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熊猫做甜点--枣泥核桃糖(付详细做法) (2014-10-20) 小白的熊猫 · 谈谈女儿去FAMILY DAY CARE一年的体会,希望给由有此想法的TX做参考 (2007-10-11) joy4land
· 2013年 东北,台北和香港震撼之旅 --- 之33:桃园机场的Hello Kitty凯蒂猫 (2013-5-26) dootbear · 澳洲数学教育思路 (2008-10-17) 第一名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hugh66

[地区选择] 北上广深的楼市不可能崩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3 15: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wang 发表于 2017-5-3 15:00
通货膨胀一年百分之几?你信吗?

而且跟国际上的计算方法不同,中国的房价涨幅是不计入通货膨胀的

不是中国特色,日债,德债,美股,中国楼市。全是一个道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5-3 15: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w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w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sy12 发表于 2017-5-3 07:24
蛮同意的,当初上海只有3,4条地铁,现在都有十几二十号地铁了,基本上是四通八达了,而且每隔几分钟就一 ...

规划良好的城市,人口多是没有问题的。上海近郊大片空地可以盖房,唯一需要控制的是地价,但这是政府的命脉

上海之所以能发展到现在这种水平,人口的增加是重要因素,各因素之间都是相辅相成的

汉城及仁川人口,占整个韩国人口50%左右;纽约人口占到全美总人口6~7%

中国的主要问题不是大城市人口多,而是城乡差距太大

发表于 2017-5-3 15: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w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w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实业误国,房产兴邦

发表于 2017-5-3 15: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sy1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sy1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wang 发表于 2017-5-3 15:21
规划良好的城市,人口多是没有问题的。上海近郊大片空地可以盖房,唯一需要控制的是地价,但这是政府的命 ...

我觉得不能用占这个国家人口的百分比说明问题,而是看人口密度。规划是一方面,但是规划得再好,也有满负这个极限。
就看一线城市上班高峰的地铁,我觉得差不多到极限了。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 ... 3%E6%8E%92%E5%90%8D

发表于 2017-5-3 15: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vid_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vid_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atherinep 发表于 2017-5-2 19:39
为什么我的朋友,上市房地产商的财务经理,还要为650万的校区房发愁?
高中同学,国企人事经理兼办公室主任 ...

我类似职位的国内朋友都在买第N套房,并来澳洲买了几套
觉得我说的好,请加点分,谢谢

发表于 2017-5-3 15: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w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w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sy12 发表于 2017-5-3 15:27
我觉得不能用占这个国家人口的百分比说明问题,而是看人口密度。规划是一方面,但是规划得再好,也有满负 ...

那就还是规划的问题

比如,你比较一下上海和北京的规划,上海就比北京好多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5-3 15: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wang 发表于 2017-5-3 15:33
那就还是规划的问题

比如,你比较一下上海和北京的规划,上海就比北京好多了 ...

可惜现在中国的楼市问题不是城市规划的问题。是个市场机制失灵的经济问题。

发表于 2017-5-3 16: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w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w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IH 发表于 2017-5-3 15:39
可惜现在中国的楼市问题不是城市规划的问题。是个市场机制失灵的经济问题。 ...

不是市场经济,又哪来什么市场机制呢。。。

多说无益,因为根本无解

只有走一步看一步。反正也早说了,必须摸石头过河

发表于 2017-5-3 17: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rangejue72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rangejue72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会说魔都要崩盘,一会又是北京崩盘。。。从改革开放取得成就开始涨崩到现在还没崩掉。。。。
真的崩盘了 这里所有人估计都会回去买。。。反正我是等着崩盘再回魔都买一套的。。
超级无敌奶爸
RAP
NUH
DXN
CTM

发表于 2017-5-3 17: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yqw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yqw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回来闲扯两句:

中国改革开放这40年的发展,无论是规模、速度,还是成就、愿景,都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此前发达国家的经验仅仅在某些特别微观的领域有些参考价值。用类似东京房价这种经验来类比,完全没有意义。

很多人用经济学原理去解读北京房价,总是预测要跌,但他们忽略了一个事,经济学里还有一种东西叫“吉芬商品”。此外,完全市场化的分析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西方国家的政府在面对一些经济灾难时,往往不是束手无策,就是做毫无意义的挣扎。中国不可能出现这种事情,政府强大的执行力会确保决策意志高度高效落实。有人会说中国政府过去数次调控大城市房价,也没见什么效果,这其实都是误解,中国政府从来没说要把房价降下来,文件里说的都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这是在限制“加速度”提高,而不是在限制提速。

