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过敏太可怕了!妈妈一时疏忽害得宝宝急诊就医,结果…… (2009-9-30) cobala · 酸辣粉、四川军屯锅盔、豆汤饭、西瓜猪皮冻,不到10块钱全家3顿吃饱吃好~ (2016-3-30) 兔子爱吃肉
· 参加活动 -- 如果可以选择一个城市生活 -- 因特拉肯 (2016-3-21) daniello · 好久没写足球啦 (2008-11-21) joaqui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Onedollars

[NSW] Year 7 新学期schoolcontribution交多少合适 [复制链接]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5-11-28 23: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uoz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uoz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uigua 发表于 2015-11-28 21:27
最保护儿童的话,政府为啥不给公立学校多拨款改善办学条件呢?
澳洲还有工会保护员工利益呢 ...

政府有时候也不那么容易平衡的,到底给哪个学校是呢?给这个了不给那个行吗?不可能都给吧?

学校里有些支出并不是必需的,但学校有钱支付会更好,从政府申请要等好长时间,政府也未必能批准,因为政府肯定有比这更需要钱的地方。 这就是为什么学校要想办法筹钱。
CPA, Tax Ag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1-28 23: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u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u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guigua 于 2015-11-28 23:27 编辑
zuozuo 发表于 2015-11-28 23:05
政府有时候也不那么容易平衡的,到底给哪个学校是呢?给这个了不给那个行吗?不可能都给吧?

学校里有些 ...


政府应该优先拨款给校园基础最差的学校
还有什么比教育更紧迫的地方需要政府投入?按中国的口号,再穷,也不能穷了教育
听你口气,象是中国公务员出身

2017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5-11-29 07: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chelwang52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chelwang52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uigua 发表于 2015-11-28 23:11
政府应该优先拨款给校园基础最差的学校
还有什么比教育更紧迫的地方需要政府投入?按中国的口号,再穷, ...

Zuozuo说的很对,很符合实际情况。

你说的"政府应该优先拨款给校园基础最差的学校"也很对。实际上收building fund 的学校绝对不是校园基础最差的,所以按正常程序从政府拿钱很大可能是拿不到的,学校如果要想给学生好的体验,只有从家长和社会处集资。

拿SBH/SGH近几年的building fund的主要目标是盖一个现代化的联合auditorium,  必须的的吗?不是,没有这个auditorium,演出等的可以在school hall 里举行,但是如果有这个的话,现在已经有的高水平的演出可能会更锦上添花。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1-29 10:3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u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u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achelwang528 发表于 2015-11-29 07:37
Zuozuo说的很对,很符合实际情况。

你说的"政府应该优先拨款给校园基础最差的学校"也很对。实际上收bu ...

中国从明年起免除公校学生教科书费,澳洲还在家长集资修校舍,世界各地发展极不均衡,中国给非洲无偿援建了那么多基础设施,包括非洲的学校,为什么就不能援建澳洲学校基础设施呢?而且澳洲学校有许多华人


只靠家长这么几百刀的自愿捐款,能建个新的图书馆或体育馆?杯水车薪啊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5-11-29 10: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uoz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uoz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uigua 发表于 2015-11-28 23:11
政府应该优先拨款给校园基础最差的学校
还有什么比教育更紧迫的地方需要政府投入?按中国的口号,再穷, ...

从来没在中国做过公务员。 ,接触过那些人,每天就知道吃吃喝喝,拉关系走后门。

教育的投入也是有轻重缓急的,不可能什么都紧着教育。 医疗,修路,国防,科研,养老..................

学校里锦上添花的事就靠自己了。

按照你的理论,教育最重要,那么自己家里的开销是不是也紧着教育呢?如果是,那是不是可以牺牲一些其他的开销,比如娱乐,可有可无的衣物,把这笔钱投入到学校里去呢?




