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色影无限, 一切唯心造 (8-2-2011 更新)。 (2010-9-26) ilikenapoleon · 参加活动 朝花夕拾------风吹麦浪 (2013-6-6) 明河素月
· 小Q新视野之手机随拍系列[6.11.2015有更新] (2012-9-25) 小Q新视野 · 刚开业可真难熬啊! (2011-6-27) Perth-newcomer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zjselkirk

[心情小品] 回国后亲朋都说我对孩子的教育失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9 21: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aThar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aThar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以后别回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1-30 18:2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ckliu20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ckliu20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教育中 如果知书达理 通人知事 那就进入社会吧

发表于 2015-11-30 19: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unn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unn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jselkirk 发表于 2015-2-7 16:00
我知道能对我说这些话的亲朋都是和我比较亲近的。不然这些话谁会对泛泛之交的人说呀。他们也是为了我好, ...

花钱找专家吧。现在有一些educational consultant 的。你们社区也有triple P positive parenting program. 不要钱的。人家专业教你怎样教育孩子。不要左听一个建议右听一个建议

发表于 2015-11-30 19: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unn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unn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aTharina 发表于 2015-11-29 22:40
以后别回国

掩耳盗铃

发表于 2015-11-30 19: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kelee1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kelee1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各有所得?

发表于 2015-11-30 19: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琳琳姐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琳琳姐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的人看不得别人好,非把别人孩子说的不如自己的才痛快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2-4 20: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nie3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nie3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容易

发表于 2015-12-5 17: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oyay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oyay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要学习,要多多耐心,但首先妈妈要照顾好自己的生活

发表于 2015-12-6 08: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buyk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buyk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澳洲散养式教育培养出一群自私自利,只顾自己的自私鬼

发表于 2015-12-6 17: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l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l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lybuyking 发表于 2015-12-6 09:49
澳洲散养式教育培养出一群自私自利,只顾自己的自私鬼

我觉得国内独生子女,众星捧月,从不知分享和照顾,才是一群自私自利的自私鬼。

发表于 2015-12-6 17: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buyk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buyk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ulin 发表于 2015-12-6 18:01
我觉得国内独生子女,众星捧月,从不知分享和照顾,才是一群自私自利的自私鬼。 ...

你了解白人吗?
他们的文化就培养自私自利的性格
极其严重
又独,又虚伪


只有一种饮料可以喝,那就是白开水,只有一个文化是最优,那就是中国文化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2-6 17: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头菜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头菜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支持一下lz,过好生活最重要,不必在乎别人怎么说,他们又不是你,你困难的时候他们帮你了吗?

发表于 2015-12-6 18: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l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l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lybuyking 发表于 2015-12-6 18:22
你了解白人吗?
他们的文化就培养自私自利的性格
极其严重


这显然是胡说。我同事朋友中最热心帮助人,愿意主动分享的大都是白人。

发表于 2015-12-7 08: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jselkir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jselkir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头菜 发表于 2015-12-6 18:33
支持一下lz,过好生活最重要,不必在乎别人怎么说,他们又不是你,你困难的时候他们帮你了吗? ...

有些孩子生出来就是来讨债的,有些孩子生出来是来还债的。想通了,我也就从容应对了。

发表于 2015-12-7 08:0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jselkir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jselkir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lybuyking 发表于 2015-12-6 18:22
你了解白人吗?
他们的文化就培养自私自利的性格
极其严重

哪里的人都有好人或者不太好的人,

发表于 2015-12-16 16: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oe201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oe201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言传身教,你是怎样的人 你的孩子就是怎样的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2-16 21: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u6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u6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家庭教育很重要

发表于 2015-12-22 21: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yy051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yy051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礼貌这些虚的东西,孩子长大自然就会有,我虽然没有孩子,但是从自身角度出发,我从来不把孩子看成孩子,而是一个人,一个人只要有正确的目标,并且愿意为这个目标而努力,还学不会主动叫人?让你那些朋友LEAVE U ALONE

发表于 2015-12-22 21: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aia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aia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arahbing 发表于 2015-2-7 15:58
一般有礼貌的家长容易培养出有礼貌的孩子

同意。有mix家庭的孩子到我们家直接开冰箱拿喜欢吃的,国内都不会有

发表于 2015-12-22 21: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春来草自青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春来草自青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孩子几岁呢?

对不同年龄的孩子的礼貌要求不能一样,教法也不一样

礼貌是孩子有社会意识之后才能教。若是三四岁以下,无所谓礼貌问题,不应强迫孩子叫人。

七八岁,只能是不厌其烦 和颜悦色地耐心提醒孩子,叫人,说谢谢,说再见。

孩子上学后,学校老师也会有要求的。

在礼貌问题上,不要跟孩子发火,常常温和地提醒一句就行了。说重了孩子反而反感

发表于 2015-12-23 04: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shi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shi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当然失败,你教育的这孩子在中国只能叫做野人
对人礼貌,懂得尊卑,知道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
才是做人之道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2-23 15: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唐三马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唐三马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买个手机还要看说明书呢,生养孩子就更要多看书做好准备。

发表于 2015-12-24 08: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ngping7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ngping7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认为平时可能不太管孩子,孩子很皮也不说他,所以他们认为他们这样做没有什么,一旦发生事情了妈妈就发火骂他们,他们搞不清楚做错什么了。所以平时做错了就要告诉他们哪里错了应该怎么样,要不然习惯成自然,更加难管了。中国的孩子我认为确实和这里的孩子比起来更加霸道和自私。不过这是他们的生存环境。澳洲孩子如果培养成这样,大概就没有什么朋友了。因为这里讲究分享

发表于 2016-1-4 17: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令狐无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令狐无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时候打要分怎么打,我爸晾衣杆一年要打断十来根,我眼泪都不带一滴的,小时候觉得自己这样特坚强。天要降大任于我。。。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huaxianz + 4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1-6 09: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retty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retty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孩子小的时候,那时在国内,一个院的熟人还是蛮多的。一般来说,孩子很小不打招呼家长如果指责的话,孩子会觉得难为情就更不愿意说话了。只要大人自己主动先跟对方打招呼,让孩子经常看到就好,再提醒孩子一下,慢慢就习惯打招呼了。

发表于 2016-1-6 09: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jk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jk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四到六个大人全心教育抚养”

个人认为这个未必是好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1-6 09: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nx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nx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孩子这种态度和习惯都是从大人那里来的。不是打的问题,是因为你自己都没有做到,就这么简单啦。现在坏习惯已经养成了,要他们改变很容易,就是你自己要先改变,估计你自己改变比改变他们更困难。

发表于 2016-3-11 19:1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essie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essie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加油,孩子们都会体谅你的辛苦,其实孩子都有自己的脾气,没必要太在意别人说的,陪伴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礼物

发表于 2016-3-11 20: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g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g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在这样压力下大人都会难以承受。 或许考虑解决你自己的问题先。

发表于 2016-3-13 19:4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bacb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bacb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deesay 发表于 2015-2-7 17:44
一个人带两个孩子真的不容易,有时候可能还会把情绪带给孩子,对孩子发泄,有时候教育不能太凶,太凶孩子们 ...

支持你说的。转移了。换位思考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