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 我 的 训 狗 小 心 得,仅 供 参 考 喔 ◆◆ (2007-5-9) babypanjing · Aloha - 夏威夷欧胡岛亲子深度游 - Mahalo (2018-9-12) MU
· 分享写简历的心得体会(会计类) (2008-7-11) hilltop-bear · 卡宴提车照及试驾体验 (2013-12-7) daniello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4832|回复: 24

[行情讨论] 摘一段wikipedia关于06年次贷危机前期的时间线,顺便解读一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22 21: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cose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cose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all 2005: Booming housing market halts abruptly; from the fourth quarter of 2005 to the first quarter of 2006, median prices nationwide drop 3.3 percent.[110]

2006

        2006: Commerzbank begins to stop building its massive subprime position[111]
        Early: AIG gets scared and stops selling credit protection against CDOs. The Monolines (AMBAC, MBIA) continue to sell, though.[112][113]
        May: The subprime lender Ameriquest announces it will cut 3,800 jobs, close its 229 retail branches and rely instead on the Web.[114]
        May: Merit Financial Inc, based in Kirkland, Washington, files for bankruptcy and closes its doors, firing all but 80 of its 410 employees; Merit’s marketplace decline about 40% and sales are not bringing in enough revenue to support overhead.[88]
        Mayish: Merrill Lynch fires Jeff Kronthal, who had formerly worked under Lew Ranieri at Salomon Brothers, and his team, because they made a presentation outlining the risks of the mortgage CDO market.[115]
        Middle: Merrill Lynch CDO sales department has trouble selling the super senior tranche of its CDOs. Instead, it sets up a group within Merrill to buy the tranches so that the sales group can keep making bonuses.[113]
        Middle: Magnetar Capital starts creating CDOs to fail on purpose, so that it can profit from the insurance (credit default swaps) it has bought against their failure. Their program is so large that it helps extend the credit bubble into 2007, thus making the crash worse.[116]
        August: U.S. Home Construction Index is down over 40% as of mid-August 2006 compared to a year earlier.[117]
        September 7: Nouriel Roubini warns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bout a coming US housing bust,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failures, bank failures, and a recession. His work was based partly on his study of recent economic crises in Russia (1998), Argentina (2000), Mexico (1994), and Asia (1997)[118]
        Fall 2006 J.P. Morgan CEO Jamie Dimon directs the firm to reduce its exposure to subprime mortgages.[20]
        December 2006 Goldman-Sachs claims after the fact that it began reducing its exposure to subprime mortgages at this point. It also begins betting against the housing market, while continuing to sell CDOs to its clients. Others claim these risk decisions were made in the spring and summer 2007.[20][119]

长话短说:

1、美国房地产在05年底突然停顿,连续数月没涨(微跌),接着情况便急转直下。(似曾相识?)
2、房产停涨,不少银行会加紧收缩贷款(似曾相识?)。许多人认为08年次贷危机前银行没采取任何措施,其实是不对的,人家06年就开始打预防针了。更有先知先觉的05年就动了手。自己查timeline
3、保险公司人事会有很大动静(似曾相识?),而且为了揽钱可能会加大自身宣传发售新的保险产品。这样先搞点钱过来,危机来的时候才有钱赔给别人。
4、 有些高风险银行会开除员工,转为纯网银运行节省成本(似曾相识?)
5、风控团队被莫名开除,文中说原因是风控阻碍lender继续发贷挣钱结果被搞掉了。但还有一种情况是,管理层明知风险,但只能仰赖风控团队提供证据才能采取行动。如果风控无力,管理层就只好换新人。(这个察觉到的不多,但正在发生)
6、建筑业会萎缩很快,显然不是入行的时候。
7、 部分机构会有计划地做空房地产金融衍生物。为了做空尽快生效,他们会利用媒体宣传。。。


另外,你不能指望历史能精确的重复自己,只能借鉴下而已。不过借鉴以后你总能吓一跳。

我觉得接下来大家应该看07年代timeline了。

07年大事儿很多,很多银行都出了问题。仅HSBC就损失百亿,这货前段时间还在说澳洲没泡沫。。。整个一年地产都在跌,不过,股市却还没有太大动静。今天先到这里,回头再看。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7 收起 理由
蜂蜜 + 4
ds1024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7-22 21: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exchan_a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exchan_a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澳洲铁定经济危机,而且这次根本没有中国或者其他经济体想接盘

美国老大哥本来想剪中国羊毛,不过中国的手段实在非正常市场经济国家所能使出来的,都是各种狠招,美国佬也没办法,那只有剪各位小兄弟的羊毛了,否则自己都撑不下去了

澳洲这种体量,必然是被剪而且毫无还手之力的那种

发表于 2017-7-22 21: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yb4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yb4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哈哈 永远租房最安全呗

发表于 2017-7-22 23:1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ppyling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ppyling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7-7-22 23: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olbanana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olbanana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来还是租房安全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7-23 01: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even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even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忽略了最重要的因素,美帝快速加息,短期内崩盘的可能性太小。鬼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缩表,缩表后效果也不知道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7-23 07:4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s102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s102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个人一直认为这波房产泡沫一定要破,只是有时间问题和下跌成度变化而己。

发表于 2017-7-23 07: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jia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jia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还有个区别是澳洲特别是悉尼租金支撑还是很强的,经济危机澳元下跌,来读书旅游的人更多。就像08年留学生数目大涨
另外别为了买房盼经济危机。真的经济危机大批人失业,银行根本带不出款。

发表于 2017-7-23 08: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cose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cose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jia07 发表于 2017-7-23 07:57
其实还有个区别是澳洲特别是悉尼租金支撑还是很强的,经济危机澳元下跌,来读书旅游的人更多。就像08年留学 ...

