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为了忘却的纪念 (2005-9-22) yarra · 入手Mazda CX9 AWD Luxury. 感谢TZ们的建议. 上图! (内含全系列砍价指导价格) (2011-12-12) jerrywang
· 1-2-3 Magic Parenting Program (适用2岁-12岁) (2011-9-9) jiejie · 2011.7一家三口欧洲游-巴黎,巴塞罗那,日内瓦,米兰,威尼斯,佛罗伦萨,罗马-内有大量精美图片.全文完 (2011-7-27) Henryche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patrickzhu

印度妈妈才是真正的虎妈 - 雄心勃勃还是愚昧之极? [复制链接]

2021年度勋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7 22: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lena_sokolov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lena_sokolov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众禾土生 于 2012-5-7 22:17 发表

SAT是什么?

SAT/ACT只占美国大学申请的很小很小一部分好不好?更重要的整个package. 否则哈佛就不会收那么多才2100的了。你就算考2400牛校也不一定要你。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5-7 22: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elena_sokolova 于 2012-5-7 22:19 发表
考大学的确是高考分定胜负,不过不是说整个人生。虽然现在一些专业好像也开始引进面试了。


只以考大学来讲,  这个录取分的决定性, 相对中国来讲微不足道。

2021年度勋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7 22: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lena_sokolov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lena_sokolov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2-5-7 22:05 发表

这话有点反动 不过我支持你,因为你有足够的资格这样说。

不过我不是说“精英校大部分人都是自身不行靠补进来的”

其实我那个观点在这个版看别人也提过。

2021年度勋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7 22:3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limit-2010 62# 帖子

此文章由 elena_sokolov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lena_sokolov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的意思是,这里比如某专业收95. 可以说你只要ATAR到了95以上就一定能上。

但在美国,就算GPA之类都完美,SAT满分,牛校也不一定要你,因为要综合多方面考虑。也许有人学习不如你,但人家全面发展,而且有潜力,有特点,都可能比你机会大。

发表于 2012-5-7 22: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ureka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ureka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很喜欢印度学生。在再吵闹的教室里,印度学生也安坐如常,令我佩服。中国学生一般是比鬼佬吵闹的程度轻一点,但绝对是跟风的。
要怎样的家教才能教育出这样的小孩呢?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2-5-7 13:03 发表
====================================
看看印度家长的所作所为,你是不是很熟悉呢?
====================================

Tiger Mums: fierce or foolish?
Lakshmi Singh
May 3, 2012 - 1:26PM
http://www.smh.com ...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7 22: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eurekana 于 2012-5-7 22:33 发表
我很喜欢印度学生。在再吵闹的教室里,印度学生也安坐如常,令我佩服。中国学生一般是比鬼佬吵闹的程度轻一点,但绝对是跟风的。
要怎样的家教才能教育出这样的小孩呢?

这位老师,来给我们说说你所接触的印度妈妈和学生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5-7 22: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ureka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ureka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做兼职的地方旁边,有一个斯里兰卡小店,里面有位粗粗胖胖黒黒的大婶,常年在暴热的厨房里揉大饼。
有一天闲聊,她说:“哦,我也学过日语的,大学里学过整整三年,还考过级。”
我不由心有戚戚焉。我们这些移民,由于文化语言各种因素,也许一辈子也达不到国内曾有的高度。
但是我们的后代不应该和我们一样,教育无疑是最捷径了。而且公平竞争,通过教育成果抢占资源,谁也不能唧唧歪歪。

话说回来,澳洲8年级的孩子还在学圆的周长和面积,还要学三周,我简直是看不下去啊!!!这不是我小学四年级的内容吗?!
我小学里不是一周就学完了吗?等我女儿长大,课外加餐是必然的了。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2-5-7 13:03 发表
====================================
看看印度家长的所作所为,你是不是很熟悉呢?
====================================

Tiger Mums: fierce or foolish?
Lakshmi Singh
May 3, 2012 - 1:26PM
http://www.smh.com ...

