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香脆韭菜盒子.... (2006-10-15) zfsunny · 用微软家庭(Microsoft Family) 管理家用电脑互联网访问 (2020-7-3) 商务车
· 大肚婆的漫漫路考路 (2009-4-29) hero妈 · 【深夜发吃,祸害大众】之偷懒版本的Heston Blumenthal's Black Forest Gateau (2014-2-26) yuanyuanfish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chatchat

[NSW] 参加活动--奇思妈妈有话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4 00:2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robins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robins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zrobinson 于 2016-6-23 23:23 编辑

我不赞成这个safe school的项目。下面是我的理由:


My experience shaped me

我的经历塑造了我,其实是说我们所接受的信息塑造了我们自己,从现今的大脑的研究来看,我们思想的生理基础是大脑中的神经回路,而神经回路的形成是由外部的刺激形成的,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让一个小猴子从出生之日起在一个眼睛上蒙上眼罩,经过几个月,再将眼罩拿下,尽管这只小猴子的眼球发育良好,各种生理结构正常,但是这只眼睛却没有任何视觉,因为在缺乏外界环境的刺激下这只眼睛的视觉神经回路没有形成,并且错过这个关键时期,给予再多的外界刺激,视觉的神经回路将无法形成。正如我们学语言一样,成人付出再多的努力去学习一门外语,永远无法象从小在外语环境中长大的小孩的外语那么自然流利。(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都这本书,http://www.brainfacts.org/book)

所以如果去塑造一个人,只要控制他或她所处的环境,这就是为什么在澳洲长大的小孩会和在国内长大的小孩不一样的原因,这也是social engineering 的基础。

性观念的养成也是与我们的环境相关,网上数据显示发生同性性行为的比例在过去二十年大幅增加,https://www.theguardian.com/society/2015/apr/05/10-per-cent-population-gay-alfred-kinsey-statistics
如果同性恋是由基因决定的,那么我们该如何解释这样的现象。

华人从来不认为同性恋是非常奇怪的事情,断袖之好,龙阳之癖,自古就有。但这些不会归入婚姻之中,因为婚姻是关于生养下一代的,自然情况下,只有异性性行为才可生养下一代。现代概念中,婚姻更多的是关于财产权的。如果我们希望种族的延续,那就必须提倡异性之间的婚姻才是婚姻,同性之间可以有与婚姻中财产权相应的法律承认的生活伴侣关系。

如何塑造下一代的性观念,关键在于我们会给下一代输入怎样的信息。下一代需要性教育,这样他们才会有足够的知识去处理性关系。他们需要接受对LGBT的反歧视教育,如果天生是LGBT的孩子,他们会理解自己是正常的,他们的性取向正如人的肤色一样会和别人有所不同,不是LGBT的孩子可以了解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这样他们才可以更好的和LGBT的人平等相处。

但是不能出现鼓励成为LGBT的教育,正如反种族歧视的教育不需要大家去换肤色来体验,对于LGBT的反歧视教育也不需要通过各种体验来完成。

体验教育其实是种变相的鼓励教育,其实是暗示这样做是可以的,本来亲密的同性朋友可以象兄弟姐妹一样,结果在群体心理暗示下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同性性行为。

"Give me the child for seven years,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永远不要忽视教育的巨大影响。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2 收起 理由
apchyd1 + 1 有共鸣
Frostmourne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6-24 00: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dmu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dmu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tmum2 发表于 2016-6-23 20:02
父母立场不一样,是希望保护孩子。他们即使不排斥也绝不希望自己孩子成为其中一员。 ...