CPA, Tax Agent

2017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5-11-29 10: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chelwang52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chelwang52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uigua 发表于 2015-11-29 10:32
中国从明年起免除公校学生教科书费,澳洲还在家长集资修校舍,世界各地发展极不均衡,中国给非洲无偿援建 ...

感觉你还是没搞清这个building fund的用处。正常的校舍维修是政府掏钱的,是学校正常的预算的一部分。building fund是用于不必须的,如果通过正常的申请比较难拿到,或者等待的时间过长(毕竟总体教育拨款有限,还有更需要的学校在等待),而学校和家长又想改善学生的experience .

另,公校的大多数的课本费也是免费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1-29 11: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u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u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guigua 于 2015-11-29 11:28 编辑
zuozuo 发表于 2015-11-29 10:42
从来没在中国做过公务员。  ,接触过那些人,每天就知道吃吃喝喝,拉关系走后门。

教育的投入也是 ...


对,按我理论 教育最重要,保证基本衣食住行之外,家庭其它开销要给教育让路,但可把家里的钱只花在自己孩子身上,例如学校无游泳馆,家长可以给孩子报校外游泳班请一对一教练,而不捐给学校去建游泳馆

另外 按你96楼说的,家长捐款用于校园锦上添花,例如要新建一游泳馆或综合礼堂,需要如此捐款几年才能筹集到足够资金开工建设并且投入使用?孩子最多在校6年,赶得上吗?不要搞得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家长需要立竿见影,最多等2年看到自己捐款的效果,这是不是高年级不爱捐款的原因?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1-29 11:1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u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u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guigua 于 2015-11-29 11:26 编辑
rachelwang528 发表于 2015-11-29 10:42
感觉你还是没搞清这个building fund的用处。正常的校舍维修是政府掏钱的,是学校正常的预算的一部分。bui ...


明白了,谢谢
不过我也听说悉尼某个华人家庭热捧的排名前三十的著名公校让家长捐钱修篮球架、买公共电脑,还顺便买了个电脑推车驼着电脑在各教室移动教学,前面也有家长对比说明捐款用于教室空调、电化教育设备,难道这些教学器材不该政府拨款给所有公校教室吗?
澳洲毕竟属于发达国家阵营,怎么觉得悉尼公校这方面硬件水平还不如国内二线城市公校啊?没有贬低澳洲意思

2017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5-11-29 11: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chelwang52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chelwang52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uigua 发表于 2015-11-29 11:10
明白了,谢谢
不过我也听说悉尼某个华人家庭热捧的排名前三十的著名公校让家长捐钱修篮球架、买公共电脑 ...

你举例的公校俺不了解不敢瞎说,但我自己孩子所在的公校的电化教育设施是很完善的,都是教育局统一拨款的。每个教室都有可触摸型的白板,和电脑相连,每个教室都配有几台电脑,学校有数十台iPad,供需要的学生使用。我感觉这些电化设施已经很充足了,有些太充足了,有时候根本没有必要,电化设施的完善根本取代不了好的老师好的教学材料。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1-29 11: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u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u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achelwang528 发表于 2015-11-29 11:42
你举例的公校俺不了解不敢瞎说,但我自己孩子所在的公校的电化教育设施是很完善的,都是教育局统一拨款的 ...

这才是发达国家的教育设施,看来悉尼地区公校硬件水平也参差不齐

发表于 2015-11-29 11: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薇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薇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们都交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5-11-29 11: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uoz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uoz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uigua 发表于 2015-11-29 11:04
对,按我理论 教育最重要,保证基本衣食住行之外,家庭其它开销要给教育让路,但可把家里的钱只花在自己 ...

