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2016非洲南部行 (全文完) (2017-10-1) patpatchow · 重回过去的时光-府学胡同和张自忠路 (2012-6-26) bcfc489
· [心情日历本 11月1日] 偶尔抒情 (2008-11-1) Unless · 难忘一刻(搞笑版) 分辨率代笔 (2005-1-22) 安州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satellite0

[NSW] 杀害多人的谢联斌对其定罪提出上诉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20 11: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ngar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ngar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otornot 发表于 2018-12-20 12:28
庭审记录上说,几位法医认为,从外观上看,“很像血迹”。只是由于技术原因(或者样本过于陈旧等原因), ...

这是很模糊的,外观是一种主观判断,还需要仪器检测

我们可以猜测他们说的“外观”可以说是颜色暗红,那么现代科技完全可以背书这种暗红的外观是什么,即使DNA过于陈旧没有血液的任何细胞残留,那么血液的化学成分还应该存在的,一般血液的红色来源于铁元素的氧化物,连这个都检测不出来,说不过去
参尕儒:水中倒影着美丽的白塔
Reflection in the water with a beautiful Baita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12-20 12: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otorno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torno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ronteluck2014 发表于 2018-12-20 12:49
在 Gordon Wood那个案子里,他故意隐瞒了那个女人可能自杀的证据,只出示了一个专家证明是抛尸的证据。故 ...
他故意隐瞒了那个女人可能自杀的证据,只出示了一个专家证明是抛尸的证据。故意用几年后的现场照片代替案发时的现场照片


这个肯定不算“故意误导”。

因为,当去分析一个案例的时候,可能有一万条相关证据。作为检方,他肯定要分析这一万条证据,并得出他的结论;最后,把他的结论拿上法庭,并把支持该结论的证据一一列出。

当然,这一万条证据中,肯定也会有不支持他的结论的证据:
- 有些证据,是模糊的,永远解释不清楚为什么。
- 有些证据,可能推翻他现在的结论,并得出不同的结论。

在任何人试图去说服他人、证明自己的结论的时候,他都会只列出对自己的结论有利的证据——这很正常。这不叫故意误导。

找出推翻他结论的证据,那是辩方的责任啊。你不能把辩方的失职说成检方的故意误导。

发表于 2018-12-20 12: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elemonte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elemonte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电视剧里检方辩方凭三寸不烂之舌诱导证人和陪审团的例子不要太多哟,如一方诱导,就见另一方站起,法官,反对!然后就听法官说,反对有效/无效。这场景可太常见了,嗯,现实中不知。
对政治只有遥远的兴趣。穿越谎言,拨开迷雾,见证历史
今生戒不掉的毒瘾,是对咖啡最长情的告白

发表于 2018-12-20 12: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n123a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n123a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otornot 发表于 2018-12-20 13:33
这个肯定不算“故意误导”。

因为,当去分析一个案例的时候,可能有一万条相关证据。作为检方,他肯定 ...

如果检方有证据能够推翻检方的结论,那么只能说明要么案子不成立,要么检方有意误导陪审团,法官和公众。很可耻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猫儿不笨 + 2 见澳洲时政上诉前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2-20 12: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n123a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n123a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otornot 发表于 2018-12-20 12:03
庭审记录中说了,stain 91的profile,、比例等,和现场的某几个混合血液样本高度相似,不是什么“只是有 ...

就是因为高度相似,所以应该就不能肯定或者根本没法确认,不然就应该说是血迹。检方只会用文字来忽悠大众

发表于 2018-12-20 12: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ronteluck20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ronteluck20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otornot 发表于 2018-12-20 13:33
这个肯定不算“故意误导”。

因为,当去分析一个案例的时候,可能有一万条相关证据。作为检方,他肯定 ...

所以也不要说什么检控方就一定正义了。他们也无非是要证明自己正确而已,而不是还原事实真相。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icelemontea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2-20 13: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n123a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n123a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ronteluck2014 发表于 2018-12-20 13:57
所以也不要说什么检控方就一定正义了。他们也无非是要证明自己正确而已,而不是还原事实真相。 ...

检方只会来忽悠大众

发表于 2018-12-20 13: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elemonte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elemonte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法庭上存在这三种真相,控方的真相,辩方的真相,还有真相本身。谁的真相可以说服陪审团,谁就是真正的赢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I5zSUkiSM
周迅周公子的电影“保持沉默”不知为什么一直没上映。
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哈。
足迹陪审团正在试图还原真相本身。
对政治只有遥远的兴趣。穿越谎言,拨开迷雾,见证历史
今生戒不掉的毒瘾,是对咖啡最长情的告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12-20 13: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otorno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torno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ronteluck2014 发表于 2018-12-20 13:57
所以也不要说什么检控方就一定正义了。他们也无非是要证明自己正确而已,而不是还原事实真相。 ...

