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Carnival Spirit 12天游轮之旅 - Vanuatu及New Caledonia (全部更新完毕!) (2014-8-18) Homers · ~雪月饼~ (2007-9-21) 紫雪花
· 回忆之长沙二三事 (2006-12-18) riverstone · adige谈星之温暖美声-彭佳慧 (2008-8-31) adig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dq547764

澳洲和国内小学教育之我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4 08: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kz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kz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risty_BJ 发表于 2014-3-3 20:33
如果艺术和体操将来要当吃饭工具的话,那pain比学习只多不少。职业运动员和演奏家每天都是六七个小时的训 ...

”话说有多少成人是热爱他的职业的呢?还不是很多盼望早点退休,好环游世界,如果攒的下钱的话”

大部分人确实把工作当挣钱机器,所以大部分人都是很平庸的。那些做得很好的人,不论什么工作,当医生还是当builder,都是喜欢自己职业的。而且对于自己的兴趣,多pain自己都不觉得,如果不是自己的兴趣,有一点劳累就会觉得很pain。所以说兴趣是自己push自己的动力,但这个不是别人能push出来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3-4 09: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tmum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tmum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ttmum2 于 2014-3-5 07:04 编辑
milkzhan 发表于 2014-3-4 09:52
”话说有多少成人是热爱他的职业的呢?还不是很多盼望早点退休,好环游世界,如果攒的下钱的话”

大部分 ...


我现在觉得被push多了的最大害处是孩子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passion在哪里。

刚看了霍金的纪录片和故事片,他喜欢天文物理,在明知自己可能活不过两年的情况下,并没有拿这最后的两年来吃喝玩乐,而是加紧完成他的论文。他爸在求其导师给他个容易的题目让他能两年完成时说物理是霍金的一切。这种it means everything to me的passion和commitment是创造力的源泉,有这种热情和决心的不一定能创新,但没有这种强烈爱好的就很难有所超人成就。

顺便说一句,霍金导师说,他从小就被教育说没有捷径可走,所以他明知霍金可能生命暂短也不同意给他开后门。好在霍金生命力顽强,不仅活过了两年、完成了论文、创新了物理理论、获得了诺奖、经历两次婚姻、生了俩孩子、而且竟然活到现在!

再加一句,他女儿和他合作过几本儿童物理书:George's secrete key to the universe, George's cosmic treasure hunt  和George and the big bang. 亚马逊上评论不错,但也有批评家说故事性差或者科幻与实际理论界限过于含糊。总之还是值得对物理感兴趣的孩子看看的,书每本都挺厚,觉得适合5年级以上的孩子看,但小点的对世界特别好奇的估计也会有兴趣:)。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17 收起 理由
CST + 2 感谢分享
billcats + 3 感谢分享
JuJu + 8 有共鸣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3-4 20: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risty_B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risty_B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ilkzhan 发表于 2014-3-4 09:52
”话说有多少成人是热爱他的职业的呢?还不是很多盼望早点退休,好环游世界,如果攒的下钱的话”

大部分 ...

所以欧美教育体制适合最top的又聪明又自觉的精英孩子。

剩下大部分孩子起码在小的时候需要家长把关,养成做功课的好习惯

全靠兴趣没准就整天打游戏看电视party了。

发表于 2014-3-4 20: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kz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kz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risty_BJ 发表于 2014-3-4 20:46
所以欧美教育体制适合最top的又聪明又自觉的精英孩子。

剩下大部分孩子起码在小的时候需要家长把关,养 ...

我很同意,大部分孩子在小的时候需要父母把关,光靠学校还不够。但是这个把关并不是指把孩子送到补习学校这么简单的事,而是需要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要花时间和精力(倒不一定多花很多钱),要在小学阶段给孩子建立学习兴趣和培养学习习惯,这样等孩子大了就可以更好的自主学习。这里的中产阶级特别是重视教育的富人阶层,在孩子身上花的精力比我们华人要更多。而那些学得特别差的,基本都是父母不管的。

发表于 2014-3-5 08: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nnerwes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nnerwes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ilkzhan 发表于 2014-3-4 21:56
我很同意,大部分孩子在小的时候需要父母把关,光靠学校还不够。但是这个把关并不是指把孩子送到补习学校 ...

