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WA four day trip + the old Indian Pacific (FL15 Update) (2009-1-5) pangpang · [转贴]洋人餐馆打工指南(chinching) (2005-4-14) samdong
· 发个贴,咱也结束了有牌无车的历史. (2007-8-31) dlmhd99 · 关爱自己——姐妹们的私房话 (2004-12-15) 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河水洋洋

[澳洲] 九千公里云和月,二十一天光与影:墨尔本到Cooktown纵向穿越澳洲大陆之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 17: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ckZh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ckZh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rk,好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3-3 15: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河水洋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河水洋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ngpang 于 2012-3-2 12:55 发表
LZ没有去Cape Tribulation吗?


回程去了Cape Tribulation,稍后就会写到那里。

[ 本帖最后由 河水洋洋 于 2012-3-3 16:35 编辑 ]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3-3 15:4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河水洋洋 174# 帖子

此文章由 hr697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r697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佩服LZ和你LG的毅力。
在郊外开车最怕的就是车上的人都睡觉了,只剩下司机一个人百无聊赖地开车,开着开着司机也会闷得打瞌睡。
我有时就干脆把车停在路边,一起休息半个小时再上路。旅途中有人不断在旁边说说笑笑会精神很多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河水洋洋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有一种情感,只能用心去感受。。。

发表于 2012-3-3 16:28 |显示全部楼层

Day 8:追寻Cook船长的足迹

此文章由 河水洋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河水洋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新年的夜里发生了一件很悲惨的事情:充气床垫漏气了,早晨醒来的时候发现两个人就睡在两层薄薄的橡胶布上,幸亏帐篷是打在草地上,也没有感觉太硌。今天正逢新年,在Cooktown就别指望能够买到新床垫了,在GPS上查了一下,最近户外用品店远在1000公里之外地Bowen,两人仰天长叹,相视无言,没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还好我们带了足够的毯子。

收拾帐篷的时候,一只不知道姓甚名谁的怪鸟过来搭讪,估计想混点吃喝,不过我们俩都是节约模范,也没啥剩饭剩菜匀给它。这怪鸟脸蛋红红的,像是关云长,羽毛黑黑的,亚赛张翼德,如果刘备看到肯定喜欢得紧:



我们扎帐篷的地方,长着一棵香蕉树,结了一大串的香蕉。路上虽然经过数不清的香蕉田,也没敢停下来细细看看,毕竟瓜田李下,还是当心点比较好,现在终于可以拍张香蕉树的近景,作为到热带一游的明证了。



吃过早饭,一切收拾停当之后,便驾车离开了这家Caravan Park,准备先到镇上观观光,今天的计划行程不长,就是回到200多公里之外的Port Douglas附近的一个Caravan Park,时间很充裕。

Cooktown的名字来源于Cook船长。1770年6月到8月期间,Cook船长和他的探险队在这里停留过一段时间,当然这次短暂的停留背后还有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 本帖最后由 河水洋洋 于 2012-3-3 16:36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5 收起 理由
Murphy + 2 你们没有看到sugar banara啊?超级甜。
大牛哥 + 3 关张鸟,哈哈哈哈哈哈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3-3 20: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河水洋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河水洋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昆士兰外海的的大堡礁算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观光和潜水圣地,然而在Cook船长的时代,这片暗礁密布的海域却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凶险之地。1770年,也就是大清乾隆三十五年的6月11日晚上11点,Cook船长的“努力”号帆船在昆士兰北部的沿海航行的时候,突然撞到了礁石礁石上面。撞击发生后,“努力”号就搁浅在礁石上面,无法进退。为了能够脱身,Cook船长下令抛掉船底压舱的石块和铸铁,以及6门大炮,已经有些变质的食物,甚至是宝贵的饮用水。尽管抛弃的物品总重达到四五十吨,这条四百多吨的木质帆船依然卡在那里。更糟糕的是, 撞击损坏了船体,海水开始渗入舱,Cook船长不得开动船上仅有的三台人力水泵,奋力排除船舱内的积水。所有的船员被分成三组,轮流排水,甚至包括Cook船长本人和船上一贯养尊处优的科学家Banks也不得不甩开膀子亲自上阵。他们本来可以借助潮位高涨的机会脱离困境,可惜未能成功。直到6月12日,Cook船长指挥船员用一条小艇把几只船锚固定在离开船体一定距离的地方,之后借助高涨的潮水和海浪的冲击,“努力”号才得以脱身,这时候已经是6月12日的深夜。

