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弹琴时的姿势、呼吸和音乐的气质:mindful and mindless
想起来我朋友圈有好几条都关于这个,和大家分享。
莫扎特奏鸣曲好多都是开头乐句很简洁,很工整,音符很少,但最难弹。撇开细节乐句走向、和声发展等不说,很多学生坏就坏在第一个音上,从不好好准备。还没坐稳第一个音就已经弹了,脑子里完全没有预想的效果。不管多小的曲子,我给他们示范,自然地就会坐好姿势、吸气、开始,弹下去之前心中是有数的,那感觉就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看到一个学生弹之前会准备了,从身体到心里,那就是他们逐渐变成熟了。
欣赏字帖。这几天在着迷米芾,主要因为他吃个东西还能写出那么美的诗句:玉破鲈鱼金破柑。他自己说自己的字“八面出锋”。虽然我不怎么看得出来。苏轼说他的字“风樯阵马”。让我想起钢琴比赛里面那些年轻力壮拼尽全力要展露头脚的钢琴家。那些年纪大的钢琴家弹琴,对应书法的话,就是蔡邕说的:沉密神采、如对至尊。
今天上午有个高中生逃课来上钢琴。我在帮她调整时自己也很有感触,记下来:️,她花了很久把曲子学下来,大概方向是不错的。但听起来就是不走心。这样泛泛的说是帮不了她的。我们就拿一小段为例,我告诉她:take care every note, every interval, every chord...即使是under melody的左手,每个interval, 每个chord有着自己的特点,变幻无穷,你去感觉它,然后手指马上就开始控制了,而非就是弹下去。马上,音乐变得mindful了。️怎么让旋律再美一点。要让音色统一,(只是在这个乐句或这种pattern里面的统一)感觉这些音符是同一种材料做出来的,而非有的是木头、有的是铁,但统一的质量里面,紧张度要变化万千,才能让旋律活起来,像好听的说话一样。好的音乐在练习的时候没有轻松可以做出来的。但最后给人听起来的感觉要像阿格里奇形容肖邦的音乐“understatement”,弹起来难死了,但是听起来要“轻描淡写”。(图里是家里的石湾陶仕女,看,多么用心)
深深体会到,让小孩子弹出古典风格,说说技术、说说细节处理是一方面,最最重要transform整个人,整个人那种mindful的状态和气质,整个mind的状态对的时候,很多细节就迎刃而解了。因人而异,有些人自然状态就离那种对的状态很接近,而有些人看眼神就不对,出来的音乐也不对。transform整个人的状态是很难的,最挑战老师的功力。
从这周开始,我们学校的masterclass就又正常开始了。虽然是小型表演和大课,也希望大家给我们创造个可以集中精力的环境,不要带太小的小朋友去参加,学生在演奏或者我在讲解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安静。古典音乐是一种非常mindful(走心)的音乐,不管是弹或者是听都要mindful, 而不是mindless. 很多学生上课,只是第一个音我就要叫停很多次,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准备那种mindful的状态。他们的mindless来自于平时练琴的习惯。一旦改了那种mindless的坏习惯,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在听他们弹琴的时候,耳朵也是在很intensive的工作,任何音乐以外的声响都会造成很大的干扰。学生的弹奏还有老师的鉴赏都不能被打扰。在正式的音乐厅里,如果有观众发出声响或者摇晃,都会被很多人投诉,因为影响大家“走心”地听音乐。或者一些摇晃或闪烁会极大影响台上的演奏者。这些习惯要从平时开始建立。所以在钢琴课里也是一样,希望不要带很小的小朋友进去钢琴课室,家长如果要进去课室旁听,尽量不要打断lesson, 把lesson留给老师和学生,他们之间的默契可以更快形成。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