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2013-5-10) joy2joy · 20080413悉尼游行 75P (2008-4-13) 老song
· 初登摄影天地----上一张照片 (2009-1-19) sinkai · 记录一下昨天在Ikea被ambulance直接拉走的经历 (2014-4-14) johnny1229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greenkoko

[行情讨论] 亚太集团iron fish有tz打过交道吗?southbank的期房,能投资吗?分分伺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3 13: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llwong99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llwong99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问一个傻傻的问题,以前在国内也问过向我推荐股票的sales。既然你们对这个项目的前景那么看好,为什么自己不都买下来赚大钱,何必辛辛苦苦地赚一点commission。不要告诉我是因为资金不足,如果有这么大把握,资金不会是问题。哪怕你只买其中的10套,20套,也不必再来赚这点佣金了。更不要告诉我是为了分享致富经验,忒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0-3 13: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llwong99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llwong99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icac 于 2009-10-3 03:04 发表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了,那不管你是否投资了亚太的房子你都是亏大了

这次金融风暴james packer亏了几十亿,难道是买亚太的房子亏的???

那照你说就是不要投资好了,但我可以告诉你,不投资的只有比投资更穷

偷换概念!我是说亚太的投资观念有问题,不是说投资本身有问题。一个投资模式的应该有足够的抗风险能力,否则一次稍大的衰退就会倾家荡产,上吊自杀。退潮时,才知道谁在裸泳。国内的顺驰是最好的例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techpull + 2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09-10-4 10: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a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a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techpull 于 2009-10-3 08:29 发表
在MEL房价持续上涨的大环境下看清楚几件事情:
1、”贴于“卖房子,公司赚利润,销售人员拿提成(没底薪)。
2、投资房屋盈利和亏损和她没有关系,既不分享你的利润,也不分担你的风险。
3、历史上推荐的项目,按 ...


1-你去那家中介买房不用付commission的?介绍给我们吧
2-的确无法保证一定赚钱,但是我们选的房产都不是乱选的,一定符合某些优势才推荐的,并且在客人买前会帮他们算好现金流和贷款能力,买好后有专业的agent管理
3-有些项目可能现在还没有赚到很多钱,但澳洲地产投资不是像香港一样,今天买进,明天卖出。而是要经过一定时间才显示出优势。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09-10-4 10: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a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a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billwong999 于 2009-10-3 14:05 发表
问一个傻傻的问题,以前在国内也问过向我推荐股票的sales。既然你们对这个项目的前景那么看好,为什么自己不都买下来赚大钱,何必辛辛苦苦地赚一点commission。不要告诉我是因为资金不足,如果有这么大把握,资金不会 ...


正如我所说,每人购买能力不同

但据我所知,joseph和他们公司的员工手上也有许多他们推荐的楼盘

我们公司也一样,老板手上的楼盘有许多是我们正在推荐的

不管是joseph也好,其他公司的老板也好,他们的身家早就能让他们退休了

他们之所以办公司,我看主要是为了“名”

有钱了就想成名

要不然joseph没事出本书干吗亚?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09-10-4 10: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a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a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billwong999 于 2009-10-3 14:40 发表

偷换概念!我是说亚太的投资观念有问题,不是说投资本身有问题。一个投资模式的应该有足够的抗风险能力,否则一次稍大的衰退就会倾家荡产,上吊自杀。退潮时,才知道谁在裸泳。国内的顺驰是最好的例子。


像前面说过的,我们卖房子的时候一定会帮客人先算好现金流,贷款能力

这些都是银行借钱给人之前做的事情,你觉得银行会借钱给你是希望你破产吗?

你说一个投资模式的应该有足够的抗风险能力

请问你可以更详细一点说明吗?如果有这样一个“完全抗风险”/“投资零风险”的投资模式那你身家恐怕已经超过warren buffet了吧?

