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今天,是我们周年纪念(更新) (2008-1-31) cctang · 如何出口澳洲葡萄酒(完+后续补充+再补充) (2010-8-8) yuxuanlin
· 你也是别人眼中的天使 (2024-7-2) almondmilky · sunshine买房记(MEL) (2007-11-1) qiong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ericliu530

[其他] 澳洲工作有没住房公积金相似了,福利和国内比呢?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1-19 11: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eskto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eskto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lainbbs 发表于 2018-1-19 09:13
我可没有埋怨没买房,我埋怨的是不让我提取我的钱
当年只逼我交钱不许我提取,现在也许政策松动,但我也 ...

现在可以取,租房都可以用公积金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19 11:5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kgkgk 发表于 2018-1-18 22:29
一直都不是很理解“公司付一半,自己付一半”这个概念。什么叫自己付呢,其实本来都是公司请你这个人所支出 ...

你应该用package总额回答啊。

发表于 2018-1-19 12: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aTharina 发表于 2018-1-19 11:05
国内不流行二胎,追求质量的都生一个

国内人生活很多重点 而不是围着孩子转。我这次回去深刻感悟

错啦。我身边认识的所有人,即使是四十岁左右那批,无论自己是高管还是领低保都生二胎了,除了几个身体不好怀不上的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1-19 12: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yler_kwo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yler_kwo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racehyh 发表于 2018-1-19 00:47
我应该还有差不多万八千的公积金在国内呢。。。不知道取出来费不费事。要是麻烦的话就不折腾了,仨瓜俩枣的 ...

仨瓜俩枣的钱,你的瓜枣好贵啊..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8-1-19 13: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静好如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静好如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福利还是国内好吧~ 昨天看到都六险二金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1-19 13: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u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u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guigua 于 2018-1-19 14:37 编辑
jilltwain 发表于 2018-1-19 14:13
福利还是国内好吧~ 昨天看到都六险二金了。。


咋都6险了?社保再多也是雇主人力成本升高 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取消住房公积金 企业年金 减负 还能增加税收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19 13: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静好如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静好如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uigua 发表于 2018-1-19 14:35
咋都6险了?社保再多也是雇主人力成本升高 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取消住房公积金 企业年金 减负 还能 ...

“五险一金”要过时了!以后将是“六险二金”

https://m.ifeng.com/shareNews?fo ... p;from=groupmessage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1-19 13: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u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u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guigua 于 2018-1-19 14:53 编辑
jilltwain 发表于 2018-1-19 14:39
“五险一金”要过时了!以后将是“六险二金”

https://m.ifeng.com/shareNews?forward=1&aid=cmpp_03424 ...


哦 就是单位从保险公司买的商业医保啊 所有外企都有 个别著名民企 国企也有 甚至还给报销药店的发票-----药店能买到牙膏洗发水卫生巾

企业年金 个别国企民企外企有 都是著名大公司 管理方式类似澳洲super

发表于 2018-1-19 15:3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td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td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k-11 发表于 2018-1-19 11:47
这是你out了,国内有很多好单位,公积金比工资高。

能进这些好单位的不会出国,出了国也是所谓的镀金,在国外什么都不行!而且公积金比工资高要么自己吹牛的,要么是单位小金库,因为这在国内也是偷税违法的!

发表于 2018-1-19 18:3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aThar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aThar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18-1-19 13:00
错啦。我身边认识的所有人,即使是四十岁左右那批,无论自己是高管还是领低保都生二胎了,除了几个身体不 ...

可能老一代人都要二胎吧,代沟

发表于 2018-1-19 18: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urb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urb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aTharina 发表于 2018-1-19 19:33
可能老一代人都要二胎吧,代沟

可能是的。我在国内的表弟表妹们都不要二胎。都说就一个就好,不想活的太累。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19 19: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k-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k-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kk-11 于 2018-1-19 20:13 编辑
watdd 发表于 2018-1-19 16:31
能进这些好单位的不会出国,出了国也是所谓的镀金,在国外什么都不行!而且公积金比工资高要么自己吹牛的 ...