船体离开礁石之后,海水还是加速涌入,这时候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们当时距离最近的海岸还有40公里之遥,船上仅有的三条小艇根本容不下所有的船员。令今人不可思议的是,那个时代的船员多数其实不会游泳,落水之后基本就是死路一条。不过令Banks感到诧异的是,船员们虽然心情沉重,依然有条不紊地尽职尽责。跟他之前听别人传说完全不同,人家告诉他在危急状况下,船员们会陷入歇斯底里的癫狂状态,拒绝执行任何指令。Cook船长本人的魅力此时无疑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船上的一个见习军官Jonathan Monkhouse向Cook船长建议说,他以前在商船上工作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人们会找一块帆布缀上麻絮和羊毛,设法从船体外边覆盖在渗水的漏洞上,借助水的压力,这块帆布会紧紧地贴在漏洞上,可以大大减慢渗水的速度。Cook船长觉得这个建议可行,就让他放手去做。这次尝试非常成功,渗水速度明显便慢,一台水泵已经足以应付,另外两台水泵可以稍做休息,“努力”号暂时已经没有沉没地危险了。这次危机让Cook船长身心俱疲,他随后把昆士兰沿海的一个海角命名为“苦难角”(Cape Tribulation)用来纪念这段惊心动魄地经历。

虽然暂时没有了危险,他们依然需要设法修理损坏的船体,否则一旦遭遇风浪,“努力”号一样会沉没,离开苦难角之后,他们沿着海岸一路向北,希望能够找到一个适合停泊休整的地方。6月13号,他们发现了一条宽阔的河流的入海口,Cook船长把这条河命名为“努力河“ (Endeavour River)。不过因为遭遇强劲的逆风,直到6月17号他们才真正进入努力河河口,他们选了一块平整的河岸,让“努力好”搁浅,受损的那面向上侧躺在河岸上,这样船上的木匠就可以修理损坏的船体了。

这次停留是Cook船长在澳洲沿岸停留时间最长的一次,船上的科学家也借机上岸记录了许多以前欧洲人不知道的物种。Banks就是按照从土著人那里听来的说法,把澳洲无处不在的袋鼠命名为“Kangaroo”。虽然这块地方具有这样大的历史意义,在之后的100年里面这个区域依然极少有欧洲人出没,当地的Guugu Yimithirr人依然过一如既往的生活。直到1870年代,附近的Palmer河谷中发现金矿后,这个地方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了人声鼎沸的交通枢纽,淘金者乘船来到这里,然后在跋涉几十公里到采金地点。就是在这时候,这里被命名为Cooktown。1880年,淘金热进入巅峰状态的时候,这个小镇上一共住了7000多人口(今天的Cooktown人口不足2000人),其中半数是到淘金者。镇上布满了大小客栈饭店,合法的非法的酒馆,一片繁荣景象。然而随着淘金热的衰退,繁荣的幻象如同梦境一样迅速消失了,Cooktown的人口开始锐减。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Cooktown再度迎来大批的外来人口,最高峰时候,附近曾经驻扎了超过两万的澳大利亚和美国军队,二战中著名的珊瑚海大战中,Cooktown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支援作用。

宽阔的努力河河口:



在当年Cook船长的登陆地点附近,竖立着一座纪念碑:



还有这尊Cook船长的雕塑,澳洲类似的雕塑有很多处,不过好像立在此地的最为应景:



[ 本帖最后由 河水洋洋 于 2012-3-3 21:51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8 收起 理由
大牛哥 + 3 坐好!听故事~~
hr6970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3-3 22: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河水洋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河水洋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纷纷扰扰的旧日时光已经远去,今天Cooktown是一个平静优美的小镇,河边有一艘音乐船,船体就是一些长度不一的塑胶管子,敲击之下会发出不同的音调:



LG自然不放过这个玩耍的机会,手里捏这鼓锤,东敲敲,西敲敲,虽然完全没有任何韵律可言,可是依然乐此不疲,幸亏今天是新年,本镇的居民大概都跑到外地去了,或者待在自己后院BBQ,没人来围观这个音乐盲耍宝。



当年Banks少爷用的是这个拼法来命名袋鼠的:



