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猴年新春家宴大比拼】猴年大吉~外貌协会的年夜饭,好吃也要好看,必胜川菜武功秘籍大公开~ (2016-2-18) 兔子爱吃肉 · 纯功课贴-自家草地,化妆刷具功课贴 (2012-5-24) bobo-ooo
· 我家宝宝的辅食日记(菜谱)--(1月19号更新) (2009-1-4) little_bw · 我们的年夜饭 (2005-2-12) 无产阶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patrickzhu

印度妈妈才是真正的虎妈 - 雄心勃勃还是愚昧之极? [复制链接]

2021年度勋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8 00:0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天眼 88# 帖子

此文章由 elena_sokolov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lena_sokolov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法医商这样的热门还是很难进。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5-8 00: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mog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mog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天眼 于 2012-5-7 23:55 发表
请问这些“名校”的Postgraduate是不是比Undergraduate更好进?


名校的本科和硕士博士不一样。
比如哈佛,麻省理工的本科,毕业后,专业只要稍微沾点边,想去华尔街就可以去。为什么?
因为第一好多好多校友
第二他们相信哈佛麻省理工的招生办已经帮他们做了预筛选,他们只是在挑尖子中的尖子。

名校的硕士博士没本科含金量高。

名校本科也有比较‘水’(其实一点不水)的——体育艺术特长生,这种人没办法要求他们智商情商高。。。
还有就是名门之后——这是非常大的加分项。
您觉得有用,请给我加点分。

发表于 2012-5-8 00: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miletolif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miletolif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那么申请美国的滕校,在澳洲是不是要考IB,HSC的成绩没有用?

发表于 2012-5-8 00: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mog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mog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miletolife 于 2012-5-8 00:14 发表
那么申请美国的滕校,在澳洲是不是要考IB,HSC的成绩没有用?


让你们家小孩打电话给美国相应大学的招生办公室或者写信去问。
您觉得有用,请给我加点分。

发表于 2012-5-8 00:16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miletolife 93# 帖子

此文章由 damog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mog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美国跟澳洲开学学期不一样,会有半年到一年的gap

2021年度勋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8 00:1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miletolife 93# 帖子

此文章由 elena_sokolov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lena_sokolov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SC/VCE是承认的,这个不用担心,但还是上面的问题,不是99.5+藤校就一定会要。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smiletolife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5-8 00: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miletolif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miletolif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孩子还没有上中学,只是先做做准备。如果要读IB课程,就必须在year11换学校了。

发表于 2012-5-8 00: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澳洲水莲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澳洲水莲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据说在墨尔本的精英高中里, 有至少75% 是亚裔和印裔.
在墨尔本大学的BioMedicine, 也有50%是亚裔和印裔.

2021年度勋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8 00: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lena_sokolov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lena_sokolov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真的打算往藤校方向发展,最好选择以前有过学生进藤校的学校。一个是以前有学生进,学校在美国那里就会有一定知名度,多少会提高成功率。还有一个是澳洲学校老师校长之类会更熟悉申请过程,少一些麻烦,比如一般要老师的两封推荐信,还要校长/counselor填表说排名多少,等等。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smiletolife + 3 很有道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5-8 00: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miletolif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miletolif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elena_sokolova 于 2012-5-8 00:18 发表
HSC/VCE是承认的,这个不用担心,但还是上面的问题,不是99.5+藤校就一定会要。

现在孩子还小,不知道她真正喜欢什么,或有什么专长,我从来不给她定什么要求,希望她自由选择。

发表于 2012-5-8 00: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miletolif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miletolif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elena_sokolova 于 2012-5-8 00:25 发表
如果真的打算往藤校方向发展,最好选择以前有过学生进藤校的学校。一个是以前有学生进,学校在美国那里就会有一定知名度,多少会提高成功率。还有一个是澳洲学校老师校长之类会更熟悉申请过程,少一些麻烦,比如一般要老师的两封推荐信,还要校长/counselor填表说排名多少,等等。

谢谢你的信息,我想等她进了中学,接触了更多的科目,让她自由选择,最后才会有方向。我们不是要找什么赚钱的专业,只是要她能接触一些好的老师和同学。我觉得大学阶段很重要,是人生的黄金阶段。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5-8 06: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澳洲是否没那么大动力去米国?语言文化相通,直接找工作去吧,不用花钱留学当跳板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8 08: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哇,晚上没来一会。。。发现帖子内容已经转向美国留学啦,呵呵。

发表于 2012-5-8 09: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印度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印度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急问澳洲籍孩子回北京清华附中收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jasmineh + 4 认真的还是恶意灌水?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5-8 09: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ckypeanu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ckypeanu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去藤校或Cambridge的话,推荐信和学校知名度很加分良多+++。

我好友的孩子 JR的,几年前ATAR 考了99。91分,没录取上Sydney U的医科, 去了UNSW读medicine. 他最引以为憾的其实不是没上Sydney U。 他一直想去的就是美国名校,可是人家一听什么农业学校,知名度方面稍稍差了点。 老师们写的推荐信也不够给力。更让他郁闷的是, 他的 朋友,其实学习等各方面比他还要差一点点的,高中读了某Elite私校。 最后推荐信什么的都比他的有力,学校之间也有长期合作,比如邀请名校教授到访悉尼举办讲座 什么的,最后成功offer,现在去了美国读书。

虽说这种事, 自己的素质是最重要的, 不过,如果有这个打算的话, 总归最好先处于一个比较有利的地位比较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Serenity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爱在深秋

发表于 2012-5-8 11: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mog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mog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印度洋 于 2012-5-8 09:21 发表
急问澳洲籍孩子回北京清华附中收吗?

