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xiao V 的作业 (2006-3-30) v77 · E&E -- 2009聚会美食之一 ----- 酸辣青芒果 (2009-11-14) 闲夏采薇
· (加长标题,最后更新在138这个吉利数字的楼)和房地产中介捣浆糊 (2012-6-7) roy99883630 · 给大家简单汇报一下,今天HEARING的情况。 (2005-5-7) noi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Rainstorm

[原创作品] 2012年7月半月谈 小谈《红楼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9 20: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cti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cti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写的真好看,红楼是我最喜欢的书,前八十回看了十遍以上
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待见李少红版红楼,我觉得很好啊,摄影建筑家具摆设音乐,都是那么美。老版在当时固然经典,毕竟粗糙了些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8-29 20: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instor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instor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Rainstorm 于 2012-8-29 19:42 编辑
action 发表于 2012-8-29 19:05
楼主写的真好看,红楼是我最喜欢的书,前八十回看了十遍以上
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待见李少红版红楼,我觉得很 ...


李少红的编剧很简单。可以说是100%的忠于原著吧。连作者不方便直说,只能用鬼神儿来代言的情节,续作者的编排,李少红全按原著拍了。这看得出,导演不想太招惹骂名。谁要想要骂就骂作者和续作者好了。

但是还是要说的地方就是演员功底儿太差。我敢说这些人之前都没碰过原著。这些俊男靓女就是为了出名才出镜的。拍片儿前先的恶补。可惜小演员现代元素气息太浓,演着演着就像“画皮”了。为了利益出演,根基不纯,功力不够。不想指责这些小孩儿也不能太指望他们演出什么好戏。小演员们功底太差,很多语言对白和表情语言无法演出来,只好用旁白来解围。通篇上下旁白不断,虽然100%的忠于原著,但是这么演的话,要么我自己看原著,要么请说评书的单田芳来讲故事,要么请赵忠祥老师用解说动物世界的方式朗读一遍。

或许有人也不同意这个指责。毕竟红楼梦的读者不是14亿。如果不能理会剧中人物的神态语言,就算演员演得再好,观众也不懂。这也可以理解,比如新三国就改了不少。但是全剧上下数不清楚的背书似的旁白怎么也不会是精彩的部分吧。

全剧上下,一直让观众处在诡异的气氛里。我看的是盗版,觉得漆黑一片,最开始一直以为视频被压缩的太狠。后来才知道,原版也差不多。到现在也不明白李少红为什么这么拍摄,这个就全是导演的事儿了。原作者死了,编剧不管灯光舞台。她李少红在剧组最大。一般影视作品中黑色低沉色调代表悬念悲剧,比如哈利波特的从第四部起,导演大卫叶姿就一直用黑色来做背景。有人不喜欢,但是大多数还是买账的。黑色也符合原作(从第三部开始起)抑郁沉闷的和血腥悬念的情节。但是不符合红楼梦。红楼梦大多情节灯光应该更光亮些。红楼梦的悲剧不需要过多的诡异和黑色来渲染。在看似光明的色调中悲剧惨淡出现才是导演的功夫见证。这个不是我站着说话不腰疼,很多导演都可以做到。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9 收起 理由
leobub + 2 我很赞同
虞宅与美丽 + 5 顶最后一段。
adduvs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明年买T3

发表于 2012-8-29 21: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dduv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dduv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希望能一直说下去

发表于 2012-8-29 21: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ianshachu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ianshachu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虞宅与美丽 发表于 2012-8-29 17:34
人们耿耿于怀后四十回,其实多半是从讲故事的角度,希望故事有个结局,人物命运有个交待。单从文学欣赏的 ...

同意! 何必非要纠缠于所谓结局? 灵光一现就已足够, 何况还有浩浩瀚瀚的八十回供人品味终生!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Rainstorm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8-29 21: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ianshachu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ianshachu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ainstorm 发表于 2012-8-29 19:38
李少红的编剧很简单。可以说是100%的忠于原著吧。连作者不方便直说,只能用鬼神儿来代言的情节,续作者的 ...

其实我满喜欢李少红, 喜欢她慵慵懒懒拍故事的腔调. 但红楼梦么, 老实说李少红真是勉为其难了. 别说她本来就是临阵顶上去的. 即时她筹备了十几年,我看拍出来的也就是部扩大了的大明宫词或者橘子红了. 演员就更不用说了! 整个就是拆台的! 人说老版红楼拍成了旧社会的年画, 那么新红楼充其量也只是单田芳评书的背景插图而已!  还不如年画逼真好看呢!

发表于 2012-8-29 22: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instor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instor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qianshachuang 发表于 2012-8-29 20:52
其实我满喜欢李少红, 喜欢她慵慵懒懒拍故事的腔调. 但红楼梦么, 老实说李少红真是勉为其难了. 别说她本来 ...

我记得当年她的确是临时被请来的。
那些小演员海选的时候本来是胡玫。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她放弃了。
其实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创作方向。没有任何人是全能的。包括那些大导演斯皮尔伯格之类的。这些人之所以少有失败是因为他们选剧本,改剧本,一切都按自己的灵感来走。他们也不会接那些限制导演的剧本。胡玫这个导演,我非常喜欢她的《雍正》《汉武》,我都爱看。但是她的弱点也表现出来,那就是对战争场面的表现力很低。她对历史人物的内心揣摩很敏感。如果让她拍战争戏,估计要歇菜。

对李少红的红楼梦我只能说,我看着不好。但是我觉得很多人还是爱看的。比如那些旁白念叨的我头疼。我宁可让我妈嚼我耳根子,也不想听那些旁白。但是没看过原著的人,没有那些旁白,可能真没法看红楼梦。我在没有看过原著前,老版三国,红楼,看的时候都很蛋疼。

演员也很麻烦。用脸熟的名角,观众要叫翻天。用新人,在这个潜规则,急功近利的社会,没有时间让那些小孩子熟悉,加上他们自己也没这个本事和愿望。能拍到这样,也行了。没让张纪中来掏腾,已经是曹公在天显灵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4 收起 理由
vivian2006 + 6 我很赞同
虞宅与美丽 + 8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明年买T3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2-8-30 00: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ainstorm 发表于 2012-8-29 19:38
李少红的编剧很简单。可以说是100%的忠于原著吧。连作者不方便直说,只能用鬼神儿来代言的情节,续作者的 ...

莫非原准备拍聊斋的,不小心拍作了红楼?

发表于 2012-8-30 00: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instor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instor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虞宅与美丽 发表于 2012-8-29 23:43
莫非原准备拍聊斋的,不小心拍作了红楼?