发表于 2012-5-7 22:46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elena_sokolova 54# 帖子

此文章由 海之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海之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说实话我觉得精英校和大学好专业被那些自身条件一般,就靠补习补出来的人占了很大位置。那些自身条件很好但顺其自然的小孩进不去,这才是教育资源的不公和浪费。

我100%赞成你的大实话。看看周围考上OC和精英的孩子,有不少就是靠大量补习而进去的,鱼目混珠啊。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5-7 22: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各位来说说,为啥亚洲家长对于学校是如此的不信任?
》如同新足迹的爸爸妈妈们所言,因为在学校吃不饱,我们不得不补习或者自己教了,

孩子面临的是2个体系:知识体系和试题体系。

我们只是帮助孩子熟悉其中一个学校不那么负责任的部分而已。

很多人把两者混为一谈,用知识体系学习的特点来反对试题体系的学习。
这是属于一种混淆。

就知识体系的学习而言,书本根本不是全部。做题更算不上。
甚至连学校也算不上,有些东西必须靠自学,连课本和课程都没有。

如果希望知识体系的学习完了自动掌握试题体系。比如那个谁说看完课本就可以参加竞赛了。这种事情不能奢望所有孩子都会自动如此。起码我的孩子没有那种水平。

认为有理的加分。谢谢。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9 收起 理由
fztt + 5 感谢分享
天眼 + 4 这个我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5-7 23:07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elena_sokolova 54# 帖子

此文章由 天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造成补习的原因主要不在家长和学生,而在于制度。
现在的制度就是凭成绩说话,1分就是1分,少1分别人就上了,你就上不成,就这么简单。
家长和学生是无奈,被迫去适应现有的制度。
如果这种靠成绩选拔的制度改了,那么情况才会改变。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linkspeed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5-7 23:14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limit-2010 35# 帖子

此文章由 天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怎么觉得学得好的都是自学能力超强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5-7 23: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天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过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大致意思是“大学”就是为高智商的人准备的。
像目前中国这样大学大面积扩招,除了使大学生“贬值”以外,没有什么意义。
所以,大学也好,精英中学也好只能是通过某种手段选拔“人才”,现在为止最好的选拔手段恐怕还只能是考试。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7 23: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魔头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魔头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学生自杀率上升26%,"!按照印度的人口,这个实际数字下人额

2021年度勋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7 23:2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天眼 70# 帖子

此文章由 elena_sokolov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lena_sokolov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的确是跟制度有关,但世界上那么多国家大学招生本质都是分数说话,怎么比如芬兰瑞士那样没多少亚洲移民的国家,就不像澳洲这样补习成风?所以我觉得还是很大一部分亚洲家长自身观念的问题,无论是看重“学习”,还是看重“钱途”。

俄罗斯也算是靠高考分报大学,但俄罗斯真没什么补习的。我觉得一个原因是人家不过分看重纠结那个“少1分就上不了”。少1分我上不了这个大学,那我上另一个大学的相同专业不就得了,如果真是喜欢那个专业。

还有就是大家都慢着走,顺其自然,就算有个人提前跑了,大部分人还是平常心。很多亚洲家长可就不行了。你孩子跑了,那我孩子也得跑,否则就吃亏了,落后了。所以大家就都累死也要跑了,也就是我前面说的恶性循环。

而且就算招生制度改了,家长的push方向一样会随新标准而改。比如美国要全面发展,就push孩子成天全面发展,体育艺术义工一个都不能少。而且美国不看重“全校第一”么,很多人就特地高中最后一年把孩子转到大烂校,为了混“全校第一”。

发表于 2012-5-7 23:2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elena_sokolova 61# 帖子

此文章由 天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oward, Yale这些学校的入学标准是什么?
是不是以成绩为主?通过其它方面进去的占少数?

发表于 2012-5-7 23:27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elena_sokolova 74# 帖子

此文章由 天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东,南亚国家(中,韩,日,港,台,印,新,。。。。)这些国家重视成绩可能和文化有关。
亚洲这些国家“家长制”比较厉害,这也是一种“制度”吧?
欧美那些国家就“自由”很多,这是历史文化的原因。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5-7 23: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海之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海之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最简单的改变,就是增加面试,现在考医科不就是要面试了吗?
如果孩子从小学到中学,都离不开补课和题海,不会自学,不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那就不要赶鸭子上架,让孩子发展一些其他的能力,以后说不定更有出息。有些蓝领的工作不是很吃香吗?

