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峰回路转(更新贴,从二楼开始) -- 丫丫ma墨尔本购房记 (2007-2-14) 丫丫ma · 万圣节南瓜灯 (2006-10-18) poloand
· 牵你的手,去看最美丽的风景 --- 2007 April 新西兰 南岛之秋 (2007-4-28) Jenny_2000 · 想想我们孩子的时候,是那么野蛮粗糙,竟然也活了过来 (2010-6-22) 分辨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asurafairy11

[日本] 关东遍走,温泉旅馆巡游,雪国群山大海——2024冬28天自驾长野 新潟 群马 栃木 福島 山梨 伊豆 箱根 (D6法师温泉 [复制链接]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25-4-14 20: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aqu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aqu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总之就是各种不满意呗,我记得还不止是服务,其他方面也有的。反正说到最后就是这个老板的经营理念他不接受。。。其实这个我能理解,就比如星野的经营理念我不接受。。。
咳那人的主页换了服务器,之前的文章我找不到了,否则就找出来给你看看。。。。
A man who has not been in Italy, is always conscious of an inferiority, from his not having seen what it is expected a man should se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4-14 21: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olinlearn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olinlearn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oaquin 发表于 2025-4-14 20:50
总之就是各种不满意呗,我记得还不止是服务,其他方面也有的。反正说到最后就是这个老板的经营理念他不接 ...

小叶同学写过松本十贴你记得吗?

再等到半夜楼主就会上来写里山十帖了,很快要揭晓了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25-4-14 21: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aqu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aqu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olinlearner 发表于 2025-4-14 21:08
小叶同学写过松本十贴你记得吗?

再等到半夜楼主就会上来写里山十帖了,很快要揭晓了 ...

那显然我是忘记了啊!
哈哈哈

那段时间游记特别多,看昏头了。。。
A man who has not been in Italy, is always conscious of an inferiority, from his not having seen what it is expected a man should see

发表于 2025-4-14 21: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eqingyezhun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eqingyezhun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olinlearner 发表于 2025-4-14 21:08
小叶同学写过松本十贴你记得吗?

再等到半夜楼主就会上来写里山十帖了,很快要揭晓了 ...

松本十贴我老婆很喜欢,部分是因为给小朋友准备的东西的加成。
我的总体印象也是挺好的,虽然在check in的时候觉得有点混乱,不过也是因为不在他们check in的时间里。
如果你拿温泉酒店的服务流程对照估计是要失望的,但如果只是住宿,从硬件,到酒店体验,到服务都是有亮点的。
不过酒店的印象总是主观的,当天遇见的人和事也会很大的影响你对它的印象。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violinlearner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4-15 01: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urafairy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urafairy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asurafairy11 于 2025-4-15 02:50 编辑
AiresCC 发表于 2025-4-14 15:11
照片真美啊。。。请问在这样的雪天自驾需要什么经验或者准备呢?
想今年冬天去东北,感觉很多温泉旅馆什么 ...

靠谱大哥的回答很详细很靠谱,你可以参考
一定要四驱+雪胎,然后最好SUV。然后开的时候一定要慢,要和前车保持足够车距。打滑了是刹不住的。

还有车里要备好足量的水和食物,还有保暖衣物。油尽量在1/2甚至2/3的时候就续加。因为冬天有时候高速都有可能大雪堵车(立往生)蛮久的情况,需要以备不时之需。

我之前(未完工)的东北篇游记也简要提到过雪驾,你也可以参考一下哦:https://www.oursteps.com.au/bbs/ ... 842231&pid=44773522

发表于 2025-4-15 01: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urafairy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urafairy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asurafairy11 于 2025-4-15 02:52 编辑
joaquin 发表于 2025-4-14 20:36
我之前看人家写过松本十帖
住完后总结是,打死不去里山十帖


其实里山十贴还行,优点和缺点都蛮明显的。。。不过我也看过你说的那篇松本十贴帖子,看完就没兴趣去松本十贴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4-15 01: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urafairy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urafairy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asurafairy11 于 2025-4-15 01:44 编辑
violinlearner 发表于 2025-4-14 21:08
小叶同学写过松本十贴你记得吗?

再等到半夜楼主就会上来写里山十帖了,很快要揭晓了 ...


华金提到的那篇帖子里的博主非常不爽松本十贴的check in服务,晚餐水平也很不行。但他说图书室的选书很不错。

我也看了小叶同学的贴,我觉得是因为松本十贴正好和他家的需求很契合(带着小朋友)——那篇博主也说如果他孩子是2、3岁,他对松本十贴的印象应该会好不少。松本十贴在对小朋友们的照顾上好像还是很到位的(设施和服务)。
所以还是看客人风格和旅馆特质的适配度,如果单纯看名气和别人评价就很可能导致不尽如人意的住宿体验,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嘛。就像我们和杉乃井——不能说这是家不好的旅馆,只能说是不适合我们的旅馆,但这不影响它给别的很多人留下很美好的印象。

发表于 2025-4-15 01: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urafairy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urafairy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eqingyezhunan 发表于 2025-4-14 21:25
松本十贴我老婆很喜欢,部分是因为给小朋友准备的东西的加成。
我的总体印象也是挺好的,虽然在check in ...

