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重返日本游记,领略富士山的大气和小渔村的宁静, 另类路线走一遭(离开那智胜浦,白浜海鲜市场半日游) (2018-8-9) vikki · 窗台上的鸢尾花 (2011-8-28) 明河素月
· 也来盖中文儿歌大楼 (2009-6-20) 人民 · 复出开篇08圣诞塔斯曼半岛历险记 (2008-12-30) clickl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dootbear

中国正以闪电速度掌控未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27 11: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o2hom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o2hom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核聚变发电带来的能源价格巨跌,加上二氧化碳直接制造淀粉商业化,将直接改写未来,甚至带来星际殖民时代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dootbear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9-27 11: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Evo 发表于 2025-9-27 10:25
先躺平,然后指点世界

还是炒房,美签比较香吧。

先修好房顶,以免继续漏雨水更好。

要不推倒重建?
仰望星空:南风车星系M83
M83南风车星系,在长蛇座,直径12万光年,距离地球一千五百万光年,是南半球看到最明亮和最近的棒旋星系之一。图中还看到距离我们22亿光年的PGC 88914星系。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9-27 11: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o2home 发表于 2025-9-27 10:43
核聚变发电带来的能源价格巨跌,加上二氧化碳直接制造淀粉商业化,将直接改写未来,甚至带来星际殖民时代 ...

对的。

看看三体,就有这。
仰望星空:南风车星系M83
M83南风车星系,在长蛇座,直径12万光年,距离地球一千五百万光年,是南半球看到最明亮和最近的棒旋星系之一。图中还看到距离我们22亿光年的PGC 88914星系。

发表于 2025-9-27 11: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uzhu0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uzhu0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定要mark 发表于 2025-9-27 10:10
都是别人淘汰的,哪有蒸汽好

好像是临时决定上马电磁弹射的。说明之前一直在两条腿走路,蒸汽和电磁都有人在同步研究。最后还是决定用电磁弹射应该也是权衡利弊的结果,也不能说蒸汽的就一无是处了。据说电磁的轨道更长了,导致舰载机无法同时起降,因为二道的挡焰板侵占三号跑道了。一号挡焰板距离升降机太近,而塔台距离不够靠后导致有飞机起飞的时候其它飞机不能从甲板下面机库出。但是最终还是上了,应该是已经计算过以上耽误的时间应该还是比将蒸汽弹射器准备就位要少一些。总而言之福建号这一艘也是个摸着鹰酱过河的实验舰。希望下一艘能造更好一点儿。昨天有记者提问下一艘是否核动力正在建啊,国防部发言人回了一句说他不掌握相关信息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dootbear + 4 感谢分享
limyae2009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9-27 11: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rucelong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rucelong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管未来怎么样,现在是牺牲这一代农村户籍的人,供奉着一群权贵。也许适度宽容的言论自由可能实现这种成功,但现在高压之下出来也一定是畸形的

发表于 2025-9-27 11: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obov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obov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水电核电两个万亿工程,厉害,美国是玩不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9-27 12: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lph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lph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uzilu 发表于 2025-9-27 10:28
没什么好辩的,有人就认为发达国家就会永远发达。世界是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世界。发达国家也会变 ...

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这个发展包括世界局势(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的变化发展,各个主要国家趋势的变化发展,最终促成自身认识的变化发展。

可能是发展太快,变化太大,绝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也跟不上了,哈哈。

类似的道理还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胜于雄辩。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25-9-27 12:0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v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v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rucelong8 发表于 2025-9-27 10:49
不管未来怎么样,现在是牺牲这一代农村户籍的人,供奉着一群权贵。也许适度宽容的言论自由可能实现这种成功 ...

中国这其实就是资本积累的过程。政治制度号称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向国家资本主义个寡头资本主义前进。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people: those who make things happen, those who watch things happen, and those who wonder what happened.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9-27 12: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anyud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anyud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凯瑟琳琳 发表于 2025-9-27 08:34
水能变油吗?点石能成金吗?

更何况中国托卡马克那个主方向错了,是往大山深处挖,越挖越远。 ...

照你说的中国就是南辕北辙,那美国担心啥啊?

发表于 2025-9-27 12:1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03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03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uzilu 发表于 2025-9-27 10:22
下一次科技革命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学,和AI,谁先进去新的科技革命,新的生产力会对旧得生产里产生 ...

先于内燃机替代马车的是牛顿搞出的一堆定理公式。
工业化带来了城市化,人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而二战后的种种新发展,其实还只是技术层面的东西。刚看过澳洲60年底的视频,和今天人相比吃的,用的,住的只是款式品牌的变化,没啥本质的不同。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9-27 12: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凯瑟琳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凯瑟琳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rucelong8 发表于 2025-9-27 10:49
不管未来怎么样,现在是牺牲这一代农村户籍的人,供奉着一群权贵。也许适度宽容的言论自由可能实现这种成功 ...

