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历时三个月,找到专业工作 (2005-6-29) 白衣人 · 纪念麦克 于2009年6月27日 (2009-6-28) luming
· 孩子的品格教育(交流贴),更新214楼,转帖看《射雕》,悟教育 (2013-4-1) Della · P41 ❤ L1210 COCHO!!COCHO!强势回归! (2009-6-4) 娃娃小爱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9457|回复: 113

[人生百味] 关于“家族”的杂想 [复制链接]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6-10-30 19: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猎梦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猎梦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猎梦人 于 2016-10-30 19:29 编辑

今天看到隐秘版的一个贴子,贴子的楼主用了“家族”这个词,有吃瓜群众视而不见,也有吃瓜群众回贴略带讥讽,而同为吃瓜群众的我则是被引发了一些思考。

在华人的认知里,家族是一种文化,由姓氏衍生,最初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主要分为血亲和姻亲两种。而血亲相对于姻亲,有着更稳固和不可逆的区别。可以说时至今日家族文化无论在东西方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中国的新年和西方的圣诞节,很多都是以家族聚会的形式度过的。

每个人的家族观念都不一样,涉及到子息繁衍肯定有许多不同观点。仅从赡养的角度,在澳洲不像国内许多地方靠老都要指望着子女,我想对于移一代来中的大多数来说,当到了晚年失去独立生活能力之后,养老院会是最终归宿。所以我想应该极少有父母是怀着靠子女养老的心理生育的。因此无论是选择生一两个,还是尽量多生几个,不管有意无意,都涉及到了家族的概念。

我是东北人,祖辈是从山东一路闯关东过来的。我的记忆里没有太爷爷的印象,也未曾听过祖辈讲起当时的经历,所以无从知道闯关东过程里是否像书里和影视剧作品那样艰难曲折。只有大爷爷过世前最后一次见面的时候,拉着我的手跟我讲很多家族的出处,宗谱等一些信息。那些对于我太遥远,太陌生,所以真正记下来的不多,也没有给我留下什么比较深刻的印象,当时更多的只是怀着陪大爷爷聊天的心理。

看到这个贴子恍惚间让我突然觉得,移民是否对于华人来说是又一次“闯关东”呢?当然考虑到今时今日的背景,华人移民不是为了躲避战乱而选择移民澳洲的,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政冶环境等原因,但归根结底本质上还是为了更好的活着。

回到前文,做为移一代飘洋过海来到这里时,组建家庭,生儿育女,便意味着在这片大陆上有了一个枝系。那么如果是父母本着家族的概念来规划会是怎么样子的一种选择呢?

这个问题引发了我的两段孩提时候的记忆:

第一段是爸爸认识的一对比他年长若干岁的夫妇,据说一路生下来有十个孩子,记忆里没有最终全都存活下来,最后长大的是几个已经没有印象了;

第二段是小时候爸妈工作比较忙,所以我的童年是在乡下爷爷奶奶那里长大的。爷爷奶奶那里主要有两大姓聚族而居。

两段记忆应该便是反映了家族形成的一个模式,第一代努力尽可能多的生育,经过几代人的繁衍形成一定规模。当形成规模后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当一个个体遇到一些麻烦和问题的时候,以家族为核心力的援助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隐秘版也有看到过一些父母的心态就是,要生就不能只生一个,至少是两个。这样子将来自己百年后至少兄弟姐妹之间还能够互相帮助一下。我想这也便是反映了一些父母的心理。

但是我想,在追求生活质量和教育质量的今天,对于在澳洲规划一个家族,始终应该是在有着足够经济能力的前提下,才需要考虑的问题吧,毕竟对于金钱、时间、健康的付出累加起来后是非常可观的。甚至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是懒得去花时间想一想的东西吧。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27 收起 理由
seawater + 4 感谢分享
渔妇 + 8 感谢分享
kevin妈妈 + 5 猎版的大作,一定要捧场的

查看全部评分

醒着做梦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10-30 19:4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jsmel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jsmel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归根结底一句话,多生孩子。

发表于 2016-10-30 19: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鄭森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鄭森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jsmelb 发表于 2016-10-30 19:46
归根结底一句话,多生孩子。

同意

发表于 2016-10-30 19:5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农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农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刚看完那个帖子,看到lz用家族这个词的时候,第一反应是lz很有钱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6-10-30 19: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猎梦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猎梦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jsmelb 发表于 2016-10-30 19:46
归根结底一句话,多生孩子。

如果一家多生孩子,会形成一个比较大的家族,这必然会有利于移一代的后代繁衍生息。

如果一个民族多生孩子,那么到了一定基数会决定一个地区的选票,那画面太美我不敢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方一些国家,以法国为代表的社会变化。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alyssa + 2 这个话题一点不有趣, 倒是歪楼的人有趣。.