岸边用来把船只拖上岸的设备,好像是为了那些从事商业捕鱼的大型渔船准备的,大概很多年已经没人使用了。



河边的小径上布满了这样的瓷砖画,最让我和LG感动的还是这一幅:一包炸鱼排和薯条,清凉的海风徐徐吹过,面对这美丽的夕阳,整个家庭呆在一起,请问,人世间还有什么更多让人奢望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pangpang + 3 Fish and chips - 有共鸣
大牛哥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3-3 22: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河水洋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河水洋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移民在Cooktown早期开发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880年代的时候在Cooktown镇上和附近区域居住了上千名中国移民。他们中绝大多数来自广东省。最早的时候,他们跟其他人一样跑到Palmer河谷去淘金,为了避免纠纷,跟在维多利亚采矿点一样,他们选择那些欧洲移民已经放弃的地点继续采掘淘金,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因为劳动时间长,报酬低廉而受到欧洲移民的敌视(当然也包括宗教信仰和吸食鸦片的因素),当然在土著人眼里,他们跟欧洲移民一样都是破坏他们传统生活方式的外来入侵者,在欧洲移民和土著居民的双重挤压和敌视下,中国移民的生活之艰难恐怕是我们今天很难想像的。后来昆士兰甚至颁布法律,禁止中国移民从事采金行业,然而已经在此地生根发芽的中国人也没有因此自暴自弃,随即开始从事农业种植和养殖,成为当地居民新鲜食物的主要供应着。1887年,大清国派了一个考察团到Cooktown,调查当地中国居民的生活状态,考察团后来汇报说中国居民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今天我们很难推断这位大人所言是信口开河的官腔,还是确有此事。如果这是那时中国移民的真实感受的话,那也只能说明大清国人民生活真的到了水深火热的地步,以至于这些在异国他乡饱受敌视的移民反而倍感幸福。



另外一张以中国移民为主题的瓷砖画



岸边芳草萋萋,河面上波光荡漾,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这一幅幅瓷砖画铺就的时光隧道仿佛让时间静止了:



[ 本帖最后由 河水洋洋 于 2012-3-3 22:47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5 收起 理由
pangpang + 2 原来老广这么早就走出去了
大牛哥 + 3 照片很美,意境更美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3-3 23: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河水洋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河水洋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ooktown旁边有一座小山,叫做草山(Grassy Hill),海拔150多米。当年Cook船长曾经爬到山顶,寻找穿越大堡礁的航道,显然他不想再重复在Cape Tribulation海域发生的那一幕。站在山顶眺望努力河河口:



Cooktown小镇的全景一览无余:



天空中的白云在珊瑚海蓝绿色的海面上投下片片阴影:



1886年,人们在Cook船长当年曾经驻足的地方修建了一座灯塔,这座灯塔今天依然发挥着作用。Grassy Hill灯塔是典型的“昆士兰”结构。昆士兰人追求实际的态度在这种灯塔的设计建造中表露无疑,跟追求华丽复古的唯美风格的新南威尔士灯塔不同,昆士兰灯塔风格讲究的是经济实用:灯塔的内部就是硬木骨架,外边包裹的就是波纹钢瓦(这种看似普通的钢瓦跟普通民用建筑实用的不同,上面的波纹呈扇形分布,以配合灯塔底座圆锥外形,而普通的钢瓦上边的波纹都是平行的)。



再给努力河河口来张全景,下面停车场里面的的小车子就是这一路上带着我们四处奔波劳苦功高的高尔夫。从停车场到山顶距离大概有二三百米,上下落差有几十米的样子,本来这段路对于任何身体健康的人都算不得什么,不过这天天气实在有些热的离谱,在烈日的灼烤之下,我们即便不停的喝水,依然感到心慌气短。



[ 本帖最后由 河水洋洋 于 2012-3-3 23:24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tanshen + 3 谢谢奉献
大牛哥 + 3 身临其境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3-3 23: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河水洋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河水洋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下山之后,想去镇上的Cook船长博物馆看看,不过跑到那里才发现,人家因为新年而放假了。心里对此早有准备,所以也没有感觉太失望,只能给博物馆留张影了,房子很漂亮:



突然意识到,我们马上要踏上返程了,赶紧给高尔夫的里程表拍张照片,里程表上的3700公里就是从墨尔本到Cooktown的距离:



[ 本帖最后由 河水洋洋 于 2012-3-3 23:34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6 收起 理由
大熊 + 1 感谢分享,这车是行进中拍的照片?注意安全
老猫晒太阳 + 12
大牛哥 + 3 车还很新呢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3-5 04: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扫地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扫地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rk

发表于 2012-3-7 12: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ngp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ngp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河水洋洋 于 2012-3-3 22:12 发表
1770年,也就是大清乾隆三十五年


LZ历史知识真过硬
流浪 - 流动的浪漫
地球村体验之旅,每日进行中...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3-7 16: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uesong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uesong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2-3-7 16: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熊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熊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你的分享,很漂亮

发表于 2012-3-7 17: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ans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ans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文!