这不等于检方不正义、不公正啊。

辩方是拿钱办事、谁出钱帮谁说话的。

但检方不是啊,他们不是收钱说话,所以,他们是尽可能公正的。

但检方也是人,他们要形成自己的观点:
- 有罪
- 无罪
- 不知道有罪没罪

如果他们觉得是有罪,那就会出示有罪相关的证据。就是这样。

他们不可能去出示无罪的证据。这不是因为他们想去冤枉谁。不然的话,就相当于没有结论—那他根本就不该起诉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12-20 13: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otorno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torno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an123au 发表于 2018-12-20 14:04
检方只会来忽悠大众

老哥你这就胡说了

检方没年把那么多人送进监狱,如果他们只会忽悠大众,你觉得应该都放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12-20 13: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otorno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torno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an123au 发表于 2018-12-20 13:57
就是因为高度相似,所以应该就不能肯定或者根本没法确认,不然就应该说是血迹。检方只会用文字来忽悠大众 ...

“高度相似”、但“无法肯定是血迹”,这是很科学、很准确、很客观的说法,怎么变成了忽悠大众?

非得说是血迹你才满意?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2-20 13: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n123a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n123a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otornot 发表于 2018-12-20 14:15
老哥你这就胡说了

检方没年把那么多人送进监狱,如果他们只会忽悠大众,你觉得应该都放了? ...

看看上文,我是说谢案的检方靠文字忽悠大众的

发表于 2018-12-20 13: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n123a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n123a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otornot 发表于 2018-12-20 14:18
“高度相似”、但“无法肯定是血迹”,这是很科学、很准确、很客观的说法,怎么变成了忽悠大众?

非得说 ...

如果能证明是血迹,不是更能证明检方的证据是真的,不是靠文字忽悠大众的

发表于 2018-12-20 13: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n123a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n123a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pan123au 于 2018-12-20 14:40 编辑

(a)   a match between a contributor to Stain 91 and Yun Bin Lin is 4,410 times more probable than a coincidental match to an unrelated Asian person; (这个值相当低,林云缤DNA到底有没有是不确定的.就是所说的Neutral,如果假设是四人DNA混合可以有,假设是三人DNA排除也可以。 )
(b)   a match between a contributor to Stain 91 and Yun Li Lin is 27.1 times more probable than a coincidental match to an unrelated Asian person; (林云莉的DNA应该是没有的,因为两个儿子有她的DNA,所以一定不可能排除。)

(c)   a match between a contributor to Stain 91 and Min Lin is 379,000 times more probable than a coincidental match to an unrelated Asian person; (林暋的DNA在阀值以上,应该是有的。)

(d)   a match between a contributor to Stain 91 and Henry Lin is 1.33 billion times more probable than a coincidental match to an unrelated Asian person; and (应该有Henry的DNA)

(e)   a match between a contributor to Stain 91 and Terry Lin is 1.03 quintillion times more probable than a coincidental match to an unrelated Asian person. (一定有Terry的DNA)


如果把上面的倍数除以100亿倍,那么Terry的DNA是一定有的,因为 Herry 和Terry是兄弟,所以有相同的部分DNA。
Million 是 10的6次方,billion是10的9次方,Quintillion 是10的18次方,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检方再玩文字游戏,忽悠大众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1 收起 理由
猫儿不笨 + 5 感谢分享
hornsay + 6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12-20 13: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otorno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torno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an123au 发表于 2018-12-20 14:21
看看上文,我是说谢案的检方靠文字忽悠大众的

1,多名法医认为,从外观看,很像血迹
2,检验结果表明,91含有多名4-5名受害者的DNA(甚至可能包括两名女受害者),但91不包含谢家父子的DNA
3,由于条件所限,无法完全确认是不是血迹

这1-3条,每一条都是客观事实。

我不明白怎么就成了忽悠大众?检方需要说服大众、甚至足迹网友????

发表于 2018-12-20 13: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ronteluck20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ronteluck20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otornot 发表于 2018-12-20 14:14
这不等于检方不正义、不公正啊。

辩方是拿钱办事、谁出钱帮谁说话的。

检查官不拿钱,但是做成案子是得名的。所以他们会想方设法做成案子。

你的固有思维就是检察官是正义,公正,高尚的;而辩方律师是为了挣钱帮嫌疑人说话的,高下立现。 其实如你所说,都是人,都有私心,也都会犯错。只不过你更愿意相信所谓的正义代表罢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2-20 13: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meng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meng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就问一句,上诉对于重审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猫儿不笨 + 1 见澳洲时政上诉前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12-20 13: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otorno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torno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ronteluck2014 发表于 2018-12-20 14:36
检查官不拿钱,但是做成案子是得名的。所以他们会想方设法做成案子。

你的固有思维就是检察官是正义,公 ...

呵呵

我不像你那么头脑简单,只是去相信某人

即使谢被释放,我也认为他100%是罪犯

发表于 2018-12-20 13: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n123a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n123a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otornot 发表于 2018-12-20 14:27
1,多名法医认为,从外观看,很像血迹
2,检验结果表明,91含有多名4-5名受害者的DNA(甚至可能包括两名女 ...