呵呵。其实我在想,李导是不是真的懂红楼梦呢?
不过嘛,话还是那句,人家拍戏不是给我一个人看的。我不喜欢可不代表人家拍的不好啊!
明年买T3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2-8-30 13: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uoz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uoz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87版红楼梦太经典了。

发表于 2012-8-31 19: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obu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obu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ainstorm 发表于 2012-8-29 23:57
呵呵。其实我在想,李导是不是真的懂红楼梦呢?
不过嘛,话还是那句,人家拍戏不是给我一个人看的。我不 ...

她说过<红楼梦>她看不下去.她不喜欢.不知道她为什么要拍.

发表于 2012-9-2 20: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ay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ay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追完了帖子,不免想重读红楼了,总觉得曹雪芹写宝玉实是写了他自己,雍正一代抄家之盛,实不是宝玉能去螳臂当车的,我总觉得曹是意识到衰败总是免不了的,才让宝玉前半段半点不通经济之策,而后半段,虽不知原著的结局应是什么,然而“散”字贯穿始终,大约不是大团圆
借帖子问一句,不知有没有朋友看过一本评红楼诗词的书,书中从诗词的角度去推测曹氏原本设计的结局,很久以前读过的,后来再找,竟找不到了
记得书中从“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这句,推测黛玉的结局是听到宝玉身亡的虚假消息后病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2-9-2 23: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eobub 发表于 2012-8-31 18:45
她说过她看不下去.她不喜欢.不知道她为什么要拍.

李这话说的真是太轻慢了。

发表于 2012-9-4 21: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mexc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mexc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从不敢看李少红的红楼梦。
红楼梦不是什么人都能拍的,什么人都能演的。

发表于 2012-9-4 22: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instor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instor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期待王晶的港版。

发表于 2012-9-9 18: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obu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obu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贴篇好几年前写的文,和此楼各位爱红之人分享。

烟火仙子

久读红楼,最喜欢的人物是黛玉。但想写她,却总觉得难下笔。因为喜欢,所以难以保持客观,不象写别的人,容易站在比较中立的立场上说话。不过又一想,即使是不成句的点滴,又有何妨?于是就这么胡乱写下来。
  
  有人说黛玉是小孩子,若她真正成熟了,就会象宝钗那样稳重世故。又有人说黛玉只能生活在富贵之家,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姐,偶尔情绪不好了,写写诗,发发脾气,属于没有生产力的享受阶级。他们因此而不喜欢她。
  
  其实象小孩子的是宝玉而非黛玉。即使是宝玉,也在成长。只是成长让他烦恼,他宁愿永远做个小孩子,若鸵鸟一般将头埋进沙土不闻周遭世事变迁,永远过着那悠长的倚红偎翠的繁华岁月。至于黛玉,她只不过是大观园里最自然的人,一个温和的另类。有人曾把黛玉比做黄药师,我虽然喜欢这比喻,仔细想想还是觉得不是太象。黄药师是男人,他可以自造一个属于他的完整世界,选择去一个开满桃花的海岛过他游哉游哉愤世嫉俗的术士生活。而黛玉不能。她的生活空间有限,不能做出惊世骇俗的事业。她只能在她那有限生活空间内,尽可能地做自己。而且,她也并不愤世嫉俗。她只是在一旁站着,情绪来了说一两句俏皮的揶揄之词。象黄药师那样与传统对着干的是妙玉。而妙玉的孤僻有迫不得已的原由。她自小多病,用了很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只好自己亲身入了空门才好。她内心对世俗生活的向往与所处的清灯古佛环境对比太大,难以承受,产生裂变,搞出许多荒诞不经的表象,欲盖弥彰。相比之下,黛玉比妙玉自然得多。黛玉和黄药师相似的地方是至情至性。从这点来说,她很食人间烟火,而且乐此不疲,毫无怨言,终其一生追求爱情,哪怕牺牲了生命也不足惜。
  
  现代女子多半看不起宝玉,因其不上进、甘愿宥于幼稚、无用。但在书中时代,他还是大有其可取之处。他是荣府嫡孙,很可能是世袭继承者,且相貌堂堂,对女子温柔体贴。他于仕途经济不热衷,但诗词歌赋上也别有才情,并不是一个众人见了退避三舍之人,反而是谁都愿意与之拉上关系之人。否则18岁的贾芸怎会生拉硬扯也要做14岁的宝玉的儿子;傅轼家的嬷嬷们专门要拜见一下传说中的宝二爷?这种情况下,加上他本人的爱好,他有条件饱览众女子颜色。书中说他与黛玉是一见如故,两小无猜,一起长大。似乎黛玉与他的感情是占了青梅竹马的便宜,旁人很难插足。但书中又写宝玉读了那些野史外传后,再比较所知的琼闺秀英,发现黛玉是其中的佼佼者,因此存了一段心事;黛玉从苏州回来,宝玉在旁冷眼品度,发现她更“超逸”了。可见他对黛玉的感情并不是盲目的,是比较选择之下的产物。若论先来后到,黛玉之前还有个湘云。当年湘云在贾府很住了一段时间,因此服侍她的袭人和她感情极好,相互谈起过今后嫁人的心腹话。但宝玉没有对湘云产生别的感情。之后来的宝钗、宝琴,都是极品人物。宝玉也没移情别恋。黛玉在他心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他的这种选择是循序渐进的。其中的戏很精彩。那段时间估计也是不喜欢黛玉的人最不喜欢她的时候。两人总是吵架。黛玉尖酸刻薄,得理不饶人。动不动就哭。她的表现就是恋爱中人患得患失的表现,象一只容易受伤的小动物,非常敏感,同时也带有很强的攻击性。在宝玉跟她表白了心事之后,黛玉完全变了。他们二人俨然有默契的知己。黛玉的心事也不再是宝玉是否选择她,而是贾府是否选择她了。宝玉她可以试探,而长辈的想法,她是无法试探的。后来就连对宝玉,她也远不如先前直接。听到“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的话,她只把疑问存在心里,并不说出来,反而还在脸上装出笑容打发了乱说话的宝玉。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悲伤转为暗自饮泣,黯然神伤。日复一日,漫长的等待。
  