我们不可能完全不冒风险,但一定尽量考虑一些可能发生的风险,这就是为何我们比房地产中介好的原因

你去中介买房,他们只希望你买房就好,完全不管你是否有能力

但我们不一样,我们是希望让所有客人明白如何投资,并且希望他们致富

正如我所说的,只要客人赚钱,他们以后就会继续找我们,这样才能达到双赢的局面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09-10-4 10: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a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a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家讨论了半天,想先问一下:

1-有谁真正看过亚太的楼盘,并且做过调查的?
2-有谁因为买了亚太的楼盘,所以倾家荡产的?
3-有谁因为亚太的项目赚钱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09-10-4 10: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a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a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ofu 于 2009-10-2 21:38 发表


既然你是搞房地产的,那我问你,2006年SETTLEMENT,澳蒂卖出的dockland 房子。现在能卖多少钱?350K当时。
能卖3.5m吗?

如果,你卖房子,这样讲话,不是不负责吗?
不是害人吗?


现在才看到前面的问题,对不起

我说10w赚100w可能有点夸张了

但你们想想看

如果你有2w(当时楼价大概是15w-20w,一房一厅+停车/船位),向银行贷款18w

5年后升值100%,收到的租金和付出去的利息大概3年要你出7500-15000(个人收入而定,收入越高,tax saving越高)

20w的房子值40w

40w-2w(首期)-2w(利息加杂费)-18w(银行本金)=18w

18w/2w=900%

的确没法10w赚100w,只能赚90w,我错了,对不起

[ 本帖最后由 icac 于 2009-10-4 11:44 编辑 ]

发表于 2009-10-4 10: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echpul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echpul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icac 于 2009-10-4 11:04 发表


1-你去那家中介买房不用付commission的?介绍给我们吧
2-的确无法保证一定赚钱,但是我们选的房产都不是乱选的,一定符合某些优势才推荐的,并且在客人买前会帮他们算好现金流和贷款能力,买好后有专业的agent管 ...



您说的好像和我说的没有太大的歧义,只是站的角度不同而已,您站在卖方角度,我站在买方角度。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江上往来人 + 4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0-4 18: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珍珠奶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珍珠奶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回楼主:别买,请加分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4 收起 理由
icac + 2 I服了U!
techpull + 2 你无敌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0-4 23: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llwong99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llwong99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icac 于 2009-10-4 11:23 发表


像前面说过的,我们卖房子的时候一定会帮客人先算好现金流,贷款能力

这些都是银行借钱给人之前做的事情,你觉得银行会借钱给你是希望你破产吗?

你说一个投资模式的应该有足够的抗风险能力

请问你可以 ...

这位仁兄有点胡搅蛮缠了,投资当然要承担风险,足够的抗风险能力怎么会是零风险呢?前段时间美国银行在做压力测试,也是为了测试它们的经营模式的抗风险能力。引起这次金融风暴的元凶,次级房屋债券,当时也是做过压力测试的,但最坏的情况认为美国房产价格不会下跌超过15%。因此,但跌幅超过20%时,灾难就发生了。对于个人投资来说,一个安全临界点应该是,你所投资的标的物,价格下跌超过50%,不会对你的生活造成灾难性影响。

发表于 2009-10-5 00: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五月的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五月的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icac 于 2009-10-4 11:40 发表


现在才看到前面的问题,对不起

我说10w赚100w可能有点夸张了

但你们想想看

如果你有2w(当时楼价大概是15w-20w,一房一厅+停车/船位),向银行贷款18w

5年后升值100%,收到的租金和付出去的利息大概 ...

谁保证5年能翻一番? 以前那时地产讲座里的AGENT大多数说平均7年翻一番(据说是根据历史的数据)。现在
你却说是5年翻一番,有啥统计数据?不要把牛皮都吹破了 哈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0-5 00: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五月的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五月的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icac 于 2009-10-4 11:11 发表


正如我所说,每人购买能力不同

但据我所知,joseph和他们公司的员工手上也有许多他们推荐的楼盘

我们公司也一样,老板手上的楼盘有许多是我们正在推荐的

不管是joseph也好,其他公司的老板也好,他们的身家早就能让他们退休了

他们之所以办公司,我看主要是为了“名”

有钱了就想成名

要不然joseph没事出本书干吗亚?

