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留学生的一段小小经历! (2007-10-4) 80年末 · 说说我在京都住过的十家酒店 (2018-2-2) violinlearner
· 刚开始在medibank上班,试开贴回答medibank保险问题 (2008-9-5) crisman · 晒晒我最近研制出的一些好吃的。--各种冷菜,炒菜,地方特色。------做法已陆续更新。 (2013-3-26) 纯净夕颜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rjliang

网球:如果是4.0的,放马过来,3.5可以接受,3.0的暂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1 09: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引拍完成了,下一个应该是“背弓”动作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7-21 09: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今天开始转载王牛的ATP男子网坛风云录,同时也继续探讨发球和其他技术。
这些文字全部来自“王牛的网球世界”,只是转贴过来,并非原创。

[ 本帖最后由 rjliang 于 2010-7-21 09:50 编辑 ]

发表于 2010-7-21 09: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为了表示对桑普和阿加的尊敬,就从他们的最后一战开始吧。十个月后,费德勒开始了他的统治。

发表于 2010-7-21 09:46 |显示全部楼层

球王桑普拉斯光荣的最后一战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32岁的阿加西和31岁的桑普拉斯在12年后又在美网决赛相遇了,这无疑是一场激动人心的决赛。阿加西不再是当年金发飘舞的不羁少年,桑普拉斯也不再是那个黑瘦不起眼的小伙子。岁月给他们脸上刻上了时光流逝的印记,也打磨出他们精湛的球技和强韧的意志。

美国电视台曾经专门为桑阿大战撰写了一段精彩的描述:“阿加西以引人注目的头发,以及更为引人注目的举止登上了网坛,而很少的人注意到桑普拉斯成为职业选手;人们都为阿加西出神入化的精彩击球所痴迷,但是这些才华很少转化成出色的战绩;人们对桑普拉斯没有什么期待,但是当这两人在1990年的美网决赛相遇时,出人意料的是桑普拉斯举起了奖杯 – 一对一生的对手诞生了!当阿加西把网球转化为流行的时尚时,内向的大力发球手桑普拉斯不断磨练着球技走上了巅峰。桑普拉斯拥有教科书版标准的发球上网技术,而阿加西的底线击球让任何职业选手难以招架。桑普拉斯以他极端的敬业精神和自律六次登上了年终第一的宝座,13次夺取了大满贯冠军。他一次次证明了他可以战胜各种不利的因素取得最终胜利 (画面播放他1995年澳网含泪击败考瑞尔,1996年美网呕吐击败克雷特加的场面)。而阿加西的职业生涯却是起伏不平,当他专心投入时,他可以是世界第一,当他心思转移时,他能低到141位。当千禧年来临之际,阿加西又重新点燃了斗志,他成为第五位包揽大满贯的选手。桑普拉斯以他出众的战绩已经预订了他在网球史的地位,但是阿加西以他多姿多彩的网球生涯同样在网球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页。阿加西的成绩肯定难以和桑普拉斯相提并论,但是阿加西以他独特的一点让桑普拉斯难以匹敌:人性的一面。人们为皮特欢呼,人们为安德鲁尖叫 (They cheer for Pete, they scream for Andre)。当我们欣赏这两位网球大师时,他们在挥拍共同绘制一幅精致绝伦的艺术品,但是,他们的挥拍方式却是截然不同的。”

转载自“王牛的网球博客”

[ 本帖最后由 rjliang 于 2010-8-3 14:21 编辑 ]

发表于 2010-7-21 09: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比赛开始,桑普拉斯无疑比阿加西更早进入决赛状态,发球火力猛烈。比赛从第一盘3-3平开始,桑普拉斯一口气赢了以后10局中的8局。在第一盘他就发出了12个ACE,第二盘他二发得分率竟然高达86%,显然这样的发球局就是神仙也没办法。而且他发球有了保证,在阿加西的发球局他更是采用大胆的强攻战术,使得阿加西的发球局也十分艰难。

