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关于《北京爱情故事》 (2013-6-7) Poppy123 · 带着leica小标头到CBD扫街 (2010-12-12) kur7
· 新绿时节又逢君 - 2025年春 台南 京都 中山道 长野温泉 横滨 之旅 ... (2025-5-29) violinlearner · 虎年春节南澳和袋鼠岛逛吃行 (2022-2-4) flyspiri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sunjoy

[心情小品] 我喜欢上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0 13: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ydneybir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ydneybir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ulucai 于 2011-2-10 12:06 发表
萝卜丝饼不是油里炸的阿
萝卜丝饼是烤出来的吧,外面是一层酥皮,里面是萝卜丝。

油墩子外面是面粉糊


卖油墩子的阿姨都会叫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2-10 15: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encen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encen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go2home 于 2011-2-9 16:10 发表
我倒是认为统一普通话很有意义。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这个时代需要突破地区甚至是国家的更大范围的交流,简化语言更有利于沟通,所以普通话和英文的普及其实是一种自然选择。地方文化的保留更趋于是一种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纪 ...



照你的意思全世界统统讲英文算了,中文也没必要存在了

发表于 2011-2-10 15: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encen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encen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unjoy 于 2011-2-9 21:43 发表
和父母说上海话就有一种独特的亲切感 作为80后一代 普通话已成为我们平日和他人交流的一种工具 熟悉的上海闲话已经慢慢的从生活中溜走
我和我太太都是上海人 以前彼此之间一直都是说上海闲话 最近发现普通话已经开始 ...


在澳洲走进shopping center,就一直听到上海话

发表于 2011-2-10 15: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ityrabbi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ityrabbi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路上也常常会听到

发表于 2011-2-10 16: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存在就是硬道理。。何况在悉尼随时都能听到上海话的大背景

发表于 2011-2-10 16: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团结的腹肌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团结的腹肌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问题的问题就是, 以后可能要海外的上海人教上海的上海人上海话了, 这才是杯具(monkey28)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2-10 16: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ydneybir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ydneybir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团结的腹肌 于 2011-2-10 16:27 发表
问题的问题就是, 以后可能要海外的上海人教上海的上海人上海话了, 这才是杯具(monkey28)


应该是是海外的中老上海人吧,那些20岁以下的都有点洋泾浜。前些天和朋友出去,他儿子打电话给他,正好我接了,说了一句,吾妈妈在伐。当时也没觉得什么,但想想总觉得哪里不对,后来一想这句话不应该是阿拉妈妈了该伐,哎,一滴汗

发表于 2011-2-10 16: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jun7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jun7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方言的产生是因为各个地域的人交流不便。看看中国,地处平原地区的往往因为以前就是交通便利而方言较少或者即使有方言也是差别较小。浙江为例,浙北相对比较容易沟通,而浙南山区,方言多且难懂。现代社会,随着交通越来越发达,交流越来越便利,方言渐渐淡化是趋势。靠保护是保不住的。

发表于 2011-2-10 16: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jun7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jun7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uel 于 2011-2-9 19:12 发表

我才不同意自然选择这个说法呢,我小时候一直到3年纪老师上课都是上海话,后来国家下命令,老师必须用普通话教课,如果谁不说,学生可以站起来批评甚至报告校长。这个不是人为干涉是什么?如果让老师选择,你觉得他会自然选择用普 ...


现在的上海学校,从幼儿园开始,已经不是上海老师一统天下了。来了个四川籍的老师,你是让他说四川话来上课呢?还是普通话?

发表于 2011-2-10 16: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jun7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jun7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ydneybird 于 2011-2-10 16:38 发表


应该是是海外的中老上海人吧,那些20岁以下的都有点洋泾浜。前些天和朋友出去,他儿子打电话给他,正好我接了,说了一句,吾妈妈在伐。当时也没觉得什么,但想想总觉得哪里不对,后来一想这句话不应该是阿拉妈妈了该伐,哎,一滴汗


我想标准版应该是“吾姆妈来嗨吗?”

