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有爱推理小说电影的同学吗? (2005-4-10) 凡戈 · 大家一起来讨论,找出最适合自己孩子的管教方法(所有年龄段) (2010-2-16) 第一名
· 横滨镰仓三日两夜小旅行(完) (2018-6-7) violinlearner · 浪迹天涯忆旧游--讲讲故事吧 (2007-8-24) vivian2006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孤独马夫

[人生百味] 忆童年-回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4 20: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孤独马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孤独马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姥爷家是一个小四合院,进门右手是个磨房,记得还曾经帮姥爷赶毛驴磨小麦,连接磨房和主屋的房间,我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左手边是间小黑屋,里面放着我姥爷的棺材,连接小黑屋和主屋之间是个猪圈,当时,人们一般在猪圈一个角落大解。主屋分三间,我曾经在不住人的一间找到过一个矿石墨镜,就是葛优曾经带过的那种。我饶有兴趣地问姥爷怎么会有这个东西,姥爷告诉我,这个是打土豪分田地分得的浮财,因为我姥爷凤泪眼所以大家伙认为我姥爷需要这个。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xiaobenmao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信公知,变白痴。Never argue with stupid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2-5 07: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孤独马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孤独马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们老家有个传统就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大孩子带着小孩外出去讨饭,家里一般是不给饭吃的,我就曾经多次跟着别人家的孩子大家伙儿一起去讨饭,姥爷帮我准备好篮子和打狗棍。
一起出去讨饭,其实热热闹闹地开开心心地边走边玩,去讨饭的人家也要看情况,那种家境不好的或者有狗就别想了。
我大多数是远远地站着,因为,我本来是去玩的,可是,每当有人叫开门,主人给窝窝头的时候,有时候会发现我站了很远,就叫我过去也会给我一份。
也有的时候,主人开门轰讨饭的孩子的时候,看到我远远地站着,也会单独叫我进屋去给我吃的。
前面讲到,麦收的时候孩子们跟着去老远的地方玩,一方面是玩,一方面也是为了吃,因为,在家里是吃不上饭的。
信公知,变白痴。Never argue with stupid

发表于 2018-2-5 09: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obenm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obenm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孤独马夫 发表于 2018-2-5 07:41
我们老家有个传统就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大孩子带着小孩外出去讨饭,家里一般是不给饭吃的,我就曾经多次跟着 ...

有意思,这个活动有点像这边万圣节讨糖的活动。。

发表于 2018-2-5 09: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obenm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obenm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外婆家有一间超大的库房,里面还挖了一口井。里面放有20多口超大水缸,用来发豆芽。大人们好辛苦,每两个小时就要给豆芽浇一次水,这个生意做了好几年,大人们没有睡过一个完整的觉。

每逢过年,小孩们特高兴,因为发不出豆芽的残豆,集中在一起,裹上面糊,加上麻香调料一炸,华丽丽的就变身为超级美味的零嘴。

发表于 2018-2-5 09: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连银在墨尔本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连银在墨尔本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孤独马夫 发表于 2018-2-5 07:41
我们老家有个传统就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大孩子带着小孩外出去讨饭,家里一般是不给饭吃的,我就曾经多次跟着 ...

扛着打狗棍去玩儿,好有意思的画面。

啥辰光?1962年?1966年?还是1969年?
工农兵学商,全玩过

发表于 2018-2-5 11: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孤独马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孤独马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iaobenmao 发表于 2018-2-5 09:19
有意思,这个活动有点像这边万圣节讨糖的活动。。

哈哈,衣衫褴褛地讨糖啊?
信公知,变白痴。Never argue with stupid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2-5 11: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孤独马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孤独马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连银在墨尔本 发表于 2018-2-5 09:49
扛着打狗棍去玩儿,好有意思的画面。

啥辰光?1962年?1966年?还是1969年? ...

