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小儿女记事系列17-大花朵的第一次挫折教育(51楼迂腐妈妈再次总结和感谢) (2009-12-18) 清凉 · 澳洲生活Q&A – 税 (2004-12-21) astina
· 婚礼,紫色,孟婆汤 (2011-9-16) 薰衣 · 老陶习作 - 和老song 一起去外拍 (1, 3楼有对比) (2008-11-8) 老陶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0811|回复: 108

[全澳] 感觉孩子还是需要一些饥饿教育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2-7-28 11: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hefor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hefor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可能我们这代人吃过一些苦,很大一部份快乐来自于物质的满足,所以不自然的就apply到下一代身上,觉得带着他们吃好的,喝好的,全世界旅游,他们就是最快乐的,现在孩子长大了,我发现我错了,物质层面的满足最后的结果是孩子对外界没有了探索欲,见过了,吃过了,玩过了,没有什么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了,每天觉得呆在家玩IPAD是最快乐放松的。

做父母太难了,有时真的很崩溃。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小小白虎 + 1 安慰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7-28 11: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耕作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耕作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隐隐有凡尔赛的味道,我们穷人父母每天在家玩IPAD莫非就做对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2-7-28 11: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hefor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hefor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耕作 发表于 2022-7-28 10:43
隐隐有凡尔赛的味道,我们穷人父母每天在家玩IPAD莫非就做对了。


哎,一句话也不多说了,很多年前看到一个爸爸发帖说对不起女儿,学校假期的娱乐没钱去旅游,只能去shopping Center 逛逛,那时的我就决心不能让孩子这样,现在发现孩子也没多快乐,活成我想象中的样子

发表于 2022-7-28 11: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corpionz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corpionz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原来以为让孩子看的更多,经历的更多,眼界更开阔,他们才会更有探索欲,更有积极向上的精神。

原来要反其道而行之,不给他们见世面,不要多出门旅行,不要多去博物馆、展览、演出,他们才会有去探索的欲望。

实在是理解不能啊。。。

发表于 2022-7-28 12: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g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g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tina-go 于 2022-7-28 11:10 编辑

楼主这个帖子就是我最近一直在想的问题,我非常赞同你!

谢谢你发的帖子。

我家就是school term 里每周都出去玩的,动物园,音乐剧,tree top,夏天去海边,去划船,等等等等。假期也是去旅游。当然这也就是普通的生活啦。只是说,孩子有觉得很强的幸福感吗?周末一睁眼第一句,今天我们去哪玩?如果不去,就有失落感。

孩子其实也并未珍惜,不如天天在家写作业,写个地老天荒,偶尔出去玩一次觉得很幸福?

我妈总说,周末也没啥事,多带孩子出去玩玩。我觉得这话,政治上很正确啊。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其实是有讲究的。也想听听大家怎么看,和你们学习。

发表于 2022-7-28 12: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nshine62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nshine62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道理,我娃对吃穿物质类无欲无求的,只对给他游戏充钱有兴趣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7-28 12: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缨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缨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从我自己的体会来看,楼主说得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小时候没有很多资源,非常迫切地想要知道外面的世界,所以就经常去图书馆借书看,希望通过各种类型的作品来了解外面的情况。我也常常会觉得我们的下一代虽然生活在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中,想吃啥吃啥,想去哪儿玩就去哪儿玩,但是日子过得很无聊,没有盼头。

发表于 2022-7-28 12: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棉花糖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棉花糖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没有探索的欲望也不是靠一两次旅行就能激发的吧,他们更享受只要不在家的新鲜环境。还是要多读书,才能激发对知识的探索欲望。

发表于 2022-7-28 12:1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ckb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ckb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挫折教育必不可少,如何实行还得看各家的状况。
以前一个非洲同事,家里孩子老大就比较浪费,回非洲自费带去贫民窟给穷人发一些物资,连续一两周,说回来之后,整个习惯就变了,特别懂事节约。

发表于 2022-7-28 12: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自游自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自游自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同样的困惑

发表于 2022-7-28 12: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苹果脸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苹果脸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养孩子太难了,怎么做好像都不是最理想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7-28 12: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mwqdxy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mwqdxy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mwqdxys 于 2022-7-28 22:16 编辑

-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2-7-28 12: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红豆冰山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红豆冰山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22-7-28 12: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明天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明天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为什么非要让孩子有外在的满足才有有幸福感,让他们以为这一切的物质满足都是理所当然的不好吗。

我们是在用我们的人生阅历去判断他们,然后想要让他们按照我们以为的对错去生活。所谓的盼头也不过是我们对物质的匮乏心态想要更多罢了。

物质满足了,自然就会寻求内心的满足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axtle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7-28 12: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缨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缨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缨子 于 2022-7-28 11:21 编辑
wmwqdxys 发表于 2022-7-28 11:15
穷人家和富人家都能走出有出息的孩子,所以物质条件好与不好都不是至关重要的

我个人的体会养育孩子最难的 ...


