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你也是别人眼中的天使 (2024-7-2) almondmilky · 一个人独自带2岁多孩子长途旅行的经验 (2016-7-18) stevenwu73
· 登黄山体能要求之技术分享贴 (2014-10-4) 缓缓 · 出差印度3日记 (2008-8-1) linjun70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大连银在墨尔本

[往事如烟] 工农兵学商,全玩儿过 ~ 我的往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7 09: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连银在墨尔本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连银在墨尔本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hatsfine 发表于 2019-5-7 06:51
快到过冬的大白菜,萝卜干了吧

你和萝卜“干”啥呢?
工农兵学商,全玩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5-7 14: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黄金海岸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黄金海岸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96年去大连旅游 ,老虎滩又脏又臭,不知道现在怎么样?

发表于 2019-5-7 16: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连银在墨尔本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连银在墨尔本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黄金海岸 发表于 2019-5-7 14:53
96年去大连旅游 ,老虎滩又脏又臭,不知道现在怎么样?

嗯,环境确实不怎么样。

老虎滩很大,不知你说的是哪一块儿?
工农兵学商,全玩过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9-5-7 16: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hatsfi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hatsfi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连银在墨尔本 发表于 2019-5-7 09:38
你和萝卜“干”啥呢?

太不严肃了,咸萝卜!

发表于 2019-5-7 16: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智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智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大智慧 于 2019-5-7 17:15 编辑

经历丰富多彩。

发表于 2019-5-7 17: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智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智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大智慧 于 2019-5-7 17:08 编辑

”一九八二年大学毕业后回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从事 “色谱数据库和人工智能色谱仪” 研究工作,负责设计和编写其中的部分计算机程序并负责数据库系统管理。”

您是中国色谱界元老了,厉害!老一辈的色谱界专家,许国旺教授,张玉奎院士您都认识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5-7 18: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连银在墨尔本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连银在墨尔本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智慧 发表于 2019-5-7 16:57
经历丰富多彩。

谢谢来访!
工农兵学商,全玩过

发表于 2019-5-7 18: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连银在墨尔本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连银在墨尔本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智慧 发表于 2019-5-7 17:04
”一九八二年大学毕业后回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从事 “色谱数据库和人工智能色谱仪” 研究工作, ...

不敢当,不敢当。

当时我们色谱研究室的主任是卢佩章研究员。张玉魁是液相色谱题目组的助理研究员。
工农兵学商,全玩过

发表于 2019-5-7 19: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连银在墨尔本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连银在墨尔本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2  亲人和故乡

记得在N多年前人们动辄就填写表格,其中有一项 “籍贯”,就是你爸爸的出生地你爷爷的家,即所谓的故乡。在那经常填表的年代里,这一项我填的是旅大市旅顺口区水师营公社水师营大队四队。同时一般还要填写母亲的情况和出生地,我填的是旅顺口区登封街道。我的故乡就是大连人所说的旅顺。

我的外公外婆在1920年代末期带着大舅二舅从山东家闯关东来到旅顺口。不久,妈妈在旅顺出生。之后又有了我的三舅。姥爷姥姥靠打零工养活全家。大舅小小年纪学了裁缝,一直在旅顺被服厂干到老。二舅是瓦匠,一直在旅大市第二建筑公司干瓦工。1930年代姥爷因病去世,姥姥带着四个孩子生活。妈妈和三舅应该在旅顺光复前读了几年小学。三舅后来继续读了中学。1950年代初三舅被国家选中去了苏联留学,学的是船舶设计制造相关专业。回国后在六机部第七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工作。当时穿的陆军军装,一道三的上尉军衔。后来因为在反右期间发领导的牢骚而被定为准右派,发配去了安徽芜湖的农场劳动,冬天在水稻田里劳动冻残废了一条腿。文革期间701所从上海迁去武汉。1976年我加入了化物所二室的《人工合成食用油》课题组之后,年底我们组长溪祖威老师带我出差去武汉医学院,观看用我们做出来的食用油进行的动物实验。一九七六年应该是我经历过的年代里生活最差的一年。招待所里的晚餐只有一个菜,五分钱的清水煮白菜。舅舅几次接我去他们家做客,花光了鱼票肉票其它菜票,做了不少好吃的给我解馋。