查看全部评分

醒着做梦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6-10-30 19: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猎梦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猎梦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农夫 发表于 2016-10-30 19:51
刚看完那个帖子,看到lz用家族这个词的时候,第一反应是lz很有钱

只要愿意生,在澳洲不需要考虑钱的问题。

只有在考虑生活质量和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才会跟钱有联系。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海の沙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醒着做梦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10-30 19: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鄭森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鄭森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猎梦人 发表于 2016-10-30 19:57
如果一家多生孩子,会形成一个比较大的家族,这必然会有利于移一代的后代繁衍生息。

如果一个民族多生孩 ...


别人的事我管不了。我自己生多少,比较容易控制
獨釣寒江雪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6-10-30 20: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猎梦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猎梦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鄭森 发表于 2016-10-30 19:59
别人的事我管不了。我自己生多少,比较容易控制

你这回复让我想起来以前看过的一句话

给我一个女人,我能创造一个民族
醒着做梦

发表于 2016-10-30 20: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村西大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村西大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对这个话题也很好奇。我的出身背景跟LZ差不多,可是我对家族完全没感觉。

总有人说家族文化是农耕文化的特点,可是意大利人、希腊人也是如此。家族究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呢?

发表于 2016-10-30 20: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日生秋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日生秋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没有感觉,只模模糊糊知道爷爷的爸爸从几十里外的一个地方移民而来,村子里面都是另外一个姓,我们是唯一的异姓。

据说,也不知道是那一代,可能是从河南或者河北到重庆的。整得我有一段时间做梦回来了老祖那个年代,甚至觉得自己的前世中的某一世就是中原地带的。梦中出现的感觉,很奇特。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6-10-30 20: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猎梦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猎梦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村西大树 发表于 2016-10-30 20:10
我对这个话题也很好奇。我的出身背景跟LZ差不多,可是我对家族完全没感觉。

总有人说家族文化是农耕文化的 ...

跟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吧。

我小的时候,过年的时候,肯定是父系和母系的家族轮流聚,一团其乐融融的氛围。

从小到大,两边的亲戚只要是正经过日子的,一旦遇到什么事情,难题,都会出钱出力。

但坦白说到了我里,很早就出来,对于家族的认知相对而言真的寡淡许多。

你最后问的问题其实便是我发贴子的原因

“家族”模式对于移一代到底意味着什么,移一代中是否有一些人考虑过这个,会持怎么样的看法。
醒着做梦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10-30 20: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sier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sier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覺我跟先生兩邊家族都是蠻單薄的,各有利弊

发表于 2016-10-30 20: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水月境天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水月境天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村西大树 发表于 2016-10-30 20:10
我对这个话题也很好奇。我的出身背景跟LZ差不多,可是我对家族完全没感觉。

总有人说家族文化是农耕文化的 ...

家族什么概念?
我有幸同一对越南难民身份移民的老夫妇吃饭。
他们一共生了6名子女,现在有15名孙儿女。
都居住在卡市的老宅附近。

最近家里的酒楼歇业,地皮上翻造公寓,自己的子女们都来帮忙。 帮他算算市值,已经超过一个亿。
这个就是他们创造的家族和产业。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猎梦人 + 3

查看全部评分

最是那致命的温柔~~

发表于 2016-10-30 20:2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商务车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商务车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哦,十几年前想过了,没什么结论就不想了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6-10-30 20: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olio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olio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家族如果有凝聚力,能形成很强的战斗力和社会影响力。国外的布什家族,克灵顿家族,国内的各种红一代,二代。家族人数多,在各个领域都有依靠,做起事情相当容易。
C.B

发表于 2016-10-30 20: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ache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ache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家族二個字只是從西部牛仔片常聽到,現實生活中很少聽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6-10-30 20: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猎梦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猎梦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水月境天 发表于 2016-10-30 20:22
家族什么概念?
我有幸同一对越南难民身份移民的老夫妇吃饭。
他们一共生了6名子女,现在有15名孙儿女。  ...