  宝玉选择黛玉,因为他们灵魂契合。黛玉从小生长的环境应当是非常幸福的。她的家,可能远不如贾府的富贵(她初进贾府时的忐忑表明她对贾府生活环境的距离),但充满自由与爱。她的母亲,是贾母最疼爱的女儿。贾母这个人是非常潇洒的,她一点也不拘泥呆板。她最喜欢的就是聪明漂亮的人。我想,黛玉的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下,应当会成长为一个闺阁中少有的洒脱不拘之人。她对女儿的教育可能没有王夫人薛姨妈那么严格,何况女儿还小,也不用操之过急。黛玉的父亲,公侯后代,世代书香,本人是探花,应该相当有学识。他们专门给她请老师,请的是才华不俗的贾雨村。这个家庭,当是极有情趣的。春天看花开,夏天望落日,秋天观浮云,冬日赏雪花。住的地方不大却精致,十分注意细节布置。闲来调朱弄粉,品尝新茶,逗弄鸟雀。这些在黛玉日后的生活察觉到当日的痕迹。而她进贾府后,爱她的外祖母仍然比较宽松的成长空间,加上少有人点拨管束,她基本是任由心性成长的。她是大观园里唯一在自己房里饲养动物的人----一只聪明的鹦鹉(其他院子最多只是在廊下挂着雀鸟笼子做个摆设罢了),没事就教鹦鹉诗词,打发时光;她爱护在她房上做巢的燕子,叮嘱丫鬟要在大燕子飞回梁上后才放下帘子;她去找宝玉,路过沁芳桥,看到水鸟文采闪烁,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细细观赏,以致去晚了,被关在门外,还受了一场气。她爱花,看到花落她就把它们收到一起埋在土里葬掉,很有逸士风范;她并不素面朝天,而是很喜欢搞这些女儿活。宝玉去上学,专门叮嘱她要等他放学后再制胭脂。从宝玉给平儿理妆上可以看出,他们搞的这些玩意儿是很费工夫的,胭脂不是市面上那种成张的,而是用鲜花露淘澄干净再蒸馏了盛在白玉盒子里的膏子。粉是装在玉簪花棒里再放进宣窑盒子内,轻白红香,也远比市面上的好。她也熏衣服,只是冬天熏得少些。她的身体不好,贾母不让她多做针线,但她给宝玉做的香袋非常精美;她还裁剪,连常做女工的宝钗都夸她“能干”;她的家,潇湘馆,如同公子的书房 --- 可能她父亲留给她的就是这些书吧;有时她会弹琴;突然有感触时,会专门拜祭一下那些古代美女。从这些可以看出,她是个十分热爱生活的少女,纤弱的外表下,是藏不住的勃勃生机。她母亲去世得早,她父亲对她说他“已无心再娶”,那时他最多不过中年,旧时男人续弦几乎是个传统,但他已无心,根本不顾及无后(本有一子,三岁夭折),可见他对妻子的爱有多深厚。爱是这个家庭的一笔财富,也是黛玉今后为之活着的理由。当然,也可以说是致她于死地的根源。这样的一个黛玉,怎么能不符合唯美主义爱恋脂粉没事对着风花雪月长吁的宝玉心中伊甸园之伴的形象呢?
  
  大观园里最漂亮的是宝钗,她不用化妆就可以艳冠群芳。还有后来加入的宝琴,比她姐姐还要漂亮。我想,这姐俩的容貌恐怕是无可挑剔的。相比之下,黛玉美在何处呢?她美在一个“态”字,是一种灵动的美。她的五官可能并不完美(卷烟眉,眉毛不黑;含情目,可能是水汪汪的,但也许并不大;除此之外,书中没有怎么正面描述过她的相貌,但有一句院中人都认为黛玉的长相不及宝钗),书中也没写过她有如雪肌肤,但她自内而发的超逸气质使她在举手投足间韵味十足,让人一见她有种震撼,觉得是神仙类人物。薛蟠看到她,也被她的“风流婉转”震住,半晌回不过神来。这薛蟠,别看他是呆霸王,他看女人的眼光还是很毒的。他看中香菱,是觉得她长得不俗,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好看而已(香菱长得和兼有黛玉宝钗之美的秦可卿相象,也不辱没不俗这个词)。他选的媳妇夏金桂,也是个美女,而且还通文墨,只是他不懂鉴赏女人的内心世界,所以遇到个河东狮,是他倒霉。话说回来,这“风流婉转”四个字可能就是黛玉之美的精辟概括。走过大半个中国见识不凡的薛宝琴,初见黛玉就和她异常亲热,因为她一下看出这个姐姐是大观园里出类拔萃的人物。黛玉的美,有种洒脱不羁的味道。她写诗,不象别人那样呆坐着冥思苦想。她或看梧桐,或看秋色,等众人都写完了,她提笔一挥而就,然后掷与众人,酷毙了。宝玉去上学专门来找她与她告别,她边梳妆边揶揄他:“好,这一去可定要‘蟾宫折桂’去了。我不能送了。”言语之间透露出对宝玉此回去上学目的的清澈了解(宝玉去读书就是为个秦钟)。宝玉雨天行路,舍不得用玻璃绣球灯,被她责备为“剖腹藏珠”。丫鬟给宝玉戴不好帽子,她不耐烦地说:“罗嗦什么,过来,我瞧瞧吧。”站在炕檐上三下五除二就弄好了。香菱找他学诗,她就说出如果要学,就跟她学的话来。完全直截了当毫不做作的名士派作风。
  
  说黛玉完全不谙世事,那是有欠妥当的。大观园里哪有不通世故的人。连孤僻自傲的妙玉,也会殷勤热情地迎接贾母,何况黛玉呢?她很知王熙凤的为人,宝玉挨打,凤姐定会去打花胡哨(顺便插一句,她对凤姐说话从不留情,比如“贫嘴贱舌讨人嫌”之类,可凤姐似乎并不讨厌她,反而很喜欢她开玩笑。凤姐喜欢聪明伶俐的人,比如她从宝玉那儿挖过来的小红,再加上黛玉那种名士派的作风对她不容易产生伤害,她们之间倒有惺惺相惜的意思);赵姨娘来看她,她知道她是从探春处出来,做顺路的人情;蘅芜苑的老妈妈给她送燕窝洋糖来,她会理解她们因为天寒夜长因此会个赌局;宝玉的小丫鬟给她送东西,她不由分说就抓两把铜钱赏她;她会暗地里替贾家计算一下财务情况,称赞探春管家有两手。如果她愿意,可以什么都做得很好。在与宝玉达成默契之后的黛玉,似乎成熟了很多,不再象她幼时那样容易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但是她的心思大半在情字上打转,剩下的部分又给了诗歌,用在人情世故上的部分不多,加上她本来可以也不是太在乎这些得失,所以偶尔仍会不留心。宝玉过生日时,她打趣宝玉却伤着彩云的面子;她与众姐妹去看望因乳母会赌局而受辱的迎春时与湘云乱开玩笑,不顾场合。刘老老第二次来贾家,她在席上不留心说出西厢牡丹亭的句子,被宝钗抓个正着。这后一件事,倒是促成了她与宝钗的冰释,二人从此结成金兰之契,算是坏事变好事。
  
