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小记一下两年前ULURU徒步之旅 (2017-8-24) 飞行 · 失败后的经验分享 (2008-10-16) cotta
· 毕业八年转行3次 (征文分享你的成功之路,更新) (2008-5-12) Artcore · 【参加活动】我心中的TOP 5 BOOKS——沉默的大多数/百年孤独/飘/根/活着——这样的书单可能导致我被认定为50后吗 (2013-9-9) 后太史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4350|回复: 143

[行情讨论] 十年前中国房价如葱,有多少华人错过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26 07: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x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x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网友分享,见证十年前房价6千/㎡上海。

我生长于一个十六线贫困县的贫困村中的农民家庭,也算是根正苗红了。

这次来讲讲我曲折的买房经历,也算是国内房地产的缩影。

2007年,在上海工作(好像暴露了年龄),上海城区普遍12000/平,郊区房价6000元/平左右,不包括少数洋房和别墅。

上海一直是中国大陆开放度最高的城市,没有之一。一开始,世界各地跨国企业、金融公司的驻华总部都设在上海,所以当时上海的房价一直都比北京高。

毕竟,对于国外用美元结算的人来说,美元和人民币1:8的汇率折算,对国际友人们来说,可以说是“房价如葱”。

只是以前没想明白这个道理,总觉得上海的房价不合理。

我们始终忽略了一点:上海对标的城市定位是国际大都市,应该独立于完全对外开放的城市。

所以现在上海城区房价10W以上,还大把的人买。

不要问我为啥知道大把人要买,如果买的人不多,还用得着限购么?

插个题外话。

很多没上车的人总觉得房价高,承受不起,那为什么限购?

限购的根本原因还不是需求大过供应?

限购后,刚需们竟然在迟疑该不该上车…

大部分人想买在最低位,然后自己上车后又期待房价暴涨(虽然当年的我也这样想的),但这样的好事轮得到你吗?

回归正题。

那时候我有个客户是开发商,说给我开个后门,半卖半送一套房给我,首付可以分期。

那房子在莘庄地铁站附近(相当于成都的三环外四环内),100平左右,内部价给我是6200元/平。

只记得我当时极为不屑一顾的婉拒了,因为我觉得房价太高了!

回归正题。

那时候我有个客户是开发商,说给我开个后门,半卖半送一套房给我,首付可以分期。

那房子在莘庄地铁站附近(相当于成都的三环外四环内),100平左右,内部价给我是6200元/平。

只记得我当时极为不屑一顾的婉拒了,因为我觉得房价太高了!

现在……那一片房价在6-8万之间。

哎,整整10倍啊!!!

后来,我拿着够首付的二十几万在浙江投资了一个小型加工作坊。开始了我人生的第一次创业,当然,是以失败告终的。

现在想来,年轻不懂事,总想着成家立业,立业在先嘛,房子嘛,有事业以后可以随便买。

但却忽略了:事业是未知的,而房子却是看得见摸得着,能住能租能升值的。

可能很多人提到房子升值这个问题会比较反感,毕竟大部分人还是提炒房而色变的。但是炒房这种事儿,真的有那么让人望而生畏吗?

大部分炒房的人,从一开始都不是为了炒房的,只是后来买得多了,尝到了甜头就有意识的屯房了;或者有一部分人尝到没有买房的苦头,也会有意识的去多买房子。

而我,属于后者。

我算过一笔账,若我当时不去创业,而是选择在上海买房,那房子现在保守估计也是600W了。

而我选择创业后,除了收获了汗水和平常吹牛的谈资外,一无所获。


若说我错过了在上海买房是因为热血和情怀,那我错过北京买房的机会,简直就是因为自大和盲目自信,至今还在为我当年谜一样的自信而感到深深无语。

那一年是2010年,初到北京。

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后房价飙升,北四环都到2W了,比较落后的南三环也在2W左右。

北京五环刚启用没多久,版图还没有现在这么庞大。

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北京朝阳区CBD,国贸附近的套一单间,或者单身公寓的房租都是1W多/月。

现在都2019年,成都的房租都很少有这么高的吧?