发表于 2011-2-10 16:55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1# 的帖子

此文章由 M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吾姆妈来嗨伐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linjun70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2-10 17: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encen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encen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njun70 于 2011-2-10 16:52 发表


我想标准版应该是“吾姆妈来嗨吗?”


阿勒姆妈勒嗨伐?

发表于 2011-2-10 18: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ydneybir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ydneybir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njun70 于 2011-2-10 16:52 发表


我想标准版应该是“吾姆妈来嗨吗?”


原来我也是洋泾浜啊,哈哈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2-10 18: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两种说法好像都可以的。
我自己也习惯说“阿勒姆妈勒嗨伐?”。

我觉得上海话一直在变,我小时候(70年代-80年代)说的很多上海话的习惯用语,到了2000年以后就渐渐不用了,而20年间又出现了很多新词,比较典型的是,比如我小时候说“一共”,上海话说“夯不郎当”相当普遍,但是现在渐渐消失了。而上海话里叫“出租汽车”为“叉头”应该是最近二十年的事情,我小时候没有听到过“叉头”这个词(70-80年代上海街头是有出租车的,就是那种三轮的“乌局出”,呵呵。)。

而我小时候听老一辈人说的上海话,其实和当时的中青年上海人的流行用语不太一样,老一辈人的上海话里有大量的地方方言,著名的有宁波腔和苏北腔,虽然说的都算是上海话,但是具体用词和语法什么的有很大不同。

这一切就是因为上海是个移民城市,上海话一直在随着时代而变化着。。。上海话消亡我觉得不太可能,这么灵活善变的一种语言哪能轻易地消失呢?

也因为这个原因,我较致的的说,澳洲老一辈移民们说的上海话,或者海外移民们说的上海话很难自称是正宗的,因为上海话一直在变,你说的那个部分其实就只能代表你那个时代的上海话而已。

另外,说一下,两个上海人在一起的确会说上海话,但是因为上海话的词汇量绝对没有普通话多(我个人看法),造成了很多时候两个上海人之间说的上海话里会夹杂普通话的词语,原因有二,有些词放在一起用上海话发音很难听,有时候上海人就会使用普通话代替。或者因为上海话压根就没这个词,那么当然就得使用普通话的词组了。所以你绝对会听到上海人之间的上海话有单词或者有一句话你作为非上海人可以听懂。所以说上海人之间说话都是上海话,我个人觉得不太可能保证100%都是上海本地词语。上海话是一种没有文字的口语,注定是有这个词汇量上的缺陷的。说句可能有冒犯的话,请大家不要介意,越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上海人,上海话里出现普通话词语的可能性就越高。

还有一点感想,那就是在澳洲让自己孩子只会说地方方言而不说普通话,我个人认为很失策。
海外华人孩子中文口语里最优先的和重要的是普通话和广东话,其中会说会听普通话对于海外华人的孩子最重要,这个纯粹是我个人见解。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11-2-10 18:37 编辑 ]

发表于 2011-2-10 18: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ellojoe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ellojoe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在我们家能用上海话读报纸的只有我爷爷了。

发表于 2011-2-10 19: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zvan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zvan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虽然在澳洲呆了4年多,多少也习惯了,但是喜欢上海的那份感情还在。在家坚持跟孩子讲上海话,因为我们全家的普通话都洋泾浜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2-10 19: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luc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luc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tencent 于 2011-2-10 17:17 发表


阿勒姆妈勒嗨伐?


同意这个,这里洋泾浜还不少啊

发表于 2011-2-10 20: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oq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oq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阿勒娘勒嗨伐?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2-10 20: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eoqy 于 2011-2-10 20:26 发表
阿勒娘勒嗨伐?

