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消逝的台灣1996 (2014-2-21) hugoyung · 白胖子toyota prado拿回来了,交个作业吧,虽然满街跑的到处都是了,不过今天贴的是属于咱足迹的~呵呵~更新照片~ (2013-9-30) 使用方法
· 小记一下两年前ULURU徒步之旅 (2017-8-24) 飞行 · 蝈蝈厨房之---荆楚名吃---蓑衣丸子(珍珠丸子) (2010-10-13) t_guoguo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huang89

[病友交流] 国内医生 VS 国外医生 哪个医术好?就不讨论医德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13 15: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一妮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一妮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uang89 发表于 2017-5-12 18:02
那就不明白了。国内医生还来咱们土澳进修干什么啊?
怎么不是美加英澳医生去大上海进修啊? ...

谁跑出国进修GP啊, 是进修专科的,各种发明创新在国外多一些,现在国内可能在某些方面也开始创新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5-13 15:0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ga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ga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白猪猪 发表于 2017-5-13 13:11
人为设置的障碍造成医生供不应求收入奇高

医学发达的国家 医生是高收入是普遍现象吧?

事关健康生死, 严格要求没有错误吧?

优秀的学生才可进入医学院是澳洲的普遍现象吧?

发表于 2017-5-13 15: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tan56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tan56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p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建议大家去试试那些不完全bulk bill的医生,虽然每次多花一点钱,但是真的不会5分钟让你走人。 至于那些specialist先不说医术,就是态度也比国内的好太多了。而且真的是本着为病人着想的态度行医。之前看一个specialist,教授级别的,走private看了一次就和我说这是慢性病,下次到公立医院找他,能省不少钱。
字数不够啊

发表于 2017-5-13 15: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行者wujiang 发表于 2017-5-13 13:50
不矛盾。
国内医生的水平起点低,但最后是在众多病人的身上练出来了。
国内的医生年纪轻轻来到澳洲,熬白 ...

"但变成了GP就没有多少锻炼的机会了。每天闭门造车,坐井观天。"

这话差矣。不是行者无疆吗?

澳洲的Dr John Murtagh在维省的乡村诊所与GP妻子一起工作了20几年,每一个走进他诊所的病者都成为他资料库的一部分。他成为世界GP鼻祖,他的著作Family Practice现在是全球GP人手一本。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11 收起 理由
sherply1024 + 3 我很赞同
fiya + 2 感谢分享
zzshizilu +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5-13 15: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ynett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ynett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家老公在国内华西肝胆外科博士毕业,现在澳洲是GP, 他和他的医生朋友们都认为澳洲的医疗体制要完善得多,中国还差得远。举例说:如果病人诊断为癌症,由GP refer 专家,而后专家会在专家小组:外科、肿瘤內科、放疗及影像专家、病理专家等组成的会议上讨论,制定最合适的手术、化疗放疗方案。最后每个专家都会将治疗记录及随访观察计划发回给GP,是个完整的圆。无需病人担心。在中国,必须由病人或家属协调医院专家,管理自己的病历、片子等等,其中的焦虑不定因素太多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fei999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5-13 15: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2018发发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018发发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uigua 发表于 2017-5-13 12:08
想象一下如果国内也搞分级诊疗制度、普通门诊不许直接去综合大医院了,例如一病人颈椎疼,只能先大早上请 ...

澳洲工作,一周请二次假算什么,何况是看病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5-13 15: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一妮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一妮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猫儿不笨 发表于 2017-5-12 21:42
我知道这样一件真人真事,因为我认识其中的澳洲GP :

30几岁K君近10年前由上海技术移民到墨尔本,临来前 ...

有些人趋向拿个例去做总括,这个病例是因为他在澳洲遇到的医生负责, 在中国遇到的医生不负责罢了,说不定这个澳洲GP还是中国培养出来的呢, 中国也有负责医生, 澳洲也有混饭的医生。不然不会GP在足迹同学中口碑不太好,在澳洲我遇到过好的GP, 也遇到过想扇他两巴掌的GP。

发表于 2017-5-13 15: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一妮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一妮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猫儿不笨 发表于 2017-5-12 22:47
真的要讲平均水平,中国的应该比澳洲的低,不止一级
我们常听到的是上海北京的水平,没人提到占极大多数 ...

