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自制简易松糕 (2006-8-8) 小米 · 懒人养鸡,向着全自动进发 (2018-7-5) civilization
· 一个人在途上——写写我的欧洲游记 (全文完) (2014-10-15) shine_on · 初见。台湾西行 (完结) 撒花!!! 来个没奖问答吧 (2019-3-8) al_ma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patrickzhu

印度妈妈才是真正的虎妈 - 雄心勃勃还是愚昧之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9 13: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m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m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可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5-9 14: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印度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印度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nmm 于 2012-5-9 13:51 发表
可怕!

有啥可怕,好比三人同坐一辆火车,一人坐软卧,另一人坐硬座,还有一位站着没座,但火车是开往同一个目的地成功啊

发表于 2012-5-9 14: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胖丫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胖丫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过几家悉尼私立女校的招生资料(男校不清楚),每年去美国藤校的人数不超过5个。去牛剑哈佛耶鲁之类大藤,每年一共有2-3个就不错了。 基本上都是白人。估计亚裔有这个分数的都去学医了,不去干美国爬藤这样吃力不一定讨好的事情。

发表于 2012-5-9 19: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smine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smine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2KMUM 于 2012-5-9 13:46 发表


"The first government selective high schools in NSW were established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They included Sydney High School (now Sydney Boys High School and Sydney Girls High School), Bathurst H ...

10年前没象现在那么大规模的补习,也没多少技术移民的适龄学童,那时也真是考智力的。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9 19: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asmineh 于 2012-5-9 19:35 发表

10年前没象现在那么大规模的补习,也没多少技术移民的适龄学童,那时也真是考智力的。

同意,我认为这是主因。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5-9 20: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uch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uch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2-5-9 19:38 发表

同意,我认为这是主因。

这是唯一的原因。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5-9 20: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rnand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rnand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印度同事说在印度男的都被家里逼着去读计算机,女的都强迫去学医

发表于 2012-5-9 22: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2KMU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KMU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Gaucho 于 2012-5-9 20:34 发表

这是唯一的原因。


说白了,并不是制度本身造成了现状,而是善于push的技术移民利用现行制度,把补习之风愈演愈烈,不同学校种族分布得如此不平衡,对于我们这些较新移民来说究竟是可喜还是可悲呢?

[ 本帖最后由 2KMUM 于 2012-5-9 22:23 编辑 ]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9 23: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2KMUM 于 2012-5-9 22:22 发表


说白了,并不是制度本身造成了现状,而是善于push的技术移民利用现行制度,把补习之风愈演愈烈,不同学校种族分布得如此不平衡,对于我们这些较新移民来说究竟是可喜还是可悲呢?

呵呵,技术移民就是很牛呀,这就是一种现象。

这件事情也可以往好的地方想。
想想将来20年后,我们的孩子将会改变澳洲的一部分面貌,然后在过20年我们孩子的孩子会改变澳洲更多。
其中肯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我相信好的方面一定会比不好的方面要多。
相信将来几十年华人慢慢会的进入上层建筑。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7 收起 理由
eurekana + 3 对啊,我们是来殖民的,不是移民!
richiz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5-9 23: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2-5-9 23:06 发表

呵呵,技术移民就是很牛呀,这就是一种现象。

这件事情也可以往好的地方想。
想想将来20年后,我们的孩子将会改变澳洲的一部分面貌,然后在过20年我们孩子的孩子会改变澳洲更多。
其中肯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我相信好的方面一定会比不好的方面要多。
相信将来几十年华人慢慢会的进入上层建筑。



几十年后, 所以人都被同化了, 估计就没有‘华人’   ‘华裔’这些词了

2021年度勋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9 23: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lena_sokolov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lena_sokolov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把澳洲改变成中国印度,那当初还来这里干什么?别的地方不说,至少教育这方面10年被同化得太厉害了。