同意。住客的需求、期待、碰到的人或事,都有可能影响对一家店的主观印象。
只要能碰到适合自己的店,留下好的体验,就是很美好的回忆。

发表于 2025-4-15 02: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urafairy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urafairy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asurafairy11 于 2025-4-15 02:44 编辑

里山十贴,虽然历史不长,但因为诞生的独特性而成为一家非常有话题度的温泉旅馆,即使在简中繁中网络都有着不小的知名度。

它由著名杂志《自遊人》经营,原本公司总部设在东京日本桥,但因为在出版事业之外还开展了食品销售业务,而他们希望“亲自走进产地,实地学习生产现场”,于是于2004年将总部迁往了以大米和清酒著称的新潟县南鱼沼市。

(网络杂志介绍节选)
他们开始旅馆经营的契机是在2012年春天,附近的一位农户问他们是否对一家即将歇业的旅馆有兴趣。

这是一栋建于约150年前、通体采用槭树建材并以漆工艺打造的老建筑,自遊人的代表岩佐十良一眼就爱上了它。

然而,这家旅馆当时的经营状况可谓岌岌可危——客单价持续下滑,加上冬季取暖费用沉重,已经有两任业主放弃了经营。第三任业主也无法扭转困境,正准备结束营业。
旅馆老旧,包含设施在内都需要彻底整修。但岩佐十良欣然接受了这项挑战,决定买下旅馆并重新整顿经营。

收购完成后,揭开实际状况一看才发现,这家旅馆需要整修的地方远比想象中多得多。破损的管线、水管漏水、结构缝隙导致的隔热问题、上下楼层之间的震动与隔音工程……各种修复项目接踵而至。原本预计的收购与翻修预算为1亿日元,但随着工程推进,费用一路飙升,最终突破了3亿日元。

面对这笔超出计划的大额开销,曾提供融资的银行一度发生变故,提出:“怎么看这个项目都会失败,我们希望全数撤回贷款。”
银行基于县内旅馆的平均客单价与入住率等数据,判断这个事业的可行性极低,因而对其前景持否定态度。

尽管如此,岩佐十良始终坚信只要能将旅馆打造成一个能够切身体会地方魅力的空间,就一定能成功。

“这片土地的食物这么好吃,又有古民家,露天风吕的景色也很棒。只要能在这里开出一家旅馆,我相信它一定能走上正轨。”

他脑海中描绘的,并不是那种“只是用来住宿”的传统旅馆,而是一个能向人们传达里山生活方式的生活展示空间(showroom)。从穿过厚重木门、踏入前厅的那一刻起,就希望访客能从一举一动、一景一物中感受到:“这样的生活,也挺不错。”

对作为出版社的「自遊人」来说,「里山十帖」并非只是旅馆,而是一种与杂志一样的“媒体”。只不过它并非透过文字或图片来传达,而是通过让人亲身触摸、品尝、感受氛围来实现对里山生活方式的体验,因此也被他们视为更加真实而立体的“生活型媒体”。

「里山十帖」于 2014年5月正式开业,凭借极具冲击力的理念引发热议,开业仅3个月,入住率就突破了90%,此后客流始终不减。即便在周边滑雪度假区最冷清的夏季,也几乎是一房难求。

“体感式媒体”这一概念,更让它在2014年度成为首个获选「Good Design Award Best 100」的住宿设施。他们的策略是:只吸引真正认同旅馆理念的住客就足够了,因此几乎不做任何广告宣传,也鲜少出现在价格比较网站上。但即使如此,约 90% 的预订都来自于「里山十帖」的官方网站,靠的就是旅馆本身的吸引力。

“里山(さとやま / satoyama)”是一个充满日本地域文化意味的词汇,辞典里的含义是人类居住的城镇或村落(“里”)与山区之间的中间地带的自然环境。这类区域多为人们为了获取柴火或木炭而经过人工改造的山林等,属于一种次生自然。包括宅旁林地、稻田、菜园等“里地”也被视为里山的一部分,构成了日本自古以来的乡村风景。它不是纯粹的原生态,也不是现代城市空间,而是一个经过人类适度干预的“自然与人共造之地”。

而「里山十帖」的“十贴”,则是《自游人》归纳出的“从里山开始的十个物语”——围绕食・住・衣・農・環境・芸術・遊・癒・健康・集这十个关键词展开。

不难看出,与贩售生活方式理念的《自游人》杂志一脉相承,「里山十帖」这家旅馆,其实本质上也是在传递经营者的生活哲学。

这样的旅馆,个性非常鲜明。从它的名字“十贴”就可以看出它有很强的概念输出意识和打造故事的能力。如果遇上理念契合的住客,彼此的共鸣很可能碰撞出一段美好而深刻的入住体验。但如果住客的期待与旅馆所强调的理念存在偏差,那么体验的落差就可能随之而来。

至于我们(其实是我,家属是工具人),为什么会选择里山十贴呢?

一般而言,我会尽量避免这类过度国际化、在中文媒体有着过高曝光度的温泉旅馆,但选择的理由其实也很简单。

一是因为它家在天气晴朗雪景盛放时,无论是从大浴场还是房间望出去都能远眺壮丽的越后连峰。热爱一切雪季山景的我实在难以抵抗一边泡着温泉一边赏巍峨雪峰的极致幸福感。

二是因为去年冬季,我们曾入住山形赤汤温泉的老铺旅馆「山形座瀧波」(抱歉,东北篇帖子还是个坑没填哈哈)。这家旅馆在浴火重生的转型过程中,曾获得里山十帖经营团队的大力协助,因此在翻新设计与料理呈现上,都打下了里山十帖的深深烙印(其实也是因为那种风格,当初让我也迟迟没有下决心订山形座瀧波,以为它只是对里山十贴的copy模仿)。而那次在瀧波的入住体验实在太好了,让我这个因网络上对里山十帖两极评价而迟迟犹豫不决的人,最终下决心亲自试一试里山十贴到底如何。

当然,很可惜的是,最后的事实让我俩意识到,「山形座瀧波」让我们赞不绝口念念不忘的一骑绝尘的服务,靠的他们自家(特别是社长本人)的用心经营,是他们自己独立打造出的特色与魅力,并非源自里山十帖的影响。甚至于,对我俩而言,正因为两者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反而更显出里山十帖在某些方面的落差,衬托得有点像反例。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8 收起 理由
靠谱的不多 + 5 涨知识了
yeqingyezhunan + 2 感谢分享
shine_on + 1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4-15 06: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urafairy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urafairy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asurafairy11 于 2025-4-16 00:41 编辑

开过门口立牌才发现我们高兴得有点太早,从入口到母屋还有一小段上坡山路。最大的问题是完全看不到停车场和旅馆入口在哪里——在没雪的季节可能不难辨认,但遍地积雪的时候就很困扰了。