发表于 2012-5-7 23: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天眼 于 2012-5-7 23:23 发表
Howard, Yale这些学校的入学标准是什么?
是不是以成绩为主?通过其它方面进去的占少数?


MIT:
http://mitadmissions.org/apply/prepare/highschool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Some students feel so much pressure to get into the "right" college that they want to make sure they do everything "right" - even do the "right"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Fortunately, the only right answer is to do what's right for you - not what you think is right for us.

Choose your activities because they really delight, intrigue and challenge you, not because you think they'll look impressive on your application. Go out of your way to find projects, activities and experiences that stimulate your creativity and leadership, that connect you with peers and adults who bring out your best, that please you so much you don't mind the work involved. Some students find room for many activities; others prefer to concentrate on just a few. Either way, the test for any extracurricular should be whether it makes you happy - whether it feels right for you.

By the same token, some applicants struggle to turn themselves into clones of the "ideal" MIT student - you know, the one who gets triple 800s on the SAT. Fortunately, cloning is still for sheep. What we really want to see on your application is you being you - pursuing the things you love, growing, changing, taking risks, learning from your mistakes, all in your own distinctive way. College is not a costume party; you're not supposed to come dressed as someone else. Instead, college is an intense, irreplaceable four-year opportunity to become more yourself than you've ever been. What you need to show us is that you're ready to try.

[ 本帖最后由 limit-2010 于 2012-5-7 23:31 编辑 ]

发表于 2012-5-7 23:36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limit-2010 78# 帖子

此文章由 天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就我所知,这些所谓的“名校”最喜欢的有两种人:
1)有好的“血统”的;
2)在某一方面有特别“突出”表现的;
至于其它的是“大众化”的,主要还是以成绩选拔为主,其它方面为辅。

2021年度勋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7 23:3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天眼 75# 帖子

此文章由 elena_sokolov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lena_sokolov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就是我上面说的整个package。很难解释,因为没有绝对的标准。

比如成绩,GPA肯定是有用的,但并不是说你GPA完美了,SAT满分了(跟托福一样,愿意的话一年能考N次),牛校就要你了,因为这样的人多了。

还要综合看特长,比如乐器,体育等等,但也不是你行就一定能上了。说白了是希望你这个人与众不同,不是千篇一律push出来的。

其他比如领导才能,义工,特殊热爱的东西,等等比较难量化的。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本身的环境。如果你家是问题家庭,但你努力学习,虽然跟各种牛蛙没法比,但是你在逆境中坚持不懈的精神可嘉,学校也认定你是更有潜力的,会照顾这样的孩子。

还有就是作文。学校会通过这篇作文来看看你和学校是不是match. 当然,现在早就有专门为学生改这个作文的各种赚钱包装公司了。

以及原校友interview.

当然还有体育特招等等。

总而言之就是,就像社会上不是你学习好就能成功,美国牛校本科也不是你学习好就能进。需要自身各方面的实力,包括学习,但不局限于学习。也需要运气和眼缘之类。

2021年度勋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7 23: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lena_sokolov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lena_sokolov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见MIT我想起来我认识个小妹妹,也是超级喜欢俄罗斯喜欢体操,自己也有点俄罗斯血统。在国内上完初中去美国跟父母团聚。去年底先被MIT提前录取,后来前几天告我决定去斯坦福了,因为斯坦福有去莫斯科的交流项目,而且体操队是全美非常强的,希望碰见更多前体操明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5-7 23: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天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elena_sokolova 于 2012-5-7 23:38 发表
就是我上面说的整个package。很难解释,因为没有绝对的标准。

比如成绩,GPA肯定是有用的,但并不是说你GPA完美了,SAT满分了(跟托福一样,愿意的话一年能考N次),牛校就要你了,因为这样的人多了。

还要综合看特长,比如乐器,体育等 ...

所以,最主要的是需要有自己的特点和特长。
这些特长应该就是适合自己的东西也是自己的兴趣所在。
走自己的路吧。

发表于 2012-5-7 23: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mog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mog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天眼 于 2012-5-7 23:23 发表
Howard, Yale这些学校的入学标准是什么?
是不是以成绩为主?通过其它方面进去的占少数?