既然捐钱,就不要想着回报了,就当作善事了。能为别人做点什么是件好事啊!一个人应该尽可能做到付出多,索取少。家长应该这样教育孩子吧!每个人都这样,社会才能得以延续和发展啊!
CPA, Tax Agent

2017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5-11-29 12: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chelwang52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chelwang52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说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问题,学校是这样教育俺们滴, 现在我们的孩子享受的资源很多是来自以前的父母的无私捐助,如果以前的父母也不交捐款的话,我们孩子也享受不到现在的设施,于此同理。另外整个学校是个community,太过计较不是community spirit。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general_lee31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1-29 12: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u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u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guigua 于 2015-11-29 12:06 编辑
zuozuo 发表于 2015-11-29 11:57
既然捐钱,就不要想着回报了,就当作善事了。能为别人做点什么是件好事啊!一个人应该尽可能做到付出多, ...


我是凡人,比不上您那境界,只能佩服了
我会教育孩子精神上不要计较,但经济上要衡量投入产出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1-29 12: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u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u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achelwang528 发表于 2015-11-29 12:03
说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问题,学校是这样教育俺们滴, 现在我们的孩子享受的资源很多是来自以前的父母的无 ...

用国内的话,这就是愚民政策,但西人善于包装,国人更信任西人

发表于 2015-11-29 12: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lka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lka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uozuo 发表于 2015-11-29 11:57
既然捐钱,就不要想着回报了,就当作善事了。能为别人做点什么是件好事啊!一个人应该尽可能做到付出多, ...

说的对。如果这点钱能让孩子明白"giving"和"sharing"的意义那何乐而不为呢?还有能力付出总比只能索取幸福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7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5-11-29 12: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chelwang52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chelwang52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uigua 发表于 2015-11-29 12:08
用国内的话,这就是愚民政策,但西人善于包装,国人更信任西人

国人就是有些地方太过聪明,投入产出算的太精明,什么都要看到好处看到效益。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1-29 12: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u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u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achelwang528 发表于 2015-11-29 12:11
国人就是有些地方太过聪明,投入产出算的太精明,什么都要看到好处看到效益。 ...

对,中国思维,而且最好是立竿见影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5-11-29 14: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uoz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uoz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uigua 发表于 2015-11-29 12:03
我是凡人,比不上您那境界,只能佩服了
我会教育孩子精神上不要计较,但经济上要衡量投入产出 ...

如果开公司,或者做生意,可以好好算计算计投入产出,买个什么东西或者服务,也可以货比三家。

可是,有很多时候是不能算的,和亲人不能算,和朋友不能算,和社区与政府也不能算。对这些不能算的,吃亏其实是福,是在给自己和后代积福报。

我也是凡人一个,可是从自身利益讲,如果占用他人的多,给予他人的少的话, 自己的福报就少,好的机会来了都抓不住。该花出去的钱留在自己手里也不会以一种自己希望的方式花出去,要么买些没用的东西,要么碰个不好的事破一笔财。
CPA, Tax Ag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1-29 14: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u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u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uozuo 发表于 2015-11-29 14:13
如果开公司,或者做生意,可以好好算计算计投入产出,买个什么东西或者服务,也可以货比三家。

可是, ...

学习了,以后我需要别人多奉献时也去洗别人脑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5-11-29 14: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uoz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uoz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uigua 发表于 2015-11-29 14:16
学习了,以后我需要别人多奉献时也去洗别人脑

通常没人非求着谁去奉献,全靠自觉。要是不愿意,谁也不会说什么的,只管享受就好了。 奉献也不是给别人看的,是做给自己的心的,要是相信有老天爷的话,老天爷是能看到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guigua + 6

查看全部评分

CPA, Tax Ag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5-11-29 14: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此贴反方辩友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1-29 15: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u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u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uozuo 发表于 2015-11-29 14:38
通常没人非求着谁去奉献,全靠自觉。要是不愿意,谁也不会说什么的,只管享受就好了。 奉献也不是给别人 ...

给您加分,点赞
但我坚持自己的价值观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5-11-29 15: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uoz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uoz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uigua 发表于 2015-11-29 15:13
给您加分,点赞
但我坚持自己的价值观

谢谢!