这个53岁的 是移民医生还是本土毕业的呢, 如果是本土的真是难为他了, 如果是移民的, 也很不错了, 有很多人因为生活奔波50岁才开始做住院医的都大把, 最后行医成了一种信仰而已。

发表于 2017-5-13 16: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rrie71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rrie71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两边各有利弊,有条件建议两边都看。不过这里很多学科譬如眼科,实在临床经验不多。和国内没法比,是个病就是罕见病,放国内大医院一年看好几个。 我觉得看病还是得找临床经验丰富的, 至少你能确诊什么病。 这里的GP 水平也不敢恭维,参差不齐。国内大城市三甲医院有些医生还是不错的,就看有没有运气能找对医生了。 而且我觉得在国内大医院有发展前途的是不会选择来澳洲重新读书考医生执照做GP的。

发表于 2017-5-13 16: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arrie713 发表于 2017-5-13 15:04
两边各有利弊,有条件建议两边都看。不过这里很多学科譬如眼科,实在临床经验不多。和国内没法比,是个病就 ...

你就错了
我认识一位来自三甲医院的医生,现在在开shushi 店,但她不后悔,主要是考虑孩子。她的同事现在也要送孩子出来念书,移民。她说相比之下,她的孩子就已经扎根了,她也有了几间房子了,什么都不愁

发表于 2017-5-13 17: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猫儿不笨 于 2017-5-13 16:06 编辑
一妮 发表于 2017-5-13 14:48
有些人趋向拿个例去做总括,这个病例是因为他在澳洲遇到的医生负责, 在中国遇到的医生不负责罢了,说不 ...


问题是K君在上海见的不是几个专家,见的是10几个都没人做出正确诊断, 而澳洲的第一个GP就做出来了

还有上面转贴青岛姐姐的父亲被中国至少也有一打专家诊断为胰腺癌,而到了澳洲就被不是亚洲人的医生改诊为只见与亚洲人的一种罕见的良性疾病

这些都是个例,没错,但其离谱的程度也足于说明问题


如果你不想谈个例,那好,澳洲医生拿了8个诺贝尔奖,中国勉强算一个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5-13 17: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瞧你那损色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瞧你那损色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猫儿不笨 发表于 2017-5-13 16:03
问题是K君在上海见的不是几个专家,见的是10几个都没人做出正确诊断, 而澳洲的第一个GP就做出来了

还有 ...

还记得曾经的某个澳洲n个gp加急诊误诊一个澳洲亚洲小孩,心脏病当感冒,最后死掉的事情么?

发表于 2017-5-13 17: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一妮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一妮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猫儿不笨 发表于 2017-5-13 16:03
问题是K君在上海见的不是几个专家,见的是10几个都没人做出正确诊断, 而澳洲的第一个GP就做出来了

还有 ...

澳洲在医学方面的科研水平是不错的,  但这是澳洲医学方面的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和澳洲的GP没任何关系,到目前为止,还不知道任何一个澳洲GP有水平做医学基础研究的,偶尔有些大医院和挂靠医院的研究所的specialist 做点皮毛都不错了, 得诺奖那是得长期战斗在研究领域的。再说诺贝尔奖和医疗质量没有什么关系, 诺贝尔情结也不必那么重,中国的科研确实落后好多,有成就的也不多,这是很多因数造成的, 即使有些成就, 西方国家也不会马上承认你, 毕竟这是人家的奖,人家的投票基数大好多。 看看最近的医学奖是发给什么年代的成就就知道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魔力茉莉 + 3 我很赞同
zflj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5-13 17:3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ainra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ainra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标题改成上海三甲医院医生vs澳洲医生

发表于 2017-5-13 17: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zaze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zaze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就个人经历而言,中国特别是大上海的医生,特别是挂那些什么门诊主任教授啥的高级头衔,和我们这种老百姓都不沾边的。送女儿去检查为啥小孩会贫血,特别有名气的医生,挂号费4,5百先不说,都是爆满轮不到的。好不容易挂了个头衔低一点的,我们抱着小孩在门口排队至少2小时,看病2分钟。这种速度你能指望啥?只能指望自己运气好点,小孩吃的药打的针挂的药水是有效的,不要一次次跑医院。