还是1969年?你真聪明啊。
信公知,变白痴。Never argue with stupid

发表于 2018-2-5 11: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孤独马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孤独马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iaobenmao 发表于 2018-2-5 09:48
我外婆家有一间超大的库房,里面还挖了一口井。里面放有20多口超大水缸,用来发豆芽。大人们好辛苦,每两个 ...

我老家没有做豆芽的,有做豆腐的,不过一般人吃不起的,一个村难得有一家人会买块豆腐吃。所以,一般是几个村才会有个业余做豆腐的。
信公知,变白痴。Never argue with stupid

发表于 2018-2-5 11: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obenm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obenm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孤独马夫 发表于 2018-2-5 11:27
哈哈,衣衫褴褛地讨糖啊?

想象一下,自己加入了丐帮,从此仗义走天涯。。。

发表于 2018-2-5 11: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孤独马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孤独马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iaobenmao 发表于 2018-2-5 11:36
想象一下,自己加入了丐帮,从此仗义走天涯。。。

那个时候就是混混沌沌的小屁孩,就是感觉好玩,但是,村里的孩子确实在家没有饭吃。
信公知,变白痴。Never argue with stupid

发表于 2018-2-5 12: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obenm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obenm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孤独马夫 发表于 2018-2-5 11:42
那个时候就是混混沌沌的小屁孩,就是感觉好玩,但是,村里的孩子确实在家没有饭吃。 ...

这样没饭吃的时代,我好幸运,并没有经历过。。
但听我父亲讲过,他小时候没饭吃,饿倒在田地里,为自救,随手抓野草吃,命捡回来了,但因吃野草中毒,又从鬼门关里闯荡一次。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2-5 13: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孤独马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孤独马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孤独马夫 于 2018-2-5 13:03 编辑
xiaobenmao 发表于 2018-2-5 12:52
这样没饭吃的时代,我好幸运,并没有经历过。。
但听我父亲讲过,他小时候没饭吃,饿倒在田地里,为自救 ...


那个时代很遥远了,很多人根本无法理解中国曾经如此穷困。大约在七十年代初期,我姥爷来信说:今年收成不错,队上照顾我姥爷残疾和荣誉军人分了七十斤麦子,一年仅仅七十斤麦子,还是年景好的时候。
那个时候,普通农家吃粗粮都算好的,主要吃高粱加地瓜和萝卜之类的食物。
有一次,有个亲戚叫我去玩,中午吃饭的时候要给我做饼子,但是,需要到别人家借碗面才行,我看到锅里面有高粱面萝卜饼子,我对这个感兴趣,吃了个起劲。当时,一般农家主要是吃高粱面和萝卜丝烙饼,外加一碗玉米糊糊。当然,小孩子大多数给一碗玉米面糊糊打发了。
信公知,变白痴。Never argue with stupid

发表于 2018-2-5 15: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g563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g563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孤独马夫 发表于 2018-2-5 13:01
那个时代很遥远了,很多人根本无法理解中国曾经如此穷困。大约在七十年代初期,我姥爷来信说:今年收成不 ...

要说起来,六十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天灾人祸)那时是俺记忆最深刻地,以土豆、胡萝卜、榆树钱和榆树皮等代替粮食充饥,农村有亲戚还能往城里送些粮食吃,因为农村有地生产粮食。不可回忆滴年代,一晃这就是五十多年前的事啦......
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

发表于 2018-2-5 15: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孤独马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孤独马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ang5637 发表于 2018-2-5 15:10
要说起来,六十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天灾人祸)那时是俺记忆最深刻地,以土豆、胡萝卜、榆树钱和榆树皮 ...

那你是前辈了啊,失敬啊。我老家是全国十大最穷的专区之一,不过,我回去的时候是1969年,不能跟你经历过的三年自然灾害相提并论啊。
信公知,变白痴。Never argue with stupid

发表于 2018-2-5 16: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连银在墨尔本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连银在墨尔本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孤独马夫 发表于 2018-2-5 15:16
那你是前辈了啊,失敬啊。我老家是全国十大最穷的专区之一,不过,我回去的时候是1969年,不能跟你经历过 ...