同问。
您觉得有用,请给我加点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5-8 13: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云淡风轻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云淡风轻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印度洋 于 2012-5-8 09:21 发表
急问澳洲籍孩子回北京清华附中收吗?

收,交钱就收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5-8 13: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sconiun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sconiun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quote]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2-5-7 21:04 发表
印度人确实很多都有2-3个文凭。一个本科打底 + 1-2个硕士

家庭主妇也如此。 [/q


这些印度女人读了学位也没用,永远是头脑僵化,思维迂腐,普世价值观决定了的。

当然很多中国女人也没好到哪里去,于是办公室里就看见印度女人中国女人斗来斗去。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5-8 13: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sconiun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sconiun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eurekana 于 2012-5-7 22:43 发表
我做兼职的地方旁边,有一个斯里兰卡小店,里面有位粗粗胖胖黒黒的大婶,常年在暴热的厨房里揉大饼。
有一天闲聊,她说:“哦,我也学过日语的,大学里学过整整三年,还考过级。”
我不由心有戚戚焉。我们这些移民,由于文化语言各种因 ...



你在国外混不好,不等于人人都混不好。同样,你觉得自己很强,不一定孩子也强。将自己的遗憾,强加在孩子身上试图弥补回来,对孩子公平吗?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5-8 14: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sconiun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sconiun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quote]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2-5-7 21:39 发表


但是按照我对于新足迹里透露的信息种种来看,基本上大家都认为为HSC补习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为OC/Selective High补习。。。
20/30年前,HSC/VCE是没有补习的吗?还是其实补习一直有,亚裔移民来了后把这件事情公开化了。
如同新足迹里的某些信息有人并不喜欢,因为把秘密通过交流全透露出来了。 [/quote


关于这个,我确实特地问了女儿的班主任,她是因为喜欢我的育儿方法才跟说一些真心话的。她一直说我女儿在班里数学等方面很突出,阅读写作也挺好,但是当我问道,是不是要试试考OC,她觉得没这个必要,但是selective是应该考的。可见,OC真的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推一推进去的。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8 15: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采访一下,老师有没有展开说明,为啥OC不重要,精英更重要?

我以为应该是"都不重要"。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8 16: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2-5-8 08:52 发表
哇,晚上没来一会。。。发现帖子内容已经转向美国留学啦,呵呵。

可以预见,藤校,将成为中学版今后的主要话题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8 17: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2-5-8 16:00 发表

可以预见,藤校,将成为中学版今后的主要话题

嗯,很有可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5-8 21:31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D妈妈 111# 帖子

此文章由 disconiun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sconiun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是家长会见面时候问得,她简单解释了一下,因为作为老师,她知道OC题目的难度,她认为真的是针对智力能力超长的孩子配备的,如果智力能力只是稍稍超过普通孩子,没有必要为了读个OC班大动干戈现在开始补习补课,把孩子的后劲都用上了。

反而精英学校都是高中,高中反而是对于孩子性格世界观定性的时候,所以,想要在好的环境下成熟自己的性格,就必须在好的朋友老师学校的环境里。这样的话,在考高中之前努力一下,在家做一些习题,帮助孩子掌握一定考试技巧,就变得非常有意义。(当然,这个班主任本身对我家的情况,对我们父母两个情况比较了解,知道我们是怎样的,能够辅导孩子到怎样)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7 收起 理由
zuozuo + 2 有道理。
缓缓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8 21:34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disconiuniu 114# 帖子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一定道理

发表于 2012-5-9 11: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tmum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tmum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上的谈话让我联想到我老公:oc上过,jr也上了,几十年后jr同学聚会,据说最出息的是在美国负责啥项目的家伙
有最求是最强大的,父母能做的真的有限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linkspeed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5-9 11: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t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t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印度妈妈估计还是比不上中国妈妈"虎"的,每天路过JR,还是华裔或是东亚裔面孔占大多数,印度、南亚裔的不太多,金发碧眼的几乎没有。也可能是Ta们还是没有华裔聪明?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5-9 12:54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beta 117# 帖子

此文章由 disconiun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sconiun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那你错了,JR不一定妈是虎的,孩子自己自推也很多的。老印妈,能力不够,推不上罢了。

发表于 2012-5-9 13: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2KMU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KMU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elena_sokolova 于 2012-5-7 23:22 发表
的确是跟制度有关,但世界上那么多国家大学招生本质都是分数说话,怎么比如芬兰瑞士那样没多少亚洲移民的国家,就不像澳洲这样补习成风?所以我觉得还是很大一部分亚洲家长自身观念的问题,无论是看重“学习”,还是看重“钱途” ...


更习惯跟风,攀比和竞争的亚洲移民在与精英制度共舞

发表于 2012-5-9 13: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2KMU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KMU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天眼 于 2012-5-7 23:07 发表
我觉得造成补习的原因主要不在家长和学生,而在于制度。
现在的制度就是凭成绩说话,1分就是1分,少1分别人就上了,你就上不成,就这么简单。
家长和学生是无奈,被迫去适应现有的制度。
如果这种靠成绩选拔的制度改了,那么情况才会改变。


"The first government selective high schools in NSW were established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They included Sydney High School (now Sydney Boys High School and Sydney Girls High School), Bathurst High School, Fort Street High School, Goulburn High School and Penrith High School. There are currently 30 selective government high schools, including 17 fully selective high schools, 9 partially selective high schools..."

The system has been established for  many years. It is said that there were much more non- Asian students studying in those selective schools back to 10 years ago.  Why the current situation is that the same selective schools are much more dominated by Asian? If system itself is the major reason, how did the difference happen between now and then?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