不知道你看了新闻没有?美国的麦道夫没出事前,应该比周华还牛B N倍吧。
现在他也很出名啊,不过是臭名昭著罢了。

发表于 2009-10-5 08: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ou93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u93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结论 ------- icac 被洗脑了,鉴定完毕!  
icac同志,醒醒吧...

发表于 2009-10-5 14: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yan1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yan1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呵呵一直跟这个帖子,其实大家争来争去的,立场不同,角度不同,结论当然不同了。我还是老意见,并不认为icac 同学的观点全错,有部分我还是赞同的。反对亚太的人们当然也有自己的理由,我也能理解。
坦率的讲,我作为一个纯顾客(再次声明不是员工),我在亚太已经买了一套房子了,是apartment。这个项目有3期,我买的第一期。第2期的房子在domain上也登出来了,和我同样的楼层,同样的朝向,房型都差不多的,但比我小10平米,还比我贵1.7万。至少目前为止,我个人并不认为我受骗了。我买的是楼花,如果明年settle的时候交不了房子或出任何问题,我真的被骗了,我会上来和大家报告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luckynumber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0-5 16: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Y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Y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icac 于 2009-10-4 11:40 发表


现在才看到前面的问题,对不起

我说10w赚100w可能有点夸张了

但你们想想看

如果你有2w(当时楼价大概是15w-20w,一房一厅+停车/船位),向银行贷款18w

5年后升值100%,收到的租金和付出去的利息大概 ...


不愧是华人房地产sales,就是会吹,总是压低成本,支出,夸大收入,回报。 首先,不提5年前你20万去dockland哪里买1房价车库, 给你算算成本20万的deposit一般是4万(20%不然要交大笔insurance fee). stamp duty 1 万, 也就是5 万加上7788 其他费用 (律师,贷款,city council..)。 买了房子以后,一般dockland的管理费非常贵,3000一年。房子也不好出租(我想买了Iron fish dockland office 的人一定认同)。还有就是你给agent的钱。 买房子的时候,如果房子幸运的长了,你要交Capital gain (30% of gain), 贷款的early release fee (1 万), agent fee (1 万)。 其实要是我说的这样还是有的赚,前提是房子要张。 给你个例子,iron dockland off 04 卖得楼花市35-40 万, 平均5500-6000/sq. 现在房子盖好了一年,价格一点没变。 iron fish 以前被告过, 他们高价卖dockland 镂花,骗客户盖好一定张20%, 结果盖好跌10%。 客户联名指出这条被认定是verbal contract, 结果iron fish 败诉,收回房子, 把名字也改了。

最鄙视的就是不良sales, 更鄙视华人不良sales, 没本事骗外国人,就会骗国人。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5 收起 理由
大龙卷风 + 2 讲的好
wsedr + 3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0-5 17: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全家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全家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来那个公司改过名字还有这个故事(paopaobing(68))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0-5 17: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ys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ys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亚太公司的经营模式在国内也很流行。周华先生的书没看过,谁给个链接?
国内现在房价很高,可以说一路都没跌过什么。
不过澳洲毕竟不同国内。投资还是有风险的。相信他的就跟他买房子好了。
特别是国内那些很有钱的人,手里大把的现金不知道花到哪里去的人,多点分散投资也没多大问题。
如果你是小老百姓,手里就那么点钱,那肯定也不是亚太的目标客户。所以也不用来讨论了。

发表于 2009-10-5 18: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llwong99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llwong99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s,如果亚太把目标客户锁定在千万(澳元)身家以上的人,就不会有这么大争议了。他们是典型的大小通吃,而且以小老百姓为主。他们的洗脑会实际上是专门针对小老百姓的,所以才可恨。真正的有钱人也没那么容易上当。

