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一次杯具收场的名校mm找工记 (2010-10-11) kitcat · 客家传统美食--酿苦瓜 (2009-2-16) tintin1976
· 杀手 (2008-12-13) dxiao · 终于结束两个多月的再就业找工计划,PROJECT ENGINEER(BUILDING ESD) (2007-8-26) Devil_Star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riverb74

[人生百味] 中国人还是澳洲人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臭鞋族

发表于 2013-6-18 13:11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6-18 13: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atheas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atheas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asmineh 发表于 2013-6-18 11:01
我觉得近年来澳洲的中国移民都是和你的想法差不多吧,就是为了拿个澳洲护照,不是向往澳洲的生活,不是希 ...

恩,我也认同还是有很多其他特别是些出难民很多的国家来的人,觉得来到这里就是真正的重生,有机会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了一样。
但是我觉得大部分的中国人不一样,特别是近些年的移民,绝大多数都是靠自己的能力移民的,而这能力就足以保证他们能够在国内获得很好的生活状态。来到这里只是希望有更好的生活,或者说享受更高的生活质量,所以在心态上入籍前后并无什么变化。

发表于 2013-6-18 13: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牛哥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牛哥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从文化认同感上说,是中国人;

从权利、责任、义务、法律上说,是澳洲人。

发表于 2013-6-18 13: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smine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smine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EOZHU 发表于 2013-6-18 12:06
我跟您的想法略略有些差别,我移民澳洲不但是为了拿澳洲护照,还很向往澳洲的生活。 ...

那您和我的想法是一样的 - 我自己也是向往澳洲生活才来的。

如果任何人问我的身份是什么,如果一定要label的话,我会认为我自己是澳籍华人 - Chinese Australian。

发表于 2013-6-18 13: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eapers200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eapers200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请大家轻轻地讨论,如果语言暴力,威胁他人,出口成脏,直接警告或禁言。

发表于 2013-6-18 13: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牛哥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牛哥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某些时候,之所以大家总是在这个问题上较劲,原因之一就是,中国那个地方没名字,而叫“国”。人家越南、朝鲜、日本、马来西亚甚至全世界各地的地方都有个名字,而不叫什么国,所以在文化认同上很容易找到感觉,不论那个地方是什么政府、有几个政府、分久必合还是合久必分,反正人家就叫越南人、朝鲜人、日本人。。。不扯到国家层面,所以也就没那么多矛盾了。

而“中国”,很容易被偷换概念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北木山人 + 3 你太有才了
jasmineh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苏格拉底怎么死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6-18 13: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atheas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atheas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家都谈到文化认同,融入澳洲的生活方式。
其实我的想法是,为什么非得必须像澳人或者说是白人的生活方式才是好的呢?
这个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其实是非常个人非常自我的事情,你觉得好就是好,你不喜欢你就按照你自己的方式生活,其实就很好。不是什么都需要别人的认可,如果单纯为了别人的认可就改变自己,那样还有什么意义呢?当然我并不是说白人没有优点,有些想法觉得好的当然可以拿来主义。

其次,为什么不能用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想法来影响世界呢?其实我觉得现在已经在慢慢朝这个方向发展了。上个世纪,基本上规矩习惯都是按照西方的模式来以提倡,不是说不好,只是说我们自己改变了很多我们自己。我们一样也可以用我们的做事习惯,来同化他们啊。
这个例子可能不是很恰当,比如说现在英文是通用语言,但是在国内的时候,还是有很多的五星级酒店前台首先开口就是说英文,其次才是中文。我们在澳洲酒店登记的时候,有人先直接对我们说中文吗?我觉得随着时间慢慢的发展,中文,中国人的习惯,思维方式,生活态度会越来越普遍(当然是好的,一些陋习自然排开),希望有生只年看到这样才是主流。

发表于 2013-6-18 13: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o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o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北木山人 发表于 2013-6-18 11:45
国家和民族的区别才是这个争论的关键之所在啊。

