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少年运动员,足球,橄榄球和有趣的最后两张... (2010-7-26) Moh · 解读My School V2.0 (第二页开始更新如何看学校的财务数据) (2010-12-4) patrickzhu
· Congratulation Steve ! (2008-1-15) leeshine · 糊里糊涂的买车记, Subaru XV (2013-4-24) Tictac999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喜欢苹果

为了简单的生活出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3 14: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cz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cz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ot topic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8-13 14: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binz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binz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ifox 发表于 2013-8-13 12:47
freelance 相当有门槛的,一是要花时间维持人脉,应酬是要的。2是干了活未必收到钱。

好一点学校IT毕业生一万月薪招不到人,都奔更高工资的去了。
不过工作也辛苦,加班经常的。
这是在上海

发表于 2013-8-13 14: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cwh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cwh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刚刚国内回来,发现国内越加的乌烟瘴气,无论环境还是社会抑或人的心理都是污七八糟的。

发表于 2013-8-13 14: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cwh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cwh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zcwhy 于 2013-8-13 13:33 编辑

重复了。

发表于 2013-8-13 14: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if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if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obinzr 发表于 2013-8-13 13:27
好一点学校IT毕业生一万月薪招不到人,都奔更高工资的去了。
不过工作也辛苦,加班经常的。
这是在上海 ...

那到底是好“好一点学校IT毕业生“人数多了,余下的非“好一点学校IT毕业生”人数多呢?

大多数人赚这数才又有意思吧。

发表于 2013-8-13 14: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O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O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赞同楼主观点。海外生活的确相对简单些,尤其是澳洲。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8-13 14: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mzha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mzha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ary.smith 发表于 2013-8-9 11:44
这纯属扯淡,移民是边缘人,和国内进城民工一个待遇。你的收入也许和当地人一样(这和许多民工和包工头挣的 ...

赞同!

发表于 2013-8-13 14: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pensolutiono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pensolutiono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想生活简单有两个路子,一个是吃救济,一个是暴富,中间打工仔国内国外都是累死累活的命,澳洲和国内没区别。

发表于 2013-8-13 14: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ifox 发表于 2013-8-13 13:03
心态也是看环境的,大部分人都未成仙。阻力小的时候心态都好一些。
以前在中国公司可以几个人为了那么一 ...

心态也是看环境的,大部分人都未成仙。阻力小的时候心态都好一些。
----------这就是真理呀!

发表于 2013-8-13 14: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if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if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pensolutionoz 发表于 2013-8-13 13:45
想生活简单有两个路子,一个是吃救济,一个是暴富,中间打工仔国内国外都是累死累活的命,澳洲和国内没区别 ...


有阿,这边办公室工作,上班38小时工作是常态,还有10天的病假随便请。20日年假用。做水电工的自雇人士没小时收入高,是否交税看个人。和国内比,这边打工的幸福多了。

工作版有同学觉得6点下班不够好.....

发表于 2013-8-13 15: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ngyang 于 2013-8-13 14:09 编辑
gifox 发表于 2013-8-13 13:03
心态也是看环境的,大部分人都未成仙。阻力小的时候心态都好一些。
以前在中国公司可以几个人为了那么一 ...


呵呵, 你说的这些其实在澳洲也是一样的,networking是赤裸裸的,后门比国内其实还难弄,举个例子,急诊排队,去RNS看病认识里面的医生,医生的PA带路我就不用排队了,不认识的慢慢排去吧。再举个例子华为被赤裸裸的排斥在NBN之外,说国外人际关系简单的其实真是没碰上复杂的,为啥应为我们没有像融入国内一样融入到这个社会。

只能说国外对普遍的像我这样底层劳动人民相对比较平等,整个社会的心态比国内健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8-13 15: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if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if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gyang 发表于 2013-8-13 14:06
呵呵, 你说的这些其实在澳洲也是一样的,networking是赤裸裸的,后门比国内其实还难弄,举个例子,急诊 ...

你自己后面2句不就说出了这里生活简单的原因么。

大部分人的生活状态才有代表性的嘛。

国内当个基层老百姓可不好混,于是大家都力争上游,生活太难简单了。

这里后门的确不好走阿,国内走后门门槛低。就看病排队吧,在国内,你不需要认识医生的。有很多人你认识的都可以直接绕过排队这关...淡定老实排队就不容易了。

发表于 2013-8-13 15: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nhaiche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nhaiche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可是国内很热闹啊,亲戚,朋友,同学一大堆,经常见面不会觉得沉闷,这里太单调了。

发表于 2013-8-13 15: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if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if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gifox 于 2013-8-13 14:20 编辑
sunhaicheng 发表于 2013-8-13 14:14
可是国内很热闹啊,亲戚,朋友,同学一大堆,经常见面不会觉得沉闷,这里太单调了。 ...


这个就看性格了,我这边也认识了不少朋友。面皮厚,自来熟。

我有次在前园油fence,一个华人老伯经过。打个招呼,我们开始聊了,过2天他就邀请我到他家作客了....
家附近有家亚洲杂货店,东主印尼人。我和太太,去买东西多几次就聊上了,也去他家作客。他们离开澳大利亚的时候,还提出让我们代为卖车。

所以朋友不难结识阿。

发表于 2013-8-13 15: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nhaiche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nhaiche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ifox 发表于 2013-8-13 14:18
这个就看性格了,我这边也认识了不少朋友。面皮厚,自来熟。

我有次在前园油fence,一个华人老伯经过。 ...