管好自己钱袋子的同时,别忘了给自己的‘福’罐子里多存点‘福’。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ilkam + 1 传说中的福禄双全。

查看全部评分

CPA, Tax Agent

发表于 2015-11-29 18: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亲爱的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亲爱的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听说有牛掰的校长自己拉到钱给学校改善校舍安空调。校长

发表于 2015-11-29 18:20 |显示全部楼层

1

此文章由 maxiao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xiao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maxiaoc 于 2015-11-29 18:25 编辑

其实这个事情的实质是西方文化中的“回馈”的概念。
洋人对community十分看重,如果觉得社区十分友好,给自己带来愉快的经历,给自己不同程度的帮助,那么他们会觉得自己有义务为维护这个社会尽些义务,于是会选择捐款,义务劳动以及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等等方式。
学校,教会以及各种组织都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洋人会给教堂或学校大笔捐款。最出名的例子是美国长春藤大学每年都收到捐款中有许多是已经毕业的学生生捐的。所以,如果认同这个理念的,那就多少出点力吧。
对于咱家来说,在前几年只有爸爸上班时,学校捐款也有少捐甚至不捐,这几年爸妈都工作了,二个孩子学校捐款一般要求多少就给多少,再加上平时不定时的donation,义卖等活动都会积极参与。既然是捐款给学校,就不会在乎以什么名义了。
这种事情真的量力而为就行了,至少在咱家的经历中,既使不捐,好像也没人和孩子过不去。可能每个学校不同。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koala2008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1-29 20: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oala20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oala20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xiaoc 发表于 2015-11-29 18:20
其实这个事情的实质是西方文化中的“回馈”的概念。
洋人对community十分看重,如果觉得社区十分友好,给自 ...

在前几年只有爸爸上班时,学校捐款也有少捐甚至不捐,

很实际的分享内容。

学校的building fund不是必须的,捐的数目一定要自己觉得甘心乐意。如果本身经济不富裕,不要出于面子或其他因素强求自己。即使经济上没问题,但心里还没有准备好,也完全可以少捐或不捐。回馈community的途径有很多,时间也不在这一时半会。时间富余的,可以选择到学校做义工帮忙。

女儿小学为学校sports 筹款,她班里有两个家长捐得多,分别有2千多。女儿只卖出20,30元的raffle ticket,她也没觉得有负担。最终她们班24个学生,共筹的5000多元,全校第一,班级获得100刀的奖励买snack,以及半天的图书馆movie time,女儿一样很开心。其中有一个家长,两个女儿在该校,总共大概捐了有5000刀。奉献意识就这样潜移默化地被培养。

同样,儿子学校的新图书馆是以往几届家长捐助的钱修建的。每年学校的yearly dinner也是大筹款的event,家长捐很多东西供拍卖。学校还有很多为校外其它慈善团体的筹款活动。Charity club也很活跃,会到街上和校内卖小物品筹款。儿子比较擅长卖东西,第一次参加就卖的最多。他原来在Scouts 就曾连续两年卖raffle ticket 筹款最多。

在澳洲最大的感受是:给予比获取更能带给个人joy。如果心里勉强,给予成为负担,那最好就是等到自己准备好了再做。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zjrlisa + 4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1-29 22:5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oodwin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oodwin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uigua 发表于 2015-11-29 11:04
对,按我理论 教育最重要,保证基本衣食住行之外,家庭其它开销要给教育让路,但可把家里的钱只花在自己 ...

您这是自扫门前雪。按照您的说法,税也不用交了,不一定每一分钱都用在自己身上。

发表于 2015-11-29 22: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rns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rns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能力的请捐吧。
最近43度高温天气,孩子课室有空调,没影响学习。这就是个实例。得益的是孩子。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11-30 12: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u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u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oodwind 发表于 2015-11-29 22:51
您这是自扫门前雪。按照您的说法,税也不用交了,不一定每一分钱都用在自己身上。 ...

交税是义务,而捐款不是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