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bennyt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nnyt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uty推荐的five love language,我搜索了一下,
英文网站:
http://www.5lovelanguages.com/
中文的:
http://www.jonahome.net/files/azy/
以上两者都是为两性的
同一作者还有一本书
the 5 Love Languages of Children,中文翻译是“儿童爱之语”,网上有卖
在这个页面上有粗略的总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44d60e0100gnwe.html
我引用如下:
带豆豆去外面玩,经常会有人表扬他性格温和,喜欢和小朋友分享,从不打小朋友,说要回家了,提出再玩一会后, 就会拉着我伸过去的手一起往回走,一边说:我们要回家了,下次再来玩.
当每次被问到每天都教豆豆一些什么时,我的回答都是:我没有具体教他什么,就是让他开开心心的玩.事实确实如此,不会特意的去教豆豆一些东西,却更重视在日常的生活中,让他体会生活的乐趣和各种美好的东西,让他有爱的满足,让他内心觉得安全和平和.
对待孩子的教育,不只是眼前的几样看得见的东西,更需要着眼未来,致力于儿子将来性格,精神,能力及本身魅力的培养。
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本书《the five love languge》,婚姻的生活里需要彼此经常表达这五种爱的语言,而对于孩子,其实也未尝不是呢?
1,给孩子肯定的言词
夫妻之间,需要常常肯定与赞赏,在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是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而真正懂得表达爱的父母不会忘记时时投向孩子肯定的目光,给孩子肯定的言词。孩子正是在这种肯定的目光与话语中,才渐渐的发展出自信心,自尊,再渐渐发展到自爱,直到他规划自己人生的能力,从而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在我们父母那一辈的教育方式中,觉得肯定孩子会然孩子骄傲自满,很多孩子都是在打击中茁壮成长的,虽然我们都健康的长大了,但是很明显的,我们这一代人,与现在的孩子比起来,远远不及他们那样大方,自信。
研究表明,孩子的成长需要5000次以上的肯定,你给过孩子多少次肯定了呢?无论是好还是不好,有没有先帮助孩子消除内心的挫败与不安?有没有经常向孩子投以肯定与支持的眼光,给予他们肯定与赞赏的话语?
2,为孩子精心挑选礼物
夫妻之间,需要在重要的节日,甚至平常的小日子里,用礼物来表达对对方的爱。而孩子,也需要父母为他们精心挑选礼物。孩子需要经常接触一些美好的东西,比如party,礼物,爱他的人。这样会让他对人生充满积极的向往。给孩子准备礼物,不是要多频繁,多贵重,更不是无条件满足,而是在特定的时候,满足他特别的向往,适合他年龄的特征和本身的爱好,向他表达父母对他的关心与爱。
3,为孩子创造高质量的亲子时光
夫妻在一起,需要精心的时刻,精心准备的烛光晚餐,两人世界的一场电影。。。孩子,也需要这样经常与父母度过这样高质量的亲子时光。不是忙里偷闲给予孩子一点爱,不是一成不变的游戏,敷衍的回答。父母要抽出时间与心情,更是要心甘情愿与快乐积极的与孩子在一起,认真的为孩子故事,玩游戏,认真的回答孩子的问题,哪怕有多幼稚哪怕问了很多遍,节假日,带孩子出去见识外面的世界,逛公园,看展览。。。孩子的世界里,有比大人更敏感的思维,如果父母对他们是忽略与敷衍,那他肯定能感觉到到。
4,与孩子亲密的肢体接触
夫妻之间需要常常有身体的亲密接触,这是彼此相爱最原始的表达。父母与孩子之间如此,美国纽约大学做过的一个触摸心理实验表明,缺乏和父母身体接触的儿童,长大后普遍缺乏温情和体贴,且往往不自信,自我评价偏低。父母与孩子经常有肢体接触,包括:拥抱、亲吻、牵手、轻拍、眼神接触等,孩子将感受到温暖和亲密,有助于孩子未来与人能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其实,这一点对很多父母来说,就象我一样,是再喜欢不过的事情,爱孩子,就觉得怎么亲他,抱他也不够。
5,为孩子服务
夫妻之间最细腻的表达爱的方式,就是为对方毫无怨言的服务。将孩子拉扯大的过程,就是父母为孩子默默的付出与服务。除了日常饮食起居,孩子更需要父母帮助他们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帮助他们修理坏了的小车,帮助他们搭一个他们无法搭好的积木,当孩子拉着父母的手要求过去看看的时候,那就跟着孩子走过去,看看孩子需要你帮助些什么。而很多父母,认为只要让孩子吃好喝好穿好就行了,而忽略了孩子需要的满足。
常常为孩子表达这五种爱的语言吧,内心充满爱的孩子,才会爱自己,爱别人,才会学会等待,懂得忍让,内心平和,乐观积极,充满希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