这种朋友跟国内的朋友不一样,话题太少,之所以觉得闷就是话题太少,没什么可说的

发表于 2013-8-13 15: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if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if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gifox 于 2013-8-13 14:25 编辑
sunhaicheng 发表于 2013-8-13 14:20
这种朋友跟国内的朋友不一样,话题太少,之所以觉得闷就是话题太少,没什么可说的 ...


要话题多起来,得大家都抱有开放的态度。深入认识以后才可以聊阿。

总有大家都敢兴趣的东西的。房子车子孩子教育房屋装修后院整理旅游美食,电玩科技,电视节目,税务,生意经,工作经。太多了阿。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8-13 15: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z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z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3-8-13 15: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anzhiy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anzhiy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简单的生活真的就那么好吗?

发表于 2013-8-13 15: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O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O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ifox 发表于 2013-8-13 13:57
有阿,这边办公室工作,上班38小时工作是常态,还有10天的病假随便请。20日年假用。做水电工的自雇人士没 ...

没错。如果说都是当普通老百姓,或者打工族的话,澳洲比国内幸福多了。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灭故彼灭。

发表于 2013-8-13 15: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arlylul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arlylul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自己觉得在这里的工作环境还是相对比较公正的,不用什么破职位都要走后门。我看到的基本就是有人固然好,但是没有关系的人一样能走到高位置。这一点在中国,至少我的城市是不可能的。

发表于 2013-8-13 15: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binz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binz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ifox 发表于 2013-8-13 13:36
那到底是好“好一点学校IT毕业生“人数多了,余下的非“好一点学校IT毕业生”人数多呢?

大多数人赚这数 ...

中国收入差距明显,刚毕业本科生在上海也有3000~5000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8-13 16: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Y201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Y201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ara991 发表于 2013-8-12 23:53
一直也没搞明白足迹平均水平是多少啊?

税前年收入20万,还在增长中。

发表于 2013-8-13 16: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ifox 发表于 2013-8-13 14:14
你自己后面2句不就说出了这里生活简单的原因么。

大部分人的生活状态才有代表性的嘛。

嗯,在这边淡定相对容易,

发表于 2013-8-13 17: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rnand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rnand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ifox 发表于 2013-8-13 13:36
那到底是好“好一点学校IT毕业生“人数多了,余下的非“好一点学校IT毕业生”人数多呢?

大多数人赚这数 ...

这些都不矛盾,大家都是窥斑见豹。你要是关注大多数人,要关注平均数,那在中国可低了去了。在国内什么都架不住一平均。可老百姓们不就是关心关心自己的生活么。 再有点责任心,关心一下自己周围的人,自己的下属,那就不错了。马路上遇到低收入的,比如清洁工,别给他们添麻烦,让个路给个笑脸别乱扔垃圾,那也可以了。哪个professional工作的人在比较自己国内国外生活的时候会去拿国内的平均数来比较呢,哪个IT会计会去拿国内端盘子的工资来比较比较自己在澳洲的工作呢?  当然忧国忧民绝对不是坏事,这样的人多了才能推动社会改良。
like hell

发表于 2013-8-13 17: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rin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rin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ould be complicate of living in Australia....

发表于 2013-8-13 18: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nhaiche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nhaiche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ifox 发表于 2013-8-13 14:24
要话题多起来,得大家都抱有开放的态度。深入认识以后才可以聊阿。

总有大家都敢兴趣的东西的。房子车子 ...

国内的亲戚,朋友,同学的关系是在共同经历和相处过程中形成的,这里的按你所说都是瞎出来的,性质不一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8-13 18: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喜欢苹果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喜欢苹果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IY2013 发表于 2013-8-13 15:01
税前年收入20万,还在增长中。

李嘉诚来了吗?

发表于 2013-8-13 19: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Y201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Y201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喜欢苹果 发表于 2013-8-13 17:28
李嘉诚来了吗?

赶紧拜拜足迹吧,拜过的都灵!

发表于 2013-8-13 22: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if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if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unhaicheng 发表于 2013-8-13 17:22
国内的亲戚,朋友,同学的关系是在共同经历和相处过程中形成的,这里的按你所说都是瞎出来的,性质不一样 ...

这样的经历只有故地故土才可能阿,就算人在中国。离开了自己所在的城市,朋友同学各奔前程以后也就很难实现了。

认识新的朋友大家会有一起有新的经历。有的不合拍,大家关系不近。有的相投,就会一起经历很多了。在故乡的亲戚朋友,从孩提开始认识,一起长大,也就10年20年共同经历的时光吧,这里认识新朋友,大家未来的路可能不止10年20年呢。

发表于 2013-8-13 22: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喜欢苹果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喜欢苹果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IY2013 发表于 2013-8-13 18:22
赶紧拜拜足迹吧,拜过的都灵!

足迹教祖在哪里,要求入教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