  当初黛玉对宝钗的敌意,来自于对自己在宝玉心目中地位的岌岌可危之感。宝钗家世比她好,人比她漂亮,比她有人缘,还有一把金锁,上面刻的字恰好又和宝玉脖子挂着的玉上刻的字是一对。她能不忧虑么?她针对宝钗所有刻薄的话几乎都是基于这种忧虑才说出来的。所幸宝钗为人大方,并不跟她计较。其实宝钗若真要和黛玉计较,可能黛玉还会占下风。黛玉的才情表现在“新奇”“别致”以及“快捷”上,她生气时说的话基本上是逞一时口舌之快,颇有漏洞的。宝钗是思维很全面很稳当的人,她说的话通常经过了深思熟虑。某年端午,宝玉得罪宝钗,黛玉在一旁面露得色,结果他二人同时被宝钗嘲讽贬损一通,弄得面红耳赤,无言以对。在那两句“良辰美景奈何天”与“纱窗也没有红娘报”之后,她给宝钗拎到蘅芜苑去听批评,羞愧难当(她不是那种硬着头皮抵赖的人,如果她认为自己错了,是会承认的),被宝钗说得心服口服,一下改变了对宝钗的看法,心甘情愿聆听教诲。宝玉向她表白心迹让她放心,宝钗的这番教诲则让她得到了她渴慕已久的同性朋友之间的友谊。她与湘云关系也好,但那更象是一种小女儿的友谊,吵吵闹闹的。而其他人,看不出谁和她的关系特别好。她似乎很欣赏妙玉,但后者太为孤僻,即使黛玉能够大度对待妙玉的刻薄,她们也不可能成为非常亲密的朋友。中秋之夜,妙玉替她与湘云把诗续完,她难得见妙玉这样高兴,也很开心,于是兢兢业业小心翼翼地维护妙玉的热情。宝钗是大观园中最成熟的人,博学多才,黛玉有了这个朋友,她自己认为是福,因此以后她管薛姨妈直接叫“妈”,管薛宝琴叫“妹妹”。黛玉其实是个心最温暖的人。宝钗说“我在一日,且与你消遣一日”感动得她掏心掏肺。这友谊让她仿佛回到童年,家中那和睦的岁月。黛玉是经历过家庭温暖后又失去这种温暖的人,所以才更珍惜在她看来是失而复得的幸福。而在宝钗,我个人的看法是她并没有把黛玉放在特别的位置。她对谁都好。湘云请客,她替湘云计划,拿自己家里的东西来帮助她;岫烟典当冬天的衣服,她替她去取回来 --- 岫烟是取中了宝钗才取中薛蝌的;平时她的衣服也会送给丫鬟们穿,并不计较。宝钗实际上更重视社交。当初林黛玉不喜欢她,说话刺她,她心里相当清楚,但并不着急扭转。她可能看出黛玉并不是那种狡诈阴险之辈,为人又欠缺足够的心机,要得到她的友谊只需要合适的契机出现就可以了。而这个契机最终也出现了,并且果然促成了她们之间的和睦。对黛玉来说,这并不是坏事。我相信有宝钗薛姨妈相伴的那段时间是黛玉最快乐的日子。黛玉也因此恢复了不少少女的活泼天真,在此后的聚会中讲了许多精辟的笑话(她的“炒颜色吃”真是现代派的幽默,我第一次看时心为之一动,后来黛玉果然成为我的知音号人物)。只是薛姨妈虽然认黛玉做女儿,黛玉称她为“妈”,薛蟠游历归来的中秋,薛家母女还是自己团聚赏月去了,留下孤单的黛玉和湘云在凄冷的寒塘边联诗。那是大观园最寂寞冷清的一次诗会。
  
  有人说黛玉只能生活在富贵中而无法在贫穷的景况下生存,窃以为这种看法还是有点偏。当时贾府是烈火烹油般繁荣,黛玉以及众主子都不用自己操心家务(除了处在管家位置上的人)。她们自己做点针线活也是为了好玩、散心,不是环境迫使她们劳动。薛家的宝钗和史家的湘云都是因为家境不如以前了,要节约开支才以女工当正业,补贴家用,或开源节流(宝钗还有点未雨绸缪的感觉,湘云家已是不得已而为之)。那是另一回事。很难说那些小姐们谁能真正经受得住艰难日子的。迎春遇到一个委琐男人小命就没了。惜春看到家败,能做的只是出家逃避。要强的凤姐受两下折磨也病死了。她们中的大多数恐怕都无法捱过不再富贵的日子。黛玉的致命伤是她的病,而不是她的娇贵(兴儿对尤氏姐妹议论家中长短,形容黛玉是太弱一吹就倒了,反而形容宝钗是因太娇吹吹就化了)。就此而言,也许她的身体无法度过贫困日子。但不能因此断定她只能风花雪月。对于黛玉这种把感情作为人生第一追求的人来说,如果爱情遂愿了,她或者可以走很长一段路。无论环境如何变迁,精神上的愉悦可以赋予她顽强的生命力。这样的人从古到今都不少。倒是宝玉,我很怀疑他的生存能力。
  
  说到黛玉的病,我认为她是很坚强的。就在上个世纪前半叶,肺病也是很严重的疾病,病者痊愈率很低。有重病的人,通常脾气会很怪,很悲观,因为他们眼里没有未来,而现实又如此艰难。黛玉有这样的病,还可以欣赏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能说出高水平的俏皮话,她的精神是很坚韧的。真正催垮她的就是一个情字。原稿80回后丢失,不知道黛玉去世的具体情况,有说她因宝玉外出不归下落不明于是投水而亡的,有说贾家败落,她被迫嫁给北静王以拯救那个大家庭后病死的,不一而足。不管她是怎么死的,总不会象高鄂写的那样听说自己嫁不了宝玉了,变得颠三倒四,痴呆疯狂,又烧诗稿,又不住表明自己的清白,临死时还要控诉“宝玉,你好……”,怨气逼人。我想她当时的情形当是“我将只是萎谢了”,或者类同徐志摩说的“不得,我命”。象她那样诗人气质的人,生如夏花般灿烂,死也当如秋叶之静美。
  
  俺老认为林黛玉若是年幼不失怙,身体无大病,很可能成长为《秋灯琐忆》里关秋芙那样的女子 --- 聪慧温婉的大家闺秀,与相公夫唱妇随,其乐融融。如果在文学作品里选,大概会和《京华烟云》里的姚木兰相类,灵气十足,聪明不世故。如果家庭败落,但宝玉还与她相伴,那么她会象《浮生六记》里的芸娘一样用柔弱的肩膀地挑起生活的重担,同时也不会辜负任何一个可以品味春花秋月的机会。她有一颗晶莹如玉的最初之心。
  
  2005年3月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25 收起 理由
1769604466 + 2 你太有才了
mlstring + 6 我很赞同
Happybanana + 4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9-9 19: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dduv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dduv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了这个楼 特地去看了新版红楼梦 故事还是那个故事 我却总是穿越到87版 明明看着新版 那子里都是以前的那些人
新版红楼那些个美少女们是不能开口的 也不能听见人说话 不然立马捂嘴嗔笑 着实受不了
[url=http: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2-9-9 22: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dduvs 发表于 2012-9-9 18:07
看了这个楼 特地去看了新版红楼梦 故事还是那个故事 我却总是穿越到87版 明明看着新版 那子里都是以前的那 ...

