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ialiena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aliena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贊成樓主些觀點
當然樓花也不能說一定要"xx人"才能買, "xyxy"就不適合.
個人覺得最主要是一定要有"worst scenario" plan, 如果真settle自己可不可以吃下來.
其實我對摟花一般也沒太好印象, 但除了第一間是買二手房後, 接下來兩間都是買off the plan (不過都是自住, 所以就樓主講的對我很好, 先給10% deposit, stamp duty after another year. 可以選自己比較喜歡floor plan, 也比較能改一些東西)
自己也要多做功課, agent工作本來就是要賣房 (為自己工作要賺錢本來就天經地義)..
拿我自己來說, 其實第一次買樓花 (也是有點運氣), settle後過半年多才真正開始漲.. 以我家對面剛賣掉來說, 去年初剛蓋好到現在差不多一年around 25% increase (要是把leverage也算進去那就更高).. 當然我也不認為接下來一年也還會這樣. 而些還有stamp duty和一些費用也要算
但如果當初我是以炒房心態/或沒有能力交屋, 沒settle就賣 那大概就最多打平.
而差不多時間 我另外個朋友也settle樓花, 上個月才剛賣掉... 就真的只是打平, 如果把過去利息都算進來... 恩, 可能還虧.
所以做功課還是很重要.沒有說買一定賺/虧.
個人買樓花感想
1. 很不喜歡買一堆在賣/蓋的地方, e.g. Zxxxland, Rxxxx.. 其實他們也有賺, 但老覺得價錢一直被叫上去, 蓋太多 一下settle後一堆投資房放出來. 銀行對這些高發展地方也很不喜歡借錢.
如果要買, 就買最早期.. 後面真感覺風險變高了 (風險, 不是說不會賺錢. 對我來講這風險值不值得去買. 如果自住, yah it's different)
2. 建商真不能太小. 連website都沒有的developer我真連碰都不是太想碰... 一定要至少可以看到些過去的project
3. 律師真心重要.. 因為自己做這行, 一天到晚看到不同solicitors, 有些真的是 =....= 因為off the plan是看不到, 律師一定要站你的權利. 看過一些客戶settle, 律師連最基本的權利都不要求, or到要給銀行做inspection都還忘了通知客戶/broker.
anyway..這只是個人一點小心得, 投資千百種. 風險規劃最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