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一个人青藏渝八天 林芝拉萨西宁重庆 入职前最后的假期 (更新完毕) (2017-7-6) monica612 · 2010年12月半月谈 - 我们为什么而骄傲? (2010-12-11) 老猫晒太阳
· 谢谢 (2007-9-10) Anihc · Outliers - 东亚地区的学生数学好? (2010-4-9) patrickzhu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2KMUM

关于孩子的manner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9 18: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我是流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我是流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ood manner体现的是对对方的尊重,我觉得并不是虚假的应承。

我很粗心,很多时候忽略了对孩子manner的教育。我老公看到的时候就帮我补上。
比如在饭桌上,孩子喝完了牛奶,说mummy i want more milk。我一般就会去帮她倒一杯。但是如果是我老公听见了,就会说i didnt hear any magic words。之后孩子会给我一个大大的谄媚的笑脸,从新把话说一遍。mamma may i have some milk pls。我听了以后心情舒畅很多。在家庭内部对每个人都有礼貌其实很重要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slothmu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3-9 20: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童心的魔镜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童心的魔镜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内在的品质和外在的仪态和manner并不是矛盾的, 家长都很贪心滴, 相信很多在意manner的妈妈也同样在意孩子内的的爱心的培养。我自己曾经也是注重内在多一些,而且很不屑local的一些咋呼和夸张的礼貌,尤其是反衬出他们内心猥琐的时候,我是很鄙视的。可以说,后来意识到manner的培养,绝不是西人(local)的影响,而是体会到这也是孩子social skill的重要部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yuxuanlin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3-9 20: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uddingtu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uddingtu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家小儿子不是一个容易受使唤的孩子。每次叫他做点什么比较勉强的事情,或者他并不情愿的事情,特别费劲。比如说快点吃早饭,快点刷牙,不要玩卡片了,不要老看电视了,去做作业,去扔垃圾吧,去买袋面包吧,去打瓶酱油吧,等等等等。总是我一次一次耐心的叫了,还是不听,最后我发脾气了,一顿暴吼,他立刻就去了,还悠悠的丢下一句,“凶什么嘛”。很让我头痛。

最近我突然发现一个秘密,只要我说了“please",他都能够答应”yes mummy",然后立刻去做!  可能因为电视里面经常都有“since you said please"这种话?

我简直不敢相信,一直令我头疼的问题,这么简单就解决了!我自己以前并不是特别注意讲please的,现在因为这个好使,随时都用。如今他心情好的时候,还会提醒我 ,比如我问他"Can you pass me the remote?" ”please?" "yes, please" "Sure"

其实这种融入,是孩子和父母互相的,有时候暂时做不到的父母们也不用太过于自责了,我们有我们的文化背景,适应是个长期的过程。幸运的是,当我们一时忘记,孩子们会提醒我们。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icelemontea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3-9 21: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z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z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家有小猪 于 2012-3-4 09:21 发表
学习了,我就是典型的河东狮吼妈妈大概,以后一定注意。

me too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3-9 21: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lvp123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lvp123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uddingtub 于 2012-3-9 21:57 发表
我家小儿子不是一个容易受使唤的孩子。每次叫他做点什么比较勉强的事情,或者他并不情愿的事情,特别费劲。比如说快点吃早饭,快点刷牙,不要玩卡片了,不要老看电视了,去做作业,去扔垃圾吧,去买袋面包吧,去打瓶酱油吧,等等等等。总 ...


是的,我儿子也经常提醒我magic word,其实孩子们在学校也学会要讲礼貌,反而是有时父母在家里没有做到好的modelling。

发表于 2012-3-12 19: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nnys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nnys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老外他们对孩子很有耐心,经常honey sweet heart的叫,我们说不出那么sweet的话来,只是担心孩子的学习。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3-12 21: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essica_c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essica_c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2-3-4 21:29 发表
也有人在礼貌方面矫枉过正的:

饭桌上,我特别特别纳爱斯地跟儿子说:“XX啊,能不能给我递一张纸巾啊?”

对方凶恶地回答:" Say Please!"


呵呵。今天我去IGA买的西瓜,回来切开吃的时候发现竟然是馊的。我很生气,随口说我明天要去IGA找他们退钱“Give me my money back!".我儿子说,“Please give me my money back."