路过一辆铲雪车,怕怕。




碰到铲雪车再也不敢乱动了。家属为了给铲雪车让车而不得不微微靠向左侧,看着我们的轮胎偏离清了雪的主路而陷进边上的积雪中,我就一阵心悸生怕开不出来轮胎打滑,幸好无事发生。



到了这里,我不得不真正开始吐槽里山十贴的服务了。

一般来说,高级温泉旅馆在客人抵达时,都会有仲居/侍者出来迎接,协助指引并帮忙提行李。尤其是在下雪天,许多旅馆甚至会直接上手valet parking,减轻客人负担。

但在里山十帖,我们在疑似入口的地方停了一会儿后(因为雪实在太大积雪太深太多,一时分不清哪里才是真正的入口),却始终没有任何动静。考虑到此刻的大雪,我也还算理解没人出来接应,于是让家属继续在车里待命,自己踏雪走到母屋去找人询问停车场。这是大概是2点10分左右,比我们预订的2点early check in晚到了大概10分钟。

谁知我走进母屋,整栋楼竟是一片寂静,连个人影都没有。我显示在玄关等了一会儿,后来忍不住脱了鞋入内,想看看有没有人听到动静出来接应,可过了好一阵依然无人现身。没办法,我只好厚着脸皮喊了几声すみません〜,一开始还只是不好意思地轻声试探,结果迟迟不见人影,情绪一上头连嗓门都不自觉高了八度。

平时我倒也不至于这么急躁,但当时外面风雪交加,家属还在车里烧着车油等回复,而旅馆却连一个迎客的人都没有,难免心里有点火气。虽说2点15确实不算常规入住时间,但我也是预约了的客人呀,我的订单白纸黑字写了入住时间是2点,那旅馆就应该有准备在2点多的时候有客人会来。我的怒气槽就在那无人看管的大堂里,随着每一分每一秒的流逝,伴着屋外呼啸的风雪,轰轰烈烈地一路飙升。

整栋楼就像沉浸在午休的凝固时间内一般寂静无声,我作为一个外来客在妄图打破这里停滞的休憩时光。又等了差不多五分钟,前台后方的小门终于匆匆忙忙跑出一位小姐姐。她先问了我们的车是不是四驱,得到肯定答复后,便让我返回去通知家属,让他把车继续往上开到更上方,那里是停车场。

这里我又要吐第二个槽点了:也不知时不时不知变通,她原本完全可以让我们就地卸下行李,这样只需从车道走一小段积雪通道就能将行李提进母屋,既省力又方便。但她不,而是让我们把车开上坡停到上方的停车场。然后,她又撑着伞走上来接我们,把行李从上面拎下来。。。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多绕了一圈,还带来体验扣分。

说实话,我本来也不至于这么横挑鼻子竖挑眼,我俩向来自诩心很大的客人。但当时外头大雪纷飞、积雪又深又滑,我们又离2点入住时间越来越远,人就难免心浮气躁,一遇上这种不讲究的服务,就不大顺心。

车子沿着上坡驶向停车场的途中以及真正抵达停车位后,家属才明白为啥那位前台小姐姐要特地确认我们是不是四驱车。原来那段上坡路和停车区积雪非常厚,没有四驱根本进不去。即便是四驱,家属说也滑了好几次调整方向才终于把车停妥。看在是小姐姐而不是小哥哥的份上,我就不多想为什么这么难停的路况,他们却没有 valet parking了(毕竟我们在赤仓的那个大雪下午,酒店可是直接帮我们把车开去停好的啊)。。。

里山十贴的侍者都是年轻女孩们,这个大爷是我们看到的唯一男员工,在清理停车场积雪。



前台小姐姐把行李从停车场往母屋提。。。



这段路本来完全是没有必要提行李的——如果我们在母屋小道口就把行李卸下,大家就只需要空手走下来了。



家属肯定不好意思让人家瘦弱的姑娘一个人在大雪天打滑的积雪地上一个人拎两个登机箱啊,只能自己也上手从坡上的停车场踩着积雪深一脚浅一脚把行李提下来。

左图姑娘转弯的地方就是我们停车的地方,从那里的小道可以进入母屋。如果在那里卸下行李搬运,明显大家都能轻松很多,不理解他们的思路。

不过有意思的是,虽然这里的雪下得很大,但气温却意外地不怎么低,居然并不觉得很冷!这也是我们喜欢日本雪季的原因之一。



(又一次)走进母屋后,我们被引导在大厅一角壁炉边的小桌落座。听说里山十帖所使用的家具基本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的经典设计,不过我们俩眼力实在有限(家属水平比我还糟),能认得出的,也就是那几款最大众的作品。就比如现在我们坐着的这两张大红椅就是北欧家具经典作品之一,Pelican Chair。

选择了迎宾饮料后,姑娘又匆匆忙忙跑到前台后门不见了,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俩又有了一种被晾着的感觉。不过这次好一点,总算都在屋内了。



前台背后的小门到底藏着多少秘密!是不是直连这她们的休息室?



它家有不少奖项,但此时的我,很!不!开!心!



我很喜欢这个粗犷手工质感的小凳子。边上堆着的柴火是真的会用来烧壁炉的。



超级高挑的屋顶与层层叠叠的木质大梁,是越后古民居在这类豪雪地带常见的典型建筑设计。为了承受厚重积雪而生的结构,也在岁月中留下了几近于黑色的厚重木色痕迹。作为日本屈指可数的特大雪区,这里的冬季年年都会降下数米厚的积雪。唯有这些粗壮的百年古木,才能承受如此惊人的雪压,据说如今这样的木材已经难以取得。

至于屋顶尖的透光天窗,就不知道是不是添加的现代元素了。



这个进门大厅标志性的大锤子叫“福小槌ふくこづち”,是雕刻家大平龙一先生的木雕作品,是「里山十帖艺术计划」的一部分。这件作品是用整根来自九州的巨大樟木雕刻而成,下面由一尊大黑天(象征财富与福气的神祇)托举支撑,传说这位大黑天能够实现人们所有的愿望。