这大概是她们能想像到的表现娇羞的唯一方式。

发表于 2012-9-10 00: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instor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instor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eobub 发表于 2012-9-9 17:59
贴篇好几年前写的文,和此楼各位爱红之人分享。

烟火仙子

您是原创吗?
明年买T3

发表于 2012-9-10 09: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obu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obu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ainstorm 发表于 2012-9-9 23:34
您是原创吗?

呵呵,转帖我会注明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8 收起 理由
Rainstorm + 8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9-10 11: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instor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instor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eobub 发表于 2012-9-10 08:09
呵呵,转帖我会注明的:)

幸会幸会,原来您就是水栀子。
您有不少文章啊!现在在澳洲?
有时间去拜读拜读。
明年买T3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2-9-10 12: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呵呵,风云际会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9-10 14: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obu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obu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这里平时碰不到喜欢红楼的人啊。

互相交流啊:)

发表于 2012-9-10 20: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therinec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therinec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rk. 有空慢慢看

发表于 2012-9-11 01: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instor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instor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Rainstorm 于 2012-9-11 00:49 编辑
leobub 发表于 2012-9-10 13:06
在这里平时碰不到喜欢红楼的人啊。

互相交流啊:)


今天在网墨文集看了您写的尤三姐,晴雯,宝钗的三文。文笔流畅,构思严密,让我受益匪浅。
本来想转帖过来,不过没征得您同意,所以还是看看您的意思。比如您想自己开个帖子。

呵呵,我写的东西太让人见笑,如果有批评请尽管指出。
记得最后一次看《红楼梦》的时候,前80回里依旧有很多疑问。
过去3,4年了,忘了什么问题。
既然遇见您,我先去温习一下,看看当时为什么纠结来的,然后再来请教!
明年买T3

发表于 2012-9-11 01: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instor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instor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虞宅与美丽 发表于 2012-9-10 11:42
呵呵,风云际会啊。

版主呀!
俺们遇到真正的高手了!
明年买T3

发表于 2012-9-11 14: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obu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obu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ainstorm 发表于 2012-9-11 00:42
今天在网墨文集看了您写的尤三姐,晴雯,宝钗的三文。文笔流畅,构思严密,让我受益匪浅。
本来想转帖过 ...

你这种逐篇评论的才真正好。我一直不敢这么评呢。期待后文哦。

我那几篇若看得起我就贴过来吧。都是七、八年前写的,现在应该会有新感受。

还有,请别用您好不好,吓得不敢说话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0 收起 理由
Rainstorm + 5 俺可以一次加5分了!!
虞宅与美丽 + 5 先定个金!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9-11 15: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instor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instor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Rainstorm 于 2012-9-11 14:16 编辑
leobub 发表于 2012-9-11 13:03
你这种逐篇评论的才真正好。我一直不敢这么评呢。期待后文哦。

我那几篇若看得起我就贴过来吧。都是七、 ...


本来是要转的,但是刚才看见版主的加分才想起来,还是请水栀子(用你笔名!哈哈)自己转吧!
那些精品文章一旦转过来,版主(虞版,俺可给你预支了 )和其他同学肯定加分的,如果我转,就全进入我的帐上了,还是建议你来转。或者开新帖子也行。当然来我这个老帖子更欢迎!

PS足迹的积分明年4月份就要被国际货币基金加入一揽子货币中,很好用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leobub + 3 谢谢!我只能加3分,汗。

查看全部评分

明年买T3

发表于 2012-9-11 15: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obu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obu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山中高士

南朝人孔稚珪的《北山移文》,极度讽刺了那些伪装隐居以求功名利禄的所谓隐士。曹雪芹作为一个博览群书的古代人,没有理由没看过这篇位于《古文观止》上的文章。文中高士所居的山上长满了春萝,芳杜,薜荔等奇香异草,跟宝钗居住的“蘅芜苑”十分相似;而宝钗生活素朴淡薄的表面与其内心的“送我上青云”之抱负与文中隐士之隐而不隐相当吻合。

那么,他给宝钗起号“山中高士”真的是讽刺她吗?

想起脂砚斋说的钗黛乃一人,又想起空空道人去录《石头记》时,石头说的那一干女子“皆出于我之上”云云,乃由衷之言,如果说作者要讽刺薛宝钗,未免不象。不过,作者在写书纪念这些优秀女子之余,难保不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就象他让林黛玉抽到代表芙蓉的“莫怨东风当自嗟”签,其实听来也有不赞成黛玉性格中敏感脆弱方面的意思。既然如此,为何不能以容易引起歧义的“山中高士”四字来表示他对宝钗为人的某种看法呢?何况,这并不是贬低宝钗,只是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而已。

宝钗和黛玉不同。按照书中所说,黛玉是一无所有(考据派说的林如海留下了几百万银子的遗产在此不考虑),她毫无牵挂,唯一担忧的是自己的未来。外祖母保证了她的日常生活仍有公侯小姐水准,再加上她丧母极早,未曾受到过完整的封建淑女教育以及她性格本来就有的脱略派诗人作风,因此可以义无返顾、洒脱不羁地去恋爱,直到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大概便是脂批的“求仁得仁又何怨”的意思(女神仙来人间为男神仙还泪以报灌溉之恩也不在考虑之列,这里是把书中人物当做非神仙看待,无前世后世轮回之说)。

而宝钗呢,她有家。有家相应地就会带来责任、负担,不仅仅是天伦之乐。书中说宝钗父亲“酷爱此女”,教她读书识字,比乃兄薛蟠高出不知几倍。可见她象林黛玉一样天资聪颖,过目不忘,阅读范围甚广(她读西厢恐怕早于宝黛多年)。而且,她的父亲和黛玉父亲恐怕也是一样洒脱的名士类,虽然是商人,但相信并不是只知行商之人。明清江浙一代文风很浓,平凡布衣都可以写出隽永文章,比如蒋坦的《秋灯琐忆》,沈复的《浮生六记》,何况“紫薇舍人”的后代呢?因此,这位父亲才会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教他那“肌骨莹润”的掌上明珠读许多书,而非仅仅如同贾府三艳一样只是想要女儿“认得几个字,不做睁眼的瞎子”。从宝钗后来表现出来的博学可以看出当日的积累。她父亲在她身上是花了大力气的。如果,她的父亲不死,也许,宝钗会由着她自然的心性发展下去,或者,长成另一个宝琴(宝琴没变成宝钗,也许是因为她的兄长大她许多,且又懂事负责,不用她操心家务)。但是,自从她父亲一死,一切都改变了。

