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ah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h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uJu 发表于 2014-3-9 11: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ahj, 你很有见解, 很想听听你对这个的看法 (慢慢读不着急, 后面的很多评论非常有意思,)
http://www.nytim ...
谢谢你对基础知识教育问题的介绍. 这些天来, 都在慢慢读, 慢慢想, 慢慢写. 但一直都没有忘记你的邀请, 没有忘记对你的回复. 现回复如下.
=============
关于基础知识的教育问题, 在教育界, 学校, 家长, 学生之间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 没有统一答案的问题. 各人都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都有自己的看法. 都有一定的道理. 都没有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
老师总是指责学生基础差. 学生总在抱怨功课难. 上一代总认为下一代基础知识不扎实. 而年青一代认为更年青一代比他们还不如. 工作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差. 而大学里的老师则认为学生的基础知识更差.
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教育也应该与日俱进. 我们的教育观念也应该不断更新.
当今时代 科技发展迅速. 知识增长爆炸. 知识增长的速度远远高于人类智力自然增长的速度. 学生在学校里需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大学不得不把一些课程下放到中学. 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新知识新技术(例如计算机知识)也加入到中学的教学大纲里面. 加入到中学的基础知识里面. 基础知识有增无减. 中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 因此, 我们怎么能指望现在中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比我们好?
随着时代的发展, 大学教育的普及, 大学的功能也在改变. 大学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高学术水平, 高科研能力的知识分子. 而是社会最需要的具有一定工作能力的普通知识分子. 高学术水平, 高科研能力的知识分子的培养已经交给研究生院来负责. 由于新知识, 新技术不断涌现, 学不胜学. 大学生也只能把精力集中在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上. 其它基础知识, 知道了, 了解了, 会用了 也就足够了. 多多并不益善. 其实, 世间上的大部分事物, 我们都只是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 也不需要知道其所以然. 大家都会用 mobile phone. 有几个人知道 mobile phone 的工作原理?
以前在美国大学学习期间, 我就发现, 外国学生, 尤其是中国留学生, 的知识构成与美国学生的知识构成有很大的差异. 很多美国学生, 基础知识薄弱, 但专业知识一点都不差. 他们的眼界比中国学生开阔得多 他们对新知识, 新技术和新发展的了解远比中国学生多.
有些IT专业的高年级大学生, 对他们每天都在使用的计算机, 其内部结构一无所知. 不知道每个组成部分的功能. 不知道每个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 甚至对二进制都印象模糊. 但是对这些基础知识的缺乏, 并不妨碍他们使用计算机. 他们只需要将一台计算机 看作一个黑盒子 只需要知道计算机会按照输入的指令, 完成指定的任务.
中国学生虽然基础知识扎实, 但对新知识, 新技术的接受远不如美国学生. 这种差距的存在, 使我怀疑到我们是否花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基础知识. 以至于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去学习新知识, 新技术. 就象我们盖楼, 花尽了几乎所有的人力物力, 建造了一个摩天大楼的地基. 以至于没有更多的人力物力去建造上层建筑. 在摩天大楼的地基上. 只能建一个 granny flat. 过多的基础知识不仅无助于我们后来的学习和工作, 而且束缚了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妨碍了我们对新知识的吸收. 遗憾的是, 那些堆积在脑子里的, 过时的,毫无用处的知识垃圾, 怎么抹也抹不掉, 怎么忘也忘不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也在变化. 社会的繁荣使世风渐入奢华. 金钱已经成为很多人追求的唯一目标, 成为衡量个人成功的标准, 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 大家都在谈论投资,都指望钱能生钱, 都希望能够轻松挣大钱. 很少人愿意从事具体的, 生产性的工作, 辛辛苦苦挣小钱. (闷声发大财?) 殊不知投资的利润只有通过生产才能够实现. 没有生产, 投资就成了投机.