本地家长极少有亲自研究奥数竞赛,精英考试出题规律,大学录取规律,为拿99.9上医学院的。  

所谓“上心”的本地家长,最多周末看看小孩作业,定期去趟图书馆,考试前请个tutor, 平时上个苦闷什么的。 有“抱负”的本地家长会觉得95是个不错的分数,98是个很好的分数,而不是华人家长眼中的“不及格”。

这跟华人家长是量变和质变的差别。

发表于 2014-3-5 17: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risty_B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risty_B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nnerwest 发表于 2014-3-5 09:31
本地家长极少有亲自研究奥数竞赛,精英考试出题规律,大学录取规律,为拿99.9上医学院的。  

所谓“上心 ...

我怎么周围的人不这么想,基本上95就很好了
要我也会满意的。考上自己喜欢的专业就好,非要99没必要。我也不强求孩子学医,一看就不是学医的料,别害病人啦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3-5 17: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risty_B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risty_B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nnerwest 发表于 2014-3-5 09:31
本地家长极少有亲自研究奥数竞赛,精英考试出题规律,大学录取规律,为拿99.9上医学院的。  

所谓“上心 ...

还有本地有条件的都去私校,直接进军上层社会。破奥数人家看不上
不如有付好口才,会做题的只能给会说话的打打工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3-5 17: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tmum2 发表于 2014-3-4 10:57
我现在觉得被push多了的最大害处是孩子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passion在哪里。

刚看了霍金的纪录片和故 ...

握手, 这套书不错, 更小的小孩也可以看, 同推荐, 男孩可能喜欢的多,偶家小宝一年级就很感兴趣, 给了一本试试就强烈要求看后面, 看完后对宇宙十分地感兴趣, 画了N多星系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0 收起 理由
beta + 5 感谢分享
yuxuanlin + 5

查看全部评分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3-5 18: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时间简史"蛮适合给中学生看看的,  毕竟经典

话说那天无意中淘到本Mr Tompkins in Paperback,  那激动啊, 那可不是偶们小时候看的那个物理世界奇遇记么, 感觉是阔别多年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ttmum2 + 3 同好啊,物理世界奇遇记!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3-5 19: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t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t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uJu 发表于 2014-3-5 19:01
"时间简史"蛮适合给中学生看看的,  毕竟经典

话说那天无意中淘到本Mr Tompkins in Paperback,  那激动啊,  ...

JuJu 好久不见了,前两天还念叨很久没见到你发的帖子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8 收起 理由
JuJu + 8 ........................................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3-5 22: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tmum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tmum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uJu 发表于 2014-3-5 19:01
"时间简史"蛮适合给中学生看看的,  毕竟经典

话说那天无意中淘到本Mr Tompkins in Paperback,  那激动啊,  ...

"从一到无穷大"、"物理世界奇遇记",我最喜爱的两本科普书:)。"时间简史"也好看。
霍金父女的儿童书我也是最近才发现,你孩子阅读能力真强,能一年级就能看得进去,我只随手翻了一下,觉得要看进去还是不容易。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3-5 23: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tmum2 发表于 2014-3-5 23:08
"从一到无穷大"、"物理世界奇遇记",我最喜爱的两本科普书:)。"时间简史"也好看。
霍 ...


握手握手, 都是优质的经典啊, 以前那时候这些书都翻译得多好, 写也写得好, 翻也翻得好. 那时候虽然也一直没看很明白, 也还是看得津津有味的.

现在用英文版复习一遍, 发现过了那么多年, 仍然不懂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3-6 13: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nmzg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nmzg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ernando 发表于 2014-2-28 14:55
中国人喜欢模式化,现在对中国教育的评价也喜欢模式化。很多人低估了国内新一代家长教育孩子的观念了。 ...

中国人也模式化,但你不能说,你一说,人家就会顶你个十万八千里,中国10亿人,你以为都一样么?

阿。。对,肯定不一样,但思维逻辑一样。

发表于 2014-3-6 14: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f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f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马克学习

发表于 2014-3-6 15: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reetig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reetig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sqhugh 发表于 2014-3-2 12:14
不少人提出国必提教育,必提为了孩子,我跟他们说澳洲教育未必一定对孩子更好(愤青移民请注意我的措词) ...