连输了两盘之后,阿加西似乎才有了去年美网大战桑普拉斯的状态。比赛开始出现胶着状态一直到5-6时桑普拉斯发球。在这一局中桑普拉斯五次只需拿下一分就可把比赛拖入对自己有利的抢七,但是阿加西展现出了招牌的接发球技术,利用桑普拉斯顶风发球的不利因素连连回球得分,一举反败为胜拿下第三盘。

转载自“王牛的网球博客”

[ 本帖最后由 rjliang 于 2010-8-3 14:21 编辑 ]

发表于 2010-7-21 09: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第四盘1-2时,桑普拉斯又回到了上一盘被破发的顶风一边发球。阿加西继续利用这个有利因素积极强攻,并且拿到了一个破发点。这次阿加西打出了一个得意的回发球,眼看桑普拉斯在上网途中回天无力,没想到桑普拉斯神奇地反手一捞反而制阿加西于死地,堪称整场比赛最为精彩的一个场面。这局双方激战了7个DUECES之多,桑普拉斯挽救了两个破发点之后终于捍卫住了自己的发球局。

阿加西的最后机会出现在桑普拉斯3-4时的发球局。阿加西拿到了一个破发点,但是桑普拉斯发出了一个高弹发球让双反回球的阿加西完全没有足够的高度回球。之后桑普拉斯用ACE保住了这一局。接着他一鼓作气破掉了阿加西的发球局。这次轮到他在顺风一侧发球了,在30-LOVE的优势下,他二发毫不减力,一个大力发球打在T角上。这是桑普拉斯这场比赛的第33个ACE,也是他个人的大满贯决赛最高记录。最后,他一个反手截击锁定了他的第14个大满贯冠军,这也是他在美网中连续四次击败阿加西。

这也是桑普拉斯完美的谢幕之战,赢得阿加西夺取美网,也是个人第14个大满贯冠军,再也找不到比这更完美的谢幕战了。取得了这场伟大的胜利,使得桑普拉斯竟然迟迟下不了退出网坛的决心,一直拖到了第二年才正式宣布退役。但是这场比赛,就是一代球王桑普拉斯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战!

转载自“王牛的网球博客”

[ 本帖最后由 rjliang 于 2010-8-3 14:22 编辑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7-21 09: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连载的方式读起来就像看小说,很过瘾。如果大家想一下子看完,GOOGLE一下,就能找到。我还会继续在这里连载的。

发表于 2010-7-21 10:33 |显示全部楼层

恩师遇难反成费德勒突破催化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时间再贴一个。
就在同辈人休伊特,萨芬,费雷罗大出风头的时候,一直被誉为天才的费德勒却在低谷之中苦苦挣扎。他在法网,温网都是第一轮惨遭淘汰,而且在温网后也一直不能扭转这个糟糕的趋势,竟然在连续八个赛事第一轮出局。  
这一段时间是费德勒最黑暗的时刻。不但外界开始质疑这个天才能否真正把他的天赋转化为出色的成绩,连他自己也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他自己承认,在心情最差的时候,他甚至考虑过退出职业网球圈另谋出路。

就在这个时刻,一个意想不到的悲剧发生了:费德勒的授业恩师皮特-卡特在南非度蜜月时不幸遭遇车祸去世了!

转载自“王牛的网球博客”

[ 本帖最后由 rjliang 于 2010-8-3 14:22 编辑 ]

发表于 2010-7-21 10: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澳大利亚人卡特在费德勒十来岁在瑞士网球中心训练时就开始辅导他,一直带到了2000年,这时费德勒的世界排名已经达到了前五十名。卡特算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又回到瑞士网球中心培养新苗。费德勒选择了前职业高手也是在瑞士网球中心当教练的瑞典人Peter Lundgren 做为新的教练,帮助他进一步向顶峰冲击。