妈妈在旅顺光复后1946年就参加了工作,在旅顺电话局做话务员。1950年初随爸爸去了大连,在旅大市邮电局一直工作到退休。期间做过话务员,邮电所营业员,总务处职员等工作。妈妈的性格很温顺,老实巴交,与世无争,从来没有和父亲吵过架,生活中总是听爸爸的,大事小情一切都由爸爸做主。工作中几次机会可以转成干部编制,都放弃了。如果能转成干部,老年生活就可以享受到离休干部待遇。在成长过程中妈妈对我的要求很严格,但几乎没有因为我淘气和闯祸打过我,好像只拿笤拄疙瘩意思过两次。退休后帮我们带孩子,照顾爸爸和家庭。晚年得了老年痴呆症,当我最后一次回来探望她时,她老人家已经把我忘记了。
工农兵学商,全玩过

发表于 2019-5-7 20: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koko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koko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丰富多彩的经历,继续等下文。

发表于 2019-5-9 09: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连银在墨尔本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连银在墨尔本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kokok 发表于 2019-5-7 20:05
丰富多彩的经历,继续等下文。

感谢欣赏了!
工农兵学商,全玩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5-9 10: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连银在墨尔本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连银在墨尔本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的爸爸出生在旅顺水师营镇东北街。爷爷是一个大家庭的老 (五) 儿子。上有四个哥哥,两个姐姐。爷爷那一辈人我只见过我的奶奶和我爷爷的四哥四爷爷。水师营镇有两条交叉大街呈十字状,将小镇分成四块,东北街,东南街,西北街和西南街。著名的日俄战争中的水师营会见所就在西北街上。

东北街上有两处相邻的老屋,分别住着四爷爷一家和我爷爷一家。两家分别赡养着我爸爸的爷爷和奶奶。每家三间土房,一样大的院子,中间用简单的隔离物隔开。有一个姑奶奶嫁在东北街王姓人家,她家的大大家和三大大家也分别住在东北街上。东北街后来被旅大北路一分为二,路西为水师营大队第四生产队,路东为水师营大队第三生产队。

根据大连作家素素的《旅顺口往事》记载,“水师营中心是一个十字形大街。东西横向大街是一条官街,民间叫衙门街,也叫长街。南北竖向大街与东西横向大街相交,它的作用就是将一千二百间营房切割成四个方阵。所谓的营房,就在这四个方阵里。史载,当年的官兵以级别大小来分配住所。水师营最大的长官是协领,独享二十间营房。协领之下设两个佐领,各住十五间。佐领之下设四个防御官,各住十间。最小的长官是八个骁骑校,各住六间。长街在前,短街在后。要说有什么不同,就是长街住长官,短街住兵丁。当初,允许带家眷的五百个兵丁,个个有份儿,每户两间。于是,一千二百间营房,官兵各得其所。” 这里的 “间” 我理解应该为 “处”,每户两处住房。

至于我们是不是当年水师兵勇的后裔,已经无从考究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工农兵学商,全玩过

发表于 2019-5-9 10: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wlj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wlj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坐等下文

发表于 2019-5-9 13: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玄武真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玄武真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经历的太多,很多细节都己记不起来了。楼主威武,还记得这么清楚。

发表于 2019-5-9 16: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连银在墨尔本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连银在墨尔本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wljan 发表于 2019-5-9 10:42
坐等下文

感谢赞赏!
工农兵学商,全玩过

发表于 2019-5-9 16: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连银在墨尔本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连银在墨尔本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玄武真人 发表于 2019-5-9 13:30
我经历的太多,很多细节都己记不起来了。楼主威武,还记得这么清楚。

记忆力在逐渐地衰退。

趁着现在还能回忆起来,抓紧时间把它们记录下来。
工农兵学商,全玩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5-9 19: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途中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途中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连银在墨尔本 发表于 2019-5-2 10:04
谢谢夸奖!

大连小棍娘小小长的都血姿势啊。论张口说话,俺觉得青岛和大连有得一比。俺就爱听青岛大曼儿 ...

我觉得在东北,大连话是辨识度最高的,一张嘴就知道是大连人。大连话和威海话很接近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大连银在墨尔本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5-9 20: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连银在墨尔本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连银在墨尔本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途中 发表于 2019-5-9 19:43
我觉得在东北,大连话是辨识度最高的,一张嘴就知道是大连人。大连话和威海话很接近吧? ...

