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宅男的日本东京之旅——拉面篇 (2016-2-4) 豆汁一碗 · 小白鼠记录所用过的L'Occitane欧舒丹产品 (2011-4-24) jj61184
· 周末好去处 - Yarra Valley两个酒庄小介绍 (2008-10-5) astina · 我和aami不得不说的“难忘邂逅” (2008-10-1) mick703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jspch

到底什么是优生优育?今天鬼佬的一个问题让我很难回答。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0-5 11: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sp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sp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ichuan 发表于 2015-10-5 12:14
多子多福,就是蜂王需要工蜂,要人干活,养一群奴隶,将来供自己使唤。 ...

简直是P。现在你见过多少父母使唤孩子做奴隶的?你是这样的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0-5 11: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ichu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ichu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spch 发表于 2015-10-5 12:14
说现在的孩子智力、能力比1980年以前的孩子好很多,估计联合国的统计数字也不会这么说。你很有胆量,你统 ...

我能感知目前的小孩明显比我们小时候聪明,他们的父母比我们的父母也会强,这点毋庸置疑。
社会总体往前发展,人类智力是进步的,不需要你拿出统计数字。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0-5 11:19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0-5 11: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sp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sp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haogod 发表于 2015-10-5 12:15
楼主太偏激了。优生优育政策也是在与时俱进的,当年的优生优育的确和计划生育挂钩,但是随着社会进步,这两 ...

你说的没错,但你也没仔细看帖。鬼佬在交谈中根本没提到中国国内的情况。他只是针对澳洲华人圈的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不会给他下定论说他对与错,这仅是他个人的观点。虽然我很大程度上是认可他说的话。至于你说的日本韩国,那是另外一个话题,不能说日本韩国也这样,就表示这个鬼佬的话全是错的。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0-5 11: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sp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sp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ichuan 发表于 2015-10-5 12:19
去你妈的逼,你前面还说人家粗鲁没修养,这就是你的修养?
贱人一个而已,弱智! ...

原话奉还

发表于 2015-10-5 11:2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zforev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zforev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illtop-bear 发表于 2015-10-5 11:09
你的观点恰好说明楼主的鬼佬朋友为什么觉得想和楼主讨论这个命题了。的确,城市里面不少工人家庭把唯一的 ...

发现人们总是用个例来推翻整体。一般论题都是指大多数。
是成才的多还是一般人比较多?
如果多生基数大成才比例小。少生优生就会提高成才或能做成更好的自己的比例。
中国这些年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比以前不知提高了多少。所以才有这些年的经济奇迹。不要把人才的标准定那么高,那是天才不是人才。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0-5 11: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cm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cm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美國「天才家庭」6小孩12歲上大學

美國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的蒙娜麗莎和吉普•哈丁夫婦共生有10個孩子,令人稱奇的是,他們竟然將這10個孩子全培養成了「神童」。儘管10個孩子沒有上過一天中小學,從小都是在家接受母親蒙娜麗莎教育,但最年長的6個孩子竟然全都在12歲前入讀大學,而最小的4個孩子也聰明過人,準備12歲時考大學!

http://www.epochtimes.com/b5/13/ ... A4%A7%E5%AD%B8.html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0-5 11: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sp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sp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zforever 发表于 2015-10-5 12:23
发现人们总是用个例来推翻整体。一般论题都是指大多数。
是成才的多还是一般人比较多?
如果多生基数大成 ...

这些年的国内经济发展并不是靠的这些独生子女,而恰恰相反靠的是现在40岁上下的那批进上海闯广东的20年前称为打工仔打工妹的群体。而现在的人口下降,正好就是中国的经济衰退的开始。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0-5 11: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aogo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aogo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spch 发表于 2015-10-5 12:20
你说的没错,但你也没仔细看帖。鬼佬在交谈中根本没提到中国国内的情况。他只是针对澳洲华人圈的现象提出 ...