呵呵,光盼肯定是不行的

发表于 2017-7-23 08: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清茶一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清茶一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来哥新买的房子要被套在山顶上了

发表于 2017-7-23 08: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lic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lic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澳洲和美帝不一样
美帝的违约成本太低
所谓沙上建塔
直接就是连锁崩溃
澳洲的违约成本高许多
崩溃没那么容易
现在最大的风险还是在海外资金贷款和杠杆率太高上面
如果澳洲足够幸运
如果美帝加息缩表的速度慢过澳洲挤泡沫的速度
那对澳洲社会的冲击应该没那么大没那么激烈

不过
出来混一定是要还的
悉尼墨尔本这些年房价的非正常增长
一定是要回到正常水准上去的
要么短期暴跌,要么长期阴跌
不过是路径不同罢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7-23 09: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cose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cose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lick 发表于 2017-7-23 08:04
澳洲和美帝不一样
美帝的违约成本太低
所谓沙上建塔

澳洲违约就跑回国,毕竟是小国,没人鸟。违约成本更低。

发表于 2017-7-23 09:1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lic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lic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ecoset 发表于 2017-7-23 09:15
澳洲违约就跑回国,毕竟是小国,没人鸟。违约成本更低。

现在搞个澳洲身份越来越难
违约成本不低

发表于 2017-7-23 09: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santorin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santorin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什么总有那么几个人换在ID在论坛上普度众生啊?

难道看着多军破产不是你们喜闻乐见的事,这时候应该买个沙发买好啤酒准备看好戏么?
怎么每天都有理有据的劝大家回头是岸?

发表于 2017-7-23 09: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roce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roce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家一起经历呗

发表于 2017-7-23 09:4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cose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cose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santorini 发表于 2017-7-23 09:24
什么总有那么几个人换在ID在论坛上普度众生啊?

难道看着多军破产不是你们喜闻乐见的事,这时候应该买个沙 ...

祝您杠杆步步高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7-23 09: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rold778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rold778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要死大家一起死,总比租个房还要看房东脸色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7-23 10: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even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even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lick 发表于 2017-7-23 09:19
现在搞个澳洲身份越来越难
违约成本不低

违约成本很低,最多破产,个人收入少于50k多,不用还银行,生活还是,蛮有保障的,过几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发表于 2017-7-23 10: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lic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lic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tevenhu 发表于 2017-7-23 10:15
违约成本很低,最多破产,个人收入少于50k多,不用还银行,生活还是,蛮有保障的,过几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

也就说说简单
真要破产了
当年辛辛苦苦,做假收入,做海外收入,省吃俭用,一分钱分八瓣花,买下来的十多套房产怎么办?
要不上法庭求求情?说是第一次破产,说不定那些房子还能留下来呢

发表于 2017-7-23 10:3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cose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cose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lick 发表于 2017-7-23 10:20
也就说说简单
真要破产了
当年辛辛苦苦,做假收入,做海外收入,省吃俭用,一分钱分八瓣花,买下来的十多 ...

不破产损失更多。到时候社会巨变已经不是用金钱衡量的了。假设瘾君子暴乱者满街跑,谁还会在乎那几套破房子。

房产跌了,不是说跌了就完了。造成的经济危机够喝一壶的。

发表于 2017-7-23 10:3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cose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cose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tevenhu 发表于 2017-7-23 10:15
违约成本很低,最多破产,个人收入少于50k多,不用还银行,生活还是,蛮有保障的,过几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


三年后,虽说可以旅游,但是想申贷款还是得排后头。先机尽失,这辈子都难搞。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7-23 10: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syrsy64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syrsy64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lick 发表于 2017-7-23 08:04
澳洲和美帝不一样
美帝的违约成本太低
所谓沙上建塔

认同

发表于 2017-7-23 13: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n123a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n123a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ecoset 发表于 2017-7-23 10:31
不破产损失更多。到时候社会巨变已经不是用金钱衡量的了。假设瘾君子暴乱者满街跑,谁还会在乎那几套破房 ...

你在想象。我经历的经济危机,没有你讲这么可怕,只是物价飞涨而已。

发表于 2017-7-23 18: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ck98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ck98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又是金融危机,我好怕怕!如果房子都是白菜价,大家一起抢白菜!

发表于 2017-7-24 12: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angtingb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angtingb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