最倒霉的是当地人,本来人家自己住得好好的,躺着中枪。

当然肯定又会有很多人说这里本来就是土著人的,白人也是移民,没什么了不起的。这就是得便宜还说便宜话了。如果跟以前一样是土著人的地方你会来吗?就像现在怎么没什么人移民非洲呢。 还不是白人先把这里建设好了,建成发达国家了,各种不发达国家的移民才削尖了脑袋也要挤进来。然后来了再把这里同化成自己以前国家那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21年度勋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9 23: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lena_sokolov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lena_sokolov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而且总有人说华裔聪明,当地人笨,看精英学校都没几个。这也是不科学的。

首先,精英校里华人多并不一定是华人聪明。很多都是补出来的,做题好。都不许补课,还不一定怎么样呢。

第二,技术移民过来的在自己国内怎么也是比较高级的。拿本来就是较高级的人跟各阶层当地人一起比,当然显得自己很聪明似的。其实国内不学习,脑子笨的,也到处都是一大堆。

2021年度勋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9 23: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lena_sokolov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lena_sokolov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估计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曲线 - 刚来的一小段时间觉得这里特好,然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这里哪里不如国内,但是又要过一段时间才会慢慢发现这里的好。

至少我是不希望这里以教育为首的很多方面都变成国内那样,更希望新来的人能integrate. 还有什么借地址读书这种,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还是省省吧。

我的各种反动言论完毕。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8 收起 理由
patrickzhu + 8 反动言论说的挺好。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5-9 23: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obelwinn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obelwinn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买房子啊 于 2012-5-7 23:48 发表
印度人看起来那么脏, 再不努力一点, 还能干点什么


可以和你一样开TAXI啊

发表于 2012-5-9 23: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obelwinn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obelwinn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mit-2010 于 2012-5-9 23:09 发表



几十年后, 所以人都被同化了, 估计就没有‘华人’   ‘华裔’这些词了


这个同化,美国可能会,澳洲肯定不会。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10 00: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elena_sokolova很敢说,我加分。

131楼的言论非常反动,呵呵。
想想几百年前的土著们也是趟着中枪的,白人没来之前他们本来人家自己住得好好的,嘻嘻。

133楼的言论说的很好,蛮同意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5-10 00: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rnand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rnand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2-5-9 23:06 发表

呵呵,技术移民就是很牛呀,这就是一种现象。

这件事情也可以往好的地方想。
想想将来20年后,我们的孩子将会改变澳洲的一部分面貌,然后在过20年我们孩子的孩子会改变澳洲更多。
其中肯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我相信好的方面一定会比不好的方面要多。
相信将来几十年华人慢慢会的进入上层建筑。

希望能看到,虽然我比较怀疑。 我在这里做IT,也算做过几个大公司了,也跑了一些大的政府机构客户,基本没有移民或ABC做到中层mgr,连TL都很少见。希望新一代技术移民的后代能打开这个局面。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patrickzhu + 3

查看全部评分

like hell

发表于 2012-5-10 07: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2KMU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KMU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2-5-9 23:06 发表

呵呵,技术移民就是很牛呀,这就是一种现象。

这件事情也可以往好的地方想。
想想将来20年后,我们的孩子将会改变澳洲的一部分面貌,然后在过20年我们孩子的孩子会改变澳洲更多。
其中肯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我相信好的方面一定会比不好的方面要多。
相信将来几十年华人慢慢会的进入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 -- 这个词好亲切呀,看来猪爸十几年前学的政治经济学好没有丢啊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10 07: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2KMUM 于 2012-5-10 07:20 发表



上层建筑 -- 这个词好亲切呀,看来猪爸十几年前学的政治经济学好没有丢啊

呵呵,可见我被中国的教育毒害的很深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10 08: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Fernando 于 2012-5-10 00:08 发表

希望能看到,虽然我比较怀疑。 我在这里做IT,也算做过几个大公司了,也跑了一些大的政府机构客户,基本没有移民或ABC做到中层mgr,连TL都很少见。希望新一代技术移民的后代能打开这个局面。

我个人还是挺乐观的。
亚裔子女大规模进入澳洲的公立精英学校,顶尖独立私立学校和天主教会学校,我个人从来认为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亚裔移民的下一代下下一代都能够保持这样高比例的进入基础教育的最顶尖的层次,同时也有绝对高比例的高等教育比例,那么数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那么慢慢这些位置就有亚裔来做了。