我姥姥家是山东沂蒙山的。

1976年老家来了一个表舅,在大连住了几个月,回去时挑了一个扁担,各种吃穿用的,尽量往回拿。我们都担心他拿不了。一个回过老家的老乡来送他,对我们说:“让他拿吧,村里太穷了。”

让我猜猜看,你的老家是沂水地区的?
工农兵学商,全玩过

发表于 2018-2-5 16: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孤独马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孤独马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连银在墨尔本 发表于 2018-2-5 16:20
我姥姥家是山东沂蒙山的。

1976年老家来了一个表舅,在大连住了几个月,回去时挑了一个扁担,各种吃穿用 ...

惠民的,现在叫滨州。
信公知,变白痴。Never argue with stupid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2-5 16: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连银在墨尔本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连银在墨尔本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孤独马夫 发表于 2018-2-5 16:24
惠民的,现在叫滨州。

我姥爷姥姥一家在1920年就闯关东来到了旅顺,我妈妈是在旅顺出生的。之后一家人就再也没有回过老家。

1976年之后老家农闲时经常来人。根据他们的诉说,简直不敢相信沂蒙山革命老区解放后的几十年竟然如此的贫穷落后。
工农兵学商,全玩过

发表于 2018-2-5 16: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孤独马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孤独马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连银在墨尔本 发表于 2018-2-5 16:44
我姥爷姥姥一家在1920年就闯关东来到了旅顺,我妈妈是在旅顺出生的。之后一家人就再也没有回过老家。

19 ...

我姥爷也曾经带着一家人闯关东到了大连,还在大连做了一段时间工。
沂蒙山区,在农业技术没有显著改善的情况下,很难一飞冲天的。
信公知,变白痴。Never argue with stupid

发表于 2018-2-5 19: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g563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g563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孤独马夫 发表于 2018-2-5 15:16
那你是前辈了啊,失敬啊。我老家是全国十大最穷的专区之一,不过,我回去的时候是1969年,不能跟你经历过 ...

客气 都是同志么,不用那么客气啦。
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

发表于 2018-2-5 19: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孤独马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孤独马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ang5637 发表于 2018-2-5 19:28
客气 都是同志么,不用那么客气啦。

常来聊聊啊
信公知,变白痴。Never argue with stupid

发表于 2018-2-5 19: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g563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g563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孤独马夫 发表于 2018-2-5 19:38
常来聊聊啊

遵命!
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2-5 19: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孤独马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孤独马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队上有了点钱,要把木轱辘大车上的木轱辘换成胶皮轮,也就是汽车轮子。大家伙儿开心坏了,议论了很长时间,那段时间,无论串门还是街头总要聊聊咱队上的胶皮轮啥时候到。
终于,胶皮轮到了,刚到的时候,还不知道咋安装上去,又把大车驮着胶皮轮到县上去找人给换了。回来的时候,全村人都处理迎接,大家都想上去坐坐。队长坚决不同意,舍不得啊。
这在当地,可是轰动一时的大新闻。
找到一张木轱辘大车的照片,一摸一样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信公知,变白痴。Never argue with stupid

发表于 2018-2-6 20: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连银在墨尔本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连银在墨尔本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孤独马夫 发表于 2018-2-5 19:53
队上有了点钱,要把木轱辘大车上的木轱辘换成胶皮轮,也就是汽车轮子。大家伙儿开心坏了,议论了很长时间, ...

有木有帅锅报名上去驾辕的?
工农兵学商,全玩过

发表于 2018-2-6 20: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孤独马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孤独马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连银在墨尔本 发表于 2018-2-6 20:37
有木有帅锅报名上去驾辕的?