这样找人退钱真是没气场。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puddingtub + 1 哈哈哈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3-12 22: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绩优股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绩优股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说得好

发表于 2012-3-13 12: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elen_9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elen_9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了这个帖子,让自己也深受启发。虽然我们也会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到一些礼节,但是在日常的点滴小事上还是有很忽略的,或者是我们不太善于表达,所以在说话上还是不够温柔婉转,看来有必要试着改变一下。

发表于 2012-3-14 10: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z_s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z_s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儿子,每次要人提醒才会说migic words, 记得上次回国第一天,我爸给孩子从高处够了毛巾递给孩子擦手,小家伙立刻说“谢谢”,老爹没说啥,吃饭的时候,老爹一坐上桌就夹了一大块排骨,放到儿子的碗里,小家伙又立刻说“谢谢”,老爸一辈子对人客客气气的,对人礼貌的不行,所以我觉得脸上那个亮呀,正美呢,老爸开口了:“你是怎么教孩子的?一家人干吗老谢来谢去的?哪像一家人?!”我的得意立刻凝住了,原来中国的观念是家里人要随便才亲热,你客气人家说你见外。外边人才要客气。要知道我花了多长时间的心血才让magic words种植在孩子的心里呀,
又不能让老爹不happy,只好把孩子带出去的时候告诉他们,规矩换了,在老爷家不用magic words,回悉尼才用。之后老爸觉得是自己的外孙回来了

发表于 2012-3-14 10: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ppy4ev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ppy4ev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前几个月回国,带儿子去KFC,排了半天队好不容易轮到我了,结果斜刺里冲出一个男人,上来就说,给我一个什么什么...把我给气的,冲他说,你会不会排队? 那男的自知理亏就退下了,呵呵~ 中国老以礼仪之邦自称,但是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已经把先人的礼仪什么的忘的差不多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3-14 22: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isystar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isystar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uxuanlin阿姨的观点很有个性,只是中国文化里有些所谓的‘礼仪’,比如‘假谦让’,‘假谦虚’,‘过分含蓄’等,真的放在澳洲就水土不服。但其他‘礼仪’,诸如尊敬老人,尊敬老师,还是应该大大传播到澳洲的。

还有我觉得国人身上的浮躁,急吼吼的心理状态,随时随地的防御状态,倒是应该改一改。我自己虽然来了澳洲三年多,礼仪什么的至少表面上不错了,但时常还表现出一幅很aggressive的样子,我觉得这很难改掉,因为毕竟我在中国过了整整二十年激烈竞争,经常被父母吼的日子,很多时候,我自己流露出的就是一种不安,一种随时随地要和别人抢资源的状态。我以前曾经原谅自己,觉得自己这样没什么不好;但现在觉得,如果每个人都是这样急吼吼的,最后整个社会都会很浮躁,很缺乏安全感,甚至缺乏理智。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8 收起 理由
yuxuanlin + 4 你好,小朋友
飘啊飘 + 4 同感!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3-15 09:2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happy4ever 71# 帖子

此文章由 s404898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404898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以前公司的老板,在周游列国后,跟我们说,西方人离不开中国的产品、中国的资金,但是他们讨厌中国人~ 这种讨厌,有歧视在里面,但不完全是,主要是中国人的礼节和西方社会文化传统,格格不入,或者说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现在根本就没有“礼”,却还偏偏扎堆的要去人家那里定居啊、移民啊,说好听是多元文化,说不好听就是以外来文化强行打破挤压当地传统文化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殖民主义”、还理直气壮、振振有词、脸红脖子粗... ...

是不是也有些道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飘啊飘 + 4 领导就是领导!

