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双城记 - 伦敦与巴黎(图片更新到D4 -_____-b) (2011-10-10) 老猫晒太阳 · 美食美刻---我家的重口味第四波--夫妻肺片,农家鱼,红烧猪尾,黑胡椒牛舌,三杯鸡,遵义牛肉粉蒸肉 (2014-3-12) ta_xiang
· 征文 -- 一封写给我2003那年的我的信 (2008-11-23) MingDeng · Whitsundays islands度假指南 (2006-9-1) 小米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Shahailey

澳洲的教育到底好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13 11: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delan200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delan200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5-2-12 23:13
粗粗一看,可不是,澳洲的小学的数学真的很差啊。但是就如这位同学说的那样,数数的本身就是为了让孩子从 ...

是的,说的挺有道理的,澳洲教育也不是sb教育。一味追求难追求多的,而忽视本质的家长,估计自己小时候读书也不怎样。我还真没见到什么nb小孩是补习很多才读上去的(当然像terry tao这种精英补习不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2-13 11: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delan2004 发表于 2015-2-13 11:13
是的,说的挺有道理的,澳洲教育也不是sb教育。一味追求难追求多的,而忽视本质的家长,估计自己小时候读 ...

的确如此,补习只是对于教育表象的理解和一种辅助的手段。想通过补习能够达到教育目的,可能比较难。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15-2-13 11: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无国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无国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osifan 发表于 2015-2-12 22:40
国际学校都不行,说穿了就是国际纨绔子弟学校。凭钱包和护照颜色入学,跟学业一点关系都没有,能好吗? ...

我女儿从2岁到5岁在上海的国际学校(就那有名的几所其中一间),确实每年都是不同外籍老师,但是课程和内容都非常出色。
虽然在上海是Pre-school,但是和女儿目前上的悉尼Kindy课程还有课外活动差不多。女儿说现在学校教的东西太简单。
另外女儿的国际学校同学们除了国内富裕一族以外,大部分都和我一样,属于公司外派的孩子回国由公司支付教育费。
尤其是外籍家长们的素质都很高(90%以上跨国公司)都是工薪一族。

发表于 2015-2-13 11: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ith.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ith.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難一句話斷定好或不好…
不過在我看來澳洲教育比較全面,不單側重在學術方面,而且比較靠自己,好的就特好,差的也特差
而中國教育下學生在學術成績方面就相對平均一點

发表于 2015-2-13 11: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delan2004 发表于 2015-2-12 22:38
我觉得澳洲教育还行。其实lz你有没有想过加法和减法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为什么国内要分10以内的加减法和二 ...

楼上说的不错。

发表于 2015-2-13 11: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enryc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enryc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delan2004 发表于 2015-2-12 22:38
我觉得澳洲教育还行。其实lz你有没有想过加法和减法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为什么国内要分10以内的加减法和二 ...

没有说澳洲的教育方法不好。

主要是教育的深度不够,别人都向前走了, 你还在原地踏步?
别的国家一年级就可以掌握的知识,你非要二年教。

当然,教到什么程度是可以讨论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2-13 11: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delan200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delan200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enrychen 发表于 2015-2-13 12:52
没有说澳洲的教育方法不好。

主要是教育的深度不够,别人都向前走了, 你还在原地踏步?

澳洲教育其实是有深度的。k1就在讨论鸡兔同笼问题,就研究天气的概率问题,很有深度的。就是澳洲教育给人一种感觉是简单教育,他把难的概念用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可比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教育好多了。

发表于 2015-2-13 13: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ttlemoon198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ttlemoon198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5-2-12 23:13
粗粗一看,可不是,澳洲的小学的数学真的很差啊。但是就如这位同学说的那样,数数的本身就是为了让孩子从 ...

中国也是这么教的,好吧

发表于 2015-2-13 14: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osifan 发表于 2015-2-12 22:32
白人的推法更subtle一点,  中国推法更直接了当。

但我还是一句话,小孩总是靠家长推着是走不远的。最好 ...

在15年前,我开始关注教育的时候,跟你的看法差不多。后来看了许多美国白人精英阶层的教育背景和故事之后,或多或少改变了我的看法。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布什的家族。如果你有空的时候,可以上网查查看看。挺有启发的。
我刚刚举得这个例子中的白人女孩,她家几个孩子都非常优秀。她父母一个是 中等规模公司的CEO,一个是大律师行的律师。

华人许多父母在 Push的时候,只是看到了考试成绩这一层面。当然现在许多父母也开始重视体育,比如游泳之类的。这可以从每年 VIC State 的比赛中看到越来越多华人的面孔得到证实。不过还是成绩,这回改为运动成绩了。
教育总体上来说,应该是多方位的,多角度的。多层面的。不应该是单一或者唯一的,而且不应该有什么统一的标准。

洋人的Push从某种方面来说可能是会比华人好些。
但是只要是人,包括孩子在内没有很多比例是天生不懒惰的。这也是为什么在公司,或者在家庭内部,都要有一定的机制来“逼”人去努力工作。
只有极个别的人会发至内心地“主动”地做他们特别喜欢做的事情。
对教育界来说如何培养孩子的主观能动性的确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风举荷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15-2-13 14: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iumunmun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iumunmun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孩子比较有想法吧 这个很重要

发表于 2015-2-13 14:2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ttlemoon198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ttlemoon198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5-2-12 23:13
粗粗一看,可不是,澳洲的小学的数学真的很差啊。但是就如这位同学说的那样,数数的本身就是为了让孩子从 ...

