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金融时报社论:中国在绿色科技竞赛中领先
上周确认,全球气温首次突破1.5摄氏度的升温临界点,气候变化的速度超出预期。
在决定未来走向的过程中,中国将扮演关键角色。
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也是绿色科技竞赛的绝对领跑者。
国际能源署预计,从现在到2030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中,中国将占60%。
中国在风力涡轮机,太阳能电池板,电动车和锂离子电池制造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通过对关键矿物的掌控主导了下游供应链。
西方对中国绿色科技崛起的担忧
对西方民主国家来说,中国绿色科技的崛起带来了两大担忧。
一是中国凭借巨额国家补贴获得的价格优势可能会让西方企业破产,进而令政府对这个战略竞争对手的关键技术形成依赖。
二是嵌入电动车到涡轮机等产品中的“智能”技术可能带来安全风险。
本周末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Rachel Reeves)访问北京,就绿色能源和更广泛的商业联系展开的讨论凸显了欧洲和美国的这种两难局面。
中国绿色科技的深厚基础
中国在绿色科技领域的优势源自其早期对关键矿物的投资。
随着能源转型的加速,中国加大了绿色补贴,税收优惠和投资力度。
2023年,中国年度清洁能源投资增长40%,达到8900亿美元,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中国国内对绿色科技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例如,北京提前六年完成了1200吉瓦太阳能和风能装机容量的目标,足以为数亿家庭供电。
预计今年中国电动车销量将超过汽油和柴油车,比原定目标提前10年实现。
中国与全球绿色目标的关系
中国占全球碳排放量的30%,显然世界需要其继续推进绿色发展。然而,在2050年全球减排目标看似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加之气候变化的影响愈发显著(如洛杉矶的毁灭性火灾),全球不得不利用中国低成本的风能和太阳能技术。
由于对关键矿物的有限获取和高昂的资本成本,发达经济体如今难以在没有中国的情况下完成绿色目标。
减少依赖与合作的平衡策略
鉴于对过度依赖的担忧,美国和欧洲有必要继续发展并多元化自己的绿色供应链。
但试图通过保护主义手段赶超中国代价高昂,并与气候变化的紧迫性背道而驰。
中国拥有过剩的绿色科技产能,鼓励北京以市场准入换取更多知识产权分享是一个可行路径。
与其全面阻止中国的绿色进口,不如通过更严格的技术检查,确保使用中国产品的工厂由当地控制,以及评估是否可以隔离或移除敏感的“智能”组件来解决国家安全问题。
保持对中国低成本绿色科技的开放可以让各国将更多资源投入到自身具备比较优势的领域。
美国在碳捕获与储存方面领先,且拥有无与伦比的气候融资基础设施;欧盟在高端气候研究与开发方面具有竞争力,2020年绿色科技专利数量超过美国和中国;英国在海上风能领域表现突出,而巴西则在生物燃料方面经验丰富。
这些领域的贸易也将加速全球转型。
绿色科技的竞赛与气候变暖的紧迫性
尽管中国在绿色科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更重要的竞赛是地球与时间之间的竞赛,目标是遏制气候变化。
如果各国希望赢得这场竞赛,就需要找到与中国在绿色科技领域合作的策略,同时尽量降低风险。


来源:
https://www.ft.com/content/d3650b44-0313-44c9-a7aa-495549b158b5
The editorial board January 12 20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