野口勇的纸灯是日本温泉旅馆们的爱物,已经不止在一家看到了。



又干等了10分多钟,前台小姐姐终于端上了迎宾茶点。家属的啤酒,和我的热茶,以及一人一小片重芝士蛋糕,据说是用新潟地酒的酒麴做的。但为什么会是重芝士呢,被米国被纽约芝士荼毒的还不够么,此刻意外想念昨天的荞麦芝士蛋糕。

说回服务。我和家属忍不住吐槽这里的迎宾到底有没有受过好好的培训啊,我们也并没有偏好一板一眼按部就班的正襟危坐式接待,也理解适度的放松氛围确实能够营造出如归家的自然感觉。然而,在这样一个大雪纷飞、客人努力跋涉自驾而来的日子中,整个接待体验显得过于松散,给人一种松弛过度的印象。这种缺乏把控的服务状态,不要说普通温泉旅馆努力营造的温度感了,直接有些削弱了住客应有的安心与信赖。

而且眼下大厅里就只有我们这一组客人,接待过程就已经显得有些不时掉链子,真不敢想象如果一整车送迎车的客人抵达,照他们这效率,整个 check-in 流程得多混乱、多耗时啊?!当然也不排除,只有服务我们前台这个小姐姐笨笨的不机灵。。。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29 收起 理由
靠谱的不多 + 5 我很赞同
joaquin + 5 感谢分享
yeqingyezhunan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4-15 07: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urafairy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urafairy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asurafairy11 于 2025-4-15 10:48 编辑

吐槽归吐槽,check in 完后,前台小姐姐带我们入住的流程整体还是挺在线的,讲解还算清晰详细,没有因为我们是外国人就敷衍(当然,我们也和她说用日语介绍没关系)。挺有良心的一点是,她看到我们折腾到快要 3点才入住,至少主动表示不会收取 early check in 费(毕竟这怎么说也实在谈不上early了

我们订的是三楼的角部屋 302 室,如果天气给力的话,从阳台望出去可以看到雪中卷机山的壮丽景色。可惜这次没能延续我们一贯的天气好运,没有这个福分。

至于房间本身的设计,作为最早将北欧极简风与日式元素融合的温泉旅馆之一,平心而论,整体风格确实有其独特之处,是否喜欢就纯粹看个人审美偏好了。而我们俩因为之前已经体验过与之极为相似的「山形座瀧波」,也就少了新鲜感——毕竟真身都提前被剧透过了,那种初见的惊喜已经少了。再加上和山形座瀧波这么像,又不由自主让我们立刻想起了山形座瀧波的优秀服务,更衬得里山十贴之前的check in体验非常拉胯了。



而且,最最最最最难以忍受的是,一进房间,扑面而来一股刺鼻的化学味。我是在想不通,毕竟这家旅馆开业已有十多年,最近也没听说有翻新工程,怎么房间里还会有这么浓烈的像是刚装修完残留的甲醛味呢?此刻的我们,还并不知道原因。但想着只有一晚,忍忍也就过去了。并且不得不在大冬天也开了一下落地窗透气。

今天的窗外,是把所有风景和颜色都吞噬的雪雾。






小冰柜的饮料还是很丰富的。旅馆自制的花茶“石见香茶”非常清甜好喝,也有一些地元饮料,还有一些当地的小果子。

房间走的既然是北欧极简风,传统浴衣是没有的,馆内着是很柔软舒适的纯棉T恤和sweatpant。



浴室不在屋内而在阳台上,因此虽然有浴室门遮挡但还是非常冷。而且,把沐浴备品直接放在地上算几个意思?未免也太极简了吧,有点敷衍了。不过因为太冷,我们也没有用它,跑去大浴场洗的澡。



惊人的雪量,厚厚的积雪几乎堵住了阳台一半的视野。这雪在我们停留的两天里从未停歇,老天一直在不知疲倦地洒着白茫茫的雪花。



水温倒是调适得很舒服。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4 收起 理由
shine_on + 11 你太有才了
buddha11815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4-15 08: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urafairy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urafairy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asurafairy11 于 2025-4-16 04:44 编辑

大浴场要到下午三点才准时开放,我们俩被前台小姐姐一路带着简单介绍设施准备去房间入住的时候,楼梯口的休息角落已经闪现出了一个白人大哥的身影。应该是连泊客——馆内着已经换好,毛巾也带着,一看就是准备坐等大浴场开门就冲进场的样子。

家属在抢温泉这件事上有种我不太能够理解的、本能的应激反应,一旦察觉有竞争对手,立刻进入高度紧张模式 等小姐姐从房间一撤,也不去瘫床上了也不去吃喝了,满脑子都是琢磨那位白人大哥是不是已经泡完、他能不能正好无缝接班而不用相遇,又担心送迎车的一窝游客到了之后大浴场会不会下饺子,急得坐立难安,一副战斗模式的状态。

冬天确实在这点上挺头疼的,下午四点天就黑了,而三点才入住的话,真正能在明亮天色中泡汤看风景的时间其实很短暂。而里山十贴的男女汤是每日交换的,露天风吕又主打绝景,导致大家都必须在这个黄金时段去,难免会在浴场碰到别人,很难有人少的时候。

通往温泉通道边的饮水,给大家泡了温泉补充水分,可惜又是涌水。



右图是连接馆内与温泉区域(包括更衣室)的走廊,并非全密封,栅栏外就是堆积得高高的积雪,几乎快要压着栏杆挤进屋里来的气势。走在这条通道上时,寒意逼人。



更衣室。我到的时候是3点20多了,露天风吕已经有人了。



内汤和边上的大浴场淋浴。

因为露天风吕里有人,自然不能照相了。再加上那天一直飘着雪,能见度很低,倒也没错过啥。戴着斗笠在雪中泡温泉,依然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露天风吕最开始有一位白人妹子,应该是之前在楼梯口见到的那位白人大哥的同伴。等我泡进去没多久,又陆续来了两位住客,始终没能碰上空无一人的时刻。