就是怕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恋,所以反应比较强烈。但是如果学校是个温室,也未必能保证不出问题。

发表于 2016-6-24 00: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8700k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8700k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所有的青少年都是“左”。哈哈,在写反对她的文章时,一直想的都是自己妈妈。感叹原来自己也有今天。

发表于 2016-6-24 00: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回眸一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回眸一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承认我不是个开明的妈妈,我在女儿5年级的时候就已经说了我对她以后恋爱和性和婚姻生活的看法,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打预防针。其中对同性恋的态度我直接说反对,而我女儿也认同,我很欣慰。我不相信有这么多的人先天就是同性恋,很多是儿时的经历或者发育期的环境导致的。我不希望在女儿对性还完全是空白的时候,被强制的添上同性恋的色彩。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doufudoufu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Believing everybody is dangerous;
Believing nobody is very dangerous

发表于 2016-6-24 00: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dmu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dmu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robinson 发表于 2016-6-23 23:21
我不赞成这个safe school的项目。下面是我的理由:



体验这个词翻译的不准确。一下就把这个项目确认为要把小孩变成同性恋了。

就像一个足球俱乐部搞推广活动,让你体验一天。你以为是踢足球,就去体验了,结果发现是afl。这是遭遇。

原来足球是你心目中的第一运动,遭遇afl后,你认识到原来还有这么下流的玩法,居然手拿球到处跑。

遭遇的结果,可能你坚持原来理念,坚决不与afl同流合污,还是认为手触球比较下作。也可能认识到这也是一种玩法,但你不欣赏。还有可能觉得这才是适合你的玩法.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chatchat + 2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6-24 00: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回眸一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回眸一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回眸一笑 于 2016-6-24 14:01 编辑

我觉得父母教育孩子,要放也要收,都要有度。更加要交给他们的是怎样从表面看本质,为什么政府要推行这个,如果只是简单的尊重同性恋人,这个program如果你设计你应该会做什么,和现在的这个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产生这样的区别?同性恋者是先天的吗?找一个100个人组成的同性恋群体,去研究他们的儿童少年青年时期的生长环境去分析一下他们是怎样开始认为他们是同性恋的...如果这个学校实施下去好处在哪里?坏的后果在哪里?这个东西具体是谁设计起来的,这些人自己是不是同性恋?学校参加进去能得到金钱的资助吗?如果有钱播下来,那这笔钱来自于哪个组织,这个组织的成员是谁?他们中间有同性恋吗?如果有这个人的成长经历是怎样?.........慢慢一个个问题研究下去,孩子做了研究,再得出客观的结论,会比单单的辩论更有价值。
Believing everybody is dangerous;
Believing nobody is very dangerous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6-24 01: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lbeethov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lbeethov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ylbeethoven 于 2016-6-24 00:06 编辑

楼主培养孩子学中文真有一套。

不过“不负责任地生了很多孩子的人,比如,沿街乞讨的健康人。”的人我觉得本来就应该被鄙视。

最后,如果澳洲精英高中生如您所说的“大部分只有比她更左,他们叫progressive。”,我觉得我要开始考虑home schooling甚至送孩子回国读中学了。

我认为激进的平权主义会造成社会倒退。如下图,



我支持左边

发表于 2016-6-24 01:0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dmu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dmu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redmugua 于 2016-6-24 00:12 编辑
回眸一笑 发表于 2016-6-23 23:56
我觉得父母教育孩子,要放也要收,都要有度。更加要交给他们的是怎样从表面看本质,为什么政府要推行这个, ...


难的是客观的结论难得。

发表于 2016-6-24 01: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dmu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dmu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lbeethoven 发表于 2016-6-24 00:05
楼主培养孩子学中文真有一套。

不过“不负责任地生了很多孩子的人,比如,沿街乞讨的健康人。”的人我觉得 ...

回国就没问题了,环境不一样。这边的孩子“激进”,早就受影响了。不是因为有这个项目才开始的。

发表于 2016-6-24 01:2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dmu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dmu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十亭 发表于 2016-6-23 20:34
就和吸烟吸毒一样, 在最开始没有接触烟的时候, 绝对不是说自己是烟鬼. 但如果和一群天天吸烟的人在一起,  ...