非常赞同你最后的那句话,孩子成才是一个非常综合的因素下的成果,父母不能强求,否则就是自寻烦恼。

发表于 2022-7-28 12: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明天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明天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苹果脸 发表于 2022-7-28 11:14
养孩子太难了,怎么做好像都不是最理想的。

做孩子太难了,好像怎么做都不对。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小苹果脸 + 2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7-28 12: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g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g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tina-go 于 2022-7-28 11:34 编辑
明天 发表于 2022-7-28 11:19
为什么非要让孩子有外在的满足才有有幸福感,让他们以为这一切的物质满足都是理所当然的不好吗。

我们是在 ...


你说的第一句话,也是我的本意。

周末爸爸妈妈带孩子出去玩,这是一个孩子“理所当然”的童年。我也曾经想过,把作业和出去玩挂钩,但是我认为这是政治不正确的,作业有错是作业的事,不能因为作业有很多错,就影响她出去玩。或者说,出去玩,就一定得写 观后感吗?我也觉得这不应该挂钩。

但是如果哪个周六,不出去玩,她就挺失落的。也不知道是习惯了一种生活惯性,还是失落。

然后我妈也会问,“你们今天干嘛不带她出去玩啊” 我说,哪条说了,必须出去玩,你看看朋友圈里哪个孩子是每周必出去玩的。她的日子已经过的非常容易了。(回到楼主的标题,就是没有 饥饿感)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2-7-28 12: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这个世界都是一加一等于二,就简单了

发表于 2022-7-28 12:3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onx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onx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不值得追求。磨练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

——余华 ·《活着》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3 收起 理由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jackdi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7-28 12: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KE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KE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较好的状态是,家庭不是特别富裕,也不穷。中间偏上。孩子比较好教育和有幸福感。

发表于 2022-7-28 12: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ydnewcom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ydnewcom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话题比较复杂,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最后还是宿命论吧,一切看老天的旨意。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7-28 13: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华丽转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华丽转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ELKEW 发表于 2022-7-28 11:35
我觉得较好的状态是,家庭不是特别富裕,也不穷。中间偏上。孩子比较好教育和有幸福感。 ...

三分寒、七分饱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2-7-28 13: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学校里,中上的孩子幸福度高

工薪族,十几万收入的幸福度最高。高了压力大,低了没钱花

发表于 2022-7-28 14: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是物质供求多寡的问题,是家长引导的方式。举个例子,两个家庭用同样的钱去一摸一样的欧洲旅行。家庭甲吃吃喝喝回家了。家庭二的家长随着旅行全家一起侃侃而谈哲学、历史、文化……两个家庭的孩子从同一个旅行获得的满足感和启发完全不一样。

再举例,其实第二个家庭的孩子最喜欢的是篮球而不是文化艺术,那他可能也没有从欧洲游获得太大的幸福感。

我觉得还是要多了解孩子吧,多花时间陪伴。最幸福的时刻很可能就是一次母子深谈,一个拥抱,一个温暖的笑容……

发表于 2022-7-28 14: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猪胖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猪胖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有些是天生的,父母不要太有压力,家有中学生最近刚刚聊到了2022年幸福三件套:跳舞,旅游,改进学校House气氛/文化。另一个teen的快乐源泉是打球,玩游戏,上房揭瓦(mark around、竭尽淘气捣蛋之能事)
都是一个妈教的,天差地别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mmqq273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22-7-28 14: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月亮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月亮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还是取决于孩子的性格,家长所能做的只是尽自己的力给他们最好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2-7-28 14: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hefor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hefor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月亮 发表于 2022-7-28 13:16
其实还是取决于孩子的性格,家长所能做的只是尽自己的力给他们最好的。

是的

发表于 2022-7-28 14:2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mjgl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mjgl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适当的饥饿教育还是有用的,不能让孩子觉得所有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久而久之,会缺乏感恩之心。比如,我家娃喜欢看书,但是我也不会每次她想要什么书就马上给她买;等上一小段时间,找个理由奖励她,再给她买,每次拿到书她都可开心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gumtreesteps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2-7-28 14:2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hefor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hefor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mjgll 发表于 2022-7-28 13:27
适当的饥饿教育还是有用的,不能让孩子觉得所有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久而久之,会缺乏感恩之心。比如 ...

喜欢看书就不用饥饿了吧……

发表于 2022-7-28 14: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天呀!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呀!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一直都在对孩子和猫的一厢情愿的付出里。。。苦苦挣扎着。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