二楼的一个小角落,很多人容易忽略,前台小姐姐带我们入住时也没介绍这里,我泡完澡溜达时四处好奇瞅瞅看看发现的。



它左边放了一个小冰箱,里面有冻柑橘和新潟著名冰棍。特别是第二格的“桃太郎”,据说是在新潟知名度100%的老冰棍。它名字虽然叫做“桃太郎”,却和桃子味一点关系都没有,而是用苹果汁做的草莓口味的冰棍!非常奇葩。我个人更喜欢第一格的金太郎,是红豆冰棍,夹着红豆颗粒,碎冰的口感清爽,不甜不腻,泡完澡来一根爽翻天。



各处设计。认出了著名的Panton Chair。



二楼的阅读休息室。



依然是各色眼熟的北欧设计家具。






近年来风气愈来愈烈的温泉旅馆和洋融合风,里山十贴也是中坚之一。






一楼通向大厅的通道,有几间餐厅隔间设在右手边。



旅馆引以为豪的成果之一——对古民家的修旧如旧,而非推倒重建。二楼特意设置了一个小巧的休憩空间,陈设着名家设计家具,让住客能近距离欣赏这些纵横交错、直冲天际的巨木横梁所展现出的澎湃张力。那些历经岁月沉淀而成的木质温润感、榫卯结构的巧妙工艺,都是现代钢筋水泥建筑所无法比拟的。



我们两个人只认出了Three-Leg Shell Chair和柳宗理的蝴蝶凳,可能也是因为仿品已经铺天盖地、看得眼熟了吧。。。其实咖啡桌、沙发、地毯等等等等都是设计家具。



很有特色的Royal Copenhagen Tile Top Table,像很漂亮的贝壳陈列。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26 收起 理由
靠谱的不多 + 5
yeqingyezhunan + 2 感谢分享
violinlearner + 8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4-15 10: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olinlearn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olinlearn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得我捏紧了拳头

旅馆第一要素就是人啊

发表于 2025-4-15 10: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urafairy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urafairy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asurafairy11 于 2025-4-15 10:43 编辑


冬季的里山十帖,下午4点半的参观活动是雪室参观,是个非常有趣的特色体验活动。因为屋外积雪很深,穿的是旅馆提供的雨鞋。



天色渐沉时还有晚到的自驾客们抵达。我偷偷观察了一下,小姐姐们都是让他们继续往上开到停车场。



我们在大雪中慢慢地走向位于母屋后方的雪室,那也是厨房后场所在的位置。



母屋的背后侧。






雪室是一种利用天然低温保存食材的传统储藏方式,在日本豪雪地区很常见。由于这里的雪是湿润的雪,与现代冰箱等冷藏技术相比,它的优势在于在保持低温的同时,还能维持极高的湿度,使蔬菜不会因失水而干瘪,即使长时间发酵也能保持质感。使用这种方法,能尽可能减少盐在发酵物中的使用。

而且,侍者小姐姐还专门提到,经过雪室贮藏的蔬菜会产生独特变化——在持续的低温环境中,淀粉会逐渐转化为糖分,甜度明显提升,口感也变得更加柔和。冬季常见的蔬菜诸如胡萝卜、卷心菜,大根之类,在经过雪藏后都会呈现出更加浓郁的甘甜风味。

因为里面很小,所以一次只能进1-2个人,所以参加了这个活动的住客分成了几组一一入内,好在总共也不过5、6人。

我惊讶地发现这里雪真的粘度极高,即使已经垂坠弯曲至如此程度,竟仍牢牢附着不坠落,仿佛整块雪层自始至终和屋顶是完整一体,就像垂下的屋檐雪帘。






傍晚五点多,天色渐暗,夜幕即将降临,仍有自驾旅客顶着纷飞的大雪抵达。漫天风雪中,车灯染红了周身的积雪。



接下来是了解发酵成品的环节。侍者小姐姐在前台叮叮当当拿出了好多密封罐,是里山十贴放在发酵室内贮藏的各种食材。很多会拿来当做晚餐料理的香辛料,增加风味,是时间的魔法。



有梅子,有青核桃,有坚果,还有各种小姐姐介绍了但我们根本记不住的山菜。


不得不说,相较于下午那位有些木讷的前台小姐姐,这位年纪稍长的侍者小姐姐明显沉稳许多。无论是引导参观还是介绍讲解,全程都应对自如节奏得当,既礼貌又不失亲切,明显专业得多。只只能说,如果里山十贴并没有系统性的入职训练,那她们之间的差距大概正来自岁月与阅历造成的差距。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19 金币 +1 收起 理由
靠谱的不多 + 5
buddha11815 + 3 感谢分享
violinlearner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4-15 10: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olinlearn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olinlearn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叫客人往上开的操作,就是僵硬死板,归根到底服务之心差了一点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shine_on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4-15 11: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eqingyezhun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eqingyezhun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入住松本十帖的时候也感觉check in像个草台班子。当时刚好是晚餐时间,整个前台堆满了人,各种乱哄哄,我等了好一会才有人搭理我。带我们到房间还没给我们准备进房间的QRcode,我又跟着回了一次前台。感觉特定时段,他们的人手不是很够。
在这个之前,我找他们的前台也找了好久,我差点也要吼两声了。。。
还好第二天碰到的服务人员把这块的印象拉回来了些。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shine_on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4-15 12: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atthe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atthe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surafairy11 发表于 2025-4-15 10:34
冬季的里山十帖,下午4点半的参观活动是雪室参观,是个非常有趣的特色体验活动。因为屋外积雪很深,穿的是 ...