查看全部评分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2-3-15 09:33 |显示全部楼层

回73#

此文章由 zuoz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uoz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中国的时候,觉得人际关系挺和谐的啊,虽然没有那么多客套,可是无论在大街上,小区里,学校和工作场合还是跟自己的亲戚朋友,大体都觉得挺温暖的。有时候火车上或者排着队都能与人聊得挺投入和尽兴的。

最不喜欢的就是中国的请客送礼,太劳心劳神和费钱了。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3-15 09: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e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e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你,为我提个醒。LEO在家里我给他了他东西,他会说:TA,后来我就注意到是CC老师一直这样的,所以我每次给他东西也会坚持说“谢谢妈妈”他就会COPY我的话,如果他给我东西,我也会说:谢谢LEO,他也会COPY。
但是看了LZ的文章后,我觉得我们做的还不够,因为每次同老公的好友家里玩,他的2个孩子(5-8岁)表现很有礼貌,他们会对我们很热情,我来,我走他们都会给我拥抱或者KISS,在家里吃饭如果妈妈给他们什么他们都会说谢谢,吃完后会把自己的餐盘放去洗碗机,儿子已经8岁了,还会帮妈妈做家务。这些我看着眼里都觉得是我学习的榜样。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3-15 10: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来,我走他们都会给我拥抱或者KISS”

- 这个大多华人做不到。没这习惯。能说“你好”“再见”就很不错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3-21 07: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vj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vj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当然礼貌还不止说话方面。平时跟孩子一起走escalator,我都提醒孩子要靠左边站;电梯,图书馆,餐厅里的礼仪,听起来好像很多东西,但是一习惯也就很自然了。

发表于 2012-3-21 08: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安琪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安琪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同意楼上的,习惯塑造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虽然我也是只懂道理

发表于 2012-3-21 10: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北京洋娃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北京洋娃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礼节manner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也不用管西人小孩比华人小孩有礼貌,还是华人大孩子比西人大孩子有教养,
既然来到澳洲,就入乡随俗,自己做到就好,
一个please,一个thank you能有多麻烦
华人小孩明显比西人内向,尤其生人面前,
我家娃对外人说plz和thank u都是超级小声的
在家完全不用提醒,都会很大声的说

我觉得她还是有礼貌的小孩,只不过内向害羞而已

我每天走都会喝小朋友kiss 8,如果和小朋友玩,走之前也会鼓励他们kiss 8,

在我家,我俩每天也是I love you mummy和I love you baby,来回来去的说,找个空两个人就亲亲
我觉得中国人太内向,太不善于表达爱了,这点还是像外国人学习好些。。。。
❤臭美是一种生活态度❤

发表于 2012-3-21 12: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天天珍妮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天天珍妮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有道理'''''我们都经历着文化冲击'''''好的要学习'坏的要防范

发表于 2012-3-21 21: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飘啊飘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飘啊飘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中国还有一句话:礼多人不怪!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3-21 22: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uanxuanb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uanxuanb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4048987 于 2012-3-4 22:12 发表
老外的文化或者教育里面有 sharing 和 giving ,当然也有 thanksgiving 这几个 points

我们的国家,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更加是应该教育大家要有 sharing 的精神,可惜没有

也可能是人均资源已经少到无法正常 sharing 的程度,以至于大家都开始争夺、争抢、霸占和独占


正解,所以印度人和中国人都有这个问题

发表于 2012-3-21 22: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uanxuanb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uanxuanb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viviancn 于 2012-3-4 23:32 发表
不少鬼子的礼貌是假,不过在我面前尊重我就行了,至于人后怎样,眼不见为浄了。人性真假哪里都差不多


只要不涉及到金钱利益,鬼子表面都还好。

发表于 2012-3-22 08: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xuanl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xuanl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essica_cao 于 2012-3-12 22:03 发表


呵呵。今天我去IGA买的西瓜,回来切开吃的时候发现竟然是馊的。我很生气,随口说我明天要去IGA找他们退钱“Give me my money back!".我儿子说,“Please give me my money back."

这样找人退钱真是没气场。


你只要带上你的发票和西瓜,他们会直接给你退钱的,不需要气场压台。
IGA 有200% FRESH保证的活动。

窝窝死更厉害,据说现在连发票的不要,任何东西任何不满意都可以退钱换货

发表于 2012-3-22 08: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xuanl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xuanl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常说,如果把鬼佬全放到中国的生存环境中,在各种资源都紧缺的情况下,在需要个人奋斗和拼命竞争的情况下,