中国也是这么教的,好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2-13 15: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ere_and_ther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ere_and_ther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eysersoze 发表于 2015-2-12 18:59
如果你娃是学理工科的料,往欧美送,澳洲也就是英语好点。

澳洲口音??are you sure?

发表于 2015-2-13 15: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delan200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delan200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5-2-13 12:24
的确如此,补习只是对于教育表象的理解和一种辅助的手段。想通过补习能够达到教育目的,可能比较难。 ...

嗯,我觉得澳洲教育就好在能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最烦中国教育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还记得我们读书的时候,一帮装b派就会说,哦,这个题目很难的,要用这个技巧那个技巧的。真正读书很厉害的人,去请教问题,他们一般都会说,哦,这个题目很容易的,你如果这样这样看,就解决了。澳洲教育不装,真好!

发表于 2015-2-13 15: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delan2004 发表于 2015-2-13 15:19
嗯,我觉得澳洲教育就好在能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最烦中国教育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还记得我们读书的时候 ...

大学里面,著名的教授都是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高人。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15-2-13 15: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delan200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delan200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ttlemoon1981 发表于 2015-2-13 14:39
中国也是这么教的,好吧

中国我觉得肯定不是。我碰到过的实例,朋友的小孩,读的也算是贵族幼儿园这种,有外教的那种,理念应该都是国外的,但是教的时候不是。比如数数,说不可以扳手指。。。我也是醉了,扳手指哪里不好了,启蒙的时候就是应该有参照的,数数开始就是一一对应的,肯定是需要有参照的。之后你说不扳手指,那可以,但是小孩会用参照,起码应该鼓励吧,国内直接就否定了。还有教什么相邻数,你说你用一个大概念,让那些不能理解相邻数的小孩怎么办?澳洲就质朴很多,直接比这个数小一,或者大一,或者直接给你实例,让你填写。小孩子要理解数的前面还是后面这个概念也要很久的。我只能说中国有了海外教育的理念,但是师资的能力上,还是墨守成规的。

发表于 2015-2-13 15: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delan200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delan200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5-2-13 16:22
大学里面,著名的教授都是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高人。

我们只有到了高等教育的时候才有这样的老师,小学中学的老师,要么能力不强,要么能力强的就只教最nb的班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2-13 15: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delan200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delan200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5-2-13 15:16
在15年前,我开始关注教育的时候,跟你的看法差不多。后来看了许多美国白人精英阶层的教育背景和故事之后 ...

这就像西游记,你看西游记里面厉害的妖魔鬼怪,基本都是有背景的阿~~

发表于 2015-2-13 18:5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ymo1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ymo1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sam 发表于 2015-2-12 19:05
和美国差不多,都是精英教育,顶尖的1%厉害,剩下99% 乘法都不会。

同意!

发表于 2015-2-13 19: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xuanl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xuanl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说到教育,要分学术,和兴趣爱好,性格发展,人性发展。

前者,澳洲的基础教育真的不强,也不是狠逼狠push,所以比起国内同龄孩子,除了英文强点,其它的学术学科,基本是输在起跑线上。

但是,在培养孩子兴趣爱好上,专业项目上,真的是根据人性,孩子的特点,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培养兴趣为主,到内因占主导因素。我曾经给老大在国内找个专业音乐学院的老教授教他小提琴,结果三堂课都不到,老大就当场拒绝再学,从此他就再也不愿意接触小提琴了。现在老大弹钢琴,自觉自愿的弹琴,进步是肉眼可见的。而老师真的是天壤之别,一样是专家老老师,一个刻板严厉,不断批判,一个是和颜悦色,不断鼓励。最麻烦的乐理部分,老师解释起来真的补复杂,孩子在最自然的状态中就接受了复杂的乐理部分。

而老二接过老大的小提琴,由澳洲老师教他,从最开初的琴都拿不住,到现在可以自己看谱子拉简单的曲子,我相信如果还是中国式的方式,老二会是老大的翻版。

再说说学校,我从没听过哪个国内孩子盼着开学,希望早点回到学校的。我们家的两个就是希望早点开学,喜欢学校的。

比起,要逼着去学校的中国孩子,我更希望我的孩子是自己开心上学的。

学术类的,如果是那块料子,自然就会脱颖而出。如果不是学霸学尖,我希望他们有开心愉快童年,学什么都是自己乐意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幽绿海棠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2-13 19: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ysersoz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ysersoz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ere_and_there 发表于 2015-2-13 15:09
澳洲口音??are you sure?