您真的没必要去翻以前的帖子,太辛苦啦!我们的争论向来是对事不对人,虽然我承认中国人吵架喜欢对人不对事。当然,您在祖国定居,挣了大钱,的确有感恩之情,这就是国人的思维之一嘛!我们屌丝一族,每天累死累活只能挣您一天收入的百分之一,孩子都在这里,当然也要给澳洲美言几句。跟您的立场不同、观点相异,您足迹大佬就多多包涵吧!这不是您的网名么?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hsqhugh + 1 你想得太多了吧

查看全部评分

海内存知己

发表于 2014-3-6 18: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q54776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q54776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sqhugh 发表于 2014-3-2 13:14
不少人提出国必提教育,必提为了孩子,我跟他们说澳洲教育未必一定对孩子更好(愤青移民请注意我的措词) ...

哈哈。我不算愤青之列。看了很多回帖。其实这篇文章是应朋友之约写的。我其实刚到澳洲20个月而已。写的只是一些我个人的体会。没想到有这么多人热衷讨论这个话题。我也很愿意与各位交流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我们把这个问题分成两部分: 带政治成分和不带政治成分考虑。

不带政治成分:
教育的需求分成国家需求和个人家庭需求。
国内的国家需求主要是精英需求,就是所谓至少大学毕业,称为人才。向专业领域进军。无论是学术上还是商业上都要在国际上拿得出手。个人出成绩了,主要就是为国争光了。企业被国际认可了,就是国家的荣誉。人力,财力,物力都向精英倾斜。以便更好的为国家出力。这是国家需求。那么没考入大学的基本上就是社会下层。而随着大学的扩招,国门打开,出国留学的普及,没机会上大学的更成了社会的底层一族。
澳洲也有国家需求。但是这个国家似乎更注重多方位的需求。大学,专业学院,技术学校。各个方面都需要不同的人才。没进大学,考几个TAFE课程证书,这也是受到国家鼓励,并享有国家补贴,毕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念大学的。我不知道在澳洲的同学们谁认为这里的水电工,花园工,修空调的或者建筑工人是社会底层人员的?

我相信国家的需求本就是多方面的,各个层次的。可是国内相较于澳洲,无论从环境上,舆论上,社会地位上,国家激励机制和资金运用上都远远不及澳洲。事实上,国内目前对于熟练技术工人的需求是十分强劲的。 但是由于国家需求的不同,相应造成了家庭对教育的要求不同。华人家庭更重视教育,是来自于不仅仅要进大学,更要进好大学。如果没有一张大学毕业证书,就是把”社会底层“这四个字刻在额头上了。所以哪怕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而技校毕业的熟练工更抢手,似乎也不会有谁愿意去技校或者中专磨练自己。就是谈个恋爱,对方也要看你是什么学历,对吧。

如果带政治成分看,中国的教育绝对比不了澳洲的教育。
我们暂且不论本文提到的教育形式,环境及内容。我们也不说国内的教育基础好,基本功扎实,国外的教育注重动手能力,注重思维发展。所有这些都且不谈。我们做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来测试一下。
各位在这里回帖的大多数是受过高等教育。最少也应该受过高中教育的吧。好吧,小学6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暂且算16年教育。您上了几堂历史课,几堂政治课,几堂班会,校会课?每堂课45分钟,一共多少分钟?那么历史课学到些什么?政治课学到学到些什么?校会,班会的听报告学到些什么?这些时间加上你为应考这些科目而化去的时间,占你16年学习光阴的百分之多少?从小学的《公民》课到大学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上学时好像是这样的)。而就是这样的政治学习,依然造就了现在殴打医护人员,老人讹诈,摔倒没人扶。。。这不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吗?为什么我把历史课也算在内?我觉得我的历史知识都来自于课外的小说。历史课除了背点时间,人物,再就是迎合答案做些总结,请问还做了点啥?历史带给你思考了吗?更别说整个一个谎话连篇的近代史了。(我不知道这里会否被和谐掉)
所以这些时间算下来,您或者您孩子被浪费了多少年的生命?考虑过吗?如果这些时间按您自己的要求,帮孩子补习数理化,或者按孩子自己的意愿,运动,野营,看电影。哪怕就是用来玩电子游戏,也好过不仅浪费生命,而且扭曲心灵的课程。

好了,不能再顺着这个思路下去了。不然管理员要删帖了。其实还有很多话要说,但是我想你我如果顺着这个思路下去,都会有自己的答案:到底哪个教育制度更好。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4 收起 理由
Freetiger + 3 我很赞同。可是有人就是思路不同,也难怪啊.
hsqhugh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3-6 19: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q062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q062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eepnorth2 发表于 2014-3-2 09:46
不见得澳洲的教育就比中国的好多少,现在主要是英语文化占支配地位,除了语言上的的优势,没见到澳洲的有什 ...