想起了在青森买的好几瓶苹果汁 都有标雪贮 应该也是这种方法酿造出来的吧 是很美味呢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2021年度勋章获得者 2017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4-15 13: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eanu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eanu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peanut 于 2025-4-15 14:00 编辑

一开始注意到里山十帖是他的食事,后来是The House,尤其是Izumi的“绝境”温泉 -  云海,棚田、卷机山脉朝阳。看小A写的,真去住了期望值要调整好。

我和你家属一样对于抢温泉有莫名其妙的胜负欲

第一印象的迎宾环节很重要的。想了想,多半都会遇到一两位员工在大门守着核对名单,指引停车位置,并且对讲机通知接待处某某客人到了。比较夸张的是列队在马路上(小路,不是私家路),有时候入口不好找,有这一队人确保不会开过头了 我更喜欢是开到接待处,有员工很默契的出现(似乎时时在关注摄像头),两人负责行李,一人负责泊车,井然有序又不会让客人觉得overwhelming
He is not a dog. He is a Golden Retriever!

发表于 2025-4-15 14: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urafairy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urafairy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asurafairy11 于 2025-4-15 15:07 编辑

夕食两部制,5点半和7点半。我们因为想参加4点半的雪室参观,就只能选择7点半的那部。

我们被安排在一个类似大广间的部屋用餐(当然也可以理解成是一个大餐厅),整个房间设有六桌客人,后来又有几位客人到来,就被引导进了隔壁的房间。平心而论,这样的就餐环境并不算特别舒适。可能是因为餐厅自身的定位,整体氛围显得颇为拘谨,大家都像是在米其林餐厅用餐一样轻声细语,不敢随意交谈,整顿饭大半时间都静得出奇,甚至有些压抑。只有侍者端菜和介绍料理时叮叮当当的声音偶尔打破沉寂(不过必须表扬一句,侍者小姐姐们服务态度都很好,比起下午那位略显木讷的前台小姐姐要要灵气有服务)。直到接近尾声,大家才稍稍放松了一些。但对于一向把放松视作温泉旅馆最大乐趣之一的家属来说,里山十贴这种略显紧绷的就餐氛围就让他不大爽。

其实之前也说过,走廊里是有一部分包间的,就不知道什么客人是会被带到那里了。也许是日本客人——至少我们这个大广间6桌,感觉就有4桌是国际客人。

里山十贴的夕食叫做“早苗饗(さなぶり)”。根据官网介绍和晚餐菜单介绍,插秧结束后为祈愿当年丰收,同时款待协助插秧的亲友邻里,这样的宴席在日本被称作“早苗饗(さなぶり)”。里山十贴的餐厅「早苗饗 SANABURI」在2020版新潟米其林指南中获得了米其林一星。

里山十帖的餐厅「早苗饗 SANABURI」,正是以“Local Gastronomy”为概念,致力于通过料理展现新潟・南鱼沼的风土、文化与历史。这里将“雪国特有的发酵与保存食文化”以现代味觉重新演绎。在发酵工房中,不仅酿造味噌与各种发酵调味料,也制作腌菜、火腿等食品。

之前就说过,里山十贴脱胎于《自游人》杂志,因此非常擅长讲故事和营销生活概念。

现任料理长桑木野惠子小姐曾经周游各国寻找料理灵感,她2014年加入里山十贴,2018年成为料理长,执掌「早苗饗」餐厅。

里山十贴列出了桑木野惠子小姐遵循的十条料理理念。这十条既是她对自我料理哲学的承诺,也是对住客饮食观念的隐性引导。当然,从品牌角度来说,也像是一种讲得很隐晦的生活方式营销策略。

里山十贴的「料理十条」
一、通过料理带来体验、发现与感动。
二、遵循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制作不违背日本传统历法的料理。
三、学习新潟的风土、文化与历史,并在料理中加以体现。
四、学习并活用自古传承下来的发酵与保存技艺,融入料理之中。
五、食材尽可能取自近处,不让食材“长途跋涉”。
六、使用野菜、传统蔬菜、有机栽培等富有生命力的食材。
七、不无谓地折磨动物,怀着感恩之心接受生命的馈赠。
八、蔬菜连皮、根、茎都不浪费,鱼肉也用到骨头为止,物尽其用。
九、使用无添加、天然酿造的调味料,完全不使用化学调味料。
十、料理必须美味、美观,并为健康幸福的生活而存在。




菜单上是各种对食物素材的介绍,上菜前读读是很有意思的消遣。

饮品的话,我出于好奇选择了开“季节的自家制饮品”的盲盒。这种带着“季节”啊“每日轮换”啊“数量限定”啊这类刺激性和诱惑性字眼的单品,总能精准戳中我的软肋。家属要了一款梅酒。



家属的鹤龄梅酒。

而我的呢?哈,原来今日水果是梨。感觉就是蜂蜜气泡水加了梨,非常清清淡淡又普通的味道。



之前提过,作为一家个性极为鲜明的旅馆,里山十帖的这一特质在料理上也展露无遗。与很多讲究奢华丰盛、力求在夕食上各种呈现高级食材的高端泉旅馆不同,里山十帖的晚餐则主打乡野风土与季节感,特别偏重蔬菜与在地食材,追求的是食材本身的原味与朴素,有种Farm to Table的味道。

说实话,这种鲜明概念的料理,和花生酱替我们去试雷的京都名店“草喰なかひがし”很像,一个失手就非常容易翻车,也注定是那种会让喜欢的人爱之入骨、不喜欢的人敬而远之的类型,因此即使在日本客人中,有关食事的争议也不少(“賛否両論”)。

说实话,一开始看到这种主打营销概念、热爱创新、主打素食、大量使用发酵食材,等等,这里的每一个词仿佛都在我的雷区疯狂跳舞,所以吃之前我是没有抱什么期望的,甚至给家属洗脑说可能吃不饱而且不好吃,就当吃个概念吃个经历吧。

谁知从第一道菜开始,口味就出乎意料地对我们胃口——没有任何奇怪或刺激的调味,每一道料理的搭配都入口柔和,融合得恰到好处。最关键的是,完全不像我原本以为的那种接近纯素的路线,而是每道菜都巧妙地搭配了肉或鱼,蔬菜则恰如其分地担任了烘托与升华的配角。

