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漫漫澳洲管理路 (2005-11-11) Jackyangman · 达令港 (2009-9-27) 老陶
· DIY 之重铺草坪 --434 Nov 2020 更新 (2016-11-28) eric_gao · 停车罚单。今天上法庭告赢康嫂,发帖记录一下。 (2013-10-28) philowe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清咖一杯

小学教育版越看越心慌,这孩子读书的压力真不比天朝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31 19:2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D妈妈 86# 帖子

此文章由 天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打架要打得好也是要练的。
支持D妈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0-31 19:41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学教育版越看越心慌,这孩子读书的压力真不比天朝小

此文章由 vickey201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ckey201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也觉得这里的压力不比国内少。除非你是什么不理,但中国的父母做不到啊!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0-31 19: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 LS 各位支持小学版的,有空常来聊就是对版块最大的支持。

BTW, 楼主看来已经决定送闺女去私校了。这也是博览小学版帖子之后作出的well-informed decision.

发表于 2011-10-31 20: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smine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smine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支持靓版。其实啊,论坛是大家互通信息的地方,自己挑合适的看,不是所有的都是自己的"茶", 对某些观点,完全可以agree to disagree。而且我们也要做good sports,congratulate 其他出色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不需要拿自己孩子和牛娃比的,给自己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就好了。淡定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astina + 5 说的好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0-31 20: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ckypeanu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ckypeanu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这里只是一个平台,有什么样的帖子,都是供求关系决定的。有人发帖子,有人回帖子,就说明大家关心这个话题。不然,就算发了帖,没人感兴趣没人回,自然也就沉了下去。

什么帖多,说明需要这方面information的家长多。这也就是这个坛子存在的意义...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缓缓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0-31 20: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jrli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jrli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 out了。
孩子在这里远比在上海轻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0-31 20:4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粉猪妈妈 112# 帖子

此文章由 清咖一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清咖一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不一举两得吗,既问了问题,又赚了积分。否则有的帖子连瞧的份都没有。
同时又为足迹贡献了流量。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0-31 20: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粉猪妈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粉猪妈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清咖一杯 于 2011-10-31 21:43 发表
这不一举两得吗,既问了问题,又赚了积分。否则有的帖子连瞧的份都没有。
同时又为足迹贡献了流量。


很好

发表于 2011-10-31 20:45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zjrlisa 126# 帖子

此文章由 清咖一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清咖一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就没"In”过,何谈“OUT”

发表于 2011-10-31 20: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jrli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jrli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上海的学生到了初中还是要找好学校的,好学校的好班划片学生也要考试进的,很多学生是考进去或者是凭关系进去的。

小学的孩子,成绩好的老师会让参加竞赛,会盯着家长暗示或明示要求孩子参加各种补习,你不去都觉得不好意思。
学习差的,家长是要去学校承认错误,回家加强家教,让孩子参加补习。
学习中等的估计比较好过。

[ 本帖最后由 zjrlisa 于 2011-10-31 21:55 编辑 ]

发表于 2011-10-31 20: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lothm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lothm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zjrlisa 于 2011-10-31 21:54 发表
上海的学生到了初中还是要找好学校的,好学校的好班不是划片学生进的,是考进去或者是凭关系进去的。

小学的孩子,成绩好的老师会让参加竞赛,会盯着家长暗示或明示要求孩子参加各种补习,你不去都觉得不好意思。
学习差的,家长是要去学校承认错误,回家加强家教,让孩子参加补习。
学习中等的估计比较好过。


我汗死了(monkey08)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0-31 20: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jrli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jrli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在哪里? 上海?

发表于 2011-10-31 20: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aos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aos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量力而行,不要瞎攀比,否则不管在哪里压力都大

发表于 2011-10-31 21: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印度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印度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zjrlisa 于 2011-10-31 21:54 发表
上海的学生到了初中还是要找好学校的,好学校的好班划片学生也要考试进的,很多学生是考进去或者是凭关系进去的。

小学的孩子,成绩好的老师会让参加竞赛,会盯着家长暗示或明示要求孩子参加各种补习,你不去都觉得不好意思。
学习差的,家长是要去学校承认错误,回家加强家教,让孩子参加补习。
学习中等的估计比较好过。

发表于 2011-10-31 21:05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lothmu 131# 帖子

此文章由 zjrli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jrli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见过的一次“承认错误”。
学年结束,老师安排家长一个个的去和老师谈谈,拿孩子的期末考试成绩,所有人的成绩都在上面,还排好了名。
我去的时候正好前面一个家长的孩子成绩不好,见了老师,一个劲地说对不起, 是自己不好,没有抓紧孩子的学习。走的时候还连连谢谢老师指点。