我家亲戚小孩是哈佛毕业的。
哈佛主要挑选的是“聪明”小孩。他们看相对排名。

打个比方讲,同样1000名学生的学校,一个精英高中,一个一般高中。如果论考试成绩,一般高中的第一名在精英高中只能排在第80名,但是他们有一套自己的算法,他们认为因为教育环境师资力量不同,简单比成绩是不对的。一般高中的第一名也是千里挑一的好材料,‘如果’放在精英高中。成绩也不会差。他们对每个高中的考试成绩都有修正。

他们的理论很好理解,假设五个高中,每个高中高三有1000名学生,如果选出全年级最漂亮的女生,这5个女生肯定有最漂亮的,但漂亮程度都相差不大。

智商也是如此,但智商的判断标准很难像相貌那么明显。

另外哈佛还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反正那一套很复杂,我听他们讲了三四个小时才勉强搞懂。他们提前花了好几年去弄懂哈佛的录取标准。。。
小孩上的高中就在哈佛旁边。私立的,很贵,全美最好的,哈佛从那个私立高中招的学生很多。听他妈讲上学花了100多万美元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elena_sokolova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您觉得有用,请给我加点分。

发表于 2012-5-7 23: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miletolif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miletolif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就是因为怕被周围强烈的补习气氛所俘获,非常不舍地离开了生活无比方便的华人区。来到新的地方,家长们不会谈论什么补课的事,我们大人孩子都很轻送。

[ 本帖最后由 smiletolife 于 2012-5-7 23:49 编辑 ]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2-5-7 23: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买房子啊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买房子啊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印度人看起来那么脏, 再不努力一点, 还能干点什么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魔头 + 5 太给力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5-7 23: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天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elena_sokolova 于 2012-5-7 23:38 发表
就是我上面说的整个package。很难解释,因为没有绝对的标准。

比如成绩,GPA肯定是有用的,但并不是说你GPA完美了,SAT满分了(跟托福一样,愿意的话一年能考N次),牛校就要你了,因为这样的人多了。

还要综合看特长,比如乐器,体育等 ...

所以,最主要的是需要有自己的特点和特长。
这些特长应该就是适合自己的东西也是自己的兴趣所在。
走自己的路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21年度勋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7 23: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lena_sokolov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lena_sokolov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天眼 于 2012-5-7 23:36 发表
就我所知,这些所谓的“名校”最喜欢的有两种人:
1)有好的“血统”的;
2)在某一方面有特别“突出”表现的;
至于其它的是“大众化”的,主要还是以成绩选拔为主,其它方面为辅。

其实真不是以成绩选拔为主,因为美国成绩只有3个方面

1. SAT/ACT等标准化考试。但SAT这种东西,一年能考6次,如果愿意总有一次能考好吧.而且考满分的难度就跟Naplan考到尖尖差不多, 全国这种人多了.
2. GPA,这个也不能完全作为标准,因为好校和烂校的A没法比啊。好校的C,到烂校可能都是A。
3. 学校排名,跟上面一样。好校中间的到烂校就是当仁不让的第一,所以现在很多华人为了这方面占便宜就开始最后一年让孩子转学去鹤立鸡群。

还有AP什么的就不提了。所以真的,就是一个综合衡量的问题。

发表于 2012-5-7 23:55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elena_sokolova 87# 帖子

此文章由 天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请问这些“名校”的Postgraduate是不是比Undergraduate更好进?

2021年度勋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8 00: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lena_sokolov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lena_sokolov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过就算为了美国牛校标准全面发展而push,push出来的结果还是比光push高分解题能力要实用多了,至少以后人生很多能用上。

发表于 2012-5-8 00: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mog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mog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海之女 于 2012-5-7 23:28 发表
最简单的改变,就是增加面试,现在考医科不就是要面试了吗?
如果孩子从小学到中学,都离不开补课和题海,不会自学,不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那就不要赶鸭子上架,让孩子发展一些其他的能力,以后说不定更有出息。有些蓝领的工作不是很吃香吗?



增加面试是为了保证白人在医生里面的比例。这个面试比国内公务员考试的面试还黑。
如果不这么搞,再过十年,你就基本看不到白人医生了。

[ 本帖最后由 damogao 于 2012-5-8 00:05 编辑 ]
您觉得有用,请给我加点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