过去的农村户口和非农户口,现在的北京户口和驻马店户口,体制内和体制外,都是现代种性制度。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9-27 12: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03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03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huzhu007 发表于 2025-9-27 10:45
好像是临时决定上马电磁弹射的。说明之前一直在两条腿走路,蒸汽和电磁都有人在同步研究。最后还是决定用 ...

这些都是小问题,主要是接下来满油满弹弹不弹得起来。还有就是常规动力弹射间隔又多长。这个涉及基础的物理法则。
但对人类而言,这些只是技术层面的,改变不了生活的基本面。

发表于 2025-9-27 12: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zil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zil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otbear 发表于 2025-9-27 10:44
对的。

看看三体,就有这。

无限的廉价的清洁能源带来将会是翻天覆地的改变。可以到处修无线充电设备,电动设备将会永远在线。可以通过高能设备去直接合成各种元素矿产蛋白质。解决吃饭和工业原材料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dootbear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9-27 12:3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03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03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o2home 发表于 2025-9-27 10:43
核聚变发电带来的能源价格巨跌,加上二氧化碳直接制造淀粉商业化,将直接改写未来,甚至带来星际殖民时代 ...

解决能量来源的确是大越迁,但上世纪50年代就畅想过了。但不觉得依靠目前的理论水平,不发生爱因斯坦级别的理论突破,光靠工程推进能办得到。
也许等解释通了暗物质,暗能量,统合了几种基本力的解释才有可能。

发表于 2025-9-27 12: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gtree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gtree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虽然不太相信这么快,但希望能成功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9-27 12: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uzilu 发表于 2025-9-27 11:28
无限的廉价的清洁能源带来将会是翻天覆地的改变。可以到处修无线充电设备,电动设备将会永远在线。可以通 ...

搞定可控核聚变,将会给人类带来真正的下一次大变革。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8 收起 理由
yuzilu + 8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仰望星空:南风车星系M83
M83南风车星系,在长蛇座,直径12万光年,距离地球一千五百万光年,是南半球看到最明亮和最近的棒旋星系之一。图中还看到距离我们22亿光年的PGC 88914星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9-27 12: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wb1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wb1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otbear 发表于 2025-9-27 10:06
不会是局座吧?

局座是忽悠让你不相信 怎么会和吃翔这么low的东西挂钩
是某位公知 他觉得无法实现

发表于 2025-9-27 12: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ame051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ame051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huzhu007 发表于 2025-9-27 10:45
好像是临时决定上马电磁弹射的。说明之前一直在两条腿走路,蒸汽和电磁都有人在同步研究。最后还是决定用 ...

这种说法基本就是网络谣传。
现代航母,专指美军航母,运作的基本规律是大规模作战的时候成批放飞,成批回收,两者时间维度不重叠。这种模式又称全甲板攻击模式,是应对强大对手的唯一有效攻击模式。航空母舰搭载尽可能多的飞机,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放出尽可能大的攻击机群,向敌人发动毁灭性的一击。
在这种模式下,所有计划放飞的攻击机群在甲板中后部密集排列整备完成后,按计划使用弹射器在最短的时间内放出攻击波次。
道理非常简单,如果从机库升降机把整备完成的飞机提升到甲板并完成滑行放飞,至少需要4分钟,如果一个波次24架,等最后一架起飞,第一架已经飞行了1个半小时,油都要用光了。
所以,必须把所有攻击波次的战斗机都在甲板上完成整备,最短时间内放出去。此时,不会使用升降机和降落设备,不会回收舰载机。

只有这一波放飞完成后,才会使用升降机提升机库内的下一个波次,整备完成后,再放飞第二波次。此时第一波差不多也该回来了,集中回收第一波次,第二波此,依次循环。

所以网络流传的弹射器影响回收,弹射器影响升降机,都是不懂行的谣言。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dootbear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9-27 12: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挑灯亮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挑灯亮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核聚变和移民火星,不知道哪个先生实现。

发表于 2025-9-27 12: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uzhu0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uzhu0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lame0515 发表于 2025-9-27 11:39
这种说法基本就是网络谣传。
现代航母,专指美军航母,运作的基本规律是大规模作战的时候成批放飞,成批 ...

还有人说一号二号挡焰板到二号升降机之间构成的三角形整备区,因为塔台太靠前了导致飞机没法都放甲板上完成高效备飞操作,这个也是不懂行的瞎说吗?