鬼佬的表现会比国人更差。

现在,我们生活在澳洲或其他国家,鬼佬的仁义和礼貌,是建立在资源不紧缺,竞争不激烈的基础上;同时整个社会的制度和体制比较完善,再加上资源不紧缺,所以比较人性化。

在中国大陆找饭吃的鬼佬们,比中国人还中国人。会拉关系,会走后门,会抢道,会买盗版碟,会砍价,会。。。。。。

环境不同,人自然不同。在国内的生存环境下生活几十年的老爸老妈们,如果在澳洲常驻了,一样会遵守澳洲的规矩,不再掰菜叶子,不再压队,不再大声说话,或议论他人。

我们骨子里的东西,鬼佬没有,因为他们没有这个根这个血;鬼佬表面上的东西,给我们时间,我们会学的更好做的更好。

不要总说中国人不好,在所有的外来移民中,包括本地鬼佬,中国人是犯事最少,最遵守社会次序的一族。

我们不比任何人差,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讲礼貌,更要讲修为,讲内心。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zuozuo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2-3-22 08: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uoz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uoz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仓廪实而知礼节。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2-3-22 09: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uoz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uoz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要说骨子里的人性,还是中国人最有人性。

想想郑和下西洋那会儿,经过那么多国家,从来没有占有人家一寸土地,也不随便拿人家东西,反而带去了很多中国的特产,跟当地人结下了友谊。没多久,他去的国家被欧洲人发现了,他们可就尽情的抢夺了,插上自己的国旗,甚至枪杀当地人。都说他们是捧着圣经来的,走得时候把圣经扔下了,好东西都拿走了。

[ 本帖最后由 zuozuo 于 2012-3-22 11:03 编辑 ]

发表于 2012-3-22 10: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risty_B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risty_B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zuozuo 于 2012-3-15 10:33 发表
在中国的时候,觉得人际关系挺和谐的啊,虽然没有那么多客套,可是无论在大街上,小区里,学校和工作场合还是跟自己的亲戚朋友,大体都觉得挺温暖的。有时候火车上或者排着队都能与人聊得挺投入和尽兴的。

最不喜欢的就是中国的请客送礼,太劳心劳神和费钱了。


我靠,你没没见老外过圣诞送礼的盛况,七大姑八大姨加上每家几个孩子都要送到,花钱不说,每年还收一堆破烂家里堆着

老外都提前半年就开始趁打折时买礼物,甚至boxing day买明年的

现在中国都流行现金红包,比较实用

发表于 2012-3-22 10: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roble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roble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孩子的幼儿园里,很多西人妈妈连表面上的礼貌都不给我,可能我住的区不好吧.有素质的妈妈不多.
我家老大六岁了,都已经感觉到了,有次问我"妈妈,为什么她不给我们HOLD住门啊?"我只好说"可能她没看见我们吧"其实我们就在她后面两三步而已.都快贴她屁股了.就这么"砰"地把门关上了.很没有礼貌.
我有一直在教孩子GOOD MANNER.小部分西人还是不错的.但有时老大也会受伤害.有些成年人对老大的"HI",视而不见.有些连THANK YOU也不对老大说.老大有点受打击.

曾经有一次,回家路上,对面就来一位邮递员,老大对他"HIGH",还挥手.对方没应.孩子再说HIGH,对方没反应.孩子急了,连说几次HIGH,对方到我们近前了,干脆将头扭过另一边.我很生气"My kid is saying HI to you!" 他回我"I know."很不屑一顾直接走人.我回他"shame on you!" 人家无所谓.
所以,不要迷信说是老外多有礼貌.很多礼貌他们多是对自己人的.
做为海外华人,我们也不要妄自菲薄.在礼仪方面,我们做得不差多少了.有些西人素质真不敢恭维.

[ 本帖最后由 problem 于 2012-3-22 11:30 编辑 ]

发表于 2012-3-22 10:27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problem 89# 帖子

此文章由 s404898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404898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遇到的情况和你恰恰相反

我家宝宝特喜欢看每周四 垃圾车来收垃圾,她对这个车能够将垃圾桶举起来感到很好奇,我就抱着她站在门口看,不过,每次都是开垃圾车的司机主动热情和我们打招呼,有时候还停下来和我们说话,不过他们都说得太快,听不懂,我就摇着宝宝的手和司机说 Hi, byebye 等等,怎么过都是一天,干嘛不心情好好的呢?

也许只是昆州人相对而言比较热情开朗一点,别往心里去,那个邮递员你可以投诉他,因为他的 rudeness 让你和你的孩子受到了伤害,他也同时辱没了 Australia Post 这块牌子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