另外,大城市房地产还有一个职能,就是通胀海绵,把社会总通胀尽量吸到这一个行业来,这样其他行业的通胀就没那么明显。中国人还是“民以食为天”,有吃有喝有穿才是主要的,何况现在也没几个人无家可归,甭管什么方式,住的问题也是基本解决了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年轻人自有住房率高达70%,土澳才28%。

总之,北上广深的房地产总体上是蓝筹股,你不要,后面排长队等着接~想等最后接空崩盘?中国有13亿多人口,现在富裕阶层人口有近2亿(这个指的是西方国家口中的中产阶级,并非土豪,排除限购因素,仅就购买能力看,他们用点杠杆就能买得起一线房子)。2020年至2025年间,学界最保守的估计,这一数字将达到4亿,最激进的估计是7亿。慢慢等吧~有人张嘴闭嘴就说能买得起北京房子的人都姓赵,按这个说法,用不了多久,小一半中国人就都姓赵了。顺便再说一下,姓赵这个梗是好多年前的了,现在国内都没人用了,能不能换个2017年的梗?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0 收起 理由
东山蟊贼 + 5 给光脚足我也只能做这么多了
orangejue726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5-3 17: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ci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ci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北京既不是人口涌入多,也不是地以稀为贵。北京和香港一个房地产模式。我dang全靠房地产发家致富呢,调控目的不是为了降房价,是为了不崩盘。等等人们的存储能力,继续收割韭菜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5-3 17: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pehp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pehp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sqhugh 发表于 2017-5-3 14:44
他的确是想多了。北京,买得起房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多到不得不限购,多到限购了还能5年涨近300%。足迹上 ...

多多哥 有沒有北京妹子介紹 我想去北京买房地產
一本正经 胡说八道

发表于 2017-5-3 18: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yqwin 发表于 2017-5-3 17:40
我回来闲扯两句:

中国改革开放这40年的发展,无论是规模、速度,还是成就、愿景,都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 ...

这兄弟水平高 !整理整理出个论文,稳拿诺贝尔奖

发表于 2017-5-3 18: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rangejue72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rangejue72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虽然喊崩的人不少 可是明白人也是有的
魔都北京根本不可能崩盘 当然也不等于永远上涨
滞涨调控不等于崩盘

发表于 2017-5-3 18: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rangejue72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rangejue72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喊崩盘的人 先解释何为崩盘,然后再看会不会崩盘更实际些

发表于 2017-5-3 18: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rangejue726 发表于 2017-5-3 18:38
虽然喊崩的人不少 可是明白人也是有的
魔都北京根本不可能崩盘 当然也不等于永远上涨
滞涨调控不等于崩盘  ...

不是要继续涨涨涨的吗?画风变了有些不适应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5-3 18: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g6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g6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rane15 发表于 2017-5-2 19:29
有道理。我有个师兄38已经上副厅,那么我如果留国内,是不是就可以38或者40或者更年轻的时候上副厅呢?答 ...


开个玩笑,说不定进监狱了

发表于 2017-5-3 19: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g6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g6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清咖一杯 发表于 2017-5-2 19:21
早期移民的人是没法相信国内普通行业,百万年薪比比皆是的现实的。


具体说说,让我们长长见识呗。除了金融、IT。

发表于 2017-5-3 19: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rangejue72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rangejue72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IH 发表于 2017-5-3 18:50
不是要继续涨涨涨的吗?画风变了有些不适应


谁说涨涨涨了?不崩盘就是涨涨涨了?我是等着崩盘去买一套的 可惜根本不可能 也就你喊得最凶 哗众取宠
超级无敌奶爸
RAP
NUH
DXN
CTM

发表于 2017-5-3 19: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东山蟊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东山蟊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东山蟊贼 于 2017-5-3 19:28 编辑
syqwin 发表于 2017-5-3 17:40
我回来闲扯两句:

中国改革开放这40年的发展,无论是规模、速度,还是成就、愿景,都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 ...


我很赞成!特别是那个海绵理论!吸的不止是通胀,那是民脂民膏!

房地产业基本上玩的就是一个旁氏骗局,先入局的吸后入局者的血,那么谁是后入局的人呢?就是LZ说的两亿、四亿、七亿这个顺序入局的人啦!等十三亿都入局了再换个其他名目的“海绵”继续吸。

这个庞氏是政府做东,政府不倒这个局就不能散。东倒了再另当别论。

这么多年,海外的所谓经济学家总看不明白,明明该崩盘可就是不崩,原因就是他们用自由经济的理论来衡量国家操控的经济。如同用尺来称重量。

发表于 2017-5-3 19:1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rangejue726 发表于 2017-5-3 19:05
谁说涨涨涨了?不崩盘就是涨涨涨了?我是等着崩盘去买一套的 可惜根本不可能 也就你喊得最凶 哗众取宠 ...