旧时中国家庭,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尤老娘以前嫁得也应不错,否则不会和皇粮庄头家结亲家。但男人死了,她的家终于支撑不下去,“家道艰难”,只能靠女婿度日,结果把两个亲生女儿都变成了非优非妓的不伦不类之人。而薛姨妈是决不会象她那么做的。薛姨妈的出身高贵,夫家还留有丰厚产业。书中描写的她本身的性格是宽厚仁慈,好象并不象她姐姐王夫人那么严厉。但她们毕竟是一母所生,少女时代受的是相同的淑女教育,她的道德观处世观和王夫人当相去不远(王熙凤是下一代,教育她的长辈不同,算异数)。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也很相似,都把女儿培养成了较为完美的淑女,一个已经将女儿送进宫中,成为“贤德妃”(可见元春基本是靠品德取胜,而非美貌),一个准备把女儿送入宫中。她们对儿子都百般溺爱。只是宝玉资质和薛蟠不同,有幸没成为另一个呆霸王(不过因小事撵茜雪[这可是人家的生计,他知道让一个家庭贫寒的人失业造成的后果吗],心情不好想踢人而误踢了袭人外加调戏母婢也差不多了)。可以想象,宝钗在父亲死后,面对无能蠢笨爱惹事生非的哥哥和母亲的叮咛嘱咐担忧仓皇等,她以前全部的天真与烂漫基本都被洗掉了,或者埋入了记忆深处,取而代之的是一副沉重的家庭担子。父亲的死,也就是她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的终结,是她作为一个淑女的开始。她是母亲全部的希望与依靠。

在这样一种生活压力下,天生聪敏的宝钗在帮助母亲操持家务的过程中目睹人情世故,深知世态炎凉,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为人处世方式。成为了一个表面“安分随时,随和大方”,淡服素容,“不关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冷面人。她的言行举止决不会溢出淑女规范的一步。她在社会允许女子活动的范围内尽善尽美地做人,结交一切可以结交的对象,但她仍然把自己保护得严丝合缝,很难对别人说出自己的心理话。从某种角度来说,感情是人的死穴,她几乎已经是习惯性地“刀枪不入”,因为露出弱处将会伤害到她对家庭的保护,伤害到她深爱的母亲以及时时担心的哥哥。因此才有湘云、黛玉跟她掏心掏肺,而她并未同样对待她们将自己内心深处最害怕的东西也一一告诉,只是泛泛而谈(黛玉在秋窗风雨夕那晚可以说对宝钗赤胆相对,宝钗只淡淡地说“是恐我在人人跟前失于照应罢了”,也未顺着黛玉继续“那起小人岂有不嫌的”之敏感话题)。这种不对等的沟通并非宝钗轻视她们,而是她说了也无益,换来最多不过是同情。这样也可以解释金钏儿死后,宝钗的态度。宝钗和金钏儿不会不熟,后者是王夫人的首席秘书,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她还穿过宝钗的旧衣服,她们平时的接触不会不多。但金钏儿死了,宝钗只安慰王夫人,并说如果金钏儿是自杀就不为可惜。因为她对人的友情是一种点到为止保持温馨距离的感情,既不深入也无伤害。她确实不悲伤,而安慰姨娘是她的本分,她只按她该做的去做而已。在园中,她更象一把尺子,一种规矩,帮助教育引导着弟妹们。大观园里,就世事能和她谈到一块儿的,恐怕只有袭人。因为袭人也来自一个必须要她帮助的家庭,至少曾经是。而且袭人同她一样,为了家庭牺牲自己是无怨无悔的。

宝钗缄默,人谓藏愚,自云守拙。但在书中,她的话并不少,而且一说就是一大篇来。但细观她说话,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只要她一说出来,必是掷地有声。一方面是由于她的童年功底,博览群书,无所不知;另一方面,是平时她比较注意收集各类信息。比如滴翠亭事件,有次和人讨论说若那是黛玉会怎么办?其实若换做黛玉,她根本不会去听的,要不就是直接进了亭子,要不就是过桥继续追蝴蝶去了。只有宝钗才会停下脚步,细细地去听。正因为此,她说话才会有的放矢,为人才会不厚此薄彼。这样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于是也就有了后来她帮助王夫人料理大观园的事情。大观园的改革,虽然起头的是探春,想要开源节流的也是探春,但最终实行包产到户,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分发余众年终奖金,做得面面俱到,让众人心服口服心甘情愿毫无怨言的是宝钗。我想,如果换在今天,宝钗一定是一位可以上得《时尚杂志》优秀管理者栏目的女人。她英明果断,目光如炬,且又体贴下属,既不贪婪又不狠毒。为人温馨又有距离。即使在今天,这样的老板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宝钗真正的悲伤或不快只露出过二次,二次都和宝玉有关。一次是她疑心她哥哥告了宝玉导致宝玉挨打,于是她哥哥便狗急跳墙地说她心里有宝玉才护着他。说女孩子心里想着男子在那时代无疑是羞辱,于是宝钗哭了一夜,第二天看到母亲时还在哭。家是宝钗的软肋,她在哥哥与母亲面前是不设防的,因此一旦被伤害痛苦就很大,以至无法掩饰。一次是宝玉说她象杨贵妃,让她“不由得大怒”。我不知道这种说法在当时是不是有侮辱性质,或者是男人当着女儿的面评论她们的身材长相是带亵渎意味?总之宝玉在说这话时,心里有事,心不在焉,根本没经过大脑,脱口而出,结果被宝钗有力地反击了一回,弄得他讪讪的,无言以对。宝钗还有三次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女儿情状。也都和宝玉有关。一次是宝玉受伤,她去送药,对宝玉说,他伤成那样,“我们看了也心疼”,面露羞涩,让宝玉大感畅快。另一次是她替袭人给宝玉绣鸳鸯肚兜,情形正如贤惠的妻坐在熟睡的丈夫床头替他缝补衣裳。照理,珍重芳姿的宝钗是很注意这些细节的,但她竟然完全忘了。还有一次是宝玉要看她戴的麝香珠串,她褪不下来,露出了雪白的一段胳膊,让宝玉看得欣羡之心顿起,“恨不得一摸”,于是她羞红了脸。我小时候,班里男生女生是不说话的,在那种比较压抑的情况下,如果和有好感的男生突然有某种接触,就会出现那样不自然的情形。很难说宝钗是不是爱宝玉,爱这个字太重了。但有好感应该是肯定的。大观园里就宝玉一个男人,其他辈分相似的同龄男人可能都住“西廊下”“后廊上”,是最先衰败的世家子弟们。而宝玉,不管书中写的“面若满月”是如何不符合现代审美,总之也是个英俊男子,而且个子很高(麝月让晴雯替她放下镜袱子,因为晴比她高,而宝玉走过去,毫不费力地放下了。宝玉踢袭人,随便一脚就踢到袭人肋骨上。而袭人是“细挑身材”,苗条高挑,个子不矮,宝玉当是身材很高,腿很长,因此才随便一抬腿就踢到袭人腰部以上。如果他练过武术,那我无话了。)这样一个高大英俊的富贵闲人,又比一般男人体贴女子,很难让女子不动心。宝钗对他的感觉可能是淡淡的喜欢,若有若无。没有到想托付终身的地步,宝钗也不会对什么男子有这种想法。她对自己的要求只是让自己做到符合某种规范以达到母亲的期望与帮助家庭的目的。至于要和什么人结婚,基本上母亲替她定什么人,她就会嫁什么人。她是不会奢望爱情的。