是的。

大连人绝大部分是山东人的后裔。大连话接近威海,胶东半岛和烟台的方言。
工农兵学商,全玩过

发表于 2019-5-10 17: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连银在墨尔本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连银在墨尔本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对老家的记忆是从一九六零年代初开始。那时侯爸爸经常带着我在休息日去看望奶奶,当天去当天回。做绿皮火车在小南村下车走约二十分钟,穿过村子上旅大北路,过长街就到东北街老屋了。刚上小学一年级时,九月中旬的一个下午刚上课,就被老师叫出教室,爸爸在外面等我。他借的一台美国吉普车停在校园外,妈妈和弟弟已经在车上。上车后爸爸告诉我,奶奶去世了。这是我第一次做小车去旅顺,三十多公里的路,一会儿就到了。以前还做过公共汽车去旅顺。那时候好像是石油短缺,每个汽车上顶一个硕大的汽包。大汽包在车顶颤颤巍巍的也挺好看,在一九六二年以后就没有了。

奶奶跟随大大住在老屋。爸爸兄妹四个,有一个哥哥,那时侯是大连鱼轮厂八级工匠,车钳铆焊样样精通。八级工是最高级别的工人,好像工资每个月一百多块钱,当时在农村算是高收入富裕家庭了。大大有三个儿子,都比我大。后来又有了一个儿子,和我小弟弟同岁。大大也不容易,大妈不下地干活,他一个人挣钱养全家。春夏秋冬风雨无阻早起晚回,一直坐绿皮火车通勤往来于水师营和大连上班,直到退休。爸爸还有两个妹妹。我的大姑不太大时就作为童养媳嫁去了离水师营镇不远的北李屯,换回几升粮食解决了当时家庭的困难。北李屯属于水师营公社火石岭大队,一直很穷。后来爸爸因为大姑小时候为家庭的奉献而对她的家庭尽力帮助。我的小姑当时在青岛海军医院里当护士。

老屋是标准的北方农村院落,石头垒的围墙,从街门进院是硬土过道,两旁有枣杏等果树和菜园鸡卷猪圈等。过道通向三间土石房,进门是灶堂,两边是睡房。典型的北方农村睡房,一铺大炕占了半边,挤一挤能睡六七个人。灶堂也够大,两个灶台,一般人家都用两个风箱。一个灶台小锅炒菜一个灶台大锅糊饼子带煮饭。除了天冷上炕,平时吃饭会客都在这里。奶奶的遗体停放在灶堂中间。我们刚进门就被带上了孝帽,扎上了孝带,跟着大人下跪叩头嚎啕大哭。大大大妈和三个哥哥守在遗体两旁,接待前来奔丧的亲友。周边的亲人们都来了。大姑姑父和她们的孩子,以及隔壁院落的四爷和他们家的老叔以及几个姑姑和家人都在。奶奶是从旅顺北海姚岭沟嫁过来的,姓张。她娘家的两个舅爷和家人也都来了。

院子里有人在不停的奏乐,唢呐声特别刺耳。几口大锅在院子里煮饭烧菜,天傍黑时来奔丧的亲属和乡亲们院里院外的在一起吃饭。饭后随着大人们在唢呐锣鼓伴奏引领下围着镇子里转了一圈,好像这个仪式叫报庙。回来后,随着大人们守灵,不一会儿就犯困,大人们就让我们睡觉去了。第二天老姑和姑父从青岛赶回来,全家人就到齐了。我第一次认全了几乎所有的亲属。晚上又重复了一次报庙仪式。

第三天早上奶奶出殡,除了亲属,还来了好多镇子里的老乡。阵势浩大,白旗灵幡,纸人纸车马。八人抬的棺材,外面罩着轿子。全家人都披麻戴孝。大大捧着排位,爸爸压着轿头,我跟在几个叔辈哥哥后面。鞭炮炸响,鼓乐齐鸣,哭声一片。出了院门,又围着镇上转了一圈,浩浩荡荡奔向镇外不远的墓地。一番折腾,奶奶下葬。焚烧过纸人纸马后,葬礼结束。后来随着城镇不断扩大,祖坟再一再二地搬迁了三次。前些年在爸爸的主持下,经过我大弟和四爷爷大大家的叔辈哥哥一起忙碌,祖坟终于落实在学堂山公墓,其中安葬着我的太爷爷和他的五个儿子,四爷爷的三个儿子和我爷爷的两个儿子。

从奶奶去世到安葬,各种开销,花光了父母的积蓄并且拉下了饥荒。后来知道饥荒包括爸爸向亲朋好友借的钱和向机关里的互助会借的一笔钱。之后,爸爸妈妈过了几年紧日子,直到文革前才还清了所有债务。

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所谓的旧社会陋习还在延续。斯大林广场后面有大连医学院教学楼,不远处还有附属医院,在大连医学院操场边纪念街水仙街角有个死尸房,文革前经常有这样的仪式发生。
工农兵学商,全玩过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9-5-11 06: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hatsfi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hatsfi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连银在墨尔本 发表于 2019-5-10 17:18
我对老家的记忆是从一九六零年代初开始。那时侯爸爸经常带着我在休息日去看望奶奶,当天去当天回。做绿皮火 ...