是你没有看明白我的回帖。补习这事儿和优生优育没有关系,是个伪命题,他把这两者联系起来本身就无法讨论。给你举个极端的例子,如何你的朋友说,中国人都爱吃米饭,难道吃米饭会让孩子变聪明吗?这个论调恐怕大家都觉得无厘头吧?补习和吃米饭一样,和优生优育没有相关性,咱们可以讨论补习这个事,而且我认为你说的挺对,但是现在问题是你的朋友或你认为补习是优育,这个是我不同意的地方。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hsqhugh + 6 别跟他费劲了。他逻辑有问题还不自知.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5-10-5 11: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rro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rro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spch 发表于 2015-10-5 12:28
这些年的国内经济发展并不是靠的这些独生子女,而恰恰相反靠的是现在40岁上下的那批进上海闯广东的20年前 ...

第一批独生子女还都不到40,就要经济发展挑大梁,要求太高了吧。再说了怎样定义经济发展靠谁?这个问题太模糊了。

发表于 2015-10-5 11: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zforev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zforev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spch 发表于 2015-10-5 12:28
这些年的国内经济发展并不是靠的这些独生子女,而恰恰相反靠的是现在40岁上下的那批进上海闯广东的20年前 ...

我真是无语了,农民工起了部分作用但那些工程师才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推手。gdp是靠生产效率的提高来实现的。
跟没文化的人讲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我服了,洋人说的都对。我去他大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0-5 11: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sp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sp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rrow 发表于 2015-10-5 12:35
第一批独生子女还都不到40,就要经济发展挑大梁,要求太高了吧。再说了怎样定义经济发展靠谁?这个问题太 ...

正如你说的第一批独生子女的年纪还没到40,所以把国内经济发展的功劳算在他们身上未免有点牵强。不管如何,现在35岁以上的那批人才是中国这几十年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0-5 11: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sp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sp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zforever 发表于 2015-10-5 12:37
我真是无语了,农民工起了部分作用但那些工程师才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推手。gdp是靠生产效率的提高来实现的 ...

工程师难道不是计划生育前的那批人吗?我说的意思就是不管如何,这二、三十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无论如何还算不到现在的独生子女头上。

发表于 2015-10-5 11: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cm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cm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總之優生優養需要父母有一定資源跟知識水平

发表于 2015-10-5 11: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cm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cm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有位台灣朋友從來沒補習 22歲就進美國麻省理工讀博了

发表于 2015-10-5 11: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P_jip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P_jip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这个鬼佬朋友似乎挺了解中国人的培养方式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0-5 11: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sp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sp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P_jiping 发表于 2015-10-5 12:51
你这个鬼佬朋友似乎挺了解中国人的培养方式的

他可以说是个中国通。他多次去过中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0-5 12: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ulcanOnIc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ulcanOnIc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说不要去补习, 这个论坛里的人会听吗?

发表于 2015-10-5 12: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五楼的小月亮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五楼的小月亮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spch 发表于 2015-10-4 19:56
你这种回答明显是转移话题,他很显然是在问少生是不是就是表示优育。你回答的是另外一个路子,并没有说服 ...

少生在某些方面的确可以优育。比如,你的经济能力只能保证一个孩子发展兴趣,我说的是兴趣,不是被迫补习之类,而刚好你就只有一个孩子,那么孩子显然就能得到优育。如果你有两个或者以上的孩子,而他们在某些方面也有兴趣,那么如何选择,全部满足显然不切实际,满足其中一个,势必造成不公平,进而影响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也会影响没有被满足的孩子的心理,都不满足又何谈优育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0-5 12: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sp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sp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五楼的小月亮 发表于 2015-10-5 13:11
少生在某些方面的确可以优育。比如,你的经济能力只能保证一个孩子发展兴趣,我说的是兴趣,不是被迫补习 ...

所以说到底还是经济制约的成分较多。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5-10-5 12:2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illtop-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illtop-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zforever 发表于 2015-10-5 12:23
发现人们总是用个例来推翻整体。一般论题都是指大多数。
是成才的多还是一般人比较多?
如果多生基数大成 ...

如果你问我的观点,我觉得优育里面必须包含素质教育,包括尊老敬幼,而独生子女这几代恰好在这方面明显比前人差好远。如果成才单指经济财富,那得首先剔除靠啃老致富的因素才能够对比分析。如果单单指考上大学,这个指标就比较低了。
开心和不开心,我都喜欢写故事。欢迎到我的博客http://hilltopbear.com《山顶小熊的秘密花园》看我笔下五光十色的人生故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0-5 12: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uch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uch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osielchen 发表于 2015-10-4 23:14
其实生育率最低的是中产阶级,富人和穷人生育率都不低,只不过有些富人是公开的,
有些是私下生子而已。  ...