做人不象做诗那样全凭灵性。做人要求的世俗智慧很高,而且更加艰辛。从这点来说,黛玉其实比她幸福得多。黛玉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过完了一生,除了终身大事不能遂愿而外。而有家庭负累的宝钗最终舍弃了先天的聪颖和淘气自在的本性,融入了世俗的洪流,并成为其中的佼佼者,散发出与林黛玉分庭抗礼的光辉来。她们俩同是在宝玉天空中发出夺目光芒的女子,只是宝玉的心最终选择了与他在精神上更加契合的黛玉。

2005年1月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9 收起 理由
虞宅与美丽 + 14 感谢分享
Rainstorm + 5 好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9-11 15: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instor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instor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oveSomebody 发表于 2012-7-15 12:00
贾雨村的分析有点意思, 在我有限的喜欢看红楼梦的章节里, 看见他完全是因为他出场比较早, 还有一个重要的身 ...

哈喽!
你爱看的部分来了。跟你打个招呼先~
明年买T3

发表于 2012-9-11 15: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obu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obu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霁月难逢叹晴雯:


晴雯本是赖大家买的丫头,当时还只是个没留头的10岁小女孩,因常跟赖嬷嬷进府向贾母请安,其伶俐标致被贾母所喜,因此赖嬷嬷把她孝敬给了贾母。后来贾母把她给了最疼爱的孙子宝玉,心想着所有丫头中,晴雯的模样言谈针线都是数一数二的,惟她将来还可给宝玉使得。也就是说,当初晴雯是作为姨娘候选人的身份来到宝玉身边的。然而,最终的命运却出乎她所料,甚至出乎贾母所料:没有成为姨娘,不但如此,还以莫须有的罪名被赶了出去,最后悲惨死掉。

她的这个案例让我想起以前工作过的公司里的一段事。某区销售主任离职,地区经理向该区一位代表保证该职位将由她接任。谁知地区经理不久也跳槽去了别的公司,新来的经理没有那么欣赏那位销售代表,于是重新招聘了新的销售主任。销售代表心中不服,看不起新主任,他们之间火药味很重。经理为平息矛盾,欲将代表调到别的城市,代表不愿意,最后只好辞职离开公司。贾母与王夫人之间不是前任与继任的关系,她们有点象总经理与部门经理。总经理往往不会直接干预部门经理管辖范围内的人事问题,因这常会造成更大的矛盾。总经理们若看中了什么人,一般不会象电影里演的那样---总经理走进其部下的办公室,在部下错愕与尴尬的表情下和蔼可亲地对一位底层下属说:从此你就是某某总监了。这种灰姑娘的故事很难发生。底层员工是他的兵,中层管理人员更是他的兵。总经理们会表现出很赏识那位员工,也许会在维持平衡的范围内给该员工提供某些机会,而抓不抓得住这个机会,就看各人的努力与造化了。象贾母这样精明的高级管理人员是不会过分干涉王夫人份内的工作的。她对晴雯的期望也没有告诉王夫人。然而晴雯并没有抓住这样的一个机会,虽然她已经在离目标比较近的路上了。

贾母将晴雯放到宝玉屋里,晴雯应该知道其用意。贾母把她给宝玉是彻底的“给”,而不是象袭人,还在老太太屋里拿工资,算老太太的人,将来或许还要回收的。晴雯走到了这一步,却没有做出十分的努力。她在宝玉身边甚至表现得不象一个丫鬟。整本书里,她努力工作的镜头就两三遭,一次是宝玉雪夜看宝钗回来,她向宝玉撒娇说亲自爬高贴宝玉写的“绛芸轩”三个字,手都冻红了。一次是著名的病中补宝玉的孔雀裘。有一回自告奋勇地去王夫人房里取花瓶,还是为了跟袭人赌气。其他时候她不是斗牌就是“磨牙”,还有便是自由自在地享乐。我想晴雯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她本身是个相当自尊的人,自视很高,不屑于一般人那种为了生存而采取的或委曲求全或趋炎附势的姿态。她对这样的人或事一向反感。比如小红给凤姐传信,她马上就骂小红“攀高枝儿”去了。她这样做虽表明自己清高,但同时也有不体谅他人苦楚之处。小红也是个怀才不遇的人,然而遇到机会,她抓住了,顺利调动工作成功,实现了自己的抱负。而晴雯呢,她一到宝玉身边,发现事情并不如想的一样,她的上边还有个袭人。袭人的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将自己密不透风地和宝玉圈在了一起,他人若想靠近宝玉必得付出更大的努力。失望的晴雯见到这种情形,如同一切清高的人一样,采取了高姿态的远离,干脆什么都不做,仿佛大观园内的庞统。可是做庞统易,而觅鲁肃难。在机会稍纵即逝的贾府,晴雯的选择无疑是让自己永无出头之日。

若说晴雯和黛玉是一类,有时我觉得真不象。黛玉对于自己想要的感情一直是积极争取的,从来不掩饰自己的愿望。而且黛玉除了当初在感情患得患失时期讥刺过宝钗几句外,平时说话行事还是比较乖巧的(宝玉都说姐妹中会说话的就凤姐姐和林妹妹。会说话可不是乱说话,那是一门技巧)。而晴雯不,她只说风凉话,不屑与一般庸人为伍。她在上司面前也不挣表现。王夫人是一个不会自己观察下属能力而只能从表面判断事务的管理者。对这样的上司,下属必得脚步勤,手中做出时时有事的样子(英明的管理者则无需下属这么吃力表现),表情敦厚,语言谨慎。晴雯知道王夫人一向不喜欢她那样“妖精”长相的人,采取了回避王夫人的做法。这样初看聪明,实际对她的前途是不利的。让贾母喜欢,不如让王夫人喜欢。贾母虽然可以为宝玉的一些事情做主,但她不会为此与儿媳妇闹矛盾。(我猜,宝玉与黛玉迟迟定不下来,可能也有这个原因)。傻大姐拾绣春囊后,王善宝家的向王夫人告晴雯,王夫人都不知道她是谁。她的做法让自己离宝玉越来越远,几乎没有人会想到她有可能成为宝玉身边的人---聪明的黛玉也只跟袭人开过玩笑叫她“嫂子”;宝玉虽喜欢晴雯,但跟晴雯说的话是“将来你当家立业”,心里想的还是晴雯以后会离开这里自己有个家;气极之时,他还想撵过晴雯。