看看#2173

如果把上面的倍数除以100亿倍,那么Terry的DNA是一定有的,因为 Herry 和Terry是兄弟,所以有相同的部分DNA。
Million 是 10的6次方,billion是10的9次方,Quintillion 是10的18次方,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检方再玩文字游戏,忽悠大众

发表于 2018-12-20 13: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ronteluck20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ronteluck20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otornot 发表于 2018-12-20 14:39
呵呵

我不像你那么头脑简单,只是去相信某人

难道不是么? 你怎么看待证人A的那场戏?

难道所有指控没有一点让你觉得有可疑的地方?

在所有疑点没有厘清之前,我是不敢轻易下结论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猫儿不笨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12-20 13: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otorno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torno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ronteluck2014 发表于 2018-12-20 14:45
难道不是么? 你怎么看待证人A的那场戏?

难道所有指控没有一点让你觉得有可疑的地方?

证人A那个,更充分说明谢是罪犯。

如果谢不是罪犯,他的反应肯定不是那样的。

easy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12-20 13: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otorno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torno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an123au 发表于 2018-12-20 14:42
看看#2173

如果把上面的倍数除以100亿倍,那么Terry的DNA是一定有的,因为 Herry 和Terry是兄弟,所以 ...
除以100亿倍


"除以100亿倍"的依据是什么?猫司令说的?

发表于 2018-12-20 13: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n123a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n123a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otornot 发表于 2018-12-20 14:27
1,多名法医认为,从外观看,很像血迹
2,检验结果表明,91含有多名4-5名受害者的DNA(甚至可能包括两名女 ...

拿你的DNA 一定能有部分match 你的父母兄弟姐妹甚至远房亲属的,白银市连环杀人案就是靠远房亲戚的DNA找到罪犯的

发表于 2018-12-20 14: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n123a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n123a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pan123au 于 2018-12-20 15:12 编辑
hotornot 发表于 2018-12-20 14:51
"除以100亿倍"的依据是什么?猫司令说的?


这个值数字游戏,DNA可能性应该用百分比来表示,不是以倍数来表示,检方知道大家对大数字敏感,所以才来忽悠大家,就像你认为100亿倍很大~~~那是检方来忽悠你的。
如果说Terry  DNA 是100%, Herry DNA 是1%,你会怎么看这个所谓DNA血迹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12-20 14: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otorno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torno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hotornot 于 2018-12-20 15:13 编辑
pan123au 发表于 2018-12-20 15:00
这个值数字游戏,DNA可能性应该用百分比来表示,不是以倍数来表示,检方知道大家对打数字敏感,所以才来 ...


你给个100亿、或者你认为足够大的倍数的数据来源,或者“不应该以倍数来表示”的数据来源

不要光听那些250的瞎B.B. 就以为他们是专家

发表于 2018-12-20 14: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n123a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n123a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otornot 发表于 2018-12-20 15:12
你给个100亿、或者你认为足够大的倍数的数据来源,或者“不应该以倍数来表示”的数据来源 ...



(d)   a match between a contributor to Stain 91 and Henry Lin is 1.33 x 10的9次方  ---- 10亿 times more probable than a coincidental match to an unrelated Asian person; and (应该有Henry的DNA)

(e)   a match between a contributor to Stain 91 and Terry Lin is 1.03 x  10的18次方---10亿 x10亿  times more probable than a coincidental match to an unrelated Asian person. (一定有Terry的DNA)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12-20 14: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otorno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torno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an123au 发表于 2018-12-20 15:17
(d)   a match between a contributor to Stain 91 and Henry Lin is 1.33 x 10的9次方  ---- 10亿 time ...

这里哪里提到不应该用倍数表示?我是说,请出示“用倍数表示不合理”的依据

发表于 2018-12-20 14: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n123a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n123a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otornot 发表于 2018-12-20 15:19
这里哪里提到不应该用倍数表示?我是说,请出示“用倍数表示不合理”的依据 ...

应该用百分比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12-20 14: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otorno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torno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an123au 发表于 2018-12-20 15:23
应该用百分比

请出示依据

发表于 2018-12-20 14: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n123a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n123a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otornot 发表于 2018-12-20 15:24
请出示依据

https://customercare.23andme.com ... d-between-relatives


Relationship        Average % DNA Shared        Range
Identical Twin        100%        N/A
Parent / Child
Full Sibling        50%        Varies by specific relationship  
Grandparent / Grandchild
Aunt / Uncle
Niece / Nephew
Half Sibling        25%        Varies by specific relationship
1st Cousin        12.5%        7.31% - 13.8%
1st Cousin once removed        6.25%        3.3% - 8.51%
2nd Cousin        3.13%        2.85% - 5.04%
2nd Cousin once removed        1.5%        0.57% - 2.54%
3rd Cousin        0.78%        0.3% - 2.0%
4th Cousin        0.20%        0.07% - 0.5%
5th Cousin        0.05%        Variable
6th Cousin        0.01%        Variable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