费德勒和卡特之间的师徒感情很深,当费德勒在瑞士队影响力越来越大时,他提出了要求卡特作为瑞士戴维斯杯队教练的要求。卡特并非瑞士人,本来这个要求比较难满足,但是考虑到费德勒在瑞士队的份量,瑞士网球中心最终同意了这个要求。但是没想到卡特还没上任就遇难身亡。

卡特的去世,给费德勒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冲击。难以置信的是,这些冲击竟然转化成为了费德勒实现自我突破的催化剂。

转载自“王牛的网球博客”

[ 本帖最后由 rjliang 于 2010-8-3 14:23 编辑 ]

发表于 2010-7-21 10: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费德勒职业生涯一直不能实现突破,主要问题出在他少年成名,外界期待值太高,反而变成了他的负担和压力。在比赛时,他就变得患得患失,不能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准。

八月十四日参加了卡特的葬礼之后,费德勒说,他以前从来没有参加过葬礼,当他经历了亲人猝然离世的悲剧之后,他突然觉得职业比赛的输球和这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对于他来说,输球不再是天塌下来的事情了,他在比赛中反而不再胡思乱想,他本来拥有的自由击球的天赋终于得以发挥。

接着在摩洛哥的戴维斯杯赛上,他抱着为恩师卡特而战的信念,击败了艾诺依(Younes El Aynaoui)和阿亚兹 (Arazi),瑞士队3-2获胜。从这开始,费德勒的专注力又上了一个台阶,他在年末的欧洲室内赛季中越战越勇,在维也纳战胜莫亚和诺瓦克夺冠。他在颁奖仪式上动情地说,这个奖杯是献给卡特的。

至此,费德勒的职业生涯在眼看没有出路之间突然峰回路转,他在上海大师赛之前世界排名跃居第六,出人意料地拿到了通往上海的通行证。

转载自“王牛的网球博客”

[ 本帖最后由 rjliang 于 2010-8-3 14:25 编辑 ]

发表于 2010-7-21 10: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群雄混战时期

在上海费德勒继续他年末的良好状态,在小组赛2-0击败费雷罗,诺瓦克,以及顶替阿加西出战的托马斯-约翰逊。另外一组中休伊特不敌莫亚,差点被淘汰,最后因为莫亚2-1险胜科斯塔才以小组第二的身份出线。

半决赛对世界第一休伊特之战,费德勒在第一盘打出5-2的优势,但是休伊特拼死挽救了盘点最后以7-5反败为胜。第二盘轮到费德勒挽救赛点7-5扳平。决胜盘更是打得难解难分,先是费德勒错失两个破发点,接着他又挽救了两个赛点。在5-5时费德勒的神经终于崩断了,他两次发球白白送分,休伊特终于以7-5拿下了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战。

在决赛,休伊特和费雷罗打了一场精彩的决赛,这场比赛的质量和特点也充分显示了后桑普拉斯时代的特征:大部分时间呆在底线击球,极少上网,底线击球回合多,移动好。最后休伊特以3-2力克对手,完美封王。

从2001到2002年之间,八个大满贯赛事产生了七个冠军,进一步表明了战国时代群雄混战的格局。而休伊特无疑是群雄中的佼佼者,再一次登上了年终第一的宝座。

以前当大力发球成为男子网球比赛的主流时,麦肯罗提出了批评。而对于这个阶段的网球特点,麦肯罗也十分不满意。他总结道:“我认为现在的网球是懒人的比赛 (lazy man’s game)。现在的选手依靠大力发球和大力击球,但是很少投入思维,战术,或者激情。这就是现在没有人能统治网坛的原因。网坛不缺乏天才,你看看休伊特,库尔滕,卡费尔尼科夫,还有萨芬。但是有谁拥有康纳斯的激情,伦德尔的敬业,博格的精力?我不知道有这样的选手,至少现在还没有。”

年终排名,萨芬又靠年底地毯赛事的出色表现回到了第三。萨芬就信心问题发表了精辟言论,“信心就好象爱情,当你使劲寻找是怎么也找不到。如果你顺其自然它就来了。” 费德勒虽然全年表现缺乏亮点,还是跻身第六,罗迪克也稳步进入第十。