发表于 2012-3-7 20: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gelayh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gelayh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是专业驴友锕,厉害

发表于 2012-3-7 22: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河水洋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河水洋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离开Cooktown踏上返程的时候,心里有些依依不舍,就象童年暑假寒假过半时的那种感觉。不过再想想,踏上返程之后离家就越来越近了,心里便感到一丝宽慰。

离开Cooktown20多公里的地方有一段海岸被称作是Archer Point,出发之前就查到那个地方有一个灯塔,这段时间总结出一个经验,澳洲但凡有灯塔的地方大多都是风景绝美之处,所以就把这里加到行程里面。Archer Point并不在Cooktown和Port Douglas之间的主路上,必须穿越一段12公里的土路。别看咱家的小高(高尔夫小车的昵称)总共才跑过不足3万公里,土路还是去过不少的。澳洲的土路跟以前在国内熟知的土路不同,大多数都维护不错,很多路上都可以用80公里甚至90公里的时速安全行驶,这一方面是因为当初的铺设的质量就不错,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些土路上通行的车辆实在太少了。作家王小波谈及他家乡的土路的时候说,在那路上推独轮车需要杂技演员一般的身手。所以在旧时代,如果哪个乡绅有钱有力做些修桥补路的事情,是要被远近传为美谈的。不幸的是今天我们要走恰恰不属于那“大多数”里面的,崎岖不平,布满了大小石子。我们只能用20,30公里的时速慢慢向前开,高速行驶过程中轮胎很容易被尖锐的石子刺穿,在赤日炎炎尘土飞扬的乡间土路上换轮胎可不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开出三四公里之后,我们被眼前的一道水洼拦住了去路。



LG下车走到水洼边,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出来这水洼的深浅,往里面扔了一块石子,想来个“投石问路”,那石子“卟嘟”一声就沉下去了,依然听不出所以然来。后来LG围着这水洼转了半圈,发现右边有一块将近一米多宽的坚实地面。于是我们决定从那里绕过去,LG的理论就是只要车子的一面不打滑失去动力就行,小高103KW的柴油机的扭矩应该没有问题。LG发动车子之后,小心翼翼的从水洼边上穿了过去。果然是有惊无险。到达海边的时候,看到一处沙滩上有好几顶帐篷,野营钓鱼两不误,想必别有一番风味。不过此地的海风实在大得令人吃不消,回来后查了一些资料,说这里是昆士兰风最大得地方,一家公司正准备在那里修建一个规模超大的风力发电站。



灯塔就在不远出的一个小山上,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直通山顶。越过一个小土坡之后,我们又被一个水洼拦住了去路,这次LG故技重施,又用半边车身从旁边绕了过去,不过这次没有上次幸运了,飞溅的泥水糊满了一边的车窗。过了这个水洼便是陡峭的上坡路,LG轻踩油门,小高低声咆哮着摇摇晃晃的就把我们送上了山顶。



再给我们此行的功臣留张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3 收起 理由
大牛哥 + 3 有胆量
老猫晒太阳 + 10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3-7 22:29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河水洋洋 196# 帖子

此文章由 老猫晒太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猫晒太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___-b 高尔夫走泥路还是太为难它了。

发表于 2012-3-7 23: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reshman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reshman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真是好文章啊

发表于 2012-3-8 13: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B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B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2-3-8 14: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长河落日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长河落日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欣赏楼主说故事时那种娓娓道来的淡定,期待楼主继续更新!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河水洋洋 + 3 多谢!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3-8 14: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cfc4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cfc4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来LZ对灯塔还是情有独钟,路程再难也要去看一看.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河水洋洋 + 3 是啊,呵呵。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3-8 15: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河水洋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河水洋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老猫晒太阳 于 2012-3-7 22:29 发表
-___-b 高尔夫走泥路还是太为难它了。


