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旅途人生 人生旅途 (2023-4-19) 士多可 · 新IT移民澳洲找工记 (2007-1-28) flyspirit
· Cherish life! (2004-12-17) maribel · 来就来一个重磅滴,最近一个月的早餐集锦^^ 没吃早饭的慎入(Muffin和玛德琳方子在P2) (2013-2-6) feicunzic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rjliang

网球:如果是4.0的,放马过来,3.5可以接受,3.0的暂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8 09: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bettercl 于 2010-6-28 21:27 发表
请问楼主人在哪里啊

人在墨尔本CLAYTON。

[ 本帖最后由 rjliang 于 2010-7-8 09:48 编辑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7-8 09: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rjliang 于 2010-7-1 09:24 发表

确实,自03年以来,8届温网决赛,还是头一次没有费德勒。我觉得决赛没有费也同样精彩。没有费,会有另外的人占据决赛名额。很可能是Berdych Vs Nadal.

我的预测还对了,如果是费纳对,那会更精彩。

发表于 2010-7-8 10: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unnyfish 于 2010-7-7 21:41 发表
你们平时在哪里打球。看啥时去学习一下。

SUNNYFISH 太谦虚了,你是高手了,学习这个词好像用的不太对吧!改为指导或者交流会更贴切一点吧。看你的帖子,知道你也在CLAYTON打球,如果能赢下你就有免费晚餐吃!我想能写下这些话的人,一就是水平很高,二就是舍得花钱找对手,三来可能是开餐馆的。不知道SUNNYFISH是其中的哪一项。
我在这里贴出这个网球帖子,只是想和喜欢网球的网友们多交流。我只是会说几句,至于水平嘛!还是有限的。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就像职业球员和业余球员的差距一样。

[ 本帖最后由 rjliang 于 2010-7-8 10:17 编辑 ]

发表于 2010-7-8 10: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patche 于 2010-7-6 11:59 发表
我一发平击的成功率太低了,大部分时候都是用二发代替一发

至今没想到什么有效的法子,曾试过减少力量,成功率高了,但又不是我想要的

我倒是想打发上,可惜一发过不了关


发球站位上注意一下。前脚脚尖对着网柱,后脚与底线平行,两脚之间的距离与肩同宽。试试看吧!

[ 本帖最后由 rjliang 于 2010-7-8 15:24 编辑 ]

发表于 2010-7-8 15: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印象中费德勒是这样站位的。

发表于 2010-7-9 11: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0URSTEPS_Local 于 2010-6-28 11:48 发表
LZ场上场外均是翩翩君子,为人谦虚谨慎,温和有礼、平易近人并热心帮助网球初级球员提高进步。却选择在论坛上反其道行之,以牺牲自己名誉为代价吸引众多网球爱好者, 以后这种以“自残”方式提高帖子点击率的事情就不 ...


场上做“翩翩君子”很容易被打爆的,我的风球还是偏向进攻的。进攻多了,失误也就多了。如果这“翩翩君子”指的是打球时的诚实,还是说得过去的。说起“热心帮助网球初级球员提高进步”,以前好像是这样做过,但现在再也没有那样的热情了。因为自己的水平有限,会误人子弟的。而且当面指出别人的不足,并不是一件什么好的事情,因为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有自己看法和想法,把自己的东西强加给别人还是不太好的,虽然有些东西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虽然场上现在不会主动地和别人谈论技术上的问题,但别人问起来,我还是愿意交流的。我觉得这个帖子就是一个交流的平台,愿意和大家一起讨论与网球有关的任何问题。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7-13 09: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坛子上还看到其它几个打网球的小组,不知道有没有机会组织一下几个组之间的交流或者来一个华人网球大赛什么的?

发表于 2010-7-13 10: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rjliang 于 2010-7-6 09:21 发表
[转贴]为什么发上越来越少
正式看网球比赛是从老桑温网夺冠以后,到现在也有十多年了.球王已经从老桑换成小费了,而且小费很快就会变成老费退役了.这十几年来,最大的改变就是发上的人越来越少,甚至成了濒临绝种的动物 ...


握拍方式的转变:大多球员正手使用半西或者西方式的握拍。可能这种握拍方式也会对发上打法造成影响。

发表于 2010-7-13 23: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k211533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k211533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rjliang 于 2010-7-6 09:21 发表
[转贴]为什么发上越来越少
正式看网球比赛是从老桑温网夺冠以后,到现在也有十多年了.球王已经从老桑换成小费了,而且小费很快就会变成老费退役了.这十几年来,最大的改变就是发上的人越来越少,甚至成了濒临绝种的动物 ...

为什么发上越来越少,最主要的原因是硬地网球的流行,球速慢了,再加上接发球技术的提高.为提高观赏性,近些年温网已多次更换草坪,以减缓球速.

发表于 2010-7-14 09:45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9# 的帖子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上说的对,现在的球速和老桑那个年代比,确实是降低了。球速降低对发上打法确实也有影响。

发表于 2010-7-15 09: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tk2115330 于 2010-7-13 23:39 发表

为什么发上越来越少,最主要的原因是硬地网球的流行,球速慢了,再加上接发球技术的提高.为提高观赏性,近些年温网已多次更换草坪,以减缓球速.