减少成为吸烟人的机会是一个方面。
减少对吸烟人的仇视是另一个方面。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奇思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6-24 01:3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dmu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dmu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heelershill 发表于 2016-6-23 17:43
澳洲的价值观比较兼容,我沒有说学校绝对沒有对LGBTI人士的欺凌。
而是奇思的LGBTI 友人在学校并沒有受到 ...

打预防针吧?那天插板班来一个。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6-24 01:3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uyin22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uyin22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厉害,你女儿是个人才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6-24 10: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十亭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十亭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dmugua 发表于 2016-6-24 00:27
减少成为吸烟人的机会是一个方面。
减少对吸烟人的仇视是另一个方面。
...

怎么样减少成为吸烟人的机会呢? 难道是从小就和吸烟人呆在一起?

怎么样对吸烟人的仇视呢? 难道是从小就和吸烟人呆在一起, 从而把自己变成吸烟人? 这样当然就不会有仇视了

发表于 2016-6-24 10:5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lbeethov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lbeethov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lbeethoven 发表于 2016-6-24 00:05
楼主培养孩子学中文真有一套。

不过“不负责任地生了很多孩子的人,比如,沿街乞讨的健康人。”的人我觉得 ...

所以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才是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温床,一点没错

发表于 2016-6-24 17: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oogo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oogo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先說洗腦,洗腦是人類之所以比其他動物成功的原因之一.跟大部分哺乳動物不同,人類出生時,還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是強烈依賴照顧的。所以當每一個小朋友可以獨立生活時,他們都被洗腦了,或者說被價值輸入了。

大家反對洗腦,其實反對的是不允許不同聲音,像反右、文革。正常的價值觀輸入時是應該的。

再說左右的問題。在澳洲這種自由社會,大部分人是中間偏左、中間偏右。一個理性的社會,孩子們長大不會極左極右。總體來說,當今社會比較中間偏左,但很多人都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英國會脫歐,川普會有很高支持率。個人覺得接下來,世界會網中間偏右發展。

发表于 2016-6-24 20: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xuanl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xuanl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oogoo 发表于 2016-6-24 16:49
先說洗腦,洗腦是人類之所以比其他動物成功的原因之一.跟大部分哺乳動物不同,人類出生時,還沒有獨立生活的 ...

非常同意你。

现在是左声一片, 都认为自己是包容理智大一统。

所以左到极致一定是右。

人类自己挖掘自己的坟墓。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6-24 22:5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robins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robins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青少年不是接受家长这部分大人的理念,就是接受另外一部份大人的理念。

下面是我的观点:

My experience shaped me

我的经历塑造了我,其实是说我们所接受的信息塑造了我们自己,从现今的大脑的研究来看,我们思想的生理基础是大脑中的神经回路,而神经回路的形成是由外部的刺激形成的,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让一个小猴子从出生之日起在一个眼睛上蒙上眼罩,经过几个月,再将眼罩拿下,尽管这只小猴子的眼球发育良好,各种生理结构正常,但是这只眼睛却没有任何视觉,因为在缺乏外界环境的刺激下这只眼睛的视觉神经回路没有形成,并且错过这个关键时期,给予再多的外界刺激,视觉的神经回路将无法形成。正如我们学语言一样,成人付出再多的努力去学习一门外语,永远无法象从小在外语环境中长大的小孩的外语那么自然流利。(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都这本书,http://www.brainfacts.org/book)
在青少年时期形成的神经回路是非常长久的,不易更改的。

"Give me the child for seven years,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所以如果去塑造一个人,只要控制他或她所处的环境,这就是为什么在澳洲长大的小孩会和在国内长大的小孩不一样的原因,这是我们移民的一部分原因,这也是social engineering 的基础。

我也看了这个课纲,
http://safeschoolshub.edu.au/common/downloads/All-Of-US-Online-Version-May-2016-v3.pdf
有视频,有互动,有练习,有问答,这其实就是体验式教学。当我们看电影时,为什么看到感人的情节,会泪流满面,看到恐怖的镜头时会害怕,看到欢乐的场景会开心,因为电影或者视频的代入感强,会让人感同身受。这个教学通过视频来感受LGBT的生活,通过互动,练习和问答来强化。这其实可以说social engineering。(Social engineering is a discipline in social science that refers to efforts to influence particular attitudes and social behaviors on a large scale, whether by governments, media or private groups in order to produce desired characteristics in a target population. Social engineering can also be understood philosophically as a deterministic phenomenon where the intentions and goals of the architects of the new social construct are realized.)