没明白你什么意思。
Leave me alone

发表于 2015-2-14 23: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8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8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帖子让我学习了很多。

   我女儿6岁目前还在国内,上的幼儿园大班。目前学习的是钢琴,英语,逻辑数学游戏科+科学课,跳舞,学校有围棋。我为了找到适合她的这个爱好老师和课程费了很多心力。这个适合,标准就是她喜欢,并且能很好的理解和消化上课的内容,期待下次课。

   我觉得兴趣和主动学习,分享才是最好的方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2-15 13: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risty_B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risty_B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uxuanlin 发表于 2015-2-13 20:39
说到教育,要分学术,和兴趣爱好,性格发展,人性发展。

前者,澳洲的基础教育真的不强,也不是狠逼狠push ...

乐理很简单,三级前自学都可以,我家孩子随随便便就考了一百分。


钢琴小提琴学着玩,确实不用费劲,不求进度和质量的化,孩子一般不反对

中国的问题是,老师和家长都要孩子出成绩,老师要照着专业水准去教,家长要快点过级啊,
所以对孩子push的很厉害,类似的还有俄罗斯老师


只要求兴趣的话,澳洲老师挺好,把孩子哄的高兴

要出成绩,就必须高标准的教学,扎实的基础和大量的练习。你看看澳洲孩子游泳打网球的劲头,就知道澳洲人很明白什么是

no pain no gain

发表于 2015-2-15 13: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勤劳的拉面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勤劳的拉面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o pain no gain!有道理啊!但是小孩子一般都不明白这个道理,当然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也摆脱不了懒惰或怕痛这样的经历,所以有的人可以把兴趣转变成职业,有的人却不行

发表于 2015-2-15 13: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ly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ly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里的基础教育有问题

发表于 2015-2-15 14: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绮丽儿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绮丽儿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各有利弊吧

发表于 2015-2-15 20: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evenwu7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evenwu7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家孩子从中国过来的,他觉得好,因为压力小。整天玩儿。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2-15 23: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玲玲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玲玲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对于孩子来说,这里压力小,上学就是和一群好朋友玩,所以自然喜欢上学,但这个上学和我们大人概念里的上学是两码子事。没有了国内的高压教育,没有了激烈的竞争环境自然是好的,但家长却不应该放松对孩子的教育。我说的教育不是一味的补习拼高分上精英,而是对品德,修养,全方面的发展。高分低等是我们这代人的悲哀,是中国教育的失败。拿着北大毕业证,我却不知道自己真的懂什么又真的能干什么。我不求我的儿子做医生律师,我只希望他在这个宽松舒适的社会中不要成为一个懒惰,粗俗无理,不学无术的人。

发表于 2015-2-16 00: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eay895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eay895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人愚见,一个国家的教育适合一个国家的体系。就现在来看,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洲,中国这些国家,就不同等级的教育上没法笼统的说谁好,谁不好。中国理工科的诺贝尔奖项少,并不是说中国的学生想象力和科研能力不行,反倒是因为很多项目国家不重视,实验设备和实验技术相对落后。至于文学,商学这些国际奖项,我觉得不具有太多的参考性。尤其是文学类,拉丁语系,希伯来语系,汉语系本来从根源上就千差万别,语言的特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的发展,文化的不同带来认知的不同。尤其是再加上东西方社会体制的差异,文学的奖项很难有一个绝对平等。商科的奖项可以说是与文学奖雷同了,近10年中国的迅速发展更是打破了一些西方国家对于经济、金融学科的认识,这两年普林斯顿,沃顿这些著名的商学大牛都开始建立分析中国的经济模式。

说这么多,就是为了支持下观点,只要孩子健康快乐,不论澳洲,美国,中国在哪儿都一样。反而是因为华人重教育的传统给了为人父母太多负担。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Christy_BJ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2-16 08: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risty_B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risty_B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eay8953 发表于 2015-2-16 01:23
本人愚见,一个国家的教育适合一个国家的体系。就现在来看,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洲,中国这些国家, ...

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比较弱,必竟起步晚。应用科学可是很强的。航天军工方面都是世界领先的。
中国的教育出了大量的高质量的工程师,每天毕业人数占占世界的一半,为中国工业化做出巨大的贡献
但是也压制的极少数人的天才成为顶尖人物,可能跟学术环境有关,因为不少牛人在美国发展的很好,比如庄小微
所以中国不是没人材,是学术环境不如美国。高等教育还差些。需要时间来改善

发表于 2015-2-16 08: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ypos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ypos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enny2002 发表于 2015-2-12 18:23
中国和澳洲,如果比算数,比背课文,当然中国稳赢的;如果比创造力和思维活跃度,中国估计不是对手。

你说 ...

目前我也这么认为,以后的竞争力就不知道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