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叶妈妈升职记——未完待续 (2013-7-27) 叶野真生 · 大熊猫基地半日游~~ (2008-1-13) 飞行
· Xtrail 倒车雷达 DIY (2013-12-24) training · Ovation of the seas 南太平洋小岛 9天 不走心游记 (2018-11-25) enson0129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方白

中文学校学生作业小展(三)万紫千红迎新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0 18: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推荐阅读:

                                          山    踯    躅

                                    湖南师大附中 陈  珏

  
       初中能在周南中学就读,是我一生的幸事。由于学校历史悠久,所以座落在市井之中,不免有些嘈杂。然而一进校门,扑面而来的便是清新的气息。也许因为以前曾是女校的缘故,周南的一切都带有小家碧玉的风格。[唯](惟)有红艳艳的杜鹃,在古老的建筑和树木中格外醒目。

       我第一次关注杜鹃花,是因为听到了一个凄美的传说:“有种杜鹃鸟很奇怪,它把自己倒吊在树上鸣叫,叫到后来,血都从舌头上滴下来,滴到洁白的杜鹃花上,花就染红了。”

       正是:“子规半夜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正如《梁祝》里祝英台哭了三天三夜,连泪都变成殷红一样,听到这样凄厉而惨烈的故事,心不由得被揪了一阵。奇怪的是惊惧之余偏偏不能自禁地喜欢上这种诡异的花。从此,每每站在杜鹃花前,想起“杜鹃啼血”的传说,但觉满满的树上都是生生死死的牵绊。

       杜鹃又名山踯躅和映山红,也就是说,绚烂的杜鹃花能把整整一座山都映得鲜红鲜红的。春天的时候,在美丽的南方,乘火车翻山越岭,便穿梭在杜鹃花怒放的海洋里了。看花的人们踯躅山中,是因花儿的美丽而停驻,还是为心灵的牵绊而徘徊?那种美,那种漫山遍野血色的美丽,足可让天地动容。

       杜鹃花是长沙市的市花,这是很有道理的,不仅因为这儿有养育杜鹃的沃土,有钟爱杜鹃的人们。更因为这儿——长沙,甚至整个湖南,不知有多少仁人志士,将自己的鲜血化成了它的颜色!

       这样的花竟然又几乎是所有校园里的宠花。既然是校园花,也可以算是青春的旗标吧!一年年春天,盛放似血。那则杜鹃半夜啼血的极美丽又可怕的传说,在今天,总让我想起学海无涯里,那一盏盏彻夜不灭的昏黄得如同血色的长夜孤灯。——不单是这些,也为了祭奠我们的生命盛开最绚烂之时,义无反顾付出的一切。其实,人间所有的辉煌,所有艳色,背后不都隐蔽着生命极尽挥洒处的最后一滴血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2-10 18: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高良姜原产于古高凉郡 (今广东省湛江、茂名一带,这些地方目前仍有成片种植) 故名高凉姜,后因谐音而讹称为高良姜。我们常用的驱风油、清凉油、万金油的最主要原料就取自中药材高良姜。

加贴几张高良姜的图片







[ 本帖最后由 方白 于 2011-12-10 19:31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1-12-10 18: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夜落金钱、缠枝牡丹





[ 本帖最后由 方白 于 2011-12-10 19:37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1-12-10 18: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ongyi197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ongyi197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也感觉自己就是文盲,您在哪里高就呀,我送女儿来学,学了再教我呀

发表于 2011-12-10 19: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夜落金钱又名午时花、摇钱树、子午花。它的花期较长,夏秋开花,花期可以延长至冬。其花腋生,鲜艳美丽,较为醒目,极具观赏价值。比较有趣的是,此花午间开放,明晨闭合,故有“午时花”之称;因花形如铜钱,又在白天开放,凋落于晚间,又名“夜落金钱”。花朵虽当天脱落,但花苞众多,开花不断,满株挂“钱”,鲜红的花,碧绿的叶,很受人们喜欢。