国家和民族区别我觉得是智商问题 有好的不要 去选坏的 就是智商不够的一种表现

民族因为已经生下来了 不可改变 扬长避短是唯一出路 多看看唐诗宋词 古典文化 现代小说 这种快感英文也有但不同 再说快感多了不伤身  多吃吃八大菜系各种小吃 这是实在的 不要去羡慕鸡贼得利的人 不要觉得鸡贼很正当很光彩 自己不要鸡贼 就算是做贡献了

国家有好的不选选坏的 不能理解 可以理解因为回国不方便而不换澳洲护照这种说法 因为向淫威屈服 不丢人 但是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抱着中国护照不撒手的 只能是说佩服了

发表于 2013-6-18 13: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牛哥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牛哥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eatheast 发表于 2013-6-18 12:20
大家都谈到文化认同,融入澳洲的生活方式。
其实我的想法是,为什么非得必须像澳人或者说是白人的生活方式 ...

第一段,很同意。
不管什么文化背景,都可以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没必要一切都向白人统一。但,前提条件是,不能恶意影响别人的生活方式。比如,在house里面养鸡、种菜并且施粪肥。

第二段,很想同意,但,很不幸,不能同意。
中国历来是个大国,人口多,文化基础深厚,从大航海时代被发现以后,一直被世界文明所关注。但几百年过去了,大家融合得也差不多了,为什么中国文化依然不能占世界主流而只是边缘化?难道融合不是双向的么?
答案就是,中国文化缺乏公平、逻辑、规则感和可操作性。相比起以英国文化为代表的世界主流文化,中国文化在政治、经济、人文、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实在是可借鉴的不多,不足以在任何地方撼动世界主流文明。
举个例子吧。
非洲的某些地区在文化上应该算是白纸一张了。欧美国家的某些大公司和中国的公司进入非洲的时间差不多,但中国的公司一直不被当地人所接受,无论从经营上还是工人与当地人的关系上,都处处不可调和。原因就是文化问题。主流文明征服世界靠的远不仅仅是坚船利炮,那些只是表象而已。它靠的是以公平为基础的规则推广,这才是神器。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kanyikan + 3 我很赞同
jasmineh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苏格拉底怎么死的?!

发表于 2013-6-18 14: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eatheast 发表于 2013-6-18 12:12
恩,我也认同还是有很多其他特别是些出难民很多的国家来的人,觉得来到这里就是真正的重生,有机会靠自己 ...

发表于 2013-6-18 14: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北木山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北木山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牛哥 发表于 2013-6-18 12:43
第一段,很同意。
不管什么文化背景,都可以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没必要一切都向白人统一。但,前提条 ...

写得好。想再给你加分,可惜今天已经没分可加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大牛哥 + 3 谢谢!那我加给你,都一样的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6-18 16: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然。 于 2013-6-18 15:16 编辑
天行健 发表于 2013-6-17 13:44
每个人看你都问:are you chinese?

请问,你说你是中国人还是澳洲人?


如果入籍了,肯定是Chinese Australian . aussie. 澳籍华人。
没入籍,该哪国人就哪国人。

发表于 2013-6-18 16: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O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O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asmineh 发表于 2013-6-18 12:13
那您和我的想法是一样的 - 我自己也是向往澳洲生活才来的。

如果任何人问我的身份是什么,如果一定要lab ...

既然咱们的想法都一样,那我就不明白您这个观察是怎么来的:

我觉得近年来澳洲的中国移民都是和你的想法差不多吧,就是为了拿个澳洲护照,不是向往澳洲的生活。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灭故彼灭。

发表于 2013-6-18 16: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smine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smine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EOZHU 发表于 2013-6-18 15:13
既然咱们的想法都一样,那我就不明白您这个观察是怎么来的:

我觉得近年来澳洲的中国移民都是和你的想法 ...

那是回复另外一个帖子的,而且可能我不应该用“都”。我觉得近年来的不少是这样,我自己不是近年来的。

发表于 2013-6-18 16: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O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O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asmineh 发表于 2013-6-18 15:17
那是回复另外一个帖子的,而且可能我不应该用“都”。我觉得近年来的不少是这样,我自己不是近年来的。 ...

