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17/12/2018,200楼更新~~原来已经这么久没有更新了!!!!唠唠叨叨加多图~~我的小puppy,斗牛梗梗staffy成长记 (2016-7-4) 特屋安 · 征文活动: 分享我的找工经验 (2008-4-28) novawsh
· (终于写完了! )买房感觉像买白菜一样(后续编)---有PP哟! (2008-8-9) 岁月留下的痕迹 · 喀纳斯风光 (2013-12-18) flyingdog12321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890|回复: 15

哪里能买到干燥箱? [复制链接]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9-11-9 10: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在的天气忽冷忽热,发现我的50/1.8内部的一个镜片的边缘开了很小的一朵小花,看起来是霉菌的样子,还有的补救吗?

干燥箱的英文是什么啊? 大概多少钱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1-9 11:00 |显示全部楼层

同问

此文章由 a_bi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_bi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也想知道!
一般都是那个密封塑料盒放点干燥剂

发表于 2009-11-9 13: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vin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vin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自己做了一个。
成本12块钱。
现在里面的湿度稳定在40。

发表于 2009-11-9 15: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dig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dig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kevinj 于 2009-11-9 14:13 发表
我自己做了一个。
成本12块钱。
现在里面的湿度稳定在40。

怎么做?上个做法吧,分分伺候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9-11-9 22: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eu0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eu0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要经常把镜头拿出去晒晒太阳。

发表于 2009-11-9 22: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vin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vin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首先买个塑料箱子,整理箱就行,或者密闭性更好的。
我在dollar shop买了个16L的,花了$5.5。装2个机身和4-5个镜头没问题。等下能看到我装了多少。
然后要准备湿度计,我这个是在Ebay上买的,花了$5块钱,
最后就是去超市买除湿剂,我买了一大袋refill的,在Kmart花了6块左右。一袋的用量可以更换30-40次吧,每次更换我觉得能坚持2个月,它说可以用45天。
除湿剂倒出来用块布包一下,装在小瓶子的上面,布用LD穿坏的丝袜就可以,免费
因为看到图示好像说这种除湿剂会把空气中的潮气吸出来然后变成水。所以弄了个瓶子在下面接着。瓶子是吃咸菜剩的,免费。
最后一看,我说的12块钱好像不够,应该是15块钱左右。

上图:





看到里面了吧?
我现在装了,1个DSLR机身,2个胶片机身,11个镜头,和一个闪光灯。
我就随便堆在里面了,也没好好摆放。
如果是大机身和长焦镜头,也至少能放下2个机身和3个镜头,因为这箱子还挺深的。
白色那一坨就是除湿剂。还有小袋的是硅胶干燥剂,从别的东西里拿出来的。



换个角度,看到湿度计了
上面的指针是温度,下面湿度
湿度这段时间稳定在40左右,拿出箱子来,10多分钟就能窜到70.
所以还是有必要弄一个,除了相机,DV之类的也可以放进去啊。



发完了。分呢~~~?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2 收起 理由
大胃 + 5 十分感谢,准备效仿
丹儿 + 3 顶这个diy。
yeu008 + 4 顶你的老相机!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9-11-9 22:25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的帖子

此文章由 yeu0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eu0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么多镜头啊!恕我眼拙,没有看出来都是啥神器。不过肯定是发烧到一定境界了!
你那这么潮啊,我这室内环境只要开窗(通常都开窗),就没上过50.
也搞了个小箱子,里面放了很多硅胶颗粒干燥剂小包。自制的感觉就够用了。

发表于 2009-11-10 08: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vin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vin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yeu008 于 2009-11-9 23:25 发表
这么多镜头啊!恕我眼拙,没有看出来都是啥神器。不过肯定是发烧到一定境界了!
你那这么潮啊,我这室内环境只要开窗(通常都开窗),就没上过50.
也搞了个小箱子,里面放了很多硅胶颗粒干燥剂小包。自制的感觉就够 ...


拉倒吧,一个神器都没有。
只是前段时间喜欢上了手动的老镜头,于是弄了几个练习一下。
大部分是在二手市场淘来的。老机身其实不值钱,主要是想要镜头,但是老板不拆开卖于是就都买回来了。
还都挺便宜的,平均50块钱一个,希望以后如果不想玩了还能卖出去

最潮的那几天一直下雨,所以湿度肯定大。平常我估计湿度在50到60之间吧。这几天这么热肯定就干了。
硅胶颗粒的小包装不好收集,我收集到的有一些已经变红了,理论上要重新加热才能循环使用,但是我用微波炉加热后也不怎么变色,还是红的
不过平时看到蓝色的小包,还是会扔进去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yeu008 + 4 最好能上一张除湿瓶的侧面特写图。

查看全部评分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11-10 08:57 |显示全部楼层

借地请教

此文章由 91联队帅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91联队帅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licker 的网站是不是www.flicker.com?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yeu008 + 1 flickr加一下吧?很少人也听何勇。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1-10 09: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svein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svein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09-11-10 23: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wl_se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wl_se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赞 kevinj。

我就一个镜头, 平时也不拿下来, 需要这样注意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9-11-13 23: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eu0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eu0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kevinj 于 2009-11-10 09:29 发表


拉倒吧,一个神器都没有。
只是前段时间喜欢上了手动的老镜头,于是弄了几个练习一下。
大部分是在二手市场淘来的。老机身其实不值钱,主要是想要镜头,但是老板不拆开卖于是就都买回来了。
还都挺便宜的,平 ...


我也想淘一些传说中的经典老头比如17-35,或者35/F2什么的,价格便宜量又足那种,不过二手价格都炒得不低,价格便宜的品相又不好。

我硅胶颗粒倒很多(有蓝的,间或有一些红的,大部分是偏蓝透明的,不知道算不算),也看网上说微波一下,但我从来不重复用,直接扔柜子角落里,能干燥一点
是一点。我想还是你推荐的去买的那种效果比较好。又要买镜头了,也打算搞个更大的箱子,仿造一个你这样的自制防潮箱。

发表于 2009-11-14 00: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svein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svein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些箱子我都用来放书了。。。。

发表于 2009-11-21 11: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vin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vin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第一次添加的基本快用完了。
只剩下很少的一层,湿湿的。



瓶子的底部沉积了一些黏黏的像Gel一样的东西,还有水。
下面这张图能看到。左侧瓶底的是粘稠物,右侧就是水。
估计还能再用2周,吸湿剂就要换了。

发表于 2009-11-21 19: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n2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n2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专业的那种 我在JB看见过,有点贵,但是感觉很结实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9-11-21 21: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eu0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eu0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kevinj 于 2009-11-21 12:07 发表
第一次添加的基本快用完了。
只剩下很少的一层,湿湿的。



瓶子的底部沉积了一些黏黏的像Gel一样的东西,还有水。
下面这张图能看到。左侧 ...


大图看得清楚了,好,也学着做一个。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