不过,我不像闪姐和花生酱那么勤奋好学,除了只知道频频点头说好吃好吃之外,没有当场记下任何笔记,所以没法有特别详细的食评

12月下旬的菜单——冬至。至于下面写的“乃东生”我俩就抓瞎了,查了chatgpt才知道,“乃东生”出自《诗经·小雅·四月》,原文是:四月维夏,六月徂暑。乃东生,六月枯。其中的“乃东”指的是一种植物,又名“冬葵”或“地胆头”,在古代被认为是冬至那天生长、夏至那天枯萎的植物,因此“乃东生”象征着冬至的到来。所以,“乃东生”的意思是:“乃东”开始生长,意味着冬至来临。这也是中国古代通过植物物候来记录时节变化的一种方式。

唉,明明就是古代中国精华,咱两个文盲竟然反向受教了。



发酵的山菜和。。。忘了 只记得很好吃。



岩鱼卵与芋头,鲸脂与红薯。

鲸肉料理是新潟当地的传统之一。说实话,当得知是鲸脂时,我心里还是有点打鼓,就像当年在九州尝试马刺那样有点抗拒。所幸只是一小块——熟成后的薄薄鲸脂,口感竟然有点像生火腿 Jamón,外层微微油润,内里包裹的红薯香甜软糯,入口只觉甘美圆融,一点也不腥膻,也不知是不是从蜜瓜裹prosciutto得来的灵感。(不过想到吃了鲸,还是有点罪过感)



山椒,野泽菜,剁碎的鸭肉的米饭,配一碗自然薯(日本山药)。

非常神奇的节奏,刚开头竟然就有米饭的出场。野泽菜口感类似雪里蕻,微渍后有清爽的脆感。鸭肉炙过,浓郁的肉脂莹润地渗入米粒之间。我原本非常讨厌那种黏黏糊糊的山药料理,比如とろろ总觉得口感像鼻涕一样无法下咽,反而会破坏米饭清爽的质感。可在这道菜里,裹了自然薯泥的米饭却出奇地融合——自然薯的绵软粘稠与米粒的弹性并不冲突,反而像一层细腻的粘合剂,把所有食材的风味、质地、温度都统一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我俩慢慢感觉到,这顿饭,似乎开了个好头。






鰹,蕪(芜菁/大头菜),甜菜根Beets。

鰹是制作柴鱼片/木鱼花的原料,也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低脂红身鱼,我们去年夏天在京都时曾吃过它的寿司。鰹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带有红身鱼特有的腥味。而且由于脂肪含量很低,一旦炙烤过头,口感就会变得又硬又柴。

温海蕪山形县庄内地方鶴岡市温海地区的传统红蕪。

道菜,料理长应该有特意营造红色+红色+红色的组合。






栃の実(不是板栗)、榛蘑和嫩笋的白味增汤。
很温润的味道,
ナラタケ很大一朵,有着浓郁的菌菇味道,不太像我熟知的东北榛蘑味道,但chatgpt把它翻成榛蘑,那就姑且这么认着吧。



煎带籽鮎(香鱼)和花菜。

这道花菜的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调味也十分优秀——之所以特意强调这一点,是因为这种非长梗散花菜的传统花菜一旦火候稍过,口感就会变得软烂,难以入口。而我们后来在伊豆恰好吃到了一颗烤得过头的大花菜,口感极差,由此回头再看,桑木野惠子小姐的料理水平还是很在线的。






至于鮎,我还没见过这么饱满的抱籽香鱼!!!该说新潟不愧是鱼米之乡吗?裹着一层薄薄的壳,口感比起传统的盐烤香鱼更酥嫩香口,滋味也更加丰富。

不过,在家乡的时候,特别喜欢吃菜市场卖的一道料理“烤子鱼”,那才是我记忆里最美味的小鱼料理,是如今再被吹捧的香鱼也无法替代的味道。也许我们心中最推崇的,终究还是年少时的熟悉味道吧。



吃到这里的时候,侍者小姐姐表示可以尝尝新潟南鱼沼享誉全日本乃至全世界的“越光米”了。而作为位于南鱼沼的旅馆,里山十帖自然选用的是越光米中的佼佼者——由被称为“米仙人”的清先生精心栽培的顶级越光米。

当土锅的盖子被揭开,宛如玉手箱升腾的白雾缓缓散去,映入眼帘的是一颗颗莹润剔透、闪着珍珠般柔光的越光米新米。真的!毫不夸张!每一颗米粒都水润润的,仿佛裹着一层米脂,在蒸汽中微微闪烁!



侍者小姐姐轻轻地为我们各盛了一小口。也许是因为新米当季,也许是因为我们在米国大半年没吃到真正好吃的米饭,也许是因为这是一趟旅程中第一顿正式的日式米饭——当然也有可能,是这位“米仙人”清先生所栽培的越光米真的卓尔不群。总之,这一口(其实我们俩分了好几口慢慢细嚼慢咽)越光米,真的太好吃了!

光是白米饭本身,就有着让人怦然心动的米香,饱满弹润,甜味和香气在嘴里越嚼越浓。不需要任何配菜,单是米粒本身的甘甜与香气就足以带来满满的幸福感,就是这么简单而真切。



不过说实话,越光米本身偏软偏黏的口感,其实并不是我们最钟爱的类型。而且,日本的温泉旅馆和餐馆普遍都有非常出色的煮饭技巧,能把米的魅力发挥到极致。所以我并不觉得这种惊艳的美味在家里能轻易复刻。

事实上,随着我们吃过的日本知名米种越来越多,虽然每次在日本当地都觉得好吃,但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偏好。比如我们最喜欢的,其实是北海道的“ななつぼし“”。它的口感偏 firm 偏 smooth,更对我俩的胃口。而且它煮出来的米饭也会闪闪发光,每次煮完ななつぼし,我揭开电饭煲的盖子都会像个痴汉一样把脸埋进蒸汽里猛吸米香,然后再欣赏一会那晶莹剔透的米饭光泽

我们是在纽约的一家日本米店买日本每年的新米(24年初在山形座瀧波我们还被送了两小袋新米当伴手礼,竟然还成功背入境了,完全忘记了海关到底让不让带米),它家有大部分知名品种。下面是那家米店的部分商品截图,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日本人大多偏爱偏黏的米,像ななつぼし这样口感的其实很少。








