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新足迹读书半月谈(08.11 下) – 宋词 (226楼开始散分, 打灯谜哦,255楼公布答案了) (2008-11-14) zmzhu · 老陶家常菜 (三) (2010-3-20) 老陶
· 献给那些在这里独自坐移民监的人们 (2008-7-15) applenet · 澳洲小生意攻略(鱼薯店篇、二) (2008-7-6) 车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patrickzhu

亲子版关门歇业之续集 为什么懒散的父母会有快乐的家庭生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5 22: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less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less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是我写的,是我翻译的,如果你觉得我的翻译能看懂的话>

佩服佩服。知道是您翻译的,可翻译也是很需要技巧的哟。所以还是masterpiece

[ 本帖最后由 blessed 于 2011-8-25 22:3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patrickzhu + 3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8-25 22: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inkscooter 于 2011-8-25 22:33 发表


How many is too many for a kindy kid?

thanks

I am thinking swimming, ballet and piano for my older one (kindy nextg year).

不知道,作者说每周一次或者两次才是正常的。

你孩子明年才Kindy,现在游泳、芭蕾和钢琴,我想按照这个作家的说法你家庭肯定被归为“overscheduling“一块了。
不过你也不需要担心啥,you are not alone!
因为新足迹里估计99%都是overscheduling的,20年后满大街的钢琴家,小提琴手,芭蕾舞家,网球明星,游泳明星和画家。。。等等。。。等等。。。

发表于 2011-8-25 22: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ynna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ynna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什么时候焦虑了,就来看看这个贴挺好!

发表于 2011-8-25 22: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ynna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ynna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现在一般都不敢来亲子,进来自此焦虑一回啊!

发表于 2011-8-25 22:57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感想

此文章由 chatch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atch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关键在两点1)以整个家庭的幸福生活为目标,而不是孩子的未来出息,2)以孩子的乐趣为每个课外活动的目的,而不追求成果。
我们从小到现在课外活动可以说种类繁多,花费不少,目前还有学校的舞蹈,合唱,竖笛,体操,(夏天游泳)校外的芭蕾,钢琴,美术。但因为没有要求成果,没觉得是负担。

发表于 2011-8-25 23:14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patrickzhu 92# 帖子

此文章由 ttmum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tmum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今天恰好和孩子学校一个6年级的学生(白)聊天,她在玩萨克斯,谈及学校音乐教育时她说她5岁开始学乐器了,现在班上同学有学弦乐的,有学鼓的,有学戏剧的,然后说,oh, of cause almost everyone plays piano。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8-26 06: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eave kids alone的含义并不是不管。而是给予独立思考的空间。
比较有效的空间还不是不学这个不学那个。而是每天生活里面的放手。

不要整天期待我天天教他可以养成好习惯。这种以培养奴性为目标的华丽借口。
很多父母嘴里的话都是连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意思的。用来给自己强调理由。
和投射完美人格用的。

比如“太娇气了。说都说不得”。这话实质是希望放纵父母自己的话语权。
无限放大孩子的理性,要求孩子可以排除各种情绪。理性的谦虚的对待外界评价。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irenezh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8-26 09: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篇文章也引来很多读者的留言,今天有空的话我会翻译一些给大家看。
我们可以看看本地洋人们的反应。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8-26 09: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1-8-26 09:08 发表
这篇文章也引来很多读者的留言,今天有空的话我会翻译一些给大家看。
我们可以看看本地洋人们的反应。

dumb guy | Melbourne - August 24, 2011, 11:22AM

为什么我们总是要让每个人都用一样的方式来养育孩子?
每个家长有不同的方式。
在很多方面我很同意这篇文章中的观点,但是我已经了解了那些过度焦虑过度保护和极力要培养他们的孩子成功的父母们。

离家长们远些吧(Leave Parents Alone),家长们已经受够了那些专家们的喋喋不休地教育他们如何养育孩子的说教了,而这些说教经常是说话的人自己都没有证据来支持他自己的说法。还是让我们继续做不同的事,成为不同的人吧。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7 收起 理由
coolyn + 2 谢谢奉献
明河素月 + 5 赞同这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8-26 09: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NNYSU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NNYSU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放养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8-26 09: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B | Melbourne - August 24, 2011, 11:41AM