所以说,成都和真正的一线城市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当时,我租了北四环一个叫“水立方”的小区里,是一套群租房,一个120平的套三里,住了8家人。

我住其中的一个房间,是由厨房改造出来的,有一个好处,就是有单独的水龙头可以用,做饭、洗漱的时候不用跑到公用厨房和卫生间去排队接水。

房租是1100元/月,面积大概有8-9平方左右。

后来房东缺钱,想200万卖掉这个房子,算下来单价1.6万/平。

我当时算了一下,首付只需要70W左右,而这个房子所处的位置是北四环啊。

对北京了解的人应该知道,北京和成都不一样,北京是北边繁华,南边比较落后。

像鸟巢、水立方都在北边,而这个房子就在亚运村附近,离立水桥地铁站只有几百米,离奥林匹克公园、水立方、鸟巢直线距离不超过3公里。

因为在上海的时候吃过没有及时买房的亏,所以那次我还是下了决心想把这房子吃下来的。

因为听说房东缺钱,我就自作聪明地打算好好的和他磨一下价钱,准备晾他一下,再加上当时政府一直在说房价太高,准备调控打压一下房地产市场,就没有太迅速地下手。

后来北京市政府的确出台了政策,那就是有名的“国十条”。

“国十条”的出现,正式拉开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限购序幕。

当然了,当时的限购政策相比现在简直是毛毛雨。

由于北京限购令的出台,我又一次失去了在北京安家的机会。

现在那边房价都是5万起了,而那套房子至少也要700万,是当时的3倍多。

本来我还天真的以为,限购令的出台,房价可能要跌了。我还和朋友庆幸地说:“还好没买房,不然限购令后就砸手里了”。

可是后面的发展让我完全不淡定了,限购令不是打压房价的吗?为什么限购令一出,北京房价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我记得限购前,北京的房价虽然在涨,但是也没有到疯狂的地步。

限购令出台后,突然间,很多人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购房资格竟然有实际意义,所以都开始关注房市了。

其实,早期的限购,很难限制住真正的投资客。

因为,只是单纯地限制在一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和放贷与否,但真正的投资客会纠结房贷的问题吗?都是全款端一层的好吧。

所以,后面的限购令也越来越严格。

总之,我又失去了在帝都最后一次上车的机会。

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成都。

那一年赵雷的《成都》还没有诞生,但是成都街头入夜时分,满巷子浓浓的火锅味和悬挂的大红灯笼迷离了我的眼,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脸上恬静而满足的笑容感染了我。

这就是我想停下来的城市。

那时候对成都非常的不熟悉,对幽深的青羊宫,带着厚重故事的武侯祠也只是停留在文字上,直到真正踏足后,才真真切切地用心触摸了这座城市的灵魂。

得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

我留下来了,没有走。我对于成都的眷恋,像极了爱情。

2012年,对于北京上海动不动几万的房价来说,成都房价才6000元/平左右。

非主城区的郊区如温江,双流,(包括现在的天府新区,高新区)新都,郫县,龙泉,3000元/平的楼盘比比皆是。

实在是害怕房价再次涨到我买不起,可能真的就只有回农村去了。

所以我告诉自己,错过了北京上海,这次,不能再错过成都。

当时处于房市低迷期,开发商为了卖房,赠送面积都很大,我毅然地买了一套房。

买的是73平送30平的小三房,首付只付了11万,并且是刷信用卡付款的,后来还办理了账单分期,完全不存在资金压力。

当时买的时候是单价不到5000,这几年已经涨到13000-15000元/平了,因为赠送面积大,所以单价相比其他小区来说高一些。

2012年买完房后,碰上中国房地产大萧条。

不过本来就是拿来住的,觉得升值和贬值和我关系都不大,所以也没有过多关心房价的问题。

后来经济形势逐年恶化,生意一年比一年难做。

很多朋友的公司都是在苟延残喘,每次缺资金的时候,去找银行贷款,因为是小企业,所以拿不到银行的贷款。

只能用房产去做抵押,才能够从银行拿到低利率贷款,用于维护公司正常运转。

每思及此,我都挺为普通市民感到悲哀的。

银行的贷款本来利率就非常低,但为什么正常人都无法从银行通过正规渠道获取贷款呢?