如果澳洲教育代表西方的教育。那么。肯定的说。澳洲教育比中国教育好。很简单。澳洲教育强调个性爱好及主观能动性。而中国教育强调的是循规蹈矩,事先设计。这样的结果就是。澳洲人可以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可以做到极致。而中国人则追求所谓的中庸及名利。所以。以澳洲这点人口基数和中国对比算。澳洲比中国有太高创造性。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也更大。这就是教育方式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反观中国的那些领袖人士。基本上属于叛逆型。基本上用实际行动在颠覆和否定中国教育!而那些在学校里的学霸和天才学生。。有谁成为领袖级人物?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3-6 20: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sqhug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sqhug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reetiger 发表于 2014-3-6 13:51
您真的没必要去翻以前的帖子,太辛苦啦!我们的争论向来是对事不对人,虽然我承认中国人吵架喜欢对人不对 ...

对事不对人,你自己做到了吗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4-3-6 20: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risty_B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risty_B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q547764 发表于 2014-3-6 19:12
哈哈。我不算愤青之列。看了很多回帖。其实这篇文章是应朋友之约写的。我其实刚到澳洲20个月而已。写的只 ...

你这个帖子比较适合去大千

发表于 2014-3-6 21: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reetig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reetig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sqhugh 发表于 2014-3-6 20:14
对事不对人,你自己做到了吗

没错,我也很难做到,这就是我不想让孩子成为将来跟我一样思维的人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我坚持让孩子在澳洲的环境内成长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我想努力改变自己、却无法做到、还是每天不得不在键盘上跟人争执、但是却不愿意看到我的孩子长大后跟我一样天天在键盘上同别人在这些问题上做无谓的争论的原因。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hsqhugh + 1 你做得的确是比我差远了

查看全部评分

海内存知己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3-6 21: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sqhug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sqhug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reetiger 发表于 2014-3-6 13:51
您真的没必要去翻以前的帖子,太辛苦啦!我们的争论向来是对事不对人,虽然我承认中国人吵架喜欢对人不对 ...

您真的没必要去翻以前的帖子,太辛苦啦!我们的争论向来是对事不对人,虽然我承认中国人吵架喜欢对人不对事。当然,您在祖国定居,挣了大钱,的确有感恩之情,这就是国人的思维之一嘛!我们屌丝一族,每天累死累活只能挣您一天收入的百分之一,孩子都在这里,当然也要给澳洲美言几句。跟您的立场不同、观点相异,您足迹大佬就多多包涵吧!这不是您的网名么?





---

我的哪一句话是对你而不对事的,而你的哪一句话是对事不对我的?麻烦你指出来。
签名被屏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3-7 08: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reetig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reetig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sqhugh 发表于 2014-3-6 21:34
您真的没必要去翻以前的帖子,太辛苦啦!我们的争论向来是对事不对人,虽然我承认中国人吵架喜欢对人不对 ...

瞧,越来越较真了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hsqhugh + 1 无语

查看全部评分

海内存知己

发表于 2014-3-24 12: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A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A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uxuanlin 发表于 2014-3-2 12:31
为了孩子,澳洲很多父母可以任着孩子自由来,放养式的,那是为了自己轻松快乐的借口。

孩子是需要时间的 ...

从你的很多回帖来看,很赞同你的想法。忍不住赞一句,朋友你真的灰常有思想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yuxuanlin + 3 这是夸我,还是骂我呢?!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3-24 16: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S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S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楼主分享心得,两国教育从形式到内容完全不同,各有利弊吧,上次看了篇文章是比较中美教育差异的,主人公选择送孩子到中国上学,他们的视角比较独特,有兴趣的童鞋可以看看了解下,没有权限发链接,自己网上搜下吧,文章名字:美国夫妇:我们为什么送女儿来中国上学?

发表于 2014-3-25 13: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PI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PI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国内有很多民办的学校也有什么游泳课啊,独轮车课什么的。也有注重素质培养的,可是学校衡量一个老师的能力的高低还是以成绩来论,所以只是挣扎了几下,还是会被淹掉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