我在伦敦替一个有三个孩子的家庭做保姆。
孩子们每天放学后到晚上都有课外活动,他们周末的课外活动也是排得满满的。
我不得不说,孩子们看起来很糟糕,脾气很坏,很累,很反叛,几乎什么事情都能吵起来。。。
我对他们的妈妈说,也许孩子们需要时间来让他们放松,无所事事的做做白日梦,或者想想玩玩游戏之类的事情,但是他们的妈妈告诉我:“这是我们在英格兰养育孩子的方式”。。。
我无语,简直瞎操心。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8-26 09: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ust sayin' - August 24, 2011, 11:47AM

有一本书叫做【The Over-Scheduled Child】,大伙都应该去看看,里面全是过分焦虑紧张的父母(hyper-parents)。

当我第一次带着我的宝宝去参加一个Mother Group的时候,和其他妈妈们一比较,我本能地觉得自己就是个和他们格格不入的妈妈。

这些妈妈都让宝宝参加了时髦的婴儿体操锻炼班。。。我倒。。。
。。。
我很疑惑为什么我们没有都没有洞察我们孩子真正想要的?

粗养才是最好的。(Grassroot parenting is great)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8 收起 理由
缓缓 + 8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8-26 09: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旋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旋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1-8-26 09:20 发表

dumb guy | Melbourne - August 24, 2011, 11:22AM

为什么我们总是要让每个人都用一样的方式来养育孩子?
每个家长有不同的方式。
在很多方面我很同意这篇文章中的观点,但是我已经了解了那些过度焦虑过度保护和极力 ...

顶这个
走自己的路, 让专家们一边凉快去吧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8-26 09: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人都是头疼眼前的问题,然后觉得以前反过来做也许就没有问题了。

发表于 2011-8-26 10: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elemonte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elemonte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离家长们远些吧(Leave Parents Alone),家长们已经受够了那些专家们的喋喋不休地教育他们如何养育孩子的说教了,而这些说教经常是说话的人自己都没有证据来支持他自己的说法。还是让我们继续做不同的事,成为不同的人吧。

说出了我要说的。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1-8-26 10: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uoz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uoz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读者的留言比正文还精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8-26 12: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离家长们远些吧(Leave Parents Alone),家长们已经受够了那
>些专家们的喋喋不休地教育他们如何养育孩子的说教了,

这位是被整糊涂了,所以生气了,我就这样干你们谁都别管。

发表于 2011-8-26 12: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less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less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说来说去,每个人价值观不同,所以对待孩子的养育方式也不同。我觉得,只要家长和相关各方不觉得累,不stressed,爱干啥干啥吧。

发表于 2011-8-26 12: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l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l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quote]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1-8-25 22:28 发表
最后给出了一些建议,我就不翻译了,原文更能表达出作者的意思。


TIPS TO FREE UP THE FAMILY:

1. Eat together as a family in the evening. It promotes easy conversation about everyone's day.

2. Limit your child's activities to one or two per week - or whatever gives you the right balance as a family.

8. Don't be afraid of saying no to your child to one activity, or telling them they need to compromise.

这两点挺难做到的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8-26 13: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8的难度是把握好尺度,让孩子在情绪上不认为是受大人的管制,从而不会导致“越大越难管”这种结果发生。

很多中国家长不注意这个。他们也注意到“越大越难管”这种现象,但是他们的解读完全错误,他们解读为小时候管的还不够紧,没有彻底让孩子折服。

这个放养方式其实比较难执行,
这种方式需要有一个比较活跃的家庭生活氛围,
来来往往的朋友亲戚比较多,这样外部信息资源足够充分。
孩子可以通过交流和观察逐渐判断和寻找自己的位置。

如果没有这种环境。。。那就从自由吸收养分变成饿死。
极端的例子是狼孩,狼孩成长过程中绝对自由,而文化生活环境等于0.

[ 本帖最后由 linkspeed 于 2011-8-26 13:3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easybreezy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8-26 13: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l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l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 "Eat together as a family, Get creative, Turn off the TV or computer, All families are happier if the parents are feeling good, Go camping..;"

说白了,这些都不是放养,是更精明的父母利用家庭和周围的环境去诱导孩子。仔细想想,这样养还是要花很多时间的。
记的一个老外妈妈对我说,她把孩子送去各种活动里去,是为了给她自己更多的时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8-26 13: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ke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ke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直以来我认为幸福感程度和受教育程度成反比。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8-26 15: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ionysos | Sydney - August 24, 2011, 12:10PM

哇。。。好可怜的中产阶级啊,这些人就是想要让他们孩子成为最好。。。
这是一篇很棒的文章!
希望文章能够让中产阶级们回归现实和理性。。。
你的孩子真的需要跳芭蕾,吹单簧管,有数学家教吗?
你的孩子周末真的没有没有运动吗?
你的孩子其他时候真的没有去无家可归收容中心做过志愿者吗?