性观念的养成也是与我们的环境相关,在课纲中一开始就提到同性恋的比例有10%,但真的如此吗?网上数据显示发生同性性行为的比例在过去二十年大幅增加,可以参看下面的链接:https://www.theguardian.com/society/2015/apr/05/10-per-cent-population-gay-alfred-kinsey-statistics
如果同性恋是由基因决定的,那么我们该如何解释这样的现象。

华人从来不认为同性恋是非常奇怪的事情,断袖之好,龙阳之癖,自古就有。但这些不会归入婚姻之中,因为婚姻是关于生养下一代的,自然情况下,只有异性性行为才可生养下一代。现代概念中,婚姻更多的是关于财产权的。如果我们希望种族的延续,那就必须提倡异性之间的婚姻才是婚姻,同性之间可以有与婚姻中财产权相应的法律承认的生活伴侣关系。

如何塑造下一代的性观念,关键在于我们会给下一代输入怎样的信息。下一代需要性教育,这样他们才会有足够的知识去处理性关系。他们需要接受对LGBT的反歧视教育,如果天生是LGBT的孩子,他们会理解自己是正常的,他们的性取向正如人的肤色一样会和别人有所不同,不是LGBT的孩子可以了解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这样他们才可以更好的和LGBT的人平等相处。

但是不能出现鼓励成为LGBT的教育,正如反种族歧视的教育不需要大家去换肤色来体验,对于LGBT的反歧视教育也不需要通过各种体验来完成。

体验教育其实是种变相的鼓励教育,其实是暗示这样做是可以的,本来亲密的同性朋友可以象兄弟姐妹一样,结果在群体心理暗示下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同性性行为。

可能青少年觉得不想接受大人们的理念,但是现今的教育不是由家长这部分大人决定的,就是由其他大人决定的。孩子是未来,种族的延续在于我们培养有利于种族延续的性观念,如果我们的科技没有发展到(或者我们不希望到达)在工厂中生产婴儿的程度,我觉得这个课纲没有必要实施下去。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4 收起 理由
银狐 + 6 你太有才了
Cathay + 4 感谢分享
yuxuanlin + 4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6-25 00:0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dmu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dmu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十亭 发表于 2016-6-24 09:48
怎么样减少成为吸烟人的机会呢? 难道是从小就和吸烟人呆在一起?

怎么样对吸烟人的仇视呢? 难道是从小就 ...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减少,那可能正需要一个什么项目教你呢。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6-25 02: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nmhsl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nmhsl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inese 不够左 怎么靠近"主流"。她不够左 还需要英文姓 白脸 和丰富的红酒 afl 板球知识还差不多。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6-25 02: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nmhsl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nmhsl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如果要体验同性恋 不如体验一下不会说英文的人 或英文不好的人 因为后者说受到的歧视和bullying要比同性恋大得多。。在中文网站这么说 请大家给分不要手软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5 收起 理由
密糖糖 + 2
yuxuanlin + 3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6-25 02:31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6-25 02: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玄武真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玄武真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里用得上这么一段话:
如果一个人 20 岁时不是社会主义者,那是没有良心;如果一个人 40 岁时还是社会主义者,那是缺乏头脑。

发表于 2016-6-25 23: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verbridg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verbridg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密糖糖 发表于 2016-6-23 20:34
Who cares

作为成年人,应有的教养总是有的吧。

大家在讲道理,如果没什么可讲或是有想法表述不出来,那就支持一下与自己想法相同或相近的意见也行。

对一个只是表达了自己想法的中学生,没必要做这样粗鲁的回复吧。
It is over....