发表于 2009-10-5 18: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ys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ys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billwong999 于 2009-10-5 19:43 发表
Ls,如果亚太把目标客户锁定在千万(澳元)身家以上的人,就不会有这么大争议了。他们是典型的大小通吃,而且以小老百姓为主。他们的洗脑会实际上是专门针对小老百姓的,所以才可恨。真正的有钱人也没那么容易上当。


如果是这样,早晚他们还有官司要打的。 赫赫。。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09-10-6 00: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a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a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家争了这么久,到现在一直在亚太过去的声誉上纠缠不清
还是做个总结吧:
1。亚太过去的项目(不包括奥迪的)有赚钱的,也有不赚的.(dockland office 这个项目有点奇怪,我上次去亚太的讲座,它们强调residentail物业比commercial好,可是好像过去它们也作过commercial office项目...), 不过除去这个项目外,别的好像没有哪个亏了

2.它们投资的概念是对的,但是大家也不能完全忽略风险.至于楼上说的"掉50%还不会影响你的生活"其实很困难.除非你买房的时候是付50%的首期. 而且在澳洲历史上,median price 的房子好像还没有掉超过20%的(这就是为何20%首付就不用买LMI)

3。它们现在的project - southbank 和 hamilton
southbank 这个项目我调查过,他们开价和附近的二手盘相差无几,可是买楼花很明显是合算的,毕竟是新楼,只要调查开发商的过去声誉不是太坏就可以了(我记得好像是tiara键的)

hamilton - 如果是住brisbane的都知道,那是brisbane的富人区,house平均是¥1.2m
它们第一期的apartment开价是295K(一房),附近同类项目只有hercule st 有两栋apartment,而且卖盘很少(一栋44万,一栋42万)。也有1房的unit成交过,大概是30w。

单单从附近楼盘的数据,地区的调查来看,这2个项目都不差。southbank的比较保守一点,因为近city,出租问题不大,但附近已经有太多同类行的apartment,升值潜力有待考察。相反,hamilton的比较进取,当地人能否接受富人区造apartment有点难说,但如果发展如亚太说的一样是配套的话(包括infrastructure和commercial centre),升值潜力挺大的.

-------------------------------------------------------------

好了,我也不想和各位争执太多

我只是想说一句,一个中国人能在外国创下这么大的名头,能赚到2000w身家本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说他骗人,可是也不是谁都能“骗”到2000w的。我个人挺佩服周华的,就算我们公司和亚太是竞争对手也一样.

谁对谁错就等5-7年后看这2个project能否跑赢大市吧...

[ 本帖最后由 icac 于 2009-10-6 01:5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techpull + 1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09-10-6 08: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a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a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RAYS 于 2009-10-5 17:39 发表


不愧是华人房地产sales,就是会吹,总是压低成本,支出,夸大收入,回报。 首先,不提5年前你20万去dockland哪里买1房价车库, 给你算算成本20万的deposit一般是4万(20%不然要交大笔insurance fee). stamp duty  ...


最后,再澄清一些细节

1。18w的LMI是 ~2500左右(http://www.inmortgages.com.au/calclmi.htm),没有向rays说的很多
2。在vic买期房(至少现在是,以前的是否需要不知道)是不用付全额的stamp duty,只要付一部分land title税(30w左右大概是3000块)
3。增值税30%?你教科书看太多了吧?以前凡是asset持有超过一年(现在是9个月)只有一半的增值需要付税,这就要看每个人的收入而定,大概是15%-20%左右。
4。early release fees 是可以避免的,只要选择好贷款的产品,有些是没有penalty的

[ 本帖最后由 icac 于 2009-10-6 09:38 编辑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0-6 08: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f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f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icac 于 2009-10-6 09:34 发表


最后,再澄清一些细节

1。18w的LMI是 ~2500左右(http://www.inmortgages.com.au/calclmi.htm),没有向rays说的很多
2。在vic买期房(至少现在是,以前的是否需要不知道)是不用付全额的stamp duty,只要付 ...