有时候,最棒的父母其实为他们的孩子什么都不做。。。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去打理人生。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1-8-26 15: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uoz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uoz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nkspeed 于 2011-8-26 13:27 发表
8的难度是把握好尺度,让孩子在情绪上不认为是受大人的管制,从而不会导致“越大越难管”这种结果发生。

很多中国家长不注意这个。他们也注意到“越大越难管”这种现象,但是他们的解读完全错误,他们解读为小时候管的还不 ...


我很同意这种说法。想想我小时候就是被放养的,当时的确是亲戚朋友邻居走动频繁,外界的环境非常适合放养。放假给锁在家里也照样玩得开心,钥匙一递,小朋友就进来玩儿了,或者还可以翻墙跑出去玩儿。如有异常情况,有周围的大爷大妈们帮忙盯着呢。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8-26 15: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ynne | Melbourne - August 24, 2011, 12:27PM

为父母之道有时的确是个雷区,在自己和孩子身上堆积的因为自己的原因而造成的压力和紧张越少,那么结果就越好。

有一件事我们中间有很多人直到太晚才意识到,那就是:
孩子们在你身边长大的时光才是你人生中最好的一段。
所以在这段时光里请不要用太多的课余活动去填满它,相反而你需要尽可能的空出这些时间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好时光。
你再也不能回过头去重新抓回这些黄金岁月了。

发表于 2011-8-26 15: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yxz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yxz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旋木 于 2011-8-25 20:47 发表
其实我觉得除了乐器,其它的兴趣爱好都不辛苦


练习打乒乓球也很辛苦,还要体能训练...
梦想只有坚持才会实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8-26 15: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yxz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yxz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不觉得让孩子练习技能是支配时间过度,只要不是要求孩子必须每件事都要做好,就无关紧要吧

让孩子重在参与,发现娱乐当中的乐趣包括学习钢琴.虽然小J学习钢琴超过5年,但是我从未让他参加任何考级考试(顶着很大的鸭梨)

到现在虽然不在跟随老师学习钢琴了,但是孩子仍然可以凭借兴趣完成'梁祝'这样的曲子
梦想只有坚持才会实现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8-26 15: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 | M - August 24, 2011, 12:41PM

这只是给了所有懒散的父母们一种借口。
嗨,不要再告诉Johny他得8点之前上床,因为他应该有很多时间玩培养创造力,也不要再担心他的回家作业了。。。
对不起,我的认知是这样的,
孩子很小,他们得去上学,回家后有一个小时玩耍的时间,
然后做回家作业一个小时,然后吃晚餐,
然后准备上床。。。
那么,如何让大部分孩子每天有超过1-2小时的自由时间 - 可以让他们有所谓的培养创造力的自由时间 - 的呢?
你知道吗,当我小时候,我玩篮球,也学钢琴。而最后我去代表学校参加篮球比赛的时候,我不得不放弃了学钢琴,因为每周我有两个晚上要单程45分钟去篮球训练,每周有一次比赛,周末还有一次正式比赛。。。
你知道是什么让我能够适应这样的多任务节奏而不感到很紧张的吗?

后来我在事业上也很成功,还写了一本书。。。

不要再娇惯或者太过溺爱你的孩子了,也不要再逼迫他们干这干那了。。。
你最终会很惊讶孩子所能做的一切。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8-26 15: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ikey 于 2011-8-26 13:49 发表
一直以来我认为幸福感程度和受教育程度成反比。

这句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其实很有问题

我的理解,
这是统治阶级对于愚民,既得利益者对于穷光蛋说的话。哈哈哈。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8-26 16: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教育体系里面,放养最厉害的是华德福。
很多鬼子家长的总结华德福的小孩有些特别优秀(品德+学习),
有些就烂的不行了。
那些烂的不行的就是不适合放养的小孩。

问题是,家长是放手期待他会主动改变?
还是改变环境去促进他主动改变?
还是直接推动他去主/被动改变?

呵呵,标准答案是三管齐下。

这个对喜欢追求唯一的排他的答案的人来说会有点郁闷的。

[ 本帖最后由 linkspeed 于 2011-8-26 16:04 编辑 ]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