[ 本帖最后由 方白 于 2011-12-10 23:17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1-12-10 19: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们现在所说缠枝牡丹基本上是由俄罗斯及蒙古引入,其在俄罗斯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公园、街区、路道旁,随处可见。利用形式居多,绿柱花廊、绿门花亭、棚架篱垣、栅栏绿化、墙面绿化、阳台护栏、山石、护坡、堡坎、花坛、草坪绿地间立体造型以及盆栽垂吊等。缠枝牡丹花型优美,绿化功能好,是现在作为绿化美化的首选品种之一。但缠枝牡丹的根系功能发达,侵入性较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2-10 19: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但实际上缠枝牡丹的名字在中国出现很早,中国特有的缠枝牡丹纹被广泛用于陶瓷及其它的装饰纹饰,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至于中国固有的缠枝牡丹和现在俄罗斯引进的缠枝牡丹是否同源,有待考证。

附中国缠枝牡丹装饰纹:



看几个缠枝纹瓷器:







[ 本帖最后由 方白 于 2011-12-10 21:45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1-12-11 08: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梅花、兰花、茶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1-12-11 08: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最古的梅花树在湖北沙市章华寺内。据传为楚灵王所植,被称为”楚梅“,至今已历2500余年,可称最古的古梅了。

   附两首咏梅词,请比较其风格的不同: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陆游的梅寂寞高洁,孤芳独立,结局悲惨但傲气仍在。
    毛泽东的梅积极、坚贞,一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暮春的风雨刚刚把春天送回来,转眼之间,冬末漫天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回来。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刺骨的时刻,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
  梅花虽然美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等到百花盛开时,她在花丛中欣慰地笑了。

[ 本帖最后由 方白 于 2011-12-11 10:22 编辑 ]

发表于 2011-12-11 08: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王安石写得一首梅花诗也很不错:

          梅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发表于 2011-12-11 08: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家都应该知道妻梅子鹤的林逋,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早岁浪迹江湖,后归杭州。《宋史 ?隐逸传》称其“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家贫衣食不足,晏如也。……归杭州,结庐西湖 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林逋终生不娶不仕,喜种梅养鹤,自称“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其名声远扬,多有名士高僧如魏野、惠崇等住谒,与范仲淹、梅尧臣、九僧等均有诗唱和。林逋清苦终身,年六十二而卒,赐谥和靖先生。林逋诗今存近三百首。他是宋初山林隐逸诗人中之佼佼者,其诗除赠答之作外,多写西湖美景及隐居生活,尤以咏梅诗著称。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此诗博得古今赞赏,广为流传,其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句写活了梅花的气质神韵——神清骨秀, 高洁端庄,幽艳超逸,为历代诗家拍案叫绝。欧阳修说:“前世咏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 ”司马光称其“曲尽梅之神态”(《温公诗话》)。辛弃疾在《念奴娇》词中奉劝文人们“未须草草赋梅花,多少骚人词客,总被西湖林处士,不肯分留风月”。今人傅庚生分析此联道 :“其疏影,梅之魂也;横斜,其姿也;暗香,梅之气也;浮动,其韵也;陪衬之清浅之水 ,烘托之以黄昏之月;梅之为梅,尽于此矣。……淡然静穆,有神仙之概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2-11 09: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看传统中国画中的梅花报春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1-12-11 20: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补充阅读:关于中国的国花   

        梅花是中国的原产品种,还有很多原产于中国的特有品种,如牡丹、山茶花、中国兰等等。很多人希望用中国特有的品种来作为中国的国花,中华民国就是将梅花定为国花的。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至今未能确定国花。

    2005年,62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联合签名发出倡议,呼吁尽快确定我国的国花,并提出将梅花、牡丹确定为“双国花”的建议。
    倡议书中写道: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确立了国花,我国是迄今为止唯一未定国花的大国。这与中国“园林之母”的称号极不相称,也非常不利于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中国深厚花文化的魅力、支持中国花卉业参与国际竞争。
   