一点没错。
另外澳洲富人是公开的孩子多,私生子很少见。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Rosielchen + 2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0-5 12: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uch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uch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Gaucho 于 2015-10-5 13:46 编辑

”天才出现的可能性与少生孩子毫无关系,从概率上来讲出现天才的可能性生6个孩子比你一个孩子的可能性大得多。“
---完全正确。你生6个一定有一个智商情商体能综合最高的在社会上混得游刃有余,问题是另外5个你怎么规划的。这是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最大差别,就是对弱势群体有了相当的人文和物质关怀。想不通这点的人思想上还没有进入现代社会。

”生孩子多少只是跟人的观念有关,跟财富无关,不等于穷人的孩子一定比富人多,从古到今,富人家的孩子与穷人家的孩子都是相当的。“
---基本正确,但富人家的孩子的生存率很高,所以古代社会中下层自然淘汰率是很高的。

”因为经济压力,穷人的孩子反而呈减少的趋势。“
----放屁。只是中产的子女大幅度减少。富人和下层社会孩子没有任何减少。

”关于优育,天天花钱去上补习班就是优育?“
---完全正确。基因胜过一切补习。真正的补习班是要查基因的,比如叶老师补习班,尼克网球学校的入学考试等,英国和澳洲田径队据说现在直接要抽血查基因了。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5-10-5 12: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ina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ina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cmd 发表于 2015-10-5 12:48
我有位台灣朋友從來沒補習 22歲就進美國麻省理工讀博了

没补习成才的多了去了
认真做事 潇洒做人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0-5 12: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sp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sp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aucho 发表于 2015-10-5 13:41
”天才出现的可能性与少生孩子毫无关系,从概率上来讲出现天才的可能性生6个孩子比你一个孩子的可能性大得 ...

谢谢点评

发表于 2015-10-5 13: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undanc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undanc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spch 发表于 2015-10-4 20:37
这是你的曲解。在国内的宣传就是把计划生育等同于优生优育。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0-5 13: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uch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uch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spch 发表于 2015-10-5 13:12
所以说到底还是经济制约的成分较多。

说到底还是自然竞争的制约。即使所有的知识和技能训练补习都便宜得像接种疫苗一样免费甚至倒贴,最终还是会出现一些付费项目去将孩子们分层。因为所有的企业政府和机构乃至跨国移民都是优选淘汰的,而它们之所以这样做根本上是因为竞争-进化是自然历史的天然法则,想生存下去的国家企业机构必须挑选最优的人。
从数学概率上说,生10个有一个进入上层,另外1-2个在中层,7-8个在底层的家族基因3-4代后的未被淘汰率,未必高于一个生2-3个,基本都在中层的家族,而其付出的生育和养育身体和心理成本却高于生2-3个的家庭。从数学上来说,这是高成本等收益的中下策。对于富人家庭来说,成本不计。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0-5 13: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sp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sp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aucho 发表于 2015-10-5 14:01
说到底还是自然竞争的制约。即使所有的知识和技能训练补习都便宜得像接种疫苗一样免费甚至倒贴,最终还是 ...

你这种数学概率也只能是个推测概率,而不是实证概率。我见过5个孩子的家庭,大儿子是个成功的商人,二儿子是天文学家,三儿子在家务农,是个农场主。小女儿和小儿子都是政府部门高官,这个家庭成功的概率是多少?你认为你生一个孩子成功的概率就能超过他们?

发表于 2015-10-5 13: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zforev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zforev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spch 发表于 2015-10-5 14:08
你这种数学概率也只能是个推测概率,而不是实证概率。我见过5个孩子的家庭,大儿子是个成功的商人,二儿 ...


个例有用吗?又不是打牌。我一个bill gates 胜过你5个加一起。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0-5 13: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sp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sp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zforever 发表于 2015-10-5 14:15
个例有用吗?又不是打牌。我一个bill gates 胜过你5个加一起。

是,我说的是个例。但如同你认为子女少一定比子女多的有出息,也是不成立的一种推论。所以我认为孩子有没有出息与子女多少没有关系。如果也从概率上说,多子女家庭的孩子有出息的比例更大。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