发表于 2016-6-25 23: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verbridg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verbridg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pchyd1 发表于 2016-6-23 22:51
当我和我刚进入青春期的女儿谈到同性恋这个话题时,自己都紧张怕渲染过多引起她的好奇。现在这什么还大张旗 ...

真急的话,你需要找的是老师和学校了解实际情况,反映想法。

另外,你觉得做父母不跟青春期的女儿谈,所以她就是完全不知情的?也不好奇?她不听广播,不看新闻,没同学各种乱聊?

奇思是十年级学生,她写的关于同学的想法和现状,就是她周围的现实存在。你的女儿会很不同吗?
It is over....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6-6-26 00: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oeur 发表于 2016-6-23 20:03
呃,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防止自己孩子变成同性恋。

觉得只要孩子不接触同性恋,不被引诱,那么就不会变成同 ...

这事历史中反复发生了的,即使孩子不幸变成了同志...肯定是怪别的同性恋引诱他/她,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6-6-26 08: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密糖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密糖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密糖糖 于 2016-6-26 07:37 编辑
overbridge 发表于 2016-6-25 22:15
作为成年人,应有的教养总是有的吧。

大家在讲道理,如果没什么可讲或是有想法表述不出来,那就支持一下 ...


我真的不care她和她母亲的事,说的是事实。如果你觉得我没教养,那就没教养好了,不过有教养的就是说别人没教养?
我就是很自然地表达我的态度而已,我如果喜欢某人,我自然会表达的喜欢;鄙视某人,自然表现的鄙视;不关心,就说没兴趣。

难道是反过来?喜欢的要表示鄙视,鄙视的要表现欣赏,不关心要表现的很有兴趣?
或者不管心里是如何想的,都以圣母的形象出现,教养是这样吗?

就像这位中学生凡是无法反驳的,她根本不回;回的就是千篇一律的不要歧视同性恋,这样一副以不变应万变的面孔就是你认为的有教养?


我认为的教养是心中有爱,有关怀;不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优雅,装模作样。

至于你是否觉得我有教养,who cares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6-26 09: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verbridg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verbridg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密糖糖 发表于 2016-6-26 07:34
我真的不care她和她母亲的事,说的是事实。如果你觉得我没教养,那就没教养好了,不过有教养的就是说别人 ...

你在家里这样无礼是你自己的私事,yes,  nobody cares。但在公众论坛上就不合适。

这跟在外面公众场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抽烟是同理。有教养不代表就需要容忍这些不合理的行为。
It is over....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6-6-26 09: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密糖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密糖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verbridge 发表于 2016-6-26 08:14
你在家里这样无礼是你自己的私事,yes,  nobody cares。但在公众论坛上就不合适。

这跟在外面公众场合大 ...

那你不容忍好了。。

不过我容忍你,因为我不觉得自己有能力和地位和立场说不容忍别人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6-6-26 09: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密糖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密糖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密糖糖 于 2016-6-26 08:43 编辑
overbridge 发表于 2016-6-26 08:14
你在家里这样无礼是你自己的私事,yes,  nobody cares。但在公众论坛上就不合适。

这跟在外面公众场合大 ...


对于像你这样自以为是的人的容忍我个人认为是教养
虽然其实还有一种智商上的俯视感

好吧,这么诚实确实触犯了你对我和其他人如何对在外面公众场合大庭广众表现的有教养的那么优雅知性高贵的教导。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6-6-26 09: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密糖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密糖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密糖糖 于 2016-6-26 08:34 编辑
overbridge 发表于 2016-6-26 08:14
你在家里这样无礼是你自己的私事,yes,  nobody cares。但在公众论坛上就不合适。

这跟在外面公众场合大 ...


我不抽烟,不随地吐痰,不当众喧哗啊。。。。。。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公众场合。
我有些看不懂,是说你作为有教养的教母或者教父不能容忍我的这些没教养的行为吗?我没有做过这些事,要逼我做吗?还是要信口雌黄污蔑我呢?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