发表于 2011-10-31 21: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lothm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lothm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zjrlisa 于 2011-10-31 22:05 发表
我见过的一次“承认错误”。
学年结束,老师安排家长一个个的去和老师谈谈,拿孩子的期末考试成绩,所有人的成绩都在上面,还排好了名。
我去的时候正好前面一个家长的孩子成绩不好,见了老师,一个劲地说对不起, 是自己不好,没有抓紧孩子的学习。走的时候还连连谢谢老师指点。


中国的爹妈不容易啊,还得不时当当孙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0-31 21: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cok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cok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1-10-31 14:20 发表


同理,学钢琴,提琴,口琴,二胡,画画,舞蹈。。。。也不会提高 street smart

不过,好在这些班,从未以此标榜。

上OC = 成功人生,哈哈,不相信有哪位家长这么二


篮球,足球,橄榄球,游泳,网球。。。对于提高street smart也是P用不顶。

发表于 2011-10-31 21: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关晓冬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关晓冬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猪小妹 于 2011-10-31 18:05 发表
谢谢Beta!你说到我的心坎去了,我绝不会去冒孩子考不上精英,而上普通公校的险。关心他们学习,不是要他们成龙成凤,而是纽省教育的游戏规则就这么走了,变相将学生分流,而我必须确保他们最重要的中学时期安全渡过,考不考上大学是其次,关键的是不要学坏,如果考不上精英的话,就只好读私校或教会学校了。


对私校和教会学校别抱太大希望。就从私校来说,除非你富的流油,可以抵抗的住私校的攀比风,家里供的起孩子每年惊人的excursion费用,否则送去私校就等着自己小孩被别人笑话,一点自尊心都被磨灭了。再说教会学校,别抱太多幻想比悉尼北区的公立高中好多少,那些每年1万左右的教会学校里男生吸毒的搞帮派的一堆又一堆,女生早恋堕胎,甚至绑男人的也司空见惯。身边几个朋友都后悔送孩子去教会学校了,现在不必 以前了。决心送去孩子去之前,最好上下学的时间,多去学校附近转转,坐坐公车,看看他们的言谈举止。有些北区公立高中比很多教会学校好多了。

发表于 2011-10-31 21: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飘啊飘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飘啊飘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Christy_BJ 于 2011-10-31 16:07 发表


我儿子班上那了父母吃救济的小黑孩将来最有出息

你说的这些他都会,当然OC是肯定不可能的

不怕,jobs,gates还辍学呢

这年头学习好是loser的象征

要做就做辍学生,打架生,未来的希望

我家儿子很有前途,前天刚被老师告状,把高年级学生打的鼻清脸重

学好数学没有,会打架才是好学生.yeah!!

讲得太好了!没分了,只好引用了!

发表于 2011-10-31 21: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飘啊飘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飘啊飘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1-10-31 14:41 发表
我没孩子时,也觉得在澳洲读书,孩子快乐得不行。后来知道这个想法是天真了。要把书读好,随便在哪个国家,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就算是当木匠,也要手艺过关。世上没有桃花源。没有捷径。

你也别看几个OC贴就慌了。我知道更PUSH的家长,他们不上足迹的,闷头走自己的路。

小的时候操心吃喝拉撒,上学了操心学习,中学了操心身高体重忧郁不忧郁,青春疙瘩豆,然后高考,然后专业,再然后朋友,然后新的一轮开始了

发表于 2011-10-31 21: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cok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cok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关晓冬 于 2011-10-31 22:29 发表


对私校和教会学校别抱太大希望。就从私校来说,除非你富的流油,可以抵抗的住私校的攀比风,家里供的起孩子每年惊人的excursion费用,否则送去私校就等着自己小孩被别人笑话,一点自尊心都被磨灭了。再说教会学校,别抱太多幻 ...


对于OC,以我所知的一手信息,一半的孩子恐怕难以打上“聪明”的标签,更可担忧的是不少孩子性格和情绪上似乎有障碍。这些孩子以后基本全部进入selective high,其中有些将成为牙医。

因此看牙有风险,要特别当心找对医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0-31 21: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rilyn_m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rilyn_m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让孩子在这里受教育的父母都是希望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教育环境。这是大多数父母追求的“崇高境界”,但是现实生活中的虎爸虎妈们到处都有,我们从小在强烈的竞争环境下成长,所以习惯了竞争和对比。很多父母一开始都是淡定的,但一对比周围就开始有了很强的竞争意识。所以,那些看亲子版越看越心慌的父母也越来越多了。我的建议是,与自己教育理念违背的话题和帖子完全可以忽略,不要受影响,不要拿人家的孩子对比自己的孩子。坚持自己的想法就不会慌了。我们是第一代移民,我们的孩子们对下一代的教育理念应该就不会想我们这样了吧。

发表于 2011-10-31 21: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天眼 于 2011-10-31 19:54 发表
这其实是一个如何“分大饼”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中国一样存在,更厉害!
现有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自己不努力等于放弃享受较好资源的机会,把资源让给其他人。
如果觉得无所谓或者实在是太有钱了,花钱去私校买资源,可以不焦虑。焦虑的人有焦虑的道理,没有什么错。
今天不焦虑,也许明天照样焦虑,甚至焦虑的更厉害。
嘴上焦虑的也许不是真焦虑,嘴上说不的也许比谁都焦虑。