这个版本也对的,呵呵。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2-10 21: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即来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即来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tencent 于 2011-2-10 15:14 发表



照你的意思全世界统统讲英文算了,中文也没必要存在了

这个观点很别致啊。
语言作为交流和表达情感的工具,不管是普通话还是英语还是其他语言,如果有人能在全世界统一使用一种文字,统一使用一种语言,真是人类伟大的壮举。只不过太难实现,各民族谁都不愿意讲其他语种说自已不擅长的语言,都不想损失自已的利益,这个任务几乎是完成不了了。
说到上海话么,随着越来越多的上海之外的人融进上海工作生活,流动人口都快赶上上海常驻人口了,其上海话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小。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1-2-10 22: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成若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成若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在澳洲的华人近67万,看来是时候普及普通话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2-10 22: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即来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即来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anunited 于 2011-2-10 11:49 发表


你怎么不跟广东人这么说?

广东在与外来文化融合程度方面和上海还有区别的。
上海历史较短,上海话主要由宁波话和苏南苏州话为主,再加上江淮苏北话慢慢形成的,现在苏南地区出门办事都流行普通话了,更不用提上海了,因为全国各省的流动人口实在太多,加上新定居上海的移民也数量宠大,各行各业,上海话明显不够用了,只能用普通话代替。
这也就是上海有条件会形成以上海为中心辐射周边城市的都市圈,但广东广州就很难,即使是香港,也难,毕竟一个省的人员交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和一个国家的人员交流相比,这方言是不小的一个阻碍。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1-2-10 22: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svein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svein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跟我同事两个上海人,从认识到现在一直习惯讲普通话。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2-10 23: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e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e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njun70 于 2011-2-10 13:51 发表


现在的上海学校,从幼儿园开始,已经不是上海老师一统天下了。来了个四川籍的老师,你是让他说四川话来上课呢?还是普通话?

你这样说就有点咬文嚼字了。我回复的前提是30年前如果不是国家硬要求上海老师全说普通话教课,上海话不会消失那么快,因为上海话第一时间被屠杀在学校了,然后直接波及学生,最后涉及家长。至于外来人口的影响,绝对比不上国家强制制度。如果只是老师的自然选择用你本土语言教课的话,你认为30年会让一个本地语言消失?不可能吧?30年前能说上海话的人口基数已经很宏大了。就算现在有外地留沪老师,但是学校里多的还是能说上海话的老师。当然再过几年估计就难了。

发表于 2011-2-10 23:10 |显示全部楼层

看着这张小鬼佬的头像

此文章由 BennyQ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nnyQ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再想像一下他说上海话的情景,真是老噱头格。。。
原帖由 suel 于 2011-2-10 23:04 发表

你这样说就有点咬文嚼字了。我回复的前提是30年前如果不是国家硬要求上海老师全说普通话教课,上海话不会消失那么快,因为上海话第一时间被屠杀在学校了,然后直接波及学生,最后涉及家长。至于外来人口的影响,绝对比不上国 ...
[/img]

发表于 2011-2-10 23:11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4# 的帖子

此文章由 sun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n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对这个深有感触 不是不想说上海话 而是在澳洲这个大环境下面习惯说普通话 特别是在社交场合
我也有很多上海客人 大家在谈事情的时候还是以普通话居多 私下和朋友就可以上海话了
是否可以定义为: 普通话=社交语言 上海话=私人圈子语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2-10 23: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enny_C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enny_C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哎,我也希望广东电视台只播广东话的新闻啊......

发表于 2011-2-10 23: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encen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encen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enny_Chen 于 2011-2-10 23:20 发表
哎,我也希望广东电视台只播广东话的新闻啊......


广东人幸福啊,因为还有个香港,所以粤语是官方语言,是广东人强大的后盾

发表于 2011-2-11 09: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ly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ly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排斥外来文化人之常情,.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2-11 09: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uel 于 2011-2-10 23:04 发表

你这样说就有点咬文嚼字了。我回复的前提是30年前如果不是国家硬要求上海老师全说普通话教课,上海话不会消失那么快,因为上海话第一时间被屠杀在学校了,然后直接波及学生,最后涉及家长。至于外来人口的影响,绝对比不上国 ...

上海方言不会消失,但是会不断变化。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