不管你的创意有多么优秀,项目的可行性有多么强,去银行获取启动资金永远都不可能,因为中国银行不是慈善机构,是需要风控的。

我一个朋友总结过一句话:中国老百姓唯一能够低价获取的融资渠道就是房产抵押。

所以,房产作为一个堪比黄金的硬通货,逐渐为一部分人作为家庭资产配置的核心。

毕竟,你缺钱的时候,端一堆黄金去做贷款都是不现实的,而房本可以。

我一直认为,房价的高低不是老百姓说了算,而是银行。

因为中国大部分人购房是30%首付,70%银行贷款。

如果银行觉得房价有泡沫,完全可以下调所在区域的房屋评估价。

所以,房子成为银行刚性兑付的资产后,成为家庭资产核心配置是必然的。

2015年,国家提出去库存政策后,房地产市场开始拨云见日。

低首付,低利率,税收优惠,个别城市还推出了购房补贴,国家还提出了棚改货币化安置。

2016年,深圳的房价一骑绝尘由2-3W直接飙升到4-6万,从而拉开了近十年来房价涨幅最大的序幕。

北京、上海的房价也随之暴动,成都也后知后觉在2016年底开始追击,奈何起步太晚,在经过2017年比较明显的上涨后,戛然而止于2018年5月15日。

言而总之,房子是家的起点,也是人生的终点。

希望大家都能拥有自己的房子,可以用心地去布置,可以再也不用因为租房而被房东中介半夜催着搬家。

真心很狼狈,在搬家的时候,清理物件并搬上货车,那一件件凌乱的物件被暴露的时候,有一种赤裸裸地站在大街上被窥视的羞辱感。

所以,在经历了那么多之后,毅然的选择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猫喵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5-26 07: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x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x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挺感慨的,过去十年,从房产投资角度来说,华人移民输的太多。十年前中国房价如葱,而澳洲房价相对来说非常昂贵。十年的全球大印货币的时代过去,中国房价涨了七八倍,澳洲房价如果算上汇率下跌,几乎就没有上涨!

过去十年中国的投资回报远高于澳洲,不知道未来十年澳洲会不会输的太多???

发表于 2019-5-26 07: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ck98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ck98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澳洲房价大跌,所有华人移民都是输家!!!

发表于 2019-5-26 08: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ecto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ecto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xu 发表于 2019-5-26 07:47
挺感慨的,过去十年,从房产投资角度来说,华人移民输的太多。十年前中国房价如葱,而澳洲房价相对来说非常 ...

过去十年澳洲房价也翻了一倍多。当然是说一线城市。
过去十年中国房价收益高 是因为, 中国/澳洲,是 Developing 和 Developed country 的区别。
中国要复制过去十年房价的增涨,几乎不可能, 因为会引起社会不稳。

很多国家都不愿看到过高的房价,政府会打压, 包括澳洲。

发表于 2019-5-26 08: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anTs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anTs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虽然不反对买房论
但楼主如果当初创业成功,那么创业带来的财富肯定是高于房产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5-26 08: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exi193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exi193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位同志,搬家与否和买、租没有必然联系。买的也有一年搬两会的,租的也有十几年的。破产站大街,有羞辱感倒是情理之中。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5-26 08: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oogle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oogle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008年经济危机的时候最响亮的口号就是现金为王,无数人分析收入支撑不起房价。

能看得清形势的永远是少数,比如这次大选。所以就事论事,论坛上预测涨预测跌的都不要信,除非他们能贴出来自己踏准每次房价走势,低买高卖的证据。

发表于 2019-5-26 08: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or20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or20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93年四十万全款买在小城市,哭死!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9-5-26 08: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ornNeverAsk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ornNeverAsk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008年回国,表姐就抱怨徐汇房价太高买不起,买了闵行
不是说房价低,国内人工就高的

发表于 2019-5-26 10: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arenVS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arenVS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nor2001 发表于 2019-5-26 08:49
93年四十万全款买在小城市,哭死!

93年有40w是巨款,买的是别墅了吧?这钱当时在北京都能买好几套了

发表于 2019-5-26 10: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hn42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hn42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arenVSE 发表于 2019-5-26 10:25
93年有40w是巨款,买的是别墅了吧?这钱当时在北京都能买好几套了

上海当时也能买好几套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5-26 10: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007年的时候有多少人能买得起啊

发表于 2019-5-26 10: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rfait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rfait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同学同济土木的,06年见她,跟我讲毕业6-7千,三年后2-3万...那会她买房真不是问题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5-26 10: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oper-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oper-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0年后回到6000.

发表于 2019-5-26 10: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l_Blac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l_Blac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啥时候房子都是昂贵的东西。对于普通人来说,买起来不容易。

顺势而为,资金事业家庭都准备好的时候买,不要很勉强的买。

楼主第一次在上海没买房,因为心理有个创业梦。当时的年龄状态,正是人生追梦的阶段,没问题。试过了,此生无遗憾。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5-26 10: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olix21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olix21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yolix2111 于 2019-5-26 13:20 编辑

请别伤口上撒盐了, 谢天谢地当年就卖了一套最小的。然后国家又给拆迁送了几套。才享受到了祖国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这十年的胜利果实。悉尼这边靠着资本运作和正确的判断也算实现了十年,平均每年50%的资本增值。
签名被屏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5-26 10: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uch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uch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ello 发表于 2019-5-26 10:55
楼主,多数人都错过了,2000年左右上海内徐汇/卢湾/静安也才三四千每平米,还是零首付,当时我还小,急得上 ...