我认为家族之间会有一定的秩序和规则,不同家族会有所不同。

可以举个例子,在我父母两边的家族中,生活有困难的兄弟姐妹,只要是好好过日子的,他们都不会袖手旁观。但是除了真的因为实在经济困难看病不够钱,他们会量力而为凑一些,否则都是借出去,会还回来的。

这种模式我认为就很好。

如果是那种有一个不好好过日子的,要兄弟姐妹一起送钱来养,时间长了这个家族的凝聚力自然就会差许多。
醒着做梦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6-10-30 20: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猎梦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猎梦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acheng 发表于 2016-10-30 20:35
家族二個字只是從西部牛仔片常聽到,現實生活中很少聽到。

这些其实很少有在身边说到的,但是家族关系应该存在于绝大多数人生活中。

最简单的例子,从最近的关系上看,每个人都有父母,如果父母不是独生子女的话,那么便有他们之前姻亲和血亲形成的家族,也就是我们口中常说的,叔,姨。在结婚以后,与配偶的长辈同辈便会形成姻亲家族。如果有了小孩子,只要两个以上,他们和他们的子女便会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家族单位。

但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人口流动性,大范围迁徙性,家族观念应该会变得越来越淡泊。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linacheng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醒着做梦

发表于 2016-10-30 20: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牵黄擎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牵黄擎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第一代移民不大都靠自己生存下来的吗?和平时期,发达地区,一般不依靠家族也能活个凑合。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10-30 20: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村西大树 发表于 2016-10-30 20:10
我对这个话题也很好奇。我的出身背景跟LZ差不多,可是我对家族完全没感觉。

总有人说家族文化是农耕文化的 ...

这个正好对了,这里意大利希腊移民是二战后欧洲困难时期开始的,主要是贫困农村地区的人,整村的往澳洲迁。我认识好几个意大利老头,媳妇都是同村一条船来的。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10-30 20: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acheng 发表于 2016-10-30 20:35
家族二個字只是從西部牛仔片常聽到,現實生活中很少聽到。

美国肯尼迪家族,布什家族,洛克菲勒家族,福特家族,杜邦家族。。。。。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linacheng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6-10-30 20: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猎梦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猎梦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T 发表于 2016-10-30 20:50
这个正好对了,这里意大利希腊移民是二战后欧洲困难时期开始的,主要是贫困农村地区的人,整村的往澳洲迁 ...

活脱脱西方版的“闯关东”

说话叙利亚的难民应该也算是一个性质吧。
醒着做梦

发表于 2016-10-30 20:5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pac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pac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家族,首先想到人口众多,我爷爷家,子女八个,算是大家族了,人丁兴旺。孙子辈的,法国一个,美国一个,澳洲一个,也算是国际化了。前一阵子还在网上family tree建族谱,很简易的,没有国内那么标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10-30 20: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猎梦人 发表于 2016-10-30 20:54
活脱脱西方版的“闯关东”

说话叙利亚的难民应该也算是一个性质吧。

叙利亚,两伊难民,及中国八十年代末那批难民,和意大利希腊正相反,来的都是或有学历,或有财力,或有背景的人,穷人和农民根本没机会了。即使买偷渡船票,据说也要两万美元,对乡下穷人绝对是天文数字。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猎梦人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6-10-30 21: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olio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olio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pacc 发表于 2016-10-30 20:58
家族,首先想到人口众多,我爷爷家,子女八个,算是大家族了,人丁兴旺。孙子辈的,法国一个,美国一个,澳 ...

哪个网站可以建立族谱?
C.B

发表于 2016-10-30 21: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pac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pac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oolioo 发表于 2016-10-30 21:00
哪个网站可以建立族谱?

Google一下family tree
百度族谱
有很多免费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6-10-30 21: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猎梦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猎梦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商务车 发表于 2016-10-30 20:27
哦,十几年前想过了,没什么结论就不想了

我倒是从来没想过这个话题,只是刚好今天开贴子引发了一些想法。
醒着做梦

发表于 2016-10-30 21: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ache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ache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猎梦人 发表于 2016-10-30 20:44
这些其实很少有在身边说到的,但是家族关系应该存在于绝大多数人生活中。

最简单的例子,从最近的关系上 ...

說得有理,確是如此。

发表于 2016-10-30 21: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ache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ache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nacheng 于 2016-10-30 21:04 编辑
TT 发表于 2016-10-30 20:52
美国肯尼迪家族,布什家族,洛克菲勒家族,福特家族,杜邦家族。。。。。 ...


家族在我的概念裡 就是如上。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10-30 21: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pacc 发表于 2016-10-30 20:58
家族,首先想到人口众多,我爷爷家,子女八个,算是大家族了,人丁兴旺。孙子辈的,法国一个,美国一个,澳 ...

过去家族大了,再赶上经济发展社会流动,四散谋生,交通电讯不便,靠信件维持联系,关系很容易就淡了,下一代都可能失去联系。现在交通电讯发达,比过去更有条件互相联系。我身边有朋友有自己家的威信亲友群,世界各地亲属上百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