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10-7 01:1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exaaaa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exaaaa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寒冬会是大多数人的寒冬, 套用一下能量守恒定律。。那寒冬里面也意味着很多机遇啦,
这几年埋头在餐饮行业, 感觉这个行业正在经历转型跟变革,
餐饮确实越来越难做, 但是机会也越来越多, 比如以前想要某条街几乎是一店难求, 现在1/5 空置率, 还有1/5 再贱卖生意,也就意味着如果你原来想要同个店面的话现在就可以付出比前几年小得多的代价去开展你的计划, (计划成功与否暂且不论)
我感觉这个就是机会,起码以前咱们可能有钱都租不到店买不到店, 现在搞不好不用钱只要接租约就能拿到店,
这几年听到好多消极的声音,但是小弟还是比较乐观的, 我就用我自己的谬论来说说我的看法:
澳洲人再穷都要吃, 经济再差餐饮虽然会萧条但是还不至于太悲观,我自身需要根据当下的情况调整策略
说到吃其实还是不得不说到万年永恒的话题房价,
工资增长跟不上房价, 那这几年涌入房市的人的可支配收入就少了, 所以我以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刚买房的young family 他们都怎么花钱?
天天在家做饭? 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他们周一还是吃披萨,周二还是吃鱼属,周三还是吃special fry rice, 周四吃个steak, 周五要跟Alex catch, 周六又要跟以前的同事吃饭, 周天中午吃个brunch 晚上在家做个pasta对付一下吧,
以前周一我们要两个L pizza ex ck ex prawn, 一个garlic bread, 一份烤鸡翅, 一瓶1.25l 的可乐, 2个 chocolate mouse,
现在买了房子,价格还这么贵,房贷比租金高了不少啊,
我们周一只能吃2个 L pizza,thick base, 回家的路上路过超市买一箱可乐吧,
消费习惯以此类推,到周五,
周五聚会, 要不不喝酒吧? 那不行, 人生就活个周五了, we had a big week, 周五不喝酒我还活着干嘛。。 少喝一点吧,
完蛋。。今晚好开心啊多喝了一杯,TMD 走的时候还不小心给了10块钱小费, 下周要喝西北风了, 算了,周一我们吃一个F pizza吧,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大众的消费习惯也在变化, retail 受网络打击, 传统餐饮也遭受新兴餐饮的打击, 这个时候大家应该多动脑多学习,多走出去看看,
与其每天躲在店里想着厨房能省多少钱, 下周给谁谁谁减班,下周哪哪哪打折赶紧囤点什么, 不如多出去看看为什么XX店每天都那么多人,他们吃的很一般啊,凭什么就那么多人? 背后很多原因的,
在这里我说个简单的思路, 这些刚买房的客人明显不是我们的优质客人了, 那我们的客人在哪里? 平时大家嘴中“有钱客人” 其实就是可支配收入剩的多的客人: 单身的工人/白领/hospitality从业人员等等,
有点年纪的家庭: late 30 early 40 professionals, 他们5-8年前买了房子,那时候房价低, 一个月也就还个2000以内的贷款, 还剩下那么多钱不旅游不吃喝剩着干嘛呀, 鬼佬可不像我们整天想着买多多多的房子,他们大多数有钱也就是改善自己的房子,
现在有了我们想要的客人了, 那如何去找到他们或者让他们找到我们呢?
还是一样,去了解他们的social behavior,这里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来话长我也没资格乱说,
这个寒冬充满机会, 咱们华人韧性很强的,这个时候是不是冷静下来分析分析,多走走多看看外面, 回头来迎接挑战,
说一句诛心的话: 市面上流动的钱就那么多, 这个寒冬倒闭的店越多,就越有机会,
以上纯粹乱说,我说话也没有调理,想到啥说啥,大家勿怪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