转载自“王牛的网球博客”

[ 本帖最后由 rjliang 于 2010-8-3 14:24 编辑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7-21 10: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                    休伊特
2                    阿加西
3                    萨芬 (+8)
4                    费雷罗
5                    莫亚 (+14)
6                    费德勒 (+7)
7                    诺瓦克 (+22)
8                    亨曼
9                    科斯塔 (+31)
10                  罗迪克

附录:俄罗斯的伟大胜利

卫冕冠军法国队在主场迎战俄罗斯队,当萨芬击败格罗斯让把比分扳成二比二平时,本来预定上场的卡费尔尼科夫感觉不佳,俄罗斯队临时派20岁的尤兹尼 (Mikhail Youzhny)迎战马修。尤兹尼连输两盘,但是马修开始紧张,尤兹尼在队友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助威之下越战越勇,连扳三盘,帮助俄罗斯首夺戴维斯杯。

转载自“王牛的网球博客”

[ 本帖最后由 rjliang 于 2010-8-3 14:24 编辑 ]

发表于 2010-7-21 10: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由于转载前没有得到作者的同意,我还是先到此为止。和作者取得联系,获得他的同意后才能转了。
但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到他的网页去看。
http://blog.tennis.com.cn/vip/wangniu/category/1742.html

发表于 2010-7-21 21: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zho67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zho67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桑普拉斯,心中永远的网球之王。当今的费德勒和纳达尔虽然在冠军数目和技术上可能超越他,但他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是谁也无法取代的。

发表于 2010-7-22 09: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精神财富这个题目太大了。
我喜欢他的发球上网,喜欢他不屈不挠,喜欢他为网球的专心致志,喜欢他哭着赢球,喜欢他吐着赢球。。。。

发表于 2010-7-22 10: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zho679 于 2010-7-21 21:03 发表
桑普拉斯,心中永远的网球之王。当今的费德勒和纳达尔虽然在冠军数目和技术上可能超越他,但他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是谁也无法取代的。

底线技术随着底线击球理论和球拍的进步,他们超越桑普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随着发上打法的渐渐退出,他们的发球和网前的技术那是比不上的。桑普的发球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能超越,它的网前是后来练出来的,比不上埃德博格这种天生的发上选手,但有发球作为保证,所以他的网前就显得游刃有余了。另外,桑普的网前高压,也是被评为史上最佳的。当然费迷钟情的费天王也有两项最佳,就是正手和步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7-22 16: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谈“背弓”之前,谈谈职业选手抛球的过程中,持拍手臂同时是怎样运动的.
有三种情况。
1) 先举起持拍手臂,然后才进行抛球,这种方式比较少见,德娃现在的发球就是这样,感觉她用这种方法发球,发球明显进步了。这种先举起持拍手臂的做法,看起来好像比较别扭,但对于一些进入”背弓”姿态有问题的业余球员,可以试试看。

发表于 2010-7-22 16: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抛球手臂和持拍手臂同时举起,比如费德勒就是这样。这可能是每个业余球员在学习发球时候最先接触的:双臂同上同下.这种方式的优点就是容易控制节奏,不易犯错,易于掌握.

发表于 2010-7-22 16: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3)先抛球,然后再抬起击球手臂,也就是击球手臂的动作存在一个延迟.大部分的职业选手都采用这种方式,比如Sampras, Safin等.据说这种方式更加有利于力量的释放,但是显然对业余选手而言,比较难以掌握这种方式的节奏(当然你也可以尝试一下)。

发表于 2010-7-22 16: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管你采用哪种风格,最关键的是你要坚持练习,直到熟练掌握.