鲷鱼,黑大根,红芯大根

黑大根是雪室发酵了的萝卜,红芯大根也是,冬天的萝卜本就带着鲜甜。




烤真鸭鸭胸,配炒制的菊芋,牛蒡,Parsnip

好像日本的鸭肉料理几乎从没让我失望过。用的通常不是油脂特别丰富的鸭种,所以瘦肉部分反而更能突出那股浓郁的鸭香。比起炒牛蒡,我还是更偏爱炸牛蒡,酥脆中带着那种特有的根茎香气。曾经吃过的几道炸牛蒡,至今依然念念不忘。




收尾当然少不了经典的香物与味噌汤。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我还真觉得它家雪室里取出的渍物特别脆爽甘甜。虽然我本身不是太爱吃渍物的人,但还蛮喜欢那些短渍的。比如国内的跳水泡菜和日本的一夜渍,就在我的可接受范围内。而它家的渍物,可能真的是因为雪室保留了水分又增加了甘甜,以及降低了盐度,还真蛮对我胃口的。




最后,是传统和果子三点盛,以及野菜sorbet配腌渍无花果。后者让我想起了在京都大原La Buche吃到的那款蜂斗菜sorbet,虽然没有那么惊艳,但带着清甜的味道,和无花果片很搭。和果子就比较无感了。




最后,没有吃完的饭被捏成了饭团,给客人带回房间当夜宵,还贴心地配了几片腌渍大根。




总体而言,我们对这次在里山十贴的晚餐体验非常满意,甚至可以说有种意外的惊喜,毕竟原本期待值设得很低。随着入住的温泉旅馆越来越多,夕食的套路和可预见性也越来越高,虽然大多数都还是很好吃,但要带来精神层面的颠覆性惊喜却愈发困难。

而里山十贴,虽然打着“蔬菜料理”“乡野原料”“质朴饮食”等等各种容易让人踩雷的标签,却并没有为了求新而走向极端,反而很好地掌握了食材本味的精髓,在朴实中透出讲究,在搭配上又有恰到好处的巧思,跳脱了传统温泉旅馆料理的模版,让我们有种真正在一家理念鲜明的餐厅用餐的感受。

餐食本就是一件极为主观的事,也往往受造访季节与料理长当日发挥的影响。而我们这天的晚餐,除了就餐环境稍显拘谨,让一向偏好温泉旅馆悠闲氛围的家属感到拘谨和难以完全放松外,料理本身几乎是无可挑剔的愉悦体验。也因此,我们深感自己的幸运,至少在料理上和里山十贴试图传达的理念达成了契合,也在心中由衷地向料理长桑木野惠子小姐默默道一句,多谢款待。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32 金币 +1 收起 理由
jasonnewman + 2 感谢分享
peanut + 8 感谢分享
靠谱的不多 +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4-15 14: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urafairy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urafairy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到餐食就写得很累很慢,我也很愁。。。今天先到这里啦,明早我再细看大家之前的留言,以及继续更新。
各位晚安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4-15 15: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olinlearn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olinlearn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写食物是最难的

看了下一休,里山十帖有钻石会员款待,其中一条就是1400 check in,是不是冬天旺季没有提供?

评分方面,差评的主要讲小虫子(估计是春夏季节)以及人手不足,还有说价格和价值脱节的。最夸张的一个例子是2200打电话到客人房间,其实没有多重要的事,而且讲完了也没有道歉说这么晚打扰您之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4-15 15: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坦白说,被你写的食物种草了,已经在查八月份的一人plan了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4-15 15: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olinlearn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olinlearn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hine_on 发表于 2025-4-15 15:48
坦白说,被你写的食物种草了,已经在查八月份的一人plan了

人和人的偏好真是有着巨大的区别啊

发表于 2025-4-15 16: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olinlearner 发表于 2025-4-15 15:49
人和人的偏好真是有着巨大的区别啊

偏什么好,把你放美食荒漠呆三周,你也会抓住任何一个吃“好吃的和食”的机会的吧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4-15 16: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olinlearn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olinlearn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hine_on 发表于 2025-4-15 16:44
偏什么好,把你放美食荒漠呆三周,你也会抓住任何一个吃“好吃的和食”的机会的吧 ...

但是会排除对服务有明显诟病的地方

好吃的和食也可以专门订fine dining吃的啊,何况都跑到新潟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joaquin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2021年度勋章获得者 2017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4-15 16: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eanu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eanu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hine_on 发表于 2025-4-15 15:48
坦白说,被你写的食物种草了,已经在查八月份的一人plan了

有位子吗?
He is not a dog. He is a Golden Retriever!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2021年度勋章获得者 2017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4-15 16: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eanu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eanu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surafairy11 发表于 2025-4-15 14:38
一到餐食就写得很累很慢,我也很愁。。。今天先到这里啦,明早我再细看大家之前的留言,以及继续更新。
各 ...

理解 幸苦了!

即kcar之后,我又学到了笨蛋主义。看楼主帖子快乐学习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asurafairy11 + 1 嘿嘿 开心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He is not a dog. He is a Golden Retriever!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25-4-15 17: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aqu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aqu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joaquin 于 2025-4-15 17:20 编辑
shine_on 发表于 2025-4-15 15:48
坦白说,被你写的食物种草了,已经在查八月份的一人plan了


你太有才了
我看到那个服务就把这家列入黑名单。。。

更正,确切的说我之前看过的游记对这家就有这个模糊印象,楼主只是confirm了这个感觉。
A man who has not been in Italy, is always conscious of an inferiority, from his not having seen what it is expected a man should see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25-4-15 17: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aqu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aqu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啊我对米的口感偏好跟小A是差不多的
在家我都是吃basmati rice

同不喜欢とろろ那种口感

发表于 2025-4-15 17: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平日的话有很多,肯出钱的话多大的房间都肯给单人订
我暂时订了204,留言问diamond会员early check in的事回复也很快的
但目前我那天晚上有五个预约,还在慢慢安排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joaquin + 1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