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michellelh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chellelh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nuxXp 于 2012-6-5 06:13 发表 
我认为 private sale 更加猫腻。
不知道猫腻具体指什么,但是毋庸置疑的是,private sale对buyer一方更有利,起码contract上一旦加上了subject to bank finance, subject to building inspection诸如此类的条款,buyer的自由度就大多了。
房市形势好的时候,我是房东我也放auction,但是当下的形势,auction的风险就高了,因为一旦流拍,能够pass in谈下来还好,谈不下来的,在市场上摆越久越不值钱。之前我看的一个house就是auction流拍,当时最高价是361K,流拍后放private sale,放了两周后我们去看了,agent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能出到368K都帮我们去说服房东了,我个人觉得360K-365K在那个时候是fair的价格,但是LG不喜欢那个房子,于是没有下手。又过了几周,agent打电话来说,只要能够高过360K的出价,房东都会考虑了,继续持币。。。最近一次agent email我LG,说有人offer 350K,只要我们出价高过350K,就很有希望了,而且网上的房屋资料,确实也是改成offer over 350K了。想想房东也很悲催的,倒不如2个月前361K直接拍板算了。我们关注的另外一家也是放auction流拍的,最后成交价也是比流拍当天的最高叫价要低。于是我同LG开玩笑,以后凡是这种流拍然后private sale放了2个月以上的,我们就有价格参照了,全部冲最高叫价往下砍个5%-10%出价。自然,如果房东没有资金周转的问题,房东觉得我们的出价太不合理,我也举双手支持房东不卖,公平市场,卖者自愿,不卖自由。
所以说,现在的市场环境下,“没有非买不可的房子,没有非买不可的时限”是制胜之道。楼上有人说这个对投资的unit有效,对自住的house无效,我想说,我们就是first home buyer,我们就是自住的,我们就是打算买个unit,我们就是这个心态,朋友里面也很有一些是买unit做first home的,反正first home而已嘛。
可能又有人说我关注的这种unit不是house,不是好房子,没有用参考性。问题是,什么才是好房子?我有100W的预算,我去Mel的Glen Waverley买,现在应当可以挑不少的好房子了吧,我去Toorak买,大概连2 bedroom的破房子也买不到。所以这里有不少朋友一直空泛地评论便宜的房子一定不是好房子,我觉得没有什么意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