世风如此, 我们没有理由去责备年青一代的精英选择学习有钱途的专业, 以便将来能够从事有钱途的工作. 许多这些有钱途的专业并不需要传统的数理基础知识. 而这些专业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知识, 如 communication skill, management skill 也不包括在传统的基础知识范围内. 这些都影响到传统基础知识的教育.
归结起来, 得到以下几点.
1. 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变化. 教育及教育观念也应该与日俱进.
2. 知识增长爆炸. 个人学习能力有限. 可学知识无穷. 博闻广识已不现实. 知识学习只能适可而止.
3. 知识不是越多越好, 有用才好. 基础知识也一样. 很多基础知识能够知其然, 知道如何使用就已经足够. 有些甚至略知皮毛就可以. 没有必要去深究其所以然.
4. 社会朝钱看. 知识已不再是力量了. 金钱才是力量. 金钱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
5. 基础知识的教育也需要根据时代的变迁, 社会的发展, 教育的普及作调整. 有增就得有减.
6. 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 一代不如一代, 这是不可避免的. 但也无须担忧. 社会有其自我调节的能力.
有鉴与此 我觉得我们现在的中学基础知识教育不是太少了而是足够了. 甚至是略多了一点. 那些与大学学习专业关系比较大的基础知识, 应该上交给大学, 由大学负责. 在大学的一二年级中加强专业基础知识教育 书到用时方恨少. 这些专业性强的基础知识, 在大学里有针对性的学习比中学里泛泛地学习效果好得多. 那些抱怨学生基础知识差的大学教授们, 应该自己在大学里开设这些专业基础知识课. 象维州那样, 大学里应该开设一些专业性强的基础知识课.不仅为大学生教授专业基础. 同时也允许有兴趣, 有天赋的中学生参加. 这些基础知识课也应该被高考所接受. 中学生学习这些课程不仅可以用于高考. 同时也可以得到大学的学分.
不少亚洲国家(尤其是一些东亚国家)的基础知识教育比西方国家好. 不少这些国家通过科技兴国从落后走向富强. 这些现象除了与国家的政策制度, 国民的思想意识有关, 还与各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有很大关系. 穷人爱读书, 主要是因为对于穷人, 只有读好书才能找到好工作, 才能改变穷人的贫穷状况. 如果读好书也不能改变自己的贫穷状况, 穷人也不读书了. 就象南美一些国家, 足球才能改变穷人的贫穷状况. 所以, 穷人的孩子都去踢足球.
科技虽能兴国, 但通常只能兴穷国, 兴小国. 强国大国更多是采用其它政治经济外交贸易手段来保持其强大地位. 科技兴国效果有限. 穷小国家可以通过科技教育, 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 为强国大国提供廉价的白领工作, 或者高科技产品的加工制造业务. 当廉价的优势消失后, 科技兴国的局限性就暴露出来了. 科技兴国能够带领穷小国家走出贫困 却不能使他们成为强国. 东亚诸国就是很好的例子. 即使像日本这样的经济大国, (政治小国)经济高速发展三十来年后就停滞不前了.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也有三十年了, 现在发展速度也明显减低. 可见, 仅靠科技兴国是远远不够的.
最后一点, 基础教育好并不代表教育成功. 教育成功是以最终毕业生的专业学术水准和工作能力来衡量的. 在大学里, 经常看到一些入学成绩很高的学生学习很困难. 往往使其他人对他们当初的入学成绩表示怀疑. 其实我认为他们主要是被自己过去的成功所累. 把大学当中学上. 用建造地基的方法来建造地基之上的房子. 在这里, 雄厚的基础知识(熟练地掌握各种解题技巧)并不能帮助他们开阔视野, 接受新思想, 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探索新领域. 在这些新思想, 新知识, 新技术,新领域中, 没有现成的答案. 甚至没有现成的问题. 对此, 题海战术能帮他们什么忙?
最后再次重复一遍, 基础知识的教育问题, 没有统一的答案, 没有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这里, 希望我们的教育观念能够与日俱进. 一切朝前(钱)看.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