形式感好强

发表于 2019-5-11 17: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连银在墨尔本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连银在墨尔本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hatsfine 发表于 2019-5-11 06:44
形式感好强

啥是形式感?
工农兵学商,全玩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9-5-13 06: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hatsfi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hatsfi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连银在墨尔本 发表于 2019-5-11 17:14
啥是形式感?

俗话就是套路的意思
现在什么套路少了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9-5-13 06: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hatsfi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hatsfi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披麻戴孝的场景我记得只有一次,哭的啊,哭天抢地的,自己也被感染了,很悲伤,那时候我才几岁啊,哪懂这种悲伤?

其实我觉得,不需要悲伤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大连银在墨尔本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5-13 09: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连银在墨尔本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连银在墨尔本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3  我的爸爸

在这个世界上我最爱的和最爱我的男人只有两个。其中之一,就是我的爸爸。他为人正直,朴实,聪慧,务实,好学。他不仅给了我生命,抚育我成长,还是我人生的导师,最敬佩的人。他用他的人生,影响着和带动着我的人生。他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通过努力奋斗,最终走进北京工作的不大不小的国家干部。

爸爸在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整个国家还是由国民党控制,旅大地区是由苏联人控制,共产党好像还没有公开活动。之后不久,爸爸当上了水师营镇第一任副镇长。镇长据说是从内地来旅顺的老革命。1950年进到旅顺市计委商业科,1952年调入旅大市计委商业科。1962年时,爸爸是旅大市计划委员会商业财政金融处商业科科长。

爸爸待人随和,性格开朗,喜欢结交朋友。老中青少,各行各业的朋友都有。除了在工作之中结交的,也有很多在平时生活中结交的朋友。爸爸喜欢玩喜欢吃,但不抽烟不喝酒。文革前的周末,基本上都要和朋友聚一聚,很多时候都带着我一起去玩。

大连是一个足球城,踢足球,有着深厚的历史和群众基础。我们家距离旅大市人民体育场不远,星期日下午爸爸经常带着我去看踢足球。那时候的周末体育场里总是有足球比赛,一般不要门票。经常看的足球队比赛有辽宁工人队又叫大连造船厂队,辽宁青年队和旅大少年队,坐镇主场与来访的其它足球队比赛。如果遇有全国联赛和国际比赛,买票也不贵,去了现买现看,也经常有招待票。爸爸有不少朋友住在体育场周围,我们经常先去他们家坐坐,再一起去看球。或者看完球顺路去他们家坐一坐。爸爸朋友圈在体育场有固定的看台,每次去那几个哥们和他们的孩子基本上都在。印象最深的是孙治滨大大。老孙大大是一位有名的胸外科医生,当时住在长春路中山路口的一栋中国房里,一九六零年代初是旅大市友谊医院外科主任。有7个儿子,其中老二孙大哲是旅大少年队球员,后来进入昆明部队足球队。当时的友谊医院后来是旅大市中心医院,而三八医院后来改为友谊医院。有不少医生是爸爸的朋友。其中印象深刻的初立本,泌尿外科专家。赵吾光,后来的友谊医院院长,网球打的很有水平。李怀友,影像科主任。
工农兵学商,全玩过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9-5-13 17: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hatsfi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hatsfi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连银在墨尔本 发表于 2019-5-13 09:47
1.3  我的爸爸

在这个世界上我最爱的和最爱我的男人只有两个。其中之一,就是我的爸爸。他为人正直,朴实 ...

怪不得工农商学兵全玩过,后台硬啊

发表于 2019-5-13 17: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连银在墨尔本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连银在墨尔本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hatsfine 发表于 2019-5-13 17:12
怪不得工农商学兵全玩过,后台硬啊

不软也不硬,正好。
工农兵学商,全玩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5-13 22: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他二叔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他二叔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ang5637 发表于 2019-4-29 20:09
老班长,不要这个样子吗,稍息!

紧急集合

你俩练兵呀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yang5637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5-13 22: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他二叔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他二叔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连银在墨尔本 发表于 2019-5-10 17:18
我对老家的记忆是从一九六零年代初开始。那时侯爸爸经常带着我在休息日去看望奶奶,当天去当天回。做绿皮火 ...

你的记忆力太好了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9-5-14 06: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hatsfi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hatsfi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连银在墨尔本 发表于 2019-5-13 17:23
不软也不硬,正好。

软硬刚刚好,也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话说不知道的,还以为你爸是计划生育委员会的?

这背景估计出国是人生的一段弯路,在国内随便混混,不得了

发表于 2019-5-14 11: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ameagle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ameagle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