观赏性提高了因为回合多了,但打法的多样性也很受影响,发上几乎绝迹于温网。以前那种风驰电掣的温网风格也随着消失,换来的是马拉松式的温网比赛风格。这是一种变化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7-18 22: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ueshuy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ueshuy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一段时间有点闲,还有点孤单,就主动地开始了一个以前几乎没有接触过的运动--网球运动。前两次是用一个拍子玩,接着为了照顾好左右手,就用两个拍子玩,左手一个右手一个练成了左手与右手打比赛的功夫。怎么玩?对着墙玩! 很过瘾,也确实可起到健身目的。
  运动的目的是健身,是情趣,不在你水平有多高。但话又说回来,如果健身的同时能玩出水平,玩出名堂,多交朋友,那就更好!

发表于 2010-7-19 09:15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2# 的帖子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网坛周伯通就是楼上的。

发表于 2010-7-19 09: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前面107#开始聊发球,只是说到抛球和小臂内旋,后来被其他话题打断,下面继续聊。

发表于 2010-7-19 09: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以下是引用某个网站的内容,希望更好地理解抛球。
“从球上升及下降的线路看,有两种抛球方式,一种是直线向前上方(straight forward and up),身体手臂直接向前上方运动,将球抛出,球的最高点在击球点垂直上方,这种方式比较容易控制,大多数业余球员和部分女子职业球员采用这种方式。另一种是旋转式(rotary style),抛球的同时身体转动,球在上升和下降的临界点产生弧线,从击球点外转回至击球点。这种方法不容易控制,但可以加强身体的转动。大部分男子职业球员和部分女子职业球员采用这种方式。我本人建议业余球员采用直上直下式,身体的充分转动可以在球出手后进行。”

发表于 2010-7-19 09: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抛球首先要解决的是击球点的问题。有许多文章都有说明,但说法不一,实际上采用不同的战术,个人的偏好与身体条件差异,不同的类型发球,导致击球点不同。目前还没有在国内的任何一套教材中看到明确的说法。研究表明,男子职业球员的击球点在左脚前0.79米偏左0.17米,而女子职业球员的击球点为左脚前 0.76米偏左0.15米。这个位置更有利于拍头的加速,每个人应该自己找到适合的击球点。有一些规律基本相同:采用发球上网战术、一发,抛球更靠前,二发往往稍偏后一些,保证成功率;击球点过前会导致下网,而过于偏后会导致出界;平击发成侧旋,可能是击球点偏右,而发成上旋可能是由于偏左或靠后。身材不高的球员可以偏后一些;使球多一些上旋,保证过网,柔韧性好的球员可以偏左一些。”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7-19 09: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关于抛球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抛球高度,有说略高,有说15-30公分等等,但桑普拉斯的抛球最高点比击球点高50-70公分。应根据个人的动作节奏而定,过低会导致动作不充分,宁高勿低是一种保险的作法,但抛球过高容易受环境影响,球进入击球点的速度会更快,使稳定性会下降。”

发表于 2010-7-19 09: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抛球讨论完了,接下来聊引拍,能量积蓄等等。

发表于 2010-7-19 09: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sonliu23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sonliu23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先mark 一下

进来学习

发表于 2010-7-19 09: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还有身体的两个90度,其实也很重要。这一点我是有体会的。

发表于 2010-7-19 09: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什么是身体的两个90度,就是大臂和身体成的90度和大臂和小臂成90度。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7-19 09: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以前,我的大臂和身体之间的角度只有60-70度,这样发球力度和控制还有旋转都是做的不好。但近来把这个角度尽量拉大,使之接近90度,发现发球有了点进步,发球也比以前容易了。

发表于 2010-7-19 10: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从理论上去解释,可能是这个角度越大,挥拍的距离越长,产生的力量就越大。这个还要继续阅读有关方面的资料

发表于 2010-7-19 19: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urryuph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urryuph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rk

发表于 2010-7-20 09: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楼上几位捧场。

发表于 2010-7-20 10: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xueshuyz 于 2010-7-18 22:35 发表
这一段时间有点闲,还有点孤单,就主动地开始了一个以前几乎没有接触过的运动--网球运动。前两次是用一个拍子玩,接着为了照顾好左右手,就用两个拍子玩,左手一个右手一个练成了左手与右手打比赛的功夫。怎么玩?对着墙玩! 很过 ...


这样做肯定可以健身,但对网球技术的掌握不反对也不提倡。真正打起球来,根本是来不及把拍从左手换到右手去的(指的是左右手都用正手),只有很紧急的情况才会那样做,但回的球质量肯定也不会高。看职业球员打球,偶尔会出现一下这样的情况。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7-20 11: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以下是我看到过那么多描述引拍里的最好一个。
“当两手分开同下后,持拍手向下摆,拍头指向地面,然后开始上举,注意此时手掌掌心向下,继续向上举拍到“L”形位置(上举到最高处,我的手臂和拍成L型,这个姿势是你下一步正确挥击的保证)。Sasha 示范发球后摆动作,开始时她的拍头指向地面,继续上举她的掌心仍然向下,接下来她继续上举球拍,直到前臂和上臂形成一个“L"形。再看看John的发球动作示范,放大他的持拍手,我们看到这时掌心也是向下的。最后John继续上举球拍,来到我们熟悉的"L"形姿势。”

发表于 2010-7-20 11: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来自以下网址,
http://www.v1tennis.com/node/409

发表于 2010-7-20 18:5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2# 的帖子

此文章由 Nocturna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octurna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哈哈,没听说过这么练的,练好任何一只手都很难,想左右手同时都练好,太贪了。

发表于 2010-7-20 21:5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9# 的帖子

此文章由 rj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j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人家只是用来健身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