发表于 2025-9-27 12: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v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v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挑灯亮剑 发表于 2025-9-27 11:48
核聚变和移民火星,不知道哪个先生实现。


等核聚变技术成熟了,再大规模移民火星,这更合理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dootbear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people: those who make things happen, those who watch things happen, and those who wonder what happened.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9-27 13: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凯瑟琳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凯瑟琳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那个死胡同托卡马克,要有任何实用性,第一步是要常温超导,

类似实现登陆人类火星的前提是人类登陆冥王星。。。

发表于 2025-9-27 13: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vianvivi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vianvivi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是不是很快中国的技术进入澳洲,澳洲人民不用担心电费, 煤气费了。电费, 煤气费不用交最好, 但澳洲的水费还没解决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9-27 13:0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vianvivian 发表于 2025-9-27 12:04
是不是很快中国的技术进入澳洲,澳洲人民不用担心电费, 煤气费了。电费, 煤气费不用交最好, 但澳洲的水 ...

你认为很快澳洲会举行公投,是否会加入种花家,成为海外飞地省吗?

仰望星空:南风车星系M83
M83南风车星系,在长蛇座,直径12万光年,距离地球一千五百万光年,是南半球看到最明亮和最近的棒旋星系之一。图中还看到距离我们22亿光年的PGC 88914星系。

发表于 2025-9-27 13: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v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v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otbear 发表于 2025-9-27 12:06
你认为很快澳洲会举行公投,是否会加入种花家,成为海外飞地省吗?

红版你开什么玩笑。

本版有很多网友还盼着澳洲能成为美国的一部分呢,尤其是对人人持枪非常向往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people: those who make things happen, those who watch things happen, and those who wonder what happened.

发表于 2025-9-27 13: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o2hom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o2hom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vianvivian 发表于 2025-9-27 12:04
是不是很快中国的技术进入澳洲,澳洲人民不用担心电费, 煤气费了。电费, 煤气费不用交最好, 但澳洲的水 ...

我担忧的是澳洲的煤矿将来卖给谁?缺失了能源出口,科技工业全面落后的澳洲还能走多远。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9-27 13: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朝花夕拾杯中酒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朝花夕拾杯中酒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凯瑟琳琳 发表于 2025-9-27 09:43
比如努力磨芯片造出来的汉芯


汉芯这事情是很大的科研腐败了,但阿姨却依然认为中国的科研腐败远低于澳洲。可以想象阿姨的那个工作环境,也可以理解阿姨为啥要躺平十年了

发表于 2025-9-27 13:2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柳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柳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o2home 发表于 2025-9-27 12:15
我担忧的是澳洲的煤矿将来卖给谁?缺失了能源出口,科技工业全面落后的澳洲还能走多远。 ...

澳洲广袤的土地和漫长的海岸线代表着优美的空间承载力。

而且那时候用核聚变的无限能源进行海水淡化,澳洲也不会缺水了。

会成为人类绵延生息的风水宝地,这就是最大的价值。

发表于 2025-9-27 13: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oftSom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oftSom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vianvivian 发表于 2025-9-27 12:04
是不是很快中国的技术进入澳洲,澳洲人民不用担心电费, 煤气费了。电费, 煤气费不用交最好, 但澳洲的水 ...

锂电池起火时有发生吧,核电站也有过几次大事故, 苏联切尔诺贝利,日本福岛。可控核聚变就怕出事故

发表于 2025-9-27 13: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ishak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ishak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凯瑟琳琳 发表于 2025-9-27 08:09
“Fusion is always 30 years away.”
—— 这是核聚变领域最著名的讽刺语之一


1) 托卡马克(tokamak)并非“早就被判死刑”的单一结论

事实:托卡马克路线自1950s/60s被提出后,经过几十年国际推进(JET、TFTR、DIII-D、JET、JT-60、EAST、ITER 等),积累了大量等离子体控制、稳定性、长期稳态运行的经验与工程数据。学界对其“可行性”有分歧,但绝不能简单断言“几十年前就基本无法成功”。事实更接近:托卡马克在物理理解与实验技术上取得了重要进步,但在工程化(材料、稳态运行、维护、能量增益与燃料循环)上仍面临巨大挑战。


2) 中国的 EAST(“人造太阳”)与“创纪录数据”——是重要科学里程碑,但不是商用并网的证明

事实:EAST 等托卡马克装置在“高温长脉冲”方面有公开可查的纪录(例如 2021 年 120 million °C 持续 1056 秒的报道及近年的更高温/时长报道)。这些是等离子体物理的重要演示,表明长期控等离子体的某些参数在实验室内能实现。但:达到等离子体温度/时长和实现连续、稳定、经济的电网并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工程问题(例如:能量净增、壁面材料承载、三氚循环、设备寿命与维护、工程化重复率等)。EAST 的纪录不能直接等同于“2031 年并网”或“已经解决了商业化障碍”。