发表于 2010-7-23 09: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网球发球是所有技术里唯一不受对手影响的,但也是最难和最重要的技术。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7-23 22: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zho67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zho67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rjliang 于 2010-7-22 09:28 发表
精神财富这个题目太大了。
我喜欢他的发球上网,喜欢他不屈不挠,喜欢他为网球的专心致志,喜欢他哭着赢球,喜欢他吐着赢球。。。。


除物质上的财富,就是精神财富。具体说来应该是存在心中珍贵的记忆。是不是精神财富并不重要。他和费德勒其实满象的。但在我的印象中,桑普拉斯在球场上心理表现更为沉稳,你几乎感觉不到他情绪的波动,不管输赢,多大的压力,他都能始终坚持自己的打法,尽量发挥高水平。唯一一次澳网的情绪失控,仍然能打出好球。但费德勒有时你能明显感到他情绪的波动,或是想赢怕输心理的存在。
?

发表于 2010-7-26 11: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zho679 于 2010-7-23 22:54 发表


除物质上的财富,就是精神财富。具体说来应该是存在心中珍贵的记忆。是不是精神财富并不重要。他和费德勒其实满象的。但在我的印象中,桑普拉斯在球场上心理表现更为沉稳,你几乎感觉不到他情绪的波动,不管输赢,多大的压力 ...

不记得是94还是95的澳网,好像是半决赛,被JIM COURIER说了几句有关他病重的教练的话,他就哭了。但最后还是把COURIER赢下来了。让别人闭嘴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对手拿下。

发表于 2010-7-26 21: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zho67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zho67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rjliang 于 2010-7-26 11:39 发表

不记得是94还是95的澳网,好像是半决赛,被JIM COURIER说了几句有关他病重的教练的话,他就哭了。但最后还是把COURIER赢下来了。让别人闭嘴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对手拿下。 ...

95的澳网四分之一,具体情形是有观众在观众席站起来大喊:“为你的教练而战!”,他的教练由于重病在身,不得已飞回美国接受治疗,他想到教练将不久人世,禁不住失声痛苦。JIM于是过来安慰他,问他是否需要停止比赛,明天再比,但桑普拉斯拒绝了,随后含泪给出了一记漂亮发球,不记得是不是ACE,反正是发球得分,这是网球赛场极为罕见的场面,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

发表于 2010-7-27 09: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当时的情景我没有看现场直播,所以印象没那么深,多谢楼上的补充。JIM和PETE是好朋友,但好像我记得他的话不仅是安慰一下那么简单,好像也有一点挑衅的意思。最后,这届的澳网,决赛时PETE输给了ANDREW。

发表于 2010-7-27 09: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zho67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zho67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rjliang 于 2010-7-27 09:27 发表
当时的情景我没有看现场直播,所以印象没那么深,多谢楼上的补充。JIM和PETE是好朋友,但好像我记得他的话不仅是安慰一下那么简单,好像也有一点挑衅的意思。最后,这届的澳网,决赛时PETE输给了ANDREW。 ...

挑衅是绝对没有的,这在关于PETE的传记短片中,双方都对此事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7-27 11: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买了Pete的传记,一直没有时间看。今天晚上要看看。
难得在这里找到一位桑迷呀。现在打网球的大多数都是看费德勒打球才喜欢打网球,很难找到几个可以聊老桑的。如果我不是从桑天王那时开始看球,而是从费德勒时代才开始看网球,我肯定是费的超级粉丝。但是看过桑天王后,我就没那么喜欢费了。有可能是先入为主吧。

发表于 2010-7-27 12: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rjliang 于 2010-7-19 10:07 发表
从理论上去解释,可能是这个角度越大,挥拍的距离越长,产生的力量就越大。这个还要继续阅读有关方面的资料

对控制发球的角度也很有帮助。感觉在两边发外角比以前容易了。

发表于 2010-7-30 15: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octurna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octurna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第二届悉尼网球比赛正式开始了,有奖竟猜"谁是冠军"的活动也开始了,有兴趣的打网球朋友们可以来看一下:
http://www.oursteps.com.au/bbs/v ... page%3D1#pid4255700
No Pain No Gain

发表于 2010-7-30 15: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昨天忽然对正手雨刷式随挥是怎么一回事有所领悟。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