过去几十年第一代移民本身素质平平,子女精英的数量也少。。。
新一代技术移民这方面我认为比几十年前的老移民要强很多呀,子女表现出色也是必然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jinluo + 3 赞成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5-10 08: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inl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inl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2-5-10 08:06 发表

我个人还是挺乐观的。
亚裔子女大规模进入澳洲的公立精英学校,顶尖独立私立学校和天主教会学校,我个人从来认为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亚裔移民的下一代下下一代都能够保持这样高比例的进入基础教育的最顶尖的层次,同时也 ...

非常赞成。
我们的下一代,再下一代,再。。。应该是澳洲的精英。赫赫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5-10 08: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云淡风轻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云淡风轻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看好这个设想。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美国经营层早就是华裔的天下了。
澳洲政府肯定会出台相应的控制措施已达到平衡的。这里始终是白人的天下。

发表于 2012-5-10 08: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ichi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ichi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就体现了澳洲的不公平性。既然这种不公平存在,我们作为新移民就要想办法打破,而不是任人宰割。我觉得老一代的华裔作出了很好的榜样,他们的子女在澳洲

各个行业在为人类做贡献。譬如医生这个行业,很多华裔,当然印度和其他有色人种也有很多。后移民的人在努力打破这种不公平,就会通过push子女学习改变现状。而这种做法的确起到了效果。

发表于 2012-5-10 09:11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patrickzhu 140# 帖子

此文章由 Fernand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rnand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赞同,这一代移民的文化素质和数量都远远超过以前的,对第二代的教育也做得不错。理论上说等这一代人的孩子进入社会以后应该有所作为。时间上看应该在10年以后可以看到
like hell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10 10: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elena_sokolova 于 2012-5-9 23:52 发表
其实估计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曲线 - 刚来的一小段时间觉得这里特好,然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这里哪里不如国内,但是又要过一段时间才会慢慢发现这里的好。

至少我是不希望这里以教育为首的很多方面都变成国内那样,更希望新来的人能integrate. 还有什么借地址读书这种,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还是省省吧。

我的各种反动言论完毕。


也有刚来就觉得这里都不好,住久了,慢慢发觉这里的好,再过一段时间,觉得这世道也就这样了,住哪里都不完美。

借地址,属于个案,可以忽略

发表于 2012-5-10 10: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t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t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歪个楼,我怎么一想到我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一代一代要在澳洲永远生活下去,远离自己的民族、故土,在白人为主的主流社会里做少数族裔就觉得心理很难接受呢?虽然当初办了移民,但真的没有认真考虑过将来自己的后代要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下去的问题。不知我们的孩子长大后会有什么感觉?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zuozuo + 3 有共鸣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10 10:21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beta 146# 帖子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怎么觉得几代以后,这里也不一定是白人为主了。

发表于 2012-5-10 10: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粉色猪猪桃丽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粉色猪猪桃丽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能小看印度人,印度人还爱帮自己人,非常团结

发表于 2012-5-10 10: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t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t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2-5-10 10:21 发表
我怎么觉得几代以后,这里也不一定是白人为主了。


我觉得现在政府都是白人控制的,政策也是他们定的,如果移民越来越多的话,他们肯定会控制人种和数量的。虽然白人很多也是杂鬼,但毕竟是白人,第二第三代后就没什么区别了,但亚裔的肤色外貌在那儿摆着呢,怎么都有区别。

发表于 2012-5-10 11: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t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t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LG的部门Manager都是白人,下面干活忙得要命、累得要死的都是其他族裔,包括中国、印度、中东、东南亚的,有一些也是第二代移民了,英语是native的,也跟我LG这些第一代移民、英语不太好,不得不忍气吞声、任劳任怨的人一样。曾经有过白人contractor,还是他们行业凤毛麟角的女性,公司要求她转成permanent时嫌钱少,人家二话不说就辞职了,多有底气。所以他们老板现在不招白人了,只招这些听话好使、吃苦耐劳的少数族裔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