LG和我以前在国内的时候就开着家里的小Polo在浦东机场旁边的泥路上瞎跑,大概就是这个时候练出胆量来了。

澳洲很多地方的土路2WD应该都没有问题的,至于那些4WD Only的路,一般城市SUV恐怕也够呛,必须真正的硬派越野车才行,估计还要有不少经验才能应付。

发表于 2012-3-8 16: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河水洋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河水洋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便是坐落在山顶的灯塔,这座灯塔建于1979年,在旁边还有另外一座建于1883年的老灯塔的遗址,在不远处的一个小岛上,还有一座差不多同样类型的灯塔(可惜木有长焦镜头,没法拍到细节,只能望洋兴叹了,呵呵,在这里还真是实打实的望洋兴叹呢),只不过海拔高度低了一点,两座灯塔前后排列,起到为过往船只指引方向的作用。照片里面灯塔前面的铁制圆形结构就是当年旧灯塔的基座,拍这张照片的时候,为了取景,我只能站在离开悬崖不远的一个水泥墩台上,强劲的海风把我吹得东倒西歪,几乎站不住脚,LG这个时候就站在地上紧紧抱住我的腿,一幅可怜兮兮的样子,这当然能够理解,我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他不就成小鳏夫了嘛!灯塔上面红色玻璃覆盖的角度指示的就是有暗礁的海域,如果海上的船只看到灯光的颜色变成红色必须尽快驶离。



站在山顶上俯瞰旁边的海岸,目力所及,看不到任何其他人,仿佛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两个人在静静地欣赏这无敌海景。



离开地时候,又恋恋不舍地回头望了一眼这座小山。下山过程中碰到两个小伙子开着沙滩车经过,大声的跟我打招呼,我也向他们挥挥手。



[ 本帖最后由 河水洋洋 于 2012-3-8 16:48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0 收起 理由
大牛哥 + 3 昨天没分今天补
bcfc489 + 4 感谢分享
tanshen + 3 美文坚定的追!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3-8 22: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mallpizz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mallpizz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太棒了~如聆其境

发表于 2012-3-8 22: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cfc4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cfc4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代的灯塔可真够简陋的了,LZ没有点小失望

发表于 2012-3-9 23: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河水洋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河水洋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bcfc489 于 2012-3-8 22:42 发表
现代的灯塔可真够简陋的了,LZ没有点小失望


还好啦,不算最简陋的。后面还会有一些真正简陋摩登灯塔的照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3-9 23: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牛哥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牛哥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河水洋洋 于 2012-3-8 15:20 发表


LG和我以前在国内的时候就开着家里的小Polo在浦东机场旁边的泥路上瞎跑,大概就是这个时候练出胆量来了。

澳洲很多地方的土路2WD应该都没有问题的,至于那些4WD Only的路,一般城市SUV恐怕也够呛,必须真正的硬派越野车才行,估计还要有不少经验才能应付。

通常碰到看不清底部的小水洼,我和同事们都是用一根树枝测一下深度的,避免在野外陷在泥潭里出不来,那可是极度危险的,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要知道我们开的还是“硬派”越野呢。
在昆州曾经发生过一起矿工的惨案,两人开车经过一条小溪,陷在里面出不来,河水深度大概1米6、7的样子(到四驱车的车窗高度),两人决定弃车上岸,结果其中一人被潜伏的鳄鱼咬死。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河水洋洋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3-10 09: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河水洋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河水洋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大牛哥 于 2012-3-9 23:35 发表

通常碰到看不清底部的小水洼,我和同事们都是用一根树枝测一下深度的,避免在野外陷在泥潭里出不来,那可是极度危险的,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要知道我们开的还是“硬派”越野呢。
在昆州曾经发生过一起矿工的惨案,两人开车经过一条小溪,陷在里面出不来,河水深度大概1米6、7的样子(到四驱车的车窗高度),两人决定弃车上岸,结果其中一人被潜伏的鳄鱼咬死。


树枝看来是个更好的主意。什么事情都要眼见为实才行(眼见也不一定为实),以后一定会加倍小心,搭上小命可真的不合算。

发表于 2012-3-11 23: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k_sky0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k_sky0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文笔,犹如身临其境。佩服。

发表于 2012-3-12 13: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ngp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ngp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河水洋洋 于 2012-3-7 22:24 发表
于是我们决定从那里绕过去,LG的理论就是只要车子的一面不打滑失去动力就行,小高103KW的柴油机的扭矩应该没有问题。LG发动车子之后,小心翼翼...

GOLF真给力!
我有个旧同事,2007年独自驾了一辆富康1.2L的车走西藏,新疆,全程两万多公里。很多路是推荐只有4WD才能走的,他硬是过了。估计车本身轻是个优势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河水洋洋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流浪 - 流动的浪漫
地球村体验之旅,每日进行中...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