那个时候,我太小了,能挤到前面看看就不错了。不过,车把式队上有好几个,总有一把式的,我记不住细节了,唉。
信公知,变白痴。Never argue with stupid

发表于 2018-2-6 20: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孤独马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孤独马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刚回老家的时候,整个村子都一色的茅草屋,墙壁是打泥坯垒起来的。这种墙壁是几乎无法安装窗户的,也就是在靠近屋顶的附近留一块空洞敷上一层纸作为窗户使用,门也是很原始的木头门,只能勉强挡挡视线无法挡风。好处是墙体的保温性很好。
就在我居住了那几个月,终于有人家盖瓦房了。也是一件全村轰动的事情,大家都帮忙,房东还管饭。特别是上梁的时候,还有个很隆重的仪式。
大家都在猜测下一家会是谁跟着盖瓦房,但是,据我姥爷说隔了好几年才有第二户人家盖瓦房。
经历了,队上买胶皮轮大车和第一家盖瓦房的,我也算经历了我们老家开始富裕的最初阶段。
信公知,变白痴。Never argue with stupid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2-6 21: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孤独马夫 发表于 2018-2-5 15:51
我姥爷也曾经带着一家人闯关东到了大连,还在大连做了一段时间工。
沂蒙山区,在农业技术没有显著改善的 ...

山东人闯关东,河南人走西口,东南沿海下南洋.......

虽然说树挪死人挪活,但是也说明我们这这多灾多难的故乡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2-6 21: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孤独马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孤独马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虞宅与美丽 发表于 2018-2-6 21:34
山东人闯关东,河南人走西口,东南沿海下南洋.......

虽然说树挪死人挪活,但是也说明我们这这多灾多难 ...

农业国家遭遇转型,本身的抗风险能力也差。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虞宅与美丽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信公知,变白痴。Never argue with stupid

发表于 2018-2-7 14: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连银在墨尔本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连银在墨尔本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孤独马夫 发表于 2018-2-6 20:52
我刚回老家的时候,整个村子都一色的茅草屋,墙壁是打泥坯垒起来的。这种墙壁是几乎无法安装窗户的,也就是 ...

俺爷爷家在大连郊区农村。1969年好像已经没有土坯垒起来的房子了。

盖新房子上梁的日子也经历过。

印象深刻的新鲜事儿应该还不少吧?那些大孩子们就没有带着你去逛逛兽医(配种)站和养猪场啥的?
工农兵学商,全玩过

发表于 2018-2-7 14: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孤独马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孤独马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连银在墨尔本 发表于 2018-2-7 14:25
俺爷爷家在大连郊区农村。1969年好像已经没有土坯垒起来的房子了。

盖新房子上梁的日子也经历过。

看到过的,好像是跟着野孩子一起疯的时候看到过,当时是有些傻乎乎的,看着大孩子在哪里起哄。
信公知,变白痴。Never argue with stupid

发表于 2018-2-10 11: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孤独马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孤独马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一次,去大姑家,正好遇到出殡。
北方农场,大多色彩单调,鲜有丰富多彩跳色,不过,出殡用的棺材上罩子确实色彩缤纷极其鲜亮。我是既好奇又害怕,很想上前一看究竟,但是,有恐惧死亡离着我太近。
所以,马马虎虎地扫了一眼就退出来,跟一群孩子在井台边玩耍,我是莫名地跟着玩耍,哪里知道当地风俗,其实,孩子们是在等待。
一个老大娘出来用水把井台边冲了个干干净净,随后,一个大嫂端着一盆饺子直接倒在了井台边,孩子们一窝蜂地冲上前抢饺子。
我大概是看懵了,还是根本无法理解其中的道理,傻傻地站傻傻地看着。
边上有人跟我说,快上去抢啊,我在想地上的饺子怎么能吃啊!
后来,大姑家的人告诉我,这个饺子吃了以后不会牙疼。
现在边写边用舌头舔起我那残存不多的几颗牙齿,真后悔当初怎么那么不懂事儿啊
信公知,变白痴。Never argue with stupid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