我也不是近年来的。不过根据我的观察,现在移民都要考雅思四个7,或者四个8,移民真心不容易。如果不是想过来生活,恐怕不会这么折腾自己。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灭故彼灭。

发表于 2013-6-18 16: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smine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smine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EOZHU 发表于 2013-6-18 15:22
我也不是近年来的。不过根据我的观察,现在移民都要考雅思四个7,或者四个8,移民真心不容易。如果不是想 ...

生命在于折腾啊 觉得他们为的是本护照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6-18 16: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O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O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asmineh 发表于 2013-6-18 15:24
生命在于折腾啊 觉得他们为的是本护照吧。

生命在于折腾   看来每个人对生命的理解不同啊。

拿到澳洲护照还无法体现生命在于折腾,拿到之后,过几个月没想清楚又撕掉,然后向中国政府申请入籍,这个才叫:

生命在于折腾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jasmineh + 3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灭故彼灭。

发表于 2013-6-18 16: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gelafanhu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gelafanhu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还是中国人

发表于 2013-6-18 16: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cx03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cx03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loodp 发表于 2013-6-16 20:48
就是入了月球籍,也还是中国人,管丫法律承认不承认。

+100000000 fen!
山寨版民间版主 主管情感天空匿名版
petercome咨询公司法人代表兼发言人

发表于 2013-6-18 16: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cx03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cx03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scesweiwei 发表于 2013-6-17 15:17
看到大吃一惊这儿我实在是无语了,说自己澳洲人虽然也对,但说中国人大吃一惊楼主要不要这么矫情啊? ...

+2000000000 fen
山寨版民间版主 主管情感天空匿名版
petercome咨询公司法人代表兼发言人

发表于 2013-6-18 16: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cx03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cx03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elon 发表于 2013-6-18 09:41
个人观察,这个和男女根本没有关系

+300000000000 fen.
山寨版民间版主 主管情感天空匿名版
petercome咨询公司法人代表兼发言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6-18 16: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cx0314 发表于 2013-6-18 15:35
+300000000000 fen.

哈哈,要是这个分是真的就好了,我就穿上最高级鞋了

发表于 2013-6-18 16: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sy1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sy1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hsy12 于 2013-6-18 15:48 编辑
大牛哥 发表于 2013-6-18 12:43
第一段,很同意。
不管什么文化背景,都可以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没必要一切都向白人统一。但,前提条件是,不能恶意影响别人的生活方式。比如,在house里面养鸡、种菜并且施粪肥。


在house里面养鸡是影响别人生活方式,还是恶意的。鬼佬养狗是不是也恶意地影响了别人的生活方式?

发表于 2013-6-18 16: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荷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荷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ellsky 发表于 2013-6-17 16:57
如果你认为口是心非是可耻可笑我只能呵呵。都是成年人,我不信你每天和他人的对话都能做到表里如一。日常 ...

也不一定别人就不认同你是澳洲人,如果你操一口地道的本地英语,脑袋里完全认同自己的澳洲归属,别人也会认同你就是澳洲人。如果完全是中式做派,再带上强烈的中式口音英语,人家肯定要问你是哪里来的了。老一辈的中国人在这里生活又没有归属感,这种边缘的文化心态其实也是一种痛苦,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会好些。

发表于 2013-6-18 17: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茶馆东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茶馆东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eatheast 发表于 2013-6-18 12:20
大家都谈到文化认同,融入澳洲的生活方式。
其实我的想法是,为什么非得必须像澳人或者说是白人的生活方式 ...