Could you list an least one example of the so called 200K off-plan apartment in docklands 5 years ago?

发表于 2009-10-6 09: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yan1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yan1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喜欢这个帖子,大家继续拍砖啊注水啊!!!!:)

发表于 2009-10-6 10: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Y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Y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icac 于 2009-10-6 09:34 发表


最后,再澄清一些细节

1。18w的LMI是 ~2500左右(http://www.inmortgages.com.au/calclmi.htm),没有向rays说的很多
2。在vic买期房(至少现在是,以前的是否需要不知道)是不用付全额的stamp duty,只要付 ...

My Whole point is why did you not mention those in your first post and in your very deceiving and irresponsible 900% return calculation.

发表于 2009-10-6 12: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五月的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五月的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 好像一直没给我加分呢,

发表于 2009-10-6 16: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OSHELPPL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OSHELPPL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記得幾年前, 自己在墨爾本念書的時候, SOUTH BANK的二房,不對河的,才二三十萬。。。就LOCATION來說增值還是很可觀的。

我一般是只挑LOCATION,看房子品質,倒是沒過多注意過是誰在賣。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0-6 16: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if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if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lyssa 于 2009-10-5 19:45 发表


如果是这样,早晚他们还有官司要打的。 赫赫。。


上面不是已经提到有官司打过了么?

发表于 2009-10-6 16: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速办党员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速办党员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icac 于 2009-10-2 11:46 发表


我自己本身是在另外一家地产发展公司的员工

说句实话,有关联

-我们和亚太是竞争对手

我们公司网站:
http://www.empirepropertyinvestors.com/

我也没帮亚太说话,只是我觉得他们的投资概念是对的



这位说话有些不负责哦。 100%挣的理论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肚子里没货就不要拿出来显,让人笑话了。

按照您说的,10W变100W,我目前手上有两套,如果你想买-我给你各打八折, 你再倒手卖卖, 也有得挣哦。

[ 本帖最后由 速办党员 于 2009-10-6 17:28 编辑 ]

发表于 2009-10-6 16: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unlb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unlb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洗脑不洗脑的很难说,如果自己真有脑子,就不怕被洗,如果没有脑子,洗不洗脑也没有什么区别。
以前他们在richmond的讲座听过,说的无非就是5-7年房价翻倍,还有让你不断的买房,用现有的房子re-finance卖更多的房子,这其中有几个
问题:
1.5-7年房价翻倍是历史数据,历史数据有参考价值,不过不能当饭吃,真的历史重演的机会和不重演的机会一半一半
2.资金链的问题,万一资金链断了,问题很严重,不过“专家“会建议
通过出售房子来解决这个问题,问题是万一房市不景气,滞销情况一旦
出现后果很严重
3。当然专家还会说澳洲房市只涨不跌的,这也只是历史数据而已,一个
市场总有一个生命周期,由盛到衰是一个不可逃避的过程,你怎么就能
保证自己不是接最后一棒的人?一个文明都会灭亡,何况是区区一个澳洲房市
4。该公司有一个重要的企图就是让听讲座的人购买该公司的开发房产,
这无可厚非本来就没有什么免费午餐,不过即使投资房产,我不太会考虑apartment,管理费用太高,如果出租出问题很容易让资金链出问题
没有听过讲座的可以去听听,没有什么损失,不过如果真要投资拿真金白银的时候自己要考虑清楚了,来澳州是追求幸福生活的,不要发财梦
没有做成,把自己搭进去了,还是那句话,投资需谨慎!

发表于 2009-10-7 16: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amzhaoq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amzhaoq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yingwei..suoyi 于 2009-8-31 22:55 发表
在很久很久以前, 有个号称铁鱼先生的早射夫, 到处开研讨会教人怎么“了解”钻石。。。。免费哦。。。

于是, 很多乡亲父老, 大姑二嫂, 都到齐了。。。

有钱买钻石呗, 不会亏的。。。现在买, 一定对。。。 ...

太经典啦!太概括啦!太有才啦!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