我们也有轮到一次那种很贵头衔很高级的医生,挂号费记不清大概450,在单独一栋大楼里,很安静很好的环境,大概看了医生有5分钟,相当于澳洲专科差不多,这种挂号费是不能报销的。隔壁栋普通门诊,人挤人,小孩吵闹空气混浊。其实说白了,只要你有钱有权,在哪都好。没钱没权没势,在澳洲你看个专科也要顾虑下多少钱对不对。

发表于 2017-5-13 17: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青年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青年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国内都要关系通路
红包潜规则
国内看护士
看护工脸色
病人最低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5-13 17: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青年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青年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国内上海和国外看病开刀都有体验
国外澳洲的私立医院开刀是享受
国内我家人瑞金医院开刀一家人团团转真是天壤之别

发表于 2017-5-13 17: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inl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inl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uigua 发表于 2017-5-13 13:47
一点都不值得,不能三番五次折腾人,为了一个病跑2次腿,老百姓交的税都去哪了?老百姓需要的是一站式就 ...

你要愿意自己花钱也就一天就把验血B超的体检搞定了

发表于 2017-5-13 17: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ughwa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ughwa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hughway 于 2017-5-13 17:07 编辑

说几句:

1.  医生来源:澳美等发达国家的医生来源,一般都是一流的学生才有机会读医科。国内是不是这样的?分数最高的学生是不是愿意选择读医科?

2.  医生培养:中国的好的大学,以前是几乎没有医学院的,比如北大,清华、复旦、中山、武大、中科大等等以前都没有比较好的医科,只是近10年多来才因为合并了一些医科大学才有了较好点的医科专业。就是同济、协合等医科大学,现在在国际医学上的排名也不是靠前的。而澳洲墨尔本和悉尼大学的医学院却是该校最好的最吃香的专业,也是最古老的。更不要说美国的好大学了,医学院都是很古老很NB的。

3. 医疗器械:中国除了中医的那些东西,其它的全是别人发明的。就是很少人口的澳大利亚就发明了超声波、人工耳蜗、青霉素等等重要的很多人使用的救命的东西。

4,药的好坏,先进与否。进口药是什么价,国产药是什么价?别讨论什么“假药”这个问题,更不要说什么发燃感冒都有可能被挂几瓶的现象,甚至于小孩子也这样。是不是应该这样用药?我们都知道会产生抗体,真的有严重点病的时候是不是还有效果。

5. 医药的分家,医检的分家: 这个不说了,中国以后肯定也要走这条路的。

6. GP与专家的分家分级: 这个是好的,进步的东西。感冒发烧也要挂个知名专家的号?专家也要花时间接待小病常见病的病人。

7. 医德,不讨论。

8. 保险与赔付,不讨论。

至于大家为什么对GP这样的印象,如果病了,一去见GP,先来个各科室化验,在病还没有完全确认之前,先
根据经验“猜测”个什么病名, 立即给你挂几瓶,你感觉病情轻了些,有些人就会觉得这GP医术高。

另外,专家不能跟GP放一起比较的,一个是一个国家的顶级的运动选手,另一个只是社区运动员。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fiya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5-13 18: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妮 发表于 2017-5-13 16:28
澳洲在医学方面的科研水平是不错的,  但这是澳洲医学方面的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和澳洲的GP没任何关系, ...

诺贝尔医学奖不像你以为的就限于基础研究。2005年澳洲得的那个,就是临床医学的,得奖者发现东西时,是个年资比GP还浅的医院住院医生。GP所遵循的很多工作原则,都是由科学研究出来的结果决定的,很多GP一直参与并主持研究项目。

澳洲的医学院课程,澳洲的社会制度,澳洲由于珍惜生命而对医务人员的妥善待遇和地位,使得包括GP的医生群体能专注于专业,而能够提供一个更人道化的医疗系统和更高的医疗水平,而所用的资源只是美国的40%不足。在这种环境下的医生,就可能发现并纠正类似我上面举列的2 个例子里面的问题。很难想象,青岛姐姐父亲被北京协和医院的教授诊断为胰腺癌之后,如果继续在中国求医,会发现问题,这一点我相信没人会有异议。但阿德雷德 Flinder Flinder Med Ctr 的医生就不信邪,推翻了错误,救治了这刚刚移民澳洲的中国大爷。值得庆贺的是,青岛姐姐的女儿去年也考进了帮爷爷做出正确诊治的医学院。

发表于 2017-5-13 18: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瞧你那损色 发表于 2017-5-13 16:14
还记得曾经的某个澳洲n个gp加急诊误诊一个澳洲亚洲小孩,心脏病当感冒,最后死掉的事情么? ...

