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瑞米20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瑞米20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那些年我考过的试之—注册会计师资格
2017-11-13 瑞米 瑞米的米
考完律考后,我继续在派出所上班,主动要求外出办案,以为手持正义之剑,所以结案率位列全所之首。桂花满枝头的时候,我会坐在院子里的桂花树下看一些闲书,最喜欢的莫过于《史记》,做了满满五大本笔记;张爱玲和张恨水的书也看了一些。当时的人生,简单却纯粹。
那时还没有网络,办公室有一台黑白电视机。一天早上,《中央二台》一个节目说中国加入WTO后最需要的人才就是既懂法律又懂经济的人才,那个男节目主持人的话如暮鼓晨钟打开了我的一扇窗。我当时想,我要努力成为这样的人。我那时不懂经济的含义,想大概就是会计吧。但考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师都需要工作经验,而考注册会计师只对学历有要求,所以我找了休假的时间到了市财政局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
那时注册会计师考试一共五门科目,单科成绩五年内有效,五年内单科全部合格颁发全科合格证,而每科每年通过率一般不超过5%。财政局负责报名是一名能干的中年妇女,听说我要报考五门,快人快语说,“慢慢来,先报两门试试”。我不以为然,坚持报了五门,每门报名费50元,这个报名费据说到现在一直没有涨价,对比澳洲和英国的注册会计师考试费用,真是业界良心。
当我拿到参考书后,我才意识到为什么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被称为天下第一考。通读一遍后不知所云,痛苦不堪,眼泪不由自主往下掉。虽然五门中有两门是法律科目,对我来说相对轻松一些,但其他科目简直是天书。我被迫从最简单的开始,先到书店买了会计基础书籍来读,又借来堂姐财经学校的听课证去旁听。蹭课时,问老师,“为什么应收账款对应的编码是35而不是36?”当时全堂哄笑,老师笑一笑并不回答,继续讲下面的内容。毕竟是蹭课,我怕老师发现我这个不明物,后来我有不懂也不敢在课堂上提问而是到新华书店去找相关书籍。
第一年考试, 我每本参考书通读五遍,外加一些会计入门书籍,通过了《经济法》和《财务管理》两门。
第二年我想一鼓作气全部考完,报名剩余三门,这次财政局大姐非常和悦,说“第一次就通过了两门,不简单呐”。我趁机问她市里有那些通过了全科考试,心想如果就解不开的难题,至少有一个人可以请教。她笑笑说,“还没有呢。”我当时就泄了气。
第二年我在原来的基础上每本书又读了五遍,通过了《税法》和《审计》,差《会计》没有通过。
第三年我继续报名《会计》,跑到省级新华书店去买了一些参考书做练习,后来发现很多参考书作者自己并不知所以然,乱出一些试题骗稿费。听说有中央财经学院的教授来串讲,又花半个月工资去听半天课,失望而归。第三年《会计》没有通过,当年会计通过率3.8%。
第四年,我调到公安局办公室工作,已身怀六甲,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平日在办公室坐着,回家又经常熬夜看书,臀部生疮,不得已把椅子倒放,才能久坐。这一年,会计通过率4%,我没有通过。这一年我才意识到考试最后做合并报表的时候用铅笔做更好,错了可以擦掉修改,这点最基本的常识我再考了四年后才悟到。
第五年,女儿出生,我一边喂奶一遍看书。这年,终于如愿以偿,会计60分,正好在合格线上,当年会计通过率3.2%。
我考试的五年开始有网络,但是没有普及,大规模的考试辅导班还没有出现,所以一直找不到人辅导和讨论,没有任何会计基础的我是用蛮力把这五门科目啃下来。家人对这个考试很不理解,认为是浪费精力和时间。但由于这个证书,四年后我很幸运被市政府推荐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做副总经理和财务总监,幸运之门好像开始向我打开。
人生的每一步都算数,你走过的路,你流过的汗,有一天都会在你身上得到回应。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