看到你们喊得那么欢忍不住对着干啊。你们不来喊了,我也就静静地观测市场会怎么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5-3 19: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rane1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rane1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ang689 发表于 2017-5-3 18:54
开个玩笑,说不定进监狱了

年初回国的时候,我也是半玩笑半认真的这样跟我师兄说的,哈哈。

发表于 2017-5-3 20: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g6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g6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知道你如何定义崩盘的。

深圳的历史房价(指新房,那时没有二手房):

1995年1万左右,1999-2000年5千左右。真正的腰折。历时4、5年的调整。

发表于 2017-5-3 20: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mmerbu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mmerbu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从深圳回来澳洲一年多, 之前从事的也就是LZ所说的"高薪"IT行业..话说华为和BAT十年八年工作经验的, 年收入能超过50万的也是很小一部分, 或许LZ是大牛, 不在IT金融也能高人一等

"此外,中国的房市是世界上最健康的房市之一,由于限购、首付限制、必须还本金等政策,估计首付率在50%左右,金融系统整体非常安全。"
这句话我完全不认同, 身边不知道有多少人用小额贷款, 抵押贷甚至高利贷去付首付的, 都是怕到最后上不了车, 这些就是所谓的限购的反作用, 越限就显得越稀缺, 大家越想买. 中国现在贷款买房的, 90%以上都是用假的收入证明, 找银行内部人士弄个假流水, 网上做个假章然后就可以弄成假收入证明, 银行为了赚钱也是当看不到而已. 这些都是所谓的美国次级贷的翻版..当然不可否认中国人有外国人无法想象的倾全家之力买房的功力, 那就是另外一个讨论话题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BIH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5-3 20: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de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de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脱离了年龄说收入就是刷流氓,年过四十要是一百万人民币多吗? 要是不到三十即使在澳洲二十万也很了不起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5-3 21: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sqhug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sqhug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wang 发表于 2017-5-3 13:00
通货膨胀一年百分之几?你信吗?

而且跟国际上的计算方法不同,中国的房价涨幅是不计入通货膨胀的

房价计入CPI?有创意。
签名被屏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5-3 21: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136832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136832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ammerbug 发表于 2017-5-3 20:30
从深圳回来澳洲一年多, 之前从事的也就是LZ所说的"高薪"IT行业..话说华为和BAT十年八年工作经验的, 年收入 ...

深圳的情况不太了解,可能是地域差异,北京的话,30-40岁,能不能轻松过百这两年我是真不大了解,但是三五年前,50-100的收入基本是周围差不多够努力的人均水平,金融行业。楼上一位层主说的好,北京的发展当真是日新月异,不止建设,现代的生活方式和便利性,科技感十足,思想前卫,地铁建了得有20条了,差不多。高铁建的周边100-200公里一小时共荣圈。还有说中国经济不如澳洲的,数数现在伟大的企业除了美帝,就数老中了。C919都快上市了,中芯的超级芯片,AI 的时代真来了,中美分分钟甩第二梯队好几条街。哪有那么多找家人啊?早几年上车的谁没个1-2套房啊?中国改革开放的财富效应应该是全民都有亲身感受的,或多或少而已。"

发表于 2017-5-3 22: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368328 发表于 2017-5-3 21:48
深圳的情况不太了解,可能是地域差异,北京的话,30-40岁,能不能轻松过百这两年我是真不大了解,但是三 ...

16年 北京人均年薪10万左右,要是努力的人平均赚70万年薪,那么就是15%左右的北京人非常努力赚70万的年薪养活了85%的什么都不干0工资懒人…北京真是个神奇的城市。

发表于 2017-5-3 22: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eunesse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eunesse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368328 发表于 2017-5-3 21:48
深圳的情况不太了解,可能是地域差异,北京的话,30-40岁,能不能轻松过百这两年我是真不大了解,但是三 ...

跟美帝比暂时还比不了吧,哪怕是BAT华为。美国吸引全世界的精英,中国吸引全世界华人中的精英都还远做不到。

高收入行业到了一定级别收入过百万很正常,换算成美元也就十多万,当然在整个行业应该还是少数。

发表于 2017-5-3 23: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ci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ci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IH 发表于 2017-5-3 22:24
16年 北京人均年薪10万左右,要是努力的人平均赚70万年薪,那么就是15%左右的北京人非常努力赚70万的年薪 ...

有机会真的回北京看看吧,我同学10个留在北京,现在年薪最高的一个在高德90多万一年,最低的一个30多万在国企做hr。我们是10年前985and211毕业的硕士,10个人都有房,有两套房的有5个。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