3) LLNL(NIF)点火事件确实是里程碑,但它是“脉冲式/实验室式”的点火,不等于可商业化连续发电

事实:美国国家点火设施(NIF)在 2022–2024 年实现了“点火/增益”层面的突破(单次激光靶点产生能量超过入射激光能量或实现自维燃烧),这是惯性约束聚变(ICF)的大事记。但NIF 是单次大能量脉冲驱动——重复频率、靶制造、激光器效率、靶射流处理与耐久性、系统总体能耗和经济性是尚未解决的核心工程问题。换言之,ICF 的“点火”证明了物理可能性,但距离商用、连续电力供应还有非常长的工程与成本路径。


4) 关于“托卡马克是苏联抄来的70年老掉队技术”“中国全力砸钱抄袭”——这是对历史与现实的简化与错误表述

事实:托卡马克确实最初在苏联发展并被证明在封闭环磁约束上有效,但随后的发展是国际性的。现代托卡马克(尤其是超导磁体、材料、稳态操作、主动稳定控制与工程维护策略)大量依赖全球多个研究所与工程团队的创新,而非简单“抄”或复刻。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就是全球性的大科学工程,许多国家在其中合作或贡献。把中国的托卡马克工作纯粹归结为“抄苏联旧设计”忽视了大量现代工程、控制与材料学改进。


5) 政府/媒体宣传与科学事实之间确实存在张力,但不能因此否定所有科学价值

事实:任何大国在重大科技领域会有宣传需求——“可视化成果、纪录、领导视察”的确更容易获得公众关注与政治资源,这会推动项目获得资金,但也可能导致时间表被政治化或过度乐观承诺。你对“把实验成就包装为‘大国重器’”的警惕是有道理的——但同时应注意:科学家在一些具体物理参数(如高温长脉冲、能量增益)方面确实在进步,这些进步对后续工程化很重要。换句话说,有“宣传”也有“真实的科学积累”。(关于托卡马克工程难题和进展的综述请参见下列来源)



---

更详细的技术分解(工程/物理层面)——为什么“不能马上并网/商业化”

下面列出决定性且长期存在的工程难点,每一项都是真正把“实验室点火/高温”变成“持续稳定、成本合理、可并网发电”的关键瓶颈:

1. 能量增益与整体系统效率(Q值 vs. 站点能效)

实验上可以在脉冲中实现“燃料释放能量大于外部输入”的情况(如 NIF 局部增益),但整个设施从电网到燃料循环再回到电网的总能量效率远低于所需商业化水平。NIF 的点火是“单次脉冲”层次的实验突破,不是连续发电示范。



2. 壁面材料与中子辐照(寿命与维护)

D-T 反应会产生大量14 MeV中子,长期辐照会损伤结构材料、使结构脆化并产生放射性活化产物。如何制造能承受高通量中子的第一壁、与快速替换/远程维护方案,是工程关键。托卡马克在这方面仍需大规模材料工程突破。



3. 稳态/连续运行与热负荷

一些托卡马克(如 E stað)演示了长脉冲等离子体,但“商用发电”要求稳定、长期连续(或以非常高的重复频率脉冲形式)运行,相关的冷却、热回收、疲劳、以及系统可靠性问题仍未解决。



4. 燃料(氚)循环与自给

氚在自然界稀缺,需在工厂内通过锂包壳实现“繁殖”。设计高效、可靠的三氚繁殖系统(同时保证材料与结构的耐久)是 DEMO/商业反应堆的核心任务。



5. 重复率与制造/维护成本(尤其对 ICF)

对于激光驱动的 ICF(如 NIF 路线),即便单次实现点火,要将其转换为每秒几次甚至每分钟数十次的稳定目标注入、点火、能量回收体系,涉及极高的制造、靶制造与靶递送系统和极高的激光器效率要求——目前远未实现。





---

对你贴子中某些具体断言的逐项回应

你说“几十年前就基本知道托卡马克路线存在致命缺陷,是死胡同。”

驳斥要点:学界并不统一接受“死胡同”结论。托卡马克确实有重大工程难点(见上),但也取得了可重复、可控的等离子体实验数据,这些数据对任何后续路线(stellarator、spherical tokamak、ICF、magnetized target 等)都有参考价值。换言之:托卡马克不是“被证明无法成功”,而是“仍需克服若干难以忽视的工程与材料挑战”。


你说“中国抄前苏联70年前已被证实基本无法成功的托卡马克系统”

驳斥要点:历史上托卡马克确实源于苏联研究,但当代托卡马克集成了大量跨国改进(超导磁体、被动/主动稳定控制、真空室制造、遥控维护等)。把当前工作仅理解为“抄旧设计”忽略了这些工程学与物理学的进展。国际合作(如 ITER)也说明全球科学界并未一致放弃该路线。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