晴雯不但不接近上司,也不注意同事之间的关系。她骂小红奉承凤姐;打骂坠儿偷盗东西,并赶了她出去还有可恕。这两人做的事毕竟与她本性的高洁相违。但是贾母陪刘老老逛大观园时,她在园子里骂小丫头被王夫人看到,给人的印象就是晴雯骂小丫头恐怕是家常便饭,因此才会那么凑巧给人看到。按理,主子进园时,大家都会规矩言行,晴雯可能是这样成了习惯,才会没有注意场合。她留给她一向回避的顶头上司王夫人的印象便是那个“狂样子”,运气真是太差。晴雯的口才,除了尖酸刻薄外似乎别无长处。芳官被干娘欺负,几个大丫头帮她去说那干娘,晴雯说的话含有猛烈的火药味却远没有麝月说得一针见血。事情解决了,大家都不说话了,晴雯却又加了句“撵出这些中看不中吃的”,弄得那婆子羞愧难当。这下可好,帐都记她身上了。王夫人房里的玫瑰露失窃,大家都知道是彩云偷了给贾环的,只是不说。偏偏晴雯走出来说破了这件事。平时的处事方法让她得罪的人如此之多,一遭落难,要找人下她的话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芳官等小戏子和赵姨娘打架,晴雯作为怡红院的大丫头之一却不想解决问题,拉住了想宁人息事的袭人只是幸灾乐祸在一旁看笑话。暗地里她又找人把探春叫来,把事情越弄越大。这样显得不懂事而且缺乏责任感。贾政回家,宝玉慌忙现炒现卖深夜温书,晴雯替他想了个很笨的法子来逃脱此事。那个法子就是嚷嚷说院子里来了贼,还故意闹得天翻地覆,让高层管理者听了觉得事态严重。这件事间接导致了晴雯的夭亡。每次看到宝玉过生日时,宝琴对湘云说:“请君入瓮。”我就想起晴雯。晴雯的判词是“风流灵巧招人怨”,可是她的为人既不风流也不聪明。这个判词实在是有点说反话。

前面说晴雯有几次努力工作的事都是和宝玉有关。她做这些事时毫无造作之态,为什么?她对宝玉有着纯真的感情。她的这种感情发自内心,与个人利益无关,而不是象袭人那种将自己的命运和主子的命运连在一起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焦虑。她为宝玉做事心甘情愿,因此才会为宝玉的一句话亲自爬高去贴那几个字。而病补孔雀裘更是让她的爱情发挥到了极致。象她那种率性的人,是不可能勉强去做任何事的。这次奉献也让她的身体埋下了病根,最后一向身强力壮的她竟然会因女儿痨死去。当初她和宝玉拌嘴,把宝玉气得发抖,就是因为袭人来劝驾说了“我们”二字。这两个字让她醋意大发,口不择言。在书的前半本里,她对袭人深怀敌意。她看不起袭人和宝玉做的那些鬼鬼祟祟之事。也看不起袭人为当个姨娘不辞辛劳任劳任怨谨小慎微。她要的是平等的爱。可以说晴雯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奴隶看待过。其实贾府里丫鬟们的地位是很脆弱的,表面看起来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做工,吃的穿的和主子差不多,又无朝打暮骂。而实际上,她们的命运之船可以在一瞬间被掀翻。王夫人的首席秘书金钏儿当初是何等得意,迎春的大丫鬟司棋是何等骄狂,但转眼间她们就被踢到最下层,往日的荣耀不过是一阵云烟。这些司空见惯的事让贾府里的众奴才都看麻木了,大大咧咧的晴雯也不会有什么危机感,她以为大家“横竖都在一处”。

在她一反往日的懒散,抱病给宝玉夜补孔雀裘之后,人似乎成熟了不少。与袭人之间也比较友好。有时竟然会关心人。比如她虽然对淘气的芳官也有责备之词,但在芳官被干娘欺负时,她还是象一个大姐姐一样对芳官充满了关怀,给她洗头,帮她绾头发。袭人在被正式提拔为姨娘之后,更加自重,很少和宝玉亲昵。而娇少爷宝玉身边根本离不开人,于是警醒的晴雯去补了这个空挡。这一回她没有拒绝责任。因为袭人的地位已经是稳固的了,她没有必要再不智对袭冷嘲热讽。随着年龄的增加(她与袭人同年,比宝玉大),她或许想到了一下未来,她愿意和宝玉在一起。可是虽然她喜欢宝玉,但是因为她本性比较单纯,很多事情她考虑不到。宝玉派她给黛玉送旧手帕,她一路盘算,不知何意。若换了袭人去,一定会猜个八九不离十。正是因为她对宝玉的感情是那种豆蔻少女对少男的朦胧之爱,而她本人又非常自尊清高,因此她没有让宝玉对自己产生某种依恋。很可能她在宝玉眼里只是一个顽童而非女人。本来她是贾母正式给予宝玉的大丫头,有责任有义务满足宝玉的性需要(贾府风俗,少爷们没娶亲时房里总会放一两个丫头。这是主子默许的事,和装狐媚子哄骗少爷无关)。然而宝玉根本没对她产生一丝邪念。反而是仍为老太太丫头的袭人与宝玉成了此事。按理说,宝玉此举是非常危险的,弄不好有强奸祖婢的罪名。然而事实却是,袭人十分安全,反而晴雯因狐狸精的罪名被赶了出去。如果晴雯真的被主子收用过了,按传统,这样的丫头一般是不会被赶出家门的(《金瓶梅》也有这种说法)。王夫人趁着一切还没发生时先下手为强,以“虚名”撵了晴雯,杜绝了自己最厌恶的那类女人徘徊在宝玉四周的机会。她先斩后奏然后报告贾母晴雯是因为病和懒被赶走,这的确是一步狠招(如果晴雯狐媚是事实,她不会对贾母隐瞒事实的)。贾母听了也无法对晴雯采取丝毫挽救措施。她也不会为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丫头与儿媳妇闹不愉快。大概只能在心里叹息晴雯有命无运了。而晴雯醒得太晚,因此她在临时前会对宝玉说“早知如此,我当时也另有个道理”。

晴雯死后,宝玉为她大做悼词,其实是文人的通病。有人死是文人最高兴的事。他心里有多悲痛实在看不出来。他如果真的在乎晴雯,在他母亲赶走晴雯时他就可以据理力争而非大气都不敢出地任凭母亲摆布他的丫头。可是他对人和物最大的爱也无非是让这些东西都围绕在他身边。他的悲痛也许只象失去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儿的悲痛。那通篇辞藻华丽的《芙蓉女儿诔》听起来倒更有一种沾沾自喜调子。因此黛玉出现后,宝玉的兴趣很快转移到讨论文章的措辞去了。晴雯若地下有知,会有怎样的感叹?

2005年4月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9 收起 理由
Rainstorm + 5 你太有才了
虞宅与美丽 + 14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