有印象。但这种事若在中国,也可能被漏诊的。
最高明的医生也难于永远不出差错。例子是即使是世界一流的外科医生,做最简单的阑尾手术,也会有3%左右的术后合并症。
我们现在谈的是中澳医生水平的比较,不是说澳洲医生刀枪不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5-13 18: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瞧你那损色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瞧你那损色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猫儿不笨 发表于 2017-5-13 17:22
有印象。但这种事若在中国,也可能被漏诊的。
最高明的医生也难于永远不出差错。例子是即使是世界一流的 ...

只是想起来这么一个事情就提一下,主要你的例子里面提到的“只见与亚洲人的一种罕见的良性疾病”提醒了我

发表于 2017-5-13 18: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ga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ga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妮 发表于 2017-5-13 16:28
澳洲在医学方面的科研水平是不错的,  但这是澳洲医学方面的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和澳洲的GP没任何关系, ...

何为人家的奖?

日本人拿到的非和平经济诺奖不少吧?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5-13 18: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u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u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guigua 于 2017-5-13 18:01 编辑
leinlee 发表于 2017-5-13 16:55
你要愿意自己花钱也就一天就把验血B超的体检搞定了


国内走医保 半天就能把验血B超什么的搞定了 单位商保报销掉剩余部分 自己分文不花

如果想自费多花钱 可以去三甲特需 国际部 4星级服务

发表于 2017-5-13 19: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len204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len204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ynette 发表于 2017-5-13 14:39
我家老公在国内华西肝胆外科博士毕业,现在澳洲是GP, 他和他的医生朋友们都认为澳洲的医疗体制要完善得多, ...

发表于 2017-5-13 19: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uang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uang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uigua 发表于 2017-5-13 17:57
国内走医保 半天就能把验血B超什么的搞定了 单位商保报销掉剩余部分 自己分文不花

如果想自费多花钱 可 ...

有钱人啊。怪不得,有人说国内现在有明显的阶级区别啊。不知道像澳洲那些领救济的人,可怎么办?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5-13 19: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u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u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uang89 发表于 2017-5-13 18:10
有钱人啊。怪不得,有人说国内现在有明显的阶级区别啊。不知道像澳洲那些领救济的人,可怎么办? ...

看你的id貌似89年来澳的 不了解中国现阶段阶层了
国内低保户有医保 政府负担一半门诊费
在职的都有医保 政府负担70% 单位商保再二次报销

发表于 2017-5-13 19: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李十三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李十三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uigua 发表于 2017-5-13 18:15
看你的id貌似89年来澳的 不了解中国现阶段阶层了
国内低保户有医保 政府负担一半门诊费
在职的都有医保  ...

人间乐土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5-13 19: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行者wuj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行者wuj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猫儿不笨 发表于 2017-5-13 14:13
"但变成了GP就没有多少锻炼的机会了。每天闭门造车,坐井观天。"

这话差矣。不是行者无疆吗?

他写出个医学专著,弄个药典出来也就是比没有强。

李时珍弄个药典出来是走遍了名山大川,足迹踏遍大江南北。

在一个小诊所能有多少病人,能有几种病。有些地方病其他的地区可能没有,一个乡村医生的经验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最多有点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中国的大医院可以说天南地北的疑难杂症一应俱全,医生之间,医生和化验师,检验师之间茶余饭后稍微交流一下就能长见识。一两个医生在一间小诊所里一辈子也认识不了一两个检验师或其他科室的大夫。病人少,同行交流少,交流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进步。难得不是坐井观天吗?
一两个医生在一个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5-13 19: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u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u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enyunsun 发表于 2017-5-13 18:18
人间乐土

澳洲以后是中国富人和底层群体的乐土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