你的眼界太小了

好单位,国内多的是

现在北上广深走一圈,在全世界也就再难找几个更现代化的城市了。


中国,很穷,这是对的

但中国,也是很富的


14亿人的中国,多少代端人口。有这么多的人口红利,养个三四亿富人,很简单。更何况,中国的福利跟澳洲没得比,失业了就自已饿死吧。一病返贫的也很多。没澳洲的福利负担,中国怎么会没钱呢?太有钱了呀

而三四亿,就是澳洲人口的三、四十倍,不是三四倍,是30或40倍。

别看不起中国,中国富人很多的。

当然,事实是,中国的穷人更多。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8 收起 理由
飞儿 + 3 国家主体是80% 的人口,不是另一头.
epaweh + 3 我很赞同
zhengyiren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19 19: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虚心求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虚心求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国内福利好的真很高的

发表于 2018-1-19 19: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di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di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带薪休假不休,就当公积金了

发表于 2018-1-19 19: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不太可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不太可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出来之前在国企,三线,正式工里的最底层被剥削阶级,税前15万税后10万。五险一金都是最高的那种,混到退休的话可以毫无压力的环游地球。
老总是百万级,因为习大大抓薪资差距,好像老总们没什么涨头了,就那样了。
出来时爹妈看我简直是最后一面的感觉,闺女想不开啊,放着白拿钱的工作不干,去给资本主义刷盘子。。。
counting down

发表于 2018-1-19 19: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g563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g563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没有神马可比性!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咎由自取,自由选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1-19 20: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天歌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歌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liu18bliu18 发表于 2018-1-18 10:57
国内的住房公积金很爽的。很多在澳洲的人都陷入了一个误区,老是跟国内的人比到手收入。但是国内的公司给交 ...


2018年6险2金了,国内是倾斜创造价值者,澳洲是倾斜不工作吃福利的。国内有些单位的房补一个人的基本就能够租房的费用。

发表于 2018-1-19 20: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mm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mm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k-11 发表于 2018-1-19 20:12
你的眼界太小了

好单位,国内多的是

好日子快到头了,未来20年看人口雪崩。
现在人口多,很多成本摊薄了,但是人口骤降的时候,问题都会出来的。等着看笑话吧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1-19 20: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天歌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歌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天歌 于 2018-1-19 21:45 编辑
lummar 发表于 2018-1-19 21:17
好日子快到头了,未来20年看人口雪崩。
现在人口多,很多成本摊薄了,但是人口骤降的时候,问题都会出来 ...

不能正确预测,等于不能抓住财富!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中国是全球经济的关键驱动力,因此,好于预期的数据可能会令全球投资者感到振奋。”
中国经济七年来首次提速,18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827122亿元,同比增长6.9%,高于2016年的6.7%,增速在七年来首次回升。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新旧动能的转换加快进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提升、民生保障继续改善以及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
这消息令澳洲振奋,不愁大宗商品出口中国了。

发表于 2018-1-19 21: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mm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mm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天歌 发表于 2018-1-19 21:38
不能正确预测,等于不能抓住财富!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中国是全球经济的关键驱动力,因此,好于 ...

oh yeah..........
你高兴就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1-19 21: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天歌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歌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ummar 发表于 2018-1-19 22:47
oh yeah..........
你高兴就好

不谈政治也不谈偏见,这些离普通百姓很远,但财富机会对每一个年轻人都很重要,对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19 23: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k-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k-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ummar 发表于 2018-1-19 21:17
好日子快到头了,未来20年看人口雪崩。
现在人口多,很多成本摊薄了,但是人口骤降的时候,问题都会出来 ...

你想的多了

中国的雪崩早着。虽然人口红利消失了,但中国政府又没有提供福利,失业,养老,医疗,14亿人中,至少10亿是自已养自已,所以中国政府完全没有负担。估计至少过一百年吧,再四代人才雪崩还差不多。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1-20 00: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u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u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天歌 发表于 2018-1-19 21:03
2018年6险2金了,国内是倾斜创造价值者,澳洲是倾斜不工作吃福利的。国内有些单位的房补一个人的基本就能 ...

五险一金变六险二金?别激动,真相是……

2018年1月19日 14:49

工作所缴纳的五险一金与我们每个人关系密切。日前,有报道称,如果你还在关注“五险一金”那就过时了,以后大家讨论的将是“六险二金”,也就是在“五险一金”的基础上增加了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但需要注意的是,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一种补充养老保险)都是自愿缴纳,并非是强制缴纳,而且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早已就有,只不过新出台的《企业年金办法》从今年2月1日实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最近有媒体报道,在“五险一金”的基础上增加了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变成了“六险二金”。

其实,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一种补充养老保险)都是自愿缴纳,并非是强制缴纳,而且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早已就有,只不过新出台的《企业年金办法》从今年2月1日实施。大家别误解了。

“五险一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最近,有媒体报道说,在“五险一金”的基础上,增加了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变成了“六险二金”。

对此,很多网友误以为,这是国家为职工新增加的两个待遇,是企业必须强制给职工缴纳的。然而,其实,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都是自愿建立,而且两者早已就有,并非是新鲜事物了。

