。
总统之子埃里克·特朗普(Eric Trump)于5月出席了该项目的奠基仪式,越南总理范明政也到场参加。




来源: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 ... ?srnd=homepage-asia
By Francesca Stevens, Nguyen Dieu Tu Uyen, and Jennifer A Dlouhy
July 3, 2025 at 12:30 AM GMT+10
Updated on July 3, 2025 at 2:32 AM GMT+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