太实在了

发表于 2011-10-31 21:5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关晓冬 138# 帖子

此文章由 猪小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猪小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每个社会问题或者现象都有个机率,我们根据这一机率的高低来做判断和决定。我相信不是要到富到流油的级别才可读私校的(虽然我不知道富到流油是一个怎样的概念,要有多少钱才算富到流油),即然要读私校,去了解总体费用,将其纳入家庭开支内,这是首先要做的。借贷读私校的机率不会多吧。其次,攀比风不只是私校的问题,普通公校也有,可能还不只比钱财,还在比谁更早吸大麻,谁的性伴侣更多。同样,教会学校的吸毒问题、早恋问题,也会有一个几率。这个几率的高低也会影响家长的决定,你说的对,做决定之前一定要多方面了解。
如果你认为私校和教会学校都不是我们的选择,那岂不是我们的精英之路更是许胜不许败?还是你认为读普通公校也很好,无须回避呢?

发表于 2011-10-31 21: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beta 于 2011-10-31 17:48 发表


学区再好也是普通公校吧,HSC前一百名的普通公校有几所?要想让孩子轻松上学,恐怕学区房是远远不够滴,还是赶紧挣钱上私校吧。

经常看到有TX说那些让孩子补习考精英的家长们“与其让孩子补习不如自己努力多挣点钱,给孩子 ...

同感!

发表于 2011-10-31 22: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关晓冬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关晓冬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猪小妹 于 2011-10-31 22:53 发表
我觉得每个社会问题或者现象都有个机率,我们根据这一机率的高低来做判断和决定。我相信不是要到富到流油的级别才可读私校的(虽然我不知道富到流油是一个怎样的概念,要有多少钱才算富到流油),即然要读私校,去了解总体费用,将 ...


在下认为,家里没有每年额外4万来支付学费和杂费,就不必考虑私校。有个两三万闲钱的可以考虑好的教会学校。去一般教会学校不如读好区的中学。如果不希望孩子从小就受压力挤独木桥去考精英中学,何况也不是努力了就能考上的,那就早点准备搬去好点的学区安稳读中学。

所谓几率,见仁见智了。教会学校的几率不比好学区的公立学校低。看你读什么学校了。

[ 本帖最后由 关晓冬 于 2011-10-31 23:06 编辑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0-31 22: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coke 于 2011-10-31 22:47 发表


对于OC,以我所知的一手信息,一半的孩子恐怕难以打上“聪明”的标签,更可担忧的是不少孩子性格和情绪上似乎有障碍。这些孩子以后基本全部进入selective high,其中有些将成为牙医。

因此看牙有风险,要特别当心找对医生。

俺已经开始担心这里将来医生和牙医的质量了!

发表于 2011-10-31 22: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lueheid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lueheid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1-10-31 14:41 发表
其实我很理解LZ的心态

我没孩子时,也觉得在澳洲读书,孩子快乐得不行。后来知道这个想法是天真了。要把书读好,随便在哪个国家,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就算是当木匠,也要手艺过关。世上没有桃花源。没有捷径。

你也别看几个OC贴就慌了。我知道更PUSH的家长,他们不上足迹的,闷头走自己的路。

其实他们就是上来,也是被乱砖拍死的命。


我倒觉得成功后的家长才发帖呢,基本不会被拍,都是羡慕和讨教的,经验分享,我觉得还是蛮好的。

发表于 2011-10-31 22:1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关晓冬 146# 帖子

此文章由 清咖一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清咖一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比较的法则是公立杂费也得花上七八千一年吧,私立按3万算,一年多出来2-2.5W之间。从YR5读到YR12共八年,多花20万,算上通货膨胀,25万应该能搞定了吧?偶就一闺女,也不打算生二宝...
教会学校没考虑过,总觉得为了读书去信个教不是偶的做派。
不知道你的4万是怎么计算的,如果一年要多出个4,5万的话,我要重新合计合计。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linkspeed + 1 什么都不学的话,公校1年50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0-31 22:1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关晓冬 138# 帖子

此文章由 猪小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猪小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说起几率,狠得了心,下得了手,孩子都连哭带嚎,还要逼着补习的父母不会是大多数吧;花大钱买个学区好的房子,小孩就真的能轻松上学,家长也真的可以省不少心?个人认为这些存在,只取决于人,不同人有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行为取向;又或者大家的目标相同,但其实所用的方法很不一样。焦虑型、虎妈型、狼爸型的家长,去到学区好的地方,买了房子,依然会”省吃俭用“地付补习费,他们的孩子依然连哭带嚎的上补习,没有什么变化。还是那句话,这是看人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