先来说说补充医疗保险,这是相对于基本医疗保险而言的,是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形式。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参加补充医疗保险的职工为29022万人。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执行研究员张盈华对中新网记者表示,补充医疗保险是单位(雇主)为员工增加的一项福利,一般为团体购买的商业险,1998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从职工福利费中列支。

张盈华解释称,补充医疗保险是否个人缴费没有统一规定,各地不一样,可以由企业一方缴费,也可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单位代扣代缴。

记者发现,以北京为例,早在2001年,北京就出台了《北京市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暂行办法》,提出“参加了本市基本医疗保险的企业可以为本单位职工和退休人员(外商投资企业限于中方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

注意,办法中说的是“可以”,而不是必须和强制性缴纳。根据办法,企业补充医疗保险重点用于解决退休人员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以及职工住院治疗需个人自付的医疗费用。

据了解,目前,北京在职职工医保的起付标准是1800元,也就是说,从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必须花够了1800元,超过1800元以上的部分才能报销;凡是没到1800元的部分,都是自付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当年医保花费不足1800元,不够报销,此时,补充医疗保险就派上用场了。

再来说说企业年金,企业年金也叫职业年金,这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通过集体协商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中第二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而言之,企业年金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险,职工参加企业年金,有利于在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另外增加一份养老积累,进一步提高退休后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国家鼓励企业建立企业年金,但并不是强制要求建立。

而且,企业年金已经出现多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1月6日发布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截至2016年底,全国建立企业年金的单位7.6万户,参加职工2325万人,积累基金1.1万亿元。

也就是说,企业年金是一个已经实行了十几年的老制度了,只不过,自2018年2月1日起,新制定的《企业年金办法》将正式施行。这次发布的《企业年金办法》是对2004年《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的修订和完善。

根据规定,企业年金所需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8%。

说到企业年金,很多人表示很陌生,这是因为,相对于养老保险,企业年金普及率还不高,2016年全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88777万人,而企业年金参加职工只有2325万人。

至于企业年金普及率低的问题,张盈华谈到,这主要是企业年金是自愿参加,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没有动力和能力参加。

另外,张盈华说,《企业年金办法》规定发起企业年金计划要满足三个条件: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具有相应的经济负担能力,建立集体协商机制。

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对于很多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集体企业,同时满足具有一定困难,加上采取自愿建立原则,而且员工流动性高,因此参与率不高。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于 2018-1-20 00: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aTharina 发表于 2018-1-19 19:33
可能老一代人都要二胎吧,代沟

可能你是00代吧。我认识的大多是90,80,70代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1-20 00:2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u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u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guigua 于 2018-1-20 01:31 编辑
lummar 发表于 2018-1-19 21:17
好日子快到头了,未来20年看人口雪崩。
现在人口多,很多成本摊薄了,但是人口骤降的时候,问题都会出来 ...


楼内的机器人 能快递 移动售货 能自己坐电梯 北京在挤压低端服务业空间 这种机器人已经跑在写字楼里了



中国军工厂机器人生产弹药 港媒:生产能力提高2倍


参考消息
2018-01-03 00:12
原标题 中国军工厂用机器人生产弹药 港媒:生产能力提高两倍

参考消息网1月3日报道 港媒称,据一位资深科学家说,机器人可以使中国的炸弹和炮弹生产能力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提高两倍。这位科学家参与了一个利用人工智能提高弹药厂生产能力的项目。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1日报道,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的“高端武器系统智能制造”项目首席科学家徐志刚12月27日告诉《南华早报》,中国大约四分之一的弹药厂已经用“智能机器”取代工人,或者开始这样做。

他说,这些有着人造的“手和眼”的机器人可以组装不同类型的致命爆炸物,其中包括炮弹、炸弹和火箭。他们还可以生产更尖端的弹药,例如制导炸弹,这些炸弹配有电脑芯片和传感器,可以进行精确打击。

徐志刚说,这些机器人的生产能力是普通工人的五倍,但是一旦中国所有的弹药厂在未来十年经过升级改造后,整体的生产力提高幅度可以“至少”达到100-200%。

他说:“这并非是说我国正准备打仗,所以要快马加鞭地生产武器。”

徐志刚说,启用机器人是为了解决安全和劳动力供应问题。

他说,过去一条炸弹装配线需要100多个工人,现在经过最近的升级改造后只需要三个工人。

他们呆在防弹掩体后面,一个工人通过控制台监控着生产过程,另外两个负责对于机器人来说太难的工作,例如连接炸弹内部细小的金属丝。

徐志刚说,这些制造炸弹的机器人在许多方面与传统的工业机器人不同。例如,它们的机械手臂可以从压缩空气而不是电动机中获得能源,以避免产生静电。

他说:“一个火花就会导致一场大爆炸,让整个工厂变成一个大弹坑。起火是我们的最大挑战。这就像悬在我头上的一把剑。”