    追溯历史,国花之“争”由来已久。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国花的各种主张纷纷呈现。主要有四种:
    一是单一国花,其中又分为拥梅花和拥牡丹的“两派”;
    二是一国两花,即由梅花、牡丹同任国花;
    三是一国四花,即以牡丹、荷花、菊花、梅花分司春夏秋冬四季;
    四是一国五花,以“一主四辅”五名花同为国花——牡丹为主国花,兰(春)、荷(夏)、菊(秋)、梅(冬)为“中国四季名花”。

     经过多年来激烈的国花之“争”,如今已逐步达成共识:一国多花不便记忆,单一国花代表性不强,“双国花”应该比较适宜。62位院士提出的梅花、牡丹两花均原产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香、色俱佳,深受国人喜爱。1987年在大范围内评选中国名花,梅花、牡丹恰为第一第二。而且两花文化沉积深厚、内涵丰富,梅花素来被喻作坚韧不拔的代表,更多象征我们民族的精神文明;牡丹则雍容华贵,代表繁荣富强的物质文明。

    “双国花”在世界各国也普遍存在。如日本以菊花与樱花为双国花,墨西哥以仙人掌与大丽花为双国花。中国疆域广阔、气候多样,梅花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而牡丹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两者覆盖面极广,具有广泛代表性;加上梅花为小乔木、牡丹为灌木,也非常适宜园林栽培互补应用。
     
     国花的确定尚需中国政府宣布。

[ 本帖最后由 方白 于 2011-12-11 22:01 编辑 ]

发表于 2011-12-11 21: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兰花是中国传统名花,由于地生兰大部份品种原产中国,因此兰花又称中国兰,并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花之首。兰花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它幽香清远,一枝在室,满屋飘香。古人赞曰:“兰之香,盖一国”,故有“国香”的别称。兰花以它特有的叶、花、香独具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给人以极高洁、清雅的优美形象。古今名人对它品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中国兰花主要为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五大类,有上千种园艺品种。

兰花是中国画中最多表达的花种之一。让我们看看几幅典型的中国画中的兰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1-12-11 21: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关于兰花的几首诗:

                     《古风》
                        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咏兰》
                     余同麓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兰花》
                      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发表于 2011-12-11 21: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散文阅读:
                     故乡的兰花
                      余小芳

    我的老家在湖南攸县,这是一个风景秀丽小县城,清澈悠水环城流过,一耸立的古塔与古庙灵龟寺镇守在悠河两岸,古塔上有一回椒树,说是吃了能使瞎眼复明,是一鸟儿衔来的回椒种,而塔内据说盘着一条千年的大蛇,因此尽管塔顶有吃了能使肓人复明的回椒,也无人敢上古塔,因而塔上回椒长得很粗大,很远很远都可以看到,古庙灵龟寺因在战争年代俺护过革命前辈谭震林而闻名全国。老家户户都爱种花。茉莉、兰花几乎是家家都有,人说攸城的女孩是湘女中最靓的,她们个个都是花仙子变的,文静,典雅。因此女人们爱花,常在自己的头上戴上一朵朵茉莉或小兰花,人没来,花香先来。其实故乡的男人们也爱花,我的父亲就喜欢种兰花。在我的记忆里父亲的书斋里有好几盘兰花,一到春天,兰花绽放之际,满屋飘香,令人心醉神迷 。

     20世纪60年代,花是封资修的,家乡的人们再也不敢种花。我父亲只好把那一盘盘兰花拔掉,但有一盘很珍贵的兰花(我不知是什么品种,只知道花是白色的,花朵不大,很香,花期很长,好象一年开好几次)父亲不舍得弄掉,把它藏在书架的背后。当太阳照进房子里时,父亲才把它搬出来放在太阳下让兰花享受片刻的阳光,从不敢把它放在阳台上,这盘兰花就这样在父亲的精心呵护下顽强地生长着........一直到66年,我们那时常为能欣赏到兰花而感到幸福。