胡扯,2000年的时候虹桥开发区价格最低的古北的小高层楼盘都4700了。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9-5-26 11:0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qishui3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qishui3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差点把楼主的文章总结成---我是如何错过北上广的。
还好,成都抓住了....

发表于 2019-5-26 11: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l_Blac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l_Blac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All_Black 于 2019-5-26 11:06 编辑

按照现在国内人的普通工资水平,比如毕业工作了四五年,听说工资7-8000 一个月。除去吃喝房租交通,剩下4千一个月,一年存5-6万,如何买得起200万以上的房子。这里不谈家庭帮助,意外种六合彩的。只是靠自己。

在澳洲的小年轻,差不多毕业几年,存个首付,自己也可以买个小公寓住住了。。

发表于 2019-5-26 11:0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天涯浪客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涯浪客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xu 发表于 2019-5-26 07:47
挺感慨的,过去十年,从房产投资角度来说,华人移民输的太多。十年前中国房价如葱,而澳洲房价相对来说非常 ...

看城市吧。上个月刚回国,我们那里300万人民币能买上下两层的townhouse.人口700万的城市,有高铁,飞机场,正在修地铁。

对于我来说,就没啥遗憾的了。这里遗憾的大多是一线城市过来的。
足迹最穷地产投资人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9-5-26 11: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ornNeverAsk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ornNeverAsk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搞笑的是08年回国上海N多人跟我说哎呀,如果早10年买房子就好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9-5-26 11: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ck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ck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蜗居是什么时候拍的?我记得刚上高中,那时候对外地人来说上海房子已经可望不可及了。

发表于 2019-5-26 11: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天涯浪客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涯浪客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uckZ 发表于 2019-5-26 11:17
蜗居是什么时候拍的?我记得刚上高中,那时候对外地人来说上海房子已经可望不可及了。

...


《蜗居》是由滕华涛执导的电视剧,改编自作家六六200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蜗居》,由海清、张嘉译、文章、李念、郝平领衔主演,该剧于2009年7月27日上海电视台首播。

可见十年前的上海房价,也不是普通移民随便买的白菜吧?
足迹最穷地产投资人

发表于 2019-5-26 11: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hn42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hn42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ello 发表于 2019-5-26 10:59
胡什么扯,2000年虹桥肯定是最贵的,骗台湾人的地方嘛

是的,那时候是台湾人聚集区,当时还有很多他们所谓的金丝鸟也被养在哪里

发表于 2019-5-26 11:4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amy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amy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09年在上海买房,已经2万多了,也不是什么好地段,现在卖掉也就8万。不能拿09年的新房和19年的新房比价格,同一套的房子涨的其实没看上去那么夸张

发表于 2019-5-26 11: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天涯浪客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涯浪客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xu 发表于 2019-5-26 07:47
挺感慨的,过去十年,从房产投资角度来说,华人移民输的太多。十年前中国房价如葱,而澳洲房价相对来说非常 ...


《蜗居》是由滕华涛执导的电视剧,改编自作家六六200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蜗居》,由海清、张嘉译、文章、李念、郝平领衔主演,该剧于2009年7月27日上海电视台首播。

十年前的上海房价肯定不是葱,不拼命找钱,想办法买,租房也只能租个小的可怜的。
足迹最穷地产投资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5-26 11: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or20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or20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arenVSE 发表于 2019-5-26 10:25
93年有40w是巨款,买的是别墅了吧?这钱当时在北京都能买好几套了

当年全国只有可数的几个房产小区。北京,上海都问了,和小城市基本价格接近,四十万三室两厅,100平米左右,比较中心位置,也没听说有贷款买房。

发表于 2019-5-26 11:5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洋插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洋插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amyi 发表于 2019-5-26 11:46
我09年在上海买房,已经2万多了,也不是什么好地段,现在卖掉也就8万。不能拿09年的新房和19年的新房比价格 ...

2万多到8万,10年涨了3倍多,不是很好嘛?
这世上没有免费午餐

发表于 2019-5-26 11: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hn42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hn42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ello 发表于 2019-5-26 11:39
才发现足迹好像有个别词汇自动修正功能,我本来打的是台bazi, 结果跳出来台湾人。 ...

哈哈,当时对他们的普遍称呼

发表于 2019-5-26 11: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amy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amy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洋插队 发表于 2019-5-26 11:54
2万多到8万,10年涨了3倍多,不是很好嘛?

主楼帖子里表达的是远远不止3倍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