文章称,除了减少伤亡风险,机器人生产炸弹与人相比还有其他优势。例如,它们可以给爆炸混合物精确地称重,然后将粉末以刚刚好的压力装进弹头中,以达到产生最大可能的爆炸效果所需的最佳密度。

徐志刚说,一个普通工人可能需要几年时间才能掌握这些技巧,“而且机器人永远不会累”,因为它们在设计上本来就是能马不停蹄地连续工作几个月。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为在生产中利用机器人提供建议的一个专家小组的成员黄德先说,具有编写得当的机器学习运算法则的机器人可以分析技巧熟练、经验丰富的生产者的动作,并提出生产高质量产品的新方法。

他说,近年来,即使一些发达的沿海地区的工厂也发现越来越难雇到工人,而弹药厂的劳动力短缺可能会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黄德先说:“在炸弹制造过程中,机器人可以把工人从危险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这会带来新的工作机会,例如控制优化、硬件维护和技术升级。这将赋予我们一支更强大、健康和快乐的国防劳动力大军。”

徐志刚说,这个项目还会让其他国防工业部门也使用机器人,从为军用飞机装配光电侦察设备,到为军用车辆生产大马力的柴油机。

他说,中国在国防生产中使用的机器人或许不如西方国家,例如美国使用的机器人先进,但是这一点也很难确定,因为弹药厂内部到底如何运转通常是一个严格保守的秘密。

据美国的一些工厂,例如美国最大的常规炸弹生产基地俄克拉何马州麦卡莱斯特陆军弹药厂最近公布的宣传视频显示,向弹头中填充炸药等一些危险步骤由机器完成,而其他工作仍然手工完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1-20 00: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u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u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太可能 发表于 2018-1-19 20:51
出来之前在国企,三线,正式工里的最底层被剥削阶级,税前15万税后10万。五险一金都是最高的那种,混到退休 ...

老一代人肯定理解不了年轻人为了民主的选票和自由上网而放弃眼前的物质利益 就像当年上海白领放弃洋行买办工作投奔延安一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20 07: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mm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mm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ummar 于 2018-1-20 08:48 编辑
kk-11 发表于 2018-1-20 00:51
你想的多了

中国的雪崩早着。虽然人口红利消失了,但中国政府又没有提供福利,失业,养老,医疗,14亿人 ...


中国政府没有负担不错,平民呢?
一对小夫妻上面最少4个老人,下面还要最少要养2个以上的小孩才能保持人口在一段时间之后不继续下降。
更要命的是,没有任何福利,失业或者生大病了,小家庭就陷入大麻烦了。。。
然后随着人口下降,各种成本都是飙升。。。

然后,人口雪崩可不需要再三四代人。简化一下问题,假设每一代人都在同一年出生,那么人口结构可以简化成一个等比数列
8 =》 4 =》 2 =》1
现在60岁左右的就是那个8,20年,最多30年那个8就会没有了。假设从现在开始每对小夫妻都生2胎,那30年后人口结构会变成
4 =》 2=》1 =》1
30年后人口会是现在的8/15,一半多一点。再过三十年,剩下的人后会是现在的8/15 * 5/8 = 5/15,刚好1/3,也就是人口下降2/3

不相信可以自己算算。这个只是个简化版本。想要相对精确的数据可以从统计局那里拉人口普查数据再加上最近几年的出生死亡数据。算出来的结果和上面的简化版本的偏差不会超过10%。就算有20%的偏差,那么剩下的人口1/3 * 1.2 * 1.2 = 0.48,也还是会下降一半多。

更何况现在养孩子的成本太高,好多人是连一个都不愿意生,而且能晚生尽量晚生,实际情况比上面的预测只会更糟。

发表于 2018-1-20 08: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racehy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racehy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yler_kwok 发表于 2018-1-19 13:43
仨瓜俩枣的钱,你的瓜枣好贵啊..

就这么一形容,领会精神嘛。。。

发表于 2018-1-20 09:1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td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td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18-1-19 13:00
错啦。我身边认识的所有人,即使是四十岁左右那批,无论自己是高管还是领低保都生二胎了,除了几个身体不 ...

越是层次低的越想生,越穷越喜欢生

发表于 2018-1-20 09:1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td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td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illtwain 发表于 2018-1-19 14:13
福利还是国内好吧~ 昨天看到都六险二金了。。

国内福利好?真让人笑掉大牙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