     这是一个疯狂的年代,终有一天,因为兰花的清香引来了神经质般的“红卫兵”。他们跑到父亲的书房,向猎犬似的找到香源,推倒父亲的书架,兰花花盘摔得粉碎。第二天学校的校园里批斗父亲的大字报就铺天盖地,其中种养兰花也是父亲的一罪恶.......。

     家乡人爱花,种花的习性一代代相传,尽管历经风风雨雨,故乡的人仍然爱种花,特别是兰花,前不久回家,走在家乡的小路上,我看到了许多农家屋前屋后,庭院里都种满了花,兰花正是开花之时,各品种兰花争相绽放,空气中散发着兰花的芳香,在朵朵绽放的兰花里,我仿佛看到父亲的笑脸…….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2-11 21: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散文阅读(二)

                我爱兰花   
              文 / 微风夜雨

        兰花既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也没有玫瑰的娇媚艳丽,更没有梅花的傲雪芳香。然而她却以特有的风格独居盛开,宁静而高雅,清秀而悠然。
        齐白石老先生就酷爱兰花,画兰咏兰,对兰花格外垂青。“一春谷口雨如麻,水洗风吹叶倒斜,移入室中须坐久,自闻香气胜群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也悄悄爱上了兰花,搬进了新居,移进房间的第一盆绿色的植物就是兰花。不仅仅是因为兰花有吸收甲醛等有害气体的作用,更主要的是欣赏兰花的幽静和顽强的生命力。也许是不忍心看那花季盛开后的残败景象,所以兰花一年四季的翠绿便使我情有独钟,再加上我惰性较强,兰花不需要怎么管理就很茂盛,就更加爱不释手了。所以我家除了各种兰花外,就没有其他的花卉了。
        如今,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我常常对着这些枝繁叶茂的兰花发呆,看着这些这些风格各异,姿态百样的兰花,是欣赏也好,幽思也罢,总会另我心驰神往,思绪万千。
       从闹市的繁华想到乡村的僻静,从职场的尔虞我诈想到那些看破红尘的诗人,再细细品位一下陶渊明先生的《幽兰》和少帅的《咏兰》,更悟出了其中的深刻涵义了。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花妍不浮华。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不争春,不争艳,不妖娆,不芬芳。宛如一种人生的境界,与世无争,与人无争,不幕权势,不贪才色。在物欲横流,浮华骄奢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真我本色,这是何等崇高的品行啊!
      兰花幽幽地开放,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一滴雨露便沐浴全身,一缕阳光便透彻心扉,多象对人生那知足常乐的态度啊!然而她那顽强的生命力更激发着人们勇往直前,鼓舞着人们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
      我爱兰花的性情幽静,也爱兰花的气质高雅,更爱兰花的品格正气。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2-11 21: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想问下,其他中文学校有这种形式这种程度的教学吗?

发表于 2011-12-11 22: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1-12-11 22:56 发表
我想问下,其他中文学校有这种形式这种程度的教学吗?


道听途说: 有的中文学校,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就学“股票交易”这些词了。
我都快二年级了,还没明白股票到底是干啥的呢。。。

发表于 2011-12-11 22: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mit-2010 于 2011-12-11 23:01 发表


道听途说: 有的中文学校,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就学“股票交易”这些词了。
我都快二年级了,还没明白股票到底是干啥的呢。。。

我也不懂股票交易啊,看来落后形势了。

发表于 2011-12-11 22: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教学方式不一样啊,搞“股票交易”的是现实主义的教学方式,我基本上是理想主义的教学方式。理想主义现在已经吃不开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2-11 22: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批改这一次的学生作业花了很多的心思和时间,而且我这次尝试了一个新的形式:网上点评直播。我要求学生在网上看我的这次所有点评,理解的就OK,不懂的课上和我交流,我再作讲解。