对于第二段, 我有自己的理解, 尽管我们是现代西方科学教育和技术的受益者,还是不能因为西方科技的强势而简单抛弃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文化思维的多样性有利于学术的百花齐放和突破。至于企业文化,很多日本韩国的优秀企业恰恰引入中国文化的元素使企业的发展有了更持久性, 不断的冲突和妥协再冲突和再妥协构成文化的诸多色彩。 下面是一些汉学家的研究成果。   

郝大维、安乐哲则在其合作的中西比较哲学三部曲《孔子哲学思微》、《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和《期望中国》中,对中西思维特征的差异进行了更为精细的讨论。通过比较,他们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认为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在于“第一问题框架”与“第二问题框架”何者占据主导地位。所谓“第一问题框架”,“或曰类比的、关联性思维”,“这一思维样式承认变化或过程要优于静止和不变性,并不妄断存在着一个构成事物一般秩序的最终原因,而且寻思以关联过程,而不是以主宰一切的动因或原则来说明事物的状态”。而“第二问题框架思维,我们又称它是因果性思维,是古典西方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思维方式。它的预设有:(1)用‘混沌’说的虚无、分离或混乱解释万物的起源;(2)把‘宇宙’理解为具有某种单一秩序的世界;(3)断言静止比变化和运动更具有优先地位;(4)相信宇宙秩序是某个解释性的作用者,例如心灵、造物主、第一推动者、上帝意志等造成的结果;(5)明里暗里的主张,‘世界’的千变万化是被这些解释为动因的东西所左右、所最终决定的”。据此,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就根源于“头一种问题框架形式在西方隐而不显,却统御着古典中国文化;同样,我们称之为第二种问题框架,或者说因果性思维方式是西方文化的显性因子,在古典中国文化中却并不昭彰”。因此,“如果比较哲学对所谓轴心时代的中国文化有所评说,那它不外是说:‘绝对’、‘超越’和‘主观性’的概念在那里未必具有意义。很难在中国找到像亚里士多德或是柏拉图的形式等绝对、超越的存在物,或是像充足理由律这样纯粹、超越的原理”。

发表于 2013-6-18 17: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nif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nif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首先我承认,第一代移民都有一颗中国心,从文化的角度来说永远是中国人。
但我想问问一些入了澳籍的朋友们:
你们的中国人身份是中国政府承认呢?还是澳洲政府承认?
而你们的澳洲人身份是中国政府承认呢?还是澳洲政府承认?

同理,如果一个中国人去了一次日本就可以说自己是日本人了。如果法律在他面前只是浮云的话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6-18 18: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然。 于 2013-6-18 17:23 编辑

感觉拿澳洲护照的应该称为澳籍华人。当年东南亚发生排华,中国开始不承认双重国籍。所有当地中国人立刻被中国称为印尼华侨。新加坡有很多老人,红头巾,心中永远有中国。她们在新加坡做苦力工作几十年,期间从未回中国,或许是解放前下的南洋,难道还认为他们是中国人吗?中国估计也很难给她们恢复身份。新加坡的下一代大都是曾经的中国人的后代。难道还继续称新加坡人大都是中国人吗?

发表于 2013-6-18 19: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zbf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zbf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赞同‘澳籍华人’

发表于 2013-6-18 19: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crow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crow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是中国人

发表于 2013-6-18 23: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isystar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isystar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入澳籍后,可以称祖籍是中国,但属于澳洲当地居民。

祖籍是中国,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即使你学迈克尔杰克逊漂白,祖籍还是中国。你用不着心系祖国,你甚至可以不喜欢祖国,但你身上多多少少都带有点祖国文化的烙印。

但现在的你是澳洲当地居民,这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因为你不可能同时在中国和澳洲两个地方。当下,你就是呼吸澳洲的空气,用澳洲的公共设施,参加澳洲的民主政治(如果你有民主参与的意识)。你用不着融入澳洲文化,但如果作为当地居民却没有主人翁的参与意识,那就是自己把自己边缘化了。最后两头都不着落,所谓的心系祖国,也就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最不好的就是人在澳洲,一边抱怨澳洲,一边梦想着“我要是现在在中国的话就怎么怎么了”。

要回国赶紧回去,一分钟都不要耽误;否则就在澳洲好好过日子,把日子过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kanyikan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