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工科出身的, 思路虽清晰, 但文笔是很平直的, 仅就自己的经验给有相同家庭处境的同学一点例子可以参考吧.
1. 我对"给长辈做规矩, 立界限"的定义
对孩子做规矩在于管教, 对老人来说肯定是不一样的. 我所说的给长辈做规矩更多在于给他们立界限, 立小家与小家之间的边界, 无论是经济上的, 还是家务事上的.
我和先生对这个界限是相当明确的, 我们成家生子, 在两家原生家庭和自己的小家庭中, 保护和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庭是第一位的, 在精力和经济有余的情况下, 再来帮助和平衡好两个原生家庭. 但是多少个华人长辈能够和子女有足够的界限意识? 孩子结婚要管, 买房子要管, 生孩子带孩子要管. 在帮助我们的同时, 很多长辈都是控制不住自己会干涉小家庭的生活的.
2. 我家的长辈需要做规矩吗?
看每家的情况. 没有矛盾, 相处在一起和谐融洽的, 那根本不需要. 像我家这种, 小辈自主独立意识强, 长辈又喜欢时不时干涉我们内政的, 就需要做. 其实做规矩这个措辞并不是非常恰当, 如果可以我更喜欢可以和长辈平等沟通, 可惜不是每个家长都是这么开明的. 所以我的做规矩带有给长辈不断灌输我们的思想和理念的做法.
3. 我有足够的资格给父母做规矩吗?
我经济独立了吗? 我的小家脱离得了父母的帮助吗? 我给父母做规矩的目的, 到底是为了我一个人的好处, 还是为了大家所有人的好处? 我个人认为人有私心无可厚非, 但是不要打着为对方好的旗号让对方做只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 因为日久见人心. 目的不纯的做规矩, 也许一时有效, 但不会长久的.
4. 如何给父母做规矩?
也许这才是大家更感兴趣的话题, 但是很遗憾的. 具体的操作方法要具体到每个家庭每个人的性格脾气和偏好上. 我的智慧仅仅达到了解我身边最重要的那几个家人, 对我家人有效的不一定对其他人有效. 但是我有一个一直坚持的原则, 也是从育儿理念那里得到的, 温和而坚定.
我自己的经验呢, 就是从结婚起, 和原生家庭相关的决定, 都是先和先生开诚布公地谈清楚达成我们两人之间的一致, 然后再把我们的决定告知双方父母, 比如我们给他们办排队移民的决定, 比如我们自己带孩子不需要他们常住在澳洲的决定. 所以我们家从来不会出现一方父母不打招呼, 不请自到的事情. 再举个例子, 在有了孩子以后每次长辈过来度假和我们同住, 从机场回家的路上, 我老公一定会给他们约法三章, 不要追着孩子喂饭, 孩子摔倒不要太紧张, 我们管教孩子的时候请回避之类的.
至于父母养老的安排, 我们以前三家人的共识是, 等他们75岁拿到pr以后一方买一套我们附近的小房子, 一方也就是我单亲的妈和我们同住. 但是每年过去, 每个人的想法都还在变动, 所以未来到底怎样我们也没有100%的把握. 而且我们最近一次回国感觉到一线城市的便利和发达, 到时候我们回国照顾他们也未尝不可. 我和老公都是想法很flexible的人, 我们觉得家里人在任何时候需要我们放下工作半年至1年, 只要经济许可我们都是可以把工作放下的. 孩子小的时候是这样, 老人老的时候也是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