发表于 2011-12-11 22: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以前总以为茶花和山茶花是有很大区别的,但现在我查资料,发现其实是一回事,有些说有区别但我觉得区别也不大,比如说家里种的叫茶花,外面山上野生的叫山茶花,这种区别我觉得完全可以忽略了,我们就姑且把茶花和山茶花当一回事好了。云南是茶花的故乡。素有“云南茶花奇甲天下”之说,不但是国内乃至世界各地引种栽培最早的地区,也是茶花古树保存最多、分布最集中的省份。



[ 本帖最后由 方白 于 2011-12-12 21:47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1-12-12 21: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延伸阅读:
                                       大理与茶花

       大理的春天是从冬天开始的。当许多地方万物凋零,这个时候在大理却是茶花、梅花、兰花、樱花、木瓜花怒放枝头,俨然一副春天景象,其中被誉为“花中珍品”的山茶最盛。山茶四季常青、叶如碧玉,花朵艳丽、大如碗口,且花期特长,从10月一直到翌年4月,真可谓是“雪里开花到春晚,世间耐久孰如君”。

        大理“家家有水、户户养花”,并把每年农历二月初九到十五定为“朝花会”。茶花是“百花之王”。到那天,家家门前堆花山,而花山顶上一定是盆盛放的茶花。要是觉得墙高院深影响了观花兴致,就到附近的公园走走,位于玉洱路中段的玉洱公园和杨家花园是一定要去的地方,仅张家花园就有368种茶花,囊括了紫袍、恨天高、牡丹茶、童子面、雪里红、松子鳞、玛瑙、菊瓣等世界著名茶花种类。还有按照《天龙八部》中描绘而培植出的“红十八学士”、“张家茶”。。

        玉洱园门头悬挂有季羡林先生题名“大理玉洱园”匾,两侧悬挂白族一代宗师赵藩“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的对联。玉洱园原址为清末民国初期的大理农林试验场,解放后为林业部门的果木苗圃基地,茶花数这儿最多、最好,大都是几米高的茶树了。花期一到,大如碗口的花朵从树顶一直缀到树根,像好看的彩球,很喜庆。

        在大理,小孩是用母亲绣了茶花的“裹背”背大的。腰背用来撑腰、“裹背”是用来背小孩,所以三岁的小孩都知道茶花。赶集的时候背着小孩去看戏,有时“裹背”里的小孩哭着喊着要茶花戴,大人就会边走边哄小孩说,摘茶花是要犯花神的,只能看不能摘。所以在大理只见摘桂花、丁香花,谁也舍不得把茶花摘一枝养在花瓶里。大理人过年总要有茶花,每年春节前农人就到山里砍摘,再用竹编的篓子担着沿街叫卖,买一把山茶花插到青花瓶里,年味也就随着山茶悠悠地开出来了。(山茶花和茶花的区别:家里养的叫茶花,大都种在自家的照壁下,是人工培育的名贵品种;而山茶花指的是到苍山上砍摘的单瓣杜鹃红山茶。)

        几年前,大理市茶花协会会长张春建投资了100多万元把“三月街”改建为“大理·中国茶花街”,2007年茶花街正式开张,每个铺位都摆满名贵云南山茶。现在,茶花街已经形成规模,吸引着大批中外爱花人。珠海公园里有大理著名的花鸟市场,能搜到很多名贵茶花品种。

        “段誉道:‘大理有一种名种茶花,叫作‘十八学士’,那是天下的极品,一株上共开十八朵花,朵朵颜色不同,红的就是全红,紫的便是全紫,决无半分混杂。而且十八朵花形状朵朵不同,各有各的妙处,开时齐开,谢时齐谢——’” 儿时看《天龙八部》,每每看到这儿都会心驰神往,至于后面的“八仙过海”、“风尘三侠”和“抓破美人脸”的评鉴方法更是倒背如流,期许着不定哪天就可以在长辈面前露两手。到底有没有花开十八色、朵朵皆不同的“十八学士”茶花品种呢?多年种植山茶的园艺师笑道:“一株茶花上开十八朵,而且每朵茶花颜色不同,这样的品种,目前的现代园艺技术根本无法办到。”

        变通的方式是嫁接,但嫁接出来的植株不符合园艺上品种的定义,不能称之为品种。名字相近的有“粉十八学士”、“红十八学士”、“白十八学士”三种,但都花色单纯,如“白十八学士”白花洒红斑条,“红十八学士”花就为红色,“粉十八学士”花粉红洒紫斑条。至于“抓破美人脸”确实存在,实际名为“抓破脸”,外形与书中描述较一致,即“白瓣而有一抹绿晕、一丝红条,运气好的话能在花市寻到。

        这里也有作家杨朔《茶花赋》中描写的“童子面”,“童子面”花初开带淡粉红色,略有红晕,犹如童子之脸,盛花时便转为白色。

        山茶花能食用,深红色的山茶花有健胃,治疗痢疾的奇效。入菜通常是把花瓣拣洗干净后,按花色配制各色“沙拉点心”,或用花瓣与鲜嫩子鸡或瘦肉片,烹调成美味佳肴。用白山茶、红山茶花瓣拖油或拖面油煎后掺糖可食用,与米(面)可制成茶花饼等。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limit-2010 + 3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2-12 21: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知识点:

  中国十大名花

第一名:凌霜傲雪的梅花
第二名:雍容华贵的牡丹
第三名:独立西风的菊花
第四名:从容优雅的兰花
第五名:热情似火的月季
第六名:繁花似锦的杜鹃
第七名:清新脱俗的荷花
第八名:富丽堂皇的茶花
第九名:十里飘香的桂花
第十名:凌波玉立的水仙

发表于 2011-12-12 21: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问一个学生:在你找的这些花中,你觉得最漂亮的是什么花?最不漂亮的是什么花?

她回答:“最不漂亮的是高良姜”,至于其它的,她都觉得很漂亮。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2-12 21: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她的回答很直观,但也很真实。我想高良姜可能不应该列入花之列的,但它毕竟也开了花,虽然它的花不漂亮,但我们不能否认这也是花,狗尾巴花也有春天呢,一个女人长的丑,但她毕竟还是个女人。

[ 本帖最后由 方白 于 2011-12-12 22:35 编辑 ]

发表于 2011-12-13 15: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nsmu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nsmu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真是有意思!方老师在哪里教啊?

发表于 2011-12-13 16: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bensmum 于 2011-12-13 16:30 发表
真是有意思!方老师在哪里教啊?

目前在澳洲悉尼做中文教师

发表于 2011-12-13 16: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题外链接:

                              茶花女
                          法国 小仲马

(《茶花女》是法国作家小仲马最著名的小说之一,于1848年出版。故事讲述了巴黎上流社会的一位交际花的曲折凄婉爱情故事。)


贫苦的乡下姑娘玛格丽特来到巴黎开始了卖笑生涯,花容月貌的她被巴黎的贵族争相追逐,成了红极一时的“交际花”,人称“茶花女”,因为她随身的妆扮总是有一束茶花。

玛格丽特得了肺结核,在矿泉治疗疗养院里遇到一位贵族小姐,身材相貌和玛格丽特相似,因肺结核第三期不久便过世了,她的父亲摩里阿龙公爵偶然发现酷似他女儿的玛格丽特,便收为义女。公爵答应负担玛格丽特的全部生活费用,只要她能放弃卖笑生涯。但玛格丽特身不由己,公爵便将资助减少了一半,玛格丽特入不敷出,欠下几万法郎的债务。

一天晚上的交际欢场中,邻居勃吕当斯带来的两个青年,其中之一阿芒·杜瓦疯狂地爱上了玛格丽特。

玛格丽特生病的一年间,阿芒每天来探问病情,却不留下自己的姓名。勃吕当斯向玛格丽特转述了阿芒对她的一片痴情,她很感动。一天,玛格丽特跳舞时病情突然发作,阿芒关切地劝她不要这样戕害自己,并向她表白爱情,他现在还珍藏着她六个月前丢掉的纽扣。玛格丽特原已淡漠的心灵动了真情,她送给阿芒一朵茶花,以示以心相许。

阿芒真挚的爱情激发了玛格丽特对纯朴生活的热望,她决心摆脱沉沦的巴黎交际花生活,和阿芒到乡下隐居。她计划独自筹一笔钱,支开阿芒。然而阿芒出门时恰巧碰上玛格丽特过去的情人,顿时起疑。他激愤地给玛格丽特写了封信,说他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他将离开巴黎。

然而对阿芒来说,玛格丽特是他整个希望和生命,他没有离开巴黎,他跪着请爱人原谅他,玛格丽特对阿芒也真情表白:“你是我在烦乱孤寂的生活中所呼唤的人”。

经过周折两人在巴黎郊外租了一间房子。然而公爵知道了,玛格丽特的经济来源断绝了,她背着爱人典当了自己的首饰、车马换取生活费用。阿芒知道后,打算变卖一笔母亲留给他的遗产,以还清爱人的债务。阿芒收到经纪人要他去巴黎签字的信,阿芒离别爱人。

那封信原来是阿芒的父亲、税务局长杜瓦先生写的,他骗阿芒离开,然后找到玛格丽特,告诉她:他的女儿、阿芒的姊妹与一个体面家庭的公子将要订婚,然而对方家庭听到阿芒和交际花玛格丽特的关系后表示:如果阿芒不和这种风尘女子断绝关系,就要退婚。玛格丽特痛苦地哀求杜瓦先生:让她与爱人阿芒断绝关系,就等于要她的命。可杜瓦先生毫不退让,玛格丽特只好做出牺牲,向杜瓦先生起誓与阿芒绝交。

玛格丽特非常悲伤地给爱人写了绝交信,返回巴黎恢复昔日交际花的荒唐生活。她接受了瓦尔维勒男爵的追求,男爵帮她还清了所有债务,并赎回了首饰和马车。阿芒收到绝交信后怀着痛苦的心情随父亲回到家乡。

阿芒仍深深地思恋着玛格丽特,他又失魂落魄地来到巴黎。

他要报复爱人的“背叛”,他找到了茶花女,处处让她难堪,骂她是无情无义、没良心的娼妇,把爱情当作商品交易。玛格丽特面对爱人的误会,伤心地劝他忘了自己,永不再见。阿芒却要她一同逃离巴黎的欢场,逃到没人认识他们的地方,紧紧守着他们的爱情。玛格丽特说她已经起过誓,她不能那样做;阿芒误以为她和男爵曾海誓山盟,便气愤地推倒玛格丽特,把一叠钞票扔在她身上羞辱她,转身离去。玛格丽特深受刺激,大叫一声,昏倒在地。

玛格丽特身心俱疲,一病不起。男爵与阿芒决斗受了伤,阿芒离开了法国。

圣诞节快到了,玛格丽特的病情日疴,脸色苍白,无人探望,倍感孤寂。杜瓦先生来信感谢她信守誓言,已写信把真相告诉了阿芒,现在玛格丽特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再见爱人一面。

临死前,茶花女的债主们纷纷上门,催逼还债。债务法庭执行官奉命查封了她的全部财产,只等她死后就拍卖还债。弥留之际,玛格丽特不断地呼喊着爱人的名字,“眼里淌下无声的眼泪”,她最终也没能再见爱人一面。

玛格丽特死后只有一个好心的邻居米利将她入殓。阿芒重回巴黎后,米利把茶花女的一本日记交给了他。至此,阿芒才知道了她高尚的心灵。日记中写道:“除了你的侮辱是你始终爱我的证据外,我似乎觉得你越是折磨我,等到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我在你眼中也就会显得越加崇高。”

阿芒怀着无限的悔恨与惆怅,